京東“亞洲一號”倉實現全流程無人

基於十餘年的物流經驗積累和無人倉的建設實踐,京東首次公開無人倉的建設標準,即“三極”、“五自”和“一優”原則。

三個“極”:極高技術水平、極致產品能力、極強協作能力;

五個“自”:自感知、自適應、自決策、自診斷、自修復;

一個“優”:成本、效率、體驗的最優。

無人倉標準的公開,對於推動行業發展,促進行業夥伴共同致力於智慧物流的建設有著極其重要的意義。

上海市嘉定區的京東亞洲一號倉內,“小紅人”正有序將小米手機運送到集口寶內。

京東“亞洲一號”倉實現全流程無人

大型“小紅人”(AGV)正在分揀手機,將其裝入集口寶

亞洲一號是京東首個全流程無人倉庫,建築面積達40000 平方米,物流中心主體由收貨、存儲、包裝、訂單揀選四個作業系統組成。公開資料顯示,亞洲一號於2014年10月正式投入使用;2017年10月9日京東官方宣佈亞洲一號倉庫已建成;今日首次對外界開放參觀。

京東物流首席規劃師章根雲透露,目前亞洲一號已經實現全流程無人作業。

在收貨存儲階段,亞洲一號使用的是高密度存儲貨架,存儲系統由 8 組穿梭車立庫系統組成,可同時存儲商品 6萬箱,可以簡單理解為存儲量更大的無人貨架。貨架的每個節點都有紅外射線,這是因為在運輸貨物的過程中無人,需要以此確定貨物的位置和距離,保證貨物的有序排放。

高密度無人存儲貨架

京東“亞洲一號”倉實現全流程無人

運輸時將有射線保證貨物的有序運送

在包裝階段,京東投放使用自主研發的、全球最先進的自動打包機,分為兩種,包括紙箱包裝和紙袋包裝。

袋裝自動打包

在打包過程中,機器可以掃描貨物的二維碼,並根據二維碼信息來進行包裝和紙板的切割。兩種包裝在貨物的包裝數量上有不同。其中白色袋裝可以同時包裝好幾件商品,更加靈活。黃色箱裝只能包裝1件商品,並且是更加標準化的商品,例如手機。在打包時,兩種包裝分為兩條軌道獨立運作,在去分揀中心之前彙集。

在貨物入庫,打包這兩個環節裡,京東無人倉配備了 3 種不同型號的六軸機械臂,應用在入庫裝箱、揀貨、混合碼垛、分揀機器人供包 4 個場景下。

京東“亞洲一號”倉實現全流程無人

六軸機械臂1

京東“亞洲一號”倉實現全流程無人

六軸機械臂2

機械臂自動分揀

在分揀階段,採用AGV(Automated Guided Vehicle,無人搬運車,即“小紅人”)進行作業,亞洲一號負責人告訴36氪等媒體,亞洲一號的AGV有三種類型,按型號分為大中小,中小AGV是在分揀軌道里面運作,運輸貨物;而大的AGV則是在貨物掉入集口寶之後直接將集口寶運送到不同的分撥中心。

大型AGV正在分揀貨物

在分揀場內,京東分別使用了 2D 視覺識別、3D 視覺識別、以及由視覺技術與紅外測距組成的 2.5D 視覺技術,為倉庫內上千智能機器人安裝了"眼睛",實現了機器與環境的主動交互。

這種視覺技術上的巨大變化,是為了讓機器人更好的判斷SKU的條碼,視覺技術升級後,機器人可以更好的改進動作幅度、吸力來判斷該抓取商的位置。不過,即使如此,仍然會出現差錯,這是因為,為了節省成本,商品通常只會打上條碼,一旦條碼處於機器人的視覺盲點,系統將無法獲取商品信息。

這些AGV每次充電耗時10分鐘,按照不同的軌道進行貨物的運送,碰上加急的貨物,其他AGV會自動讓道,讓加急貨物優先運送。

蒲浦江表示,目前亞洲一號的每日包裹量可達20萬個,這種體量僅分揀場景就需要300人同時作業,而實現無人後可以通過機器實現全自動化。

在亞洲一號中,手機是目前實現全流程無人的品類。這是由於,相對於其他品類,手機更加標準化,包裝是嚴格的長方體;同時,儘管每部手機都有一個串碼,間距是微米級的,導致作業十分複雜,但對於京東而言,手機一直屬於優勢品類,京東對其實際作業十分熟悉。

目前,江浙滬地區(上海、江蘇、浙江、安徽)70%的手機訂單都在亞洲一號分揀,擁有全球最大的手機分揀中心。

蒲浦江告訴媒體,明年亞洲一號將通過自動化中間工具來實現其他品類的分揀,而不僅僅是手機。

不過,要實現這一目標仍有困難。蒲浦江表示,實現無人倉儲最大的障礙就是海量的SKU,目前亞洲一號只有1~2萬個SKU,而京東平臺則有500萬個;同時SKU會不斷變化和迭代迭代,客戶需求也不一樣,這樣導致SKU組合不同。

章根雲將倉庫劃分為4個階段,她認為倉庫將從傳統倉庫、智能型倉庫、少人型倉庫、無人型倉庫一直迭代到終極無人型倉庫。其中亞洲一號屬於無人型倉庫,而終極無人型倉庫將實現全品類無人。

不過,儘管亞洲一號還沒有實現全品類的,京東仍然將其視為無人倉庫的樣板間。眾所周知,京東一直走的是自建倉儲物流的路線,這使得京東十幾年物流業務運營成本高昂,也讓財報變得不那麼好看。

無人倉庫的推廣,對京東而言至關重要。當倉儲全部實現無人後,貨物的轉運次數將降到最低,人員結構變得簡單,極高提升物流效率並提升精度,運營成本將極大降低。 章根雲透露,京東未來將實現一半自建倉庫的無人化作業。

值得注意的是,在人力、運營成本降低的同時技術成本將不斷攀升,京東最新的財報也說明了這一點。不過,京東集團董事局主席劉強東也不止一次在公開場合表示,未來的幾十年京東做的都是技術,不難看出京東在實現無人智能化物流方面的決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