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權投資的配置邏輯

股權投資的配置邏輯

上次我們聊了未來二三十年,中國正在發生一場幾千年來不曾有過,且不可逆轉的財富變遷:財富的儲值工具正在從房地產轉移到工商企業的股權(股票)。

相比於房產投資,股權投資具有很強的圈層性和專業化的特點,就是說你如果不是企業家或者創投圈子裡的,你很難通過自己投到好的股權項目。並且不同的項目,可能有的會讓你獲得幾十上百倍的收益,有的會讓你血本無歸。

而這個也是西方社會的貧富差距懸殊的原因之一。過去二十年中國的房地產牛市,還是讓大部分家庭都獲益的,而接下來的股權投資機會,能抓住的也許只會是少數人。

股權投資的配置邏輯

那麼,本篇的主題就出來了:普通投資人如何應對此次的財富變遷,參與到股權投資中?

首先,我們來定義一下:股權是什麼?

股權,指公司(企業)的股東獲得公司經營管理和經濟利益的權利。

可分為:一級股權投資(投向於未上市公司。我們平常說的“股權投資”就是特指一級股權投資)和二級股票投資(就是我們平常說的“炒股”)。我們今天主要討論(一級)股權投資。

其實,我們平常也會接觸到一些股權投資。比如:一個朋友問你要不要合夥開個小龍蝦店,一人出50萬,賺的錢對半分。其實就是你出資50萬佔了50%的股份;或者,朋友的朋友的公司做得還不錯,準備要上新三板了,問你要不要買點原始股;再比如,朋友有個很好的創業項目,但現在缺錢,要你投個幾百萬,佔10%的股份。諸如此類,通過自己的朋友圈子,去獲取到一些股權投資的項目。

但我們知道創業九死一生,通過這種方式去投股權,風險是很大的,很容易就連本金都收不回。普通投資者很難去接觸到優質的股權項目,一般也比較缺乏判斷項目的經驗和能力。

在這種情況下,資產管理機構就應運而生。

資產管理機構通過自己獨有的資源,去獲取稀缺的優質股權投資項目。然後,成立私募股權基金。 投資者通過基金的方式參與到股權投資項目。

具體而言,私募股權投資基金,按照投資標的,分為三類:單一項目、單一基金、母基金。

單一項目,只投資一個公司;

單一基金,一般會投向10個左右的公司,構成一個基金組合;

母基金,是指投向基金的基金。一般母基金會投向4-6個子基金,子基金再去投項目,因此母基金最終會投資幾十個甚至上百個公司;

這三種方式,投資的標的由少到多,風險越來越分散。

股權投資的配置邏輯

那麼,對於剛接觸股權投資的投資者來說,應該選擇哪種方式進行股權投資呢?

理論上,推薦的配置順序是:母基金、單一基金、單一項目。

首先通過配置市場上優秀的母基金,可以瞭解到優秀的股權機構有哪一些,優秀的股權基金的篩選標準是什麼;進而學習這些子基金是投資到哪些領域的股權項目,是投早期、成長期還是Pre-IPO,這些基金投資哪些具體的項目,投資這些項目的邏輯是什麼,他們是怎麼構建自己的投資組合的等等。

剛開始接觸股權投資,首先考慮的問題是少交學費。

如果準備來做股權投資的資金只有小几百萬,那可以按照上面的配置順序。但如果資金量比較大(比如2000萬以上),按照先母基金,再單一基金,最後再單一項目這種配置順序,會犧牲資金的使用效率,也可能會錯過一些好的投資機會。所以,在資金量比較大的時候,建議母基金、單一基金和單一項目都要適當進行配置。三種方式具體的配置比例要依據每個人具體的情況,包括:資金量級、風險偏好、收益率預期、現金流狀況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