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是窮國嗎?

六月飛雪187957576

冷戰結束之後,印度喪失了獨具優勢的在東方和西方之間縱橫捭闔的地位。但是90年開始印度拉奧政府開始實施全方位的經濟全球化改革。印度將合作市場指向南亞印度洋周邊國家以及亞洲的相關國家。制定了新亞洲外交政策,改善同尼泊爾,孟加拉,不丹和斯里蘭卡等南亞鄰國的關係,在經濟上向南亞鄰國提供優惠的政策和援助,得到了南亞國家的讚賞。

90年代以來,印度從西方國家獲取了大量的資金,技術和市場,並且也得到了西方國家對於印度地區大國地位的承認。印度核試驗之後快速修復與西方國家的關係,明確的提出,印度是世界上最大的民主的發展中國家,進一步的提升西方國家對印度的好感。吸引來自西方國家的投資和對外貿易。使得印度的國力得到迅速的提升。

我們現在看到的一些信息,感覺印度並不是特別發達,原因在於,印度龐大的人口基數,以及混亂的社會治理方式。但是這並不妨礙印度高新產業的創新發展。事實上印度具有高素質的技術工人,以及具有語言優勢的勞動階層。非常適合西方國家對印度進行投資建廠開展對外直接投資為基礎的雙邊貿易。

印度不僅不是窮國,而且是一個有巨大發展潛力的區域大國,同時印度也謀求在政治和外交領域發揮與自己經濟實力相配合的區域大國地位。


王宏禹

印度毫無疑問是窮國。請看幾組數據。

根據IMF和世界銀行數據,中國人均GDP已達7600美元,為印度的5倍。中國製造業部門規模約3萬億美元,為印度的10倍。得解釋下,這是2015年的數據,中國目前的人均GDP已經超過8000美元。

那麼,到底印度有多窮呢?看這張圖。

綠色:高於1000美元,低於2000美元黃色:低於1000美元

和印度同處於綠色區域的,有巴基斯坦、孟加拉、緬甸、肯尼亞、坦桑尼亞等等。但是,和其他國家不一樣,印度的人口基數特別大,印度12億多人口中,有近30%處於貧困狀態。

但是,根據 英國《簡氏防務》週刊發佈的2016年全球防務預算報告,印度的國防預算已經居於世界第四位,緊隨其後的是沙特阿拉伯和俄羅斯。儘管2015年俄羅斯的國防預算位列世界第四,但到了2016年後,俄羅斯已滑落至第六位。因此,在軍費開支上,印度已經成功躋身世界前五俱樂部。《簡氏防務》的數據顯示,美國、中國和英國軍費支出仍居世界前三。但該報告也指出,在2018年前,印度軍費或將超過英國,位列全球第三。

為什麼印度家底這麼薄,又如此捨得花錢在武器上?首先,這和印度的周邊安全局勢相關,或者說,和它想象的安全局勢有關。印度和巴基斯坦在克什米爾問題上,自獨立以來就發生爭鬥,為此,發生了四次戰爭;中國是印度的第二個假想敵,1962年邊境戰爭的潰敗,至今仍是印度軍方揮之不去的恥辱,為了防範中國這個“敵人”,印度不惜消耗財政資金。

在海洋上,印度也有個大國夢。在整個印度洋地區,印度是唯一的超級力量。因此,要維持它在海上的實力,印度也需要不斷的砸錢。

此外, 買武器絕對不簡單是個商業和軍事行為,有時候,也是外交行為。

6月份,印度總理莫迪訪問華盛頓期間,美國還傳出已批准向印度出售價值20億美元無人機的消息。此外,雙方還在加緊談判,希望能在特朗普和莫迪會面前完成美國F-16戰機生產線移到印度的協議框架。這些鉅額軍火訂單一旦達成,意味著印度將成為美國“主要防務夥伴”。

印度大筆買進美國武器,這背後目的,除了提高軍事軍備,也是向美國貢獻利益,拉攏關係。


胡劍龍

印度給人的印象就是,買武器總是大手筆,動輒幾十億美元購買飛機軍艦;與此同時,好像印度又很窮、很落後。於是有人會問,印度到底窮不窮?

首先要說,印度在軍購上確實大手大腳,但是並不意味著印度的軍費開支很多。根據2016年英國《簡氏防務週刊》的統計,印度的軍費開支為484億美元,低於美國、中國、英國、俄羅斯和沙特,只相當於美國的7.8%,中國的四分之一。那麼為何印度給人留下窮兵黷武的印象呢?因為印度自己的軍工產業非常落後(相對於其他大國而言),軍事裝備的自主供應能力非常弱小,為了趕上週邊國家,特別是中國的發展速度,只能依靠大量進口西方和俄羅斯的武器。

即使如此,印度也不是世界最大的武器進口國。在冷戰結束後的很多年裡,中國的武器進口金額一直高於印度,只是近幾年,隨著我國武器研發水平的迅速提高、新型裝備井噴式裝備部隊,世界最大武器進口國的帽子才被印度搶走。那麼,為什麼大家總覺得印度進口武器力度更大呢?原因是,我國進口武器集中於若干尖端裝備,其他武器都能自產。而印度進口武器的範圍非常廣泛,小到子彈、輕兵器,中到坦克、裝甲車,大到戰鬥機、預警機、運輸機,乃至航母和核潛艇,都需要進口。這就給了印度大量出鏡機會,讓讀者覺得印度瘋狂軍購,顯得非常有錢。

那麼回到最初的問題,印度到底有沒有錢呢?首先,從上文可以知道,從軍費上看,印度其實並不算很有錢。其次,從經濟實力看,印度2016年的GDP為2.26萬億美元(世界銀行數據),而中國是11萬億美元,印度是中國的五分之一。由於中印人口規模相當,因此印度人均GDP也是中國的五分之一,大概是1709美元。而2016年中國人均GDP最低的省份為甘肅省,也達到了4106美元。換言之,中國最落後省份的人均GDP都是印度的2.4倍。因此,印度沒錢,而且很窮。

總之一句話,印度很窮,軍費開支也不多。印度成為軍購狂人,其實是無奈之舉。


萊蒙夫人

在我們的印象裡印度的經濟發展應該是很落後的,確實是這樣。雖然近幾年來印度經濟發展非常的快,但是經濟發展並沒有什麼很明顯的起色。目前,印度的工業已經形成了非常完備的體系,並且成為全球軟件、金融等服務業的重要出口國。但是,印度的基礎設施建設非常差,這一點嚴重製約了印度的經濟發展潛力。印度人很聰明,這一點誰都不能否認,美國硅谷的很多高管都是印度人。同時,印度的窮人也很多,在大街上經常能遇到遊手好閒的印度人,他們沒什麼正經的工作,主要以行騙為生。所以,印度的兩極分化還是很嚴重的。

下面我們再來看看印度的經濟總量和人均GDP排名情況。印度的國土面積為298萬平方公里,雖然與中國相比並不算大,但是放眼世界,印度的國土面積在世界排第七位(前六位分別是俄羅斯、加拿大、中國、美國、巴西、澳大利亞),這是很靠前的。根據2017年的最新數據,印度的人口為13.68億,這個人口數量僅次於中國是世界第二人口大國。根據印度財政部公佈的2016年-2017年的經濟發展數據,印度的國內生產總值約合2.36萬億美元,人均國民收入為約合1608美元(約合10231元人民幣)。一年人均一萬元的水平,平均到一個月也就八九百塊錢,看了這個收入,印度經濟發展的到底怎麼樣也就一目瞭然了。至於為什麼印度捨得在買武器上花那麼多錢。道理很簡單,經濟已經這麼落後了,當然免不了會有“被害妄想症”,所以即使砸鍋賣鐵也得多買點武器壯壯膽,同時也順勢滿足滿足自己的大國之夢。


元龍解局

印度是一個矛盾的結合體。


一方面,印度GDP總量已經超過英國成為世界第6大經濟體,而另一方面國內人均GDP卻排在第136位,甚至不如越南。一方面它軍費開支世界第四,軍事實力世界前十,但另一方面人均軍費嚴重不足,士兵連飯都吃不飽;一方面它每年外購數十億美金裝備,另一方面其國內軍工研發生產能力卻相當糟糕……想要準確得評價印度就得理性分清這些矛盾因素。



那印度是一個窮國嗎?從各種人均數據上看,印度當然是名副其實的窮國。國內貧富差距巨大,十三億窮人養一千萬人富人,這種差距體現在最富的人是世界級富豪,造了上百米高的豪宅,光僕人就有四五百人,而最窮的人只能露天睡覺;還體現在國內公廁嚴重不足,民眾露天大小便是隨地可見的事情,“家中有廁所”是很多女性的結婚要求;基礎設施落後,大多數運行的火車都是已有上百年曆史的古董,事故不斷,超載嚴重,卻還是供不應求……



印度的“飢餓指數”全球墊底,雖然印度驕傲宣稱國內生產的糧食完全能夠自給,甚至還能出口,但隨處可見的流浪漢和乞丐讓這一宣言變得可笑至極。雖然印度宣稱已經實現全民免費醫療,但那醫療水平糟糕程度令人不忍心看;雖然印度宣稱自己擁有最好的理工大學,“考不上印度理工才去麻省理工”,那印度教育水平卻在世界排不上號,適齡兒童上學率嚴重不達標;雖然印度宣稱自己是世界軟件研發大國,但卻是辛苦培養的軟件人才成了發達國家的代工人員,自己的引以為豪的軟件產業只是外國企業的代工廠,拿著少的可憐的辛苦錢,卻幹著最重的活,不以為恥反以為豪。



無論從什麼角度來講,當前的印度都與富裕無關。希望這個曾經的四大文明古國,能真正找對自己的方向,找準自己的定位,別再瞎搞。畢竟,作為僅存的兩大古文明,要是印度一直都是這幅慘樣,那中國就太孤單寂寞了~


兵者詭道也

印度有許多和國內不一樣的地方。印度人很有錢,但國家很窮。 國家窮表現在基礎設施極為落後。門口是印度最好的一條高速公路,八號公路。即使是最好的公路,也無非就是每個方向三車道,而且高速公路上摩托車,牛,拖拉機,三驢蹦子什麼都跑。逆行也不是什麼新鮮事,還有就是三哥坐的火車 真的看上去密密麻麻的 我想知道真不怕掉下來摔壞了嗎,也許是火車開的比較慢,這真是嚴重的超員啊 呵呵


,我們在逆行 這種車況上路也沒問題 印度的大多數長途火車比國內的綠皮還要破舊許多,速度極慢,硬座車廂沒有列車員,臥鋪車廂的列車員也就是發個被褥,之後就再沒出現了。火車上沒有廣播,所以,到哪一站都要自己聽著。火車噪音極大,在火車行進過程中乘客可以隨意開車門透風。

還有就是阿三哥的摩托車絕技,就像他們閱兵式上的 一個人可以帶著那麼多人 哈哈笑死了

真的是一個開掛的民族!

然而這個國家目前已是世界人口第二大的國家

人民看著是很有錢 條件很不錯 隨處可見身上掛滿的金銀首飾 但是這個國家真的很窮的


我是李老疙瘩

印度是窮國這個問題,可以從他的農業、工業和科技來進行回答,首先,從他的農業結構開始進行回答,印度獨立以後,制定了許多土地改革的法令,但是成效並不是很顯著,土地所有制仍然掌握在少數人的手裡,封建和半封建的經濟成分還是佔有很大的優勢,在農業結構中,傳統農業依然佔據主導地位,導致了農業和農村發展的不平衡,日漸擴大,印度不同地方的自然條件不同,採用的現代農業技術的程度不同,以及經濟社會環境的不同,以至於出現,有些地方收入較高,有些地方收入較低,例如,北部和西部的農民收入較高,而南部和東部地區的生產水平和糧食生產量就比較低了,但是近幾年來,許多地區以不同的速度和強度,開始發生了很大的變化,湧現出了少數現代的農業社會。但是印度的農業相比中國的農業,還是有很大的差距,從生產結構來看,中國實施家庭土地承包制,解放了生產力,極大的提高了農業生產效率,而印度的耕地大多集中在種姓人群手裡,制約了農業的發展。從生產效率來看,雖然印度的可耕地面積比中國的要多,但是從糧食產量上來看,中國人的人均糧食產量要比印度多很多,所以說中國的農業要比印度發達。從一個去過印度的朋友那裡得知,印度的基礎設施非常的差,沒有垃圾桶,過馬路的時候沒有人會看紅綠燈,馬路上沒有下水道,相信大家也看到過很多圖片,印度的公廁是露天的,由於沒有下水道,沒有垃圾桶,下雨的時候,整個街上都是黑黑的水,然後泡著垃圾,那你就可以想象,這是一個有錢人的國度,還是一個窮人的國度。印度的工業是以小型工業為主,而工業佔據了印度接近1/3的國內GDP,但是卻僱傭了17%總人口勞動力,然而這些小型工業排放的二氧化碳量卻是全世界的5%,而外資企業想要在印度發展起來,卻要遵守印度很多的相關規定,因此,使這些企業不能很好的在印度存活下來,不能給印度工業發展帶來新鮮血液,所以說印度的工業相對而言來說還是比較落後的。其實在科技方面,印度人還是相當有實力的,從很多海外印度華人來看,他們從事著很多高科技行業,而在自己國內,他們的it其實很有潛力,關鍵在於怎麼把這種潛力轉化為自己的優勢。有人說,印度的孟買非常發達,這一點我們都是承認的,但是一個城市的發達,並不代表一個國家的發達,要所有的城市發達,才代表這個國家的發達,所以單從這一點不能證明印度式有錢的國家,從總體來看,印度還是算一個窮國,網上的文章和例子比比皆是,我就不再多解釋了,如果你覺得網上的不太真實,你可以自己去印度感受一下,那你就要注意你的個人人身安全了。


澳華視界

剛從印度回來。

回答這個問題時,我就不多談數據了,主要談感覺,可能略主觀,只代表我一方意見。

從觀感上,拿我之前去過的越南老撾柬埔寨和泰國來對比,印度的城市和農村的平均發展水平,遠輸於泰國,略輸于越南,與柬埔寨持平,高於老撾。

從街道的整潔程度來說,印度是這五國中最差的。即使是大城市,很多街道上都是一股難聞的尿騷味,這在其他國家幾乎沒有發現。至於印度滿街的牛,我們就原諒它,畢竟是因為宗教的原因,即使有很多印度婦女會把牛糞撿回家曬乾當燃料,我仍然能在印度街頭髮現很多牛屎。你不要說牛屎不臭。

印度的工資。在 工廠上班的基本在600-1000人民幣之間。做小生意的,比如開TUTU車的,問過兩個,他們都說一個月賺700-800人民幣左右。中國旅館請的工人,每天做半天工,工資400元,老闆說這個工資是給的比較高的,印度旅館的工人,半天工作才200人民幣一個月。

印度的物價,相對中國來說,還是比較低的。坐OLA(印度本土打車品牌),30公里才人民幣30元,肯德基也比中國便宜。在農村買過一次米,6元一斤的價格有點高,但青菜特別便宜。四個人在印度比較乾淨的餐館吃東西,100元人民幣左右。也有奇葩的,在印度第三大城市加爾各答,住了一個比國內七天酒店房間還小的酒店,居然要400塊,裝修也不好。要知道400塊在國內是可以住五星級酒店了。

這是從個體水平來說印度。但是如果把印度當作一個國家來看,它就不能算是窮國了。

印度能夠發射火星探測器,有核武,有一定的科研實力。

印度對周邊小國還施加了比較強的影響力,比如尼泊爾不丹斯里蘭卡。印度對這幾國還經常進行金援呢。他們在之前還吞併了錫金,妥妥的強國範,我們自然是不敢說它是窮國。

說到底,在國際社會就是比拳頭,人口基數大,一定程度上決定了這個國家的地位,即使再不堪,惹急了,我能對你肉身毀滅,你再有錢又如何?


大明的旅行

根據世界銀行的劃分,人均國民收入在1046-12735美元之間的國家歸入中等國家行列。其中中等收入國家以4125美元為界點,又分為中下等和中上等兩個級別。截止2014年,全球有104個國家和地區是中等收入國家。人均國民收入和人均國民生產總值是比較近的經濟指標,有時可以相互替代。

以下是全球2017年前30大經濟體。其中印度2017年GDP規模25414億美元,是全球第七大經濟體,佔全球GDP的比重約為3.2%。在全球150多個發展中國家中,印度的經濟總量排名第二,僅次於中國。

相比於佔世界3.2%的經濟總量,印度人口占全球比重卻高達18%。因此,印度的人均GDP遠遠低於世界水平。2017年印度人均GDP是1931美元,排名全球120名之後。在全球前30大經濟體中,印度人均GDP最低,其他國家,如尼日利亞、印尼、伊朗、泰國、巴西、墨西哥、中國、土耳其、俄羅斯等人均GDP都低於進入高收入國家12735美元的標準線。

(印度農村面貌)

從人均收入上來說,印度無疑是一個窮國。但比非洲的索馬里、烏干達、埃塞俄比亞等國還是更好的,畢竟印度是一個經濟大國,而且這幾年增速很快,已經成為發展最快的主要經濟體了。


紅谷新視界

(1)印度人均GDP:印度人均GDP1709美元,巴基斯坦人均GDP1468美元,中國人均GDP超過9100美元。但印度其實並沒有解決溫飽問題。

(2)印度"飢餓指數"全球墊底:雖然印度經濟增長迅速,但美國“國際糧食政策研究所”發佈報告,通過“全球飢餓指數”來進行綜合評比,印度的“飢餓指數”為100,去年為97,印度飢餓程度,一直在惡化。

(3)印度兒童"飢餓指數"也很嚴重:印度有6500萬5歲以下的印度兒童發育不良,其中包括1/3印度最富裕家庭的孩子。印度平均每天有6000兒童死亡,近一半是死於營養不良,也就是我們平常說的:活活餓死的。

(4)由於印度的種姓制度,印度最低種姓的2億人被稱為“賤民”,“命如草芥” 的事情,很容易發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