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貸利率一漲再漲,為什麼排隊買房的越來越多?

孔方財經

房地產按揭貸款利率普遍上浮,甚至在基準利率基礎上上浮20%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象——但我們能下結論,說房貸利率很高嗎?


未必。大家看看下面這張圖就秒懂了。

目前,中長期貸款基準利率(4.9%)是歷史的最低值,即便上浮20%,也就只有5.88%。這是個什麼概念?如上圖,只有紅線以下部分的時間段,貸款基準利率才在6%以下。也就是說,即便貸款利率上浮20%,如今的房貸利率仍處於歷史低位。既然貸款便宜,顯然無法阻止大家繼續買房的熱情。


至於排隊買房的情況,確實存在,大家儘可不必去看統計局公佈的70個大中城市房價數據,那是人為控制的數據(非統計局控制,而是各地方政府控制)。而那些排隊搶房(最近看到的新聞是佛山一個樓盤,排隊買房現場發生了衝撞,場面失控)的現象,很大程度上所謂的搖號買房有關係。


以成都市為例,由於二手房價格高昂,而新房普遍價格要比同位置的新房低30%以上,所以很多有購房意向的人,都會去選新房,反正是搖號,搖到就中獎了。但是由於政府的價格管控,開發商又不願意開盤,導致新房供應量極少,而只要有購房意向的人,集中去搖一個新盤——所以,我們看到幾萬人去搶幾百套房子的現象,就不怪了,這幾萬人,很可能代表的是整個城市很大比例的一群購房者。最終給外界的印象,就是這個地方房地產仍然很火爆,但實際成交非常少,報上去的房價數據又得到了控制。


所以,這足以解釋你提到的問題。房貸利率雖然漲了,但仍然很便宜,而利率是房價最好的“興奮劑”,除非基準利率提升,否則大家購房的熱情很難澆滅。同時,地方政府對價格的管制,以及一二手房價格的倒掛,導致購房需求集中湧向新房,讓新房市場高燒不退。


雖然現在房貸利率不高,但對那些接受利率上浮的人來說,未來利率提高值得足夠的警惕。比如,如果利率每提升1個百分點,則高價拿房貸的人,實際要提高1.2個百分點,按照100萬貸款、20年計算,月供就要多還700元,每個月看起來並不多,但是利率越往上走,多還的金額就會越多,壓力會越來越大。



孔方財經

房市熱除了有投資者的身影,自然也少不了剛需族的身影。特別是根據國家相關政策顯示,房貸肯定還會漲,所以剛需族自然也是早買早省錢,在此思想的帶領下,排隊買房的人自然也是越來越多。

1.從發言人看房貸利率走勢

最近在國家相關會議結束後,央行副行長潘功勝在接受訪問時,正面回應了房貸利率未來走勢。

潘功勝表示:房貸利率確實在上升,但從長週期來看仍然處於較低水平。商業銀行對房貸進行自主定價,擴大利率浮動區間符合利率市場化趨勢。

他同時表示:央行會督促商業銀行落實差別化政策和定價,同時支持居民購房剛需。

房貸利率越加靈活,差別化政策落地,既能遏制炒房熱,也能為剛需族提供福利。這樣的發展趨勢肯定是好的方向。

2.專業人士的房貸預測

在一波政策調整後,專業人士根據監管釋放信號看,未來房貸將呈現三大趨勢:

(1)增速下降

(2)二是利率上漲,且還有空間

(3)三是保障剛需

這些預測也在最近的房地產市場得到可驗證。比如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中,上海是唯一有利率折扣的。但上海宣佈將於4月1日起全面上調房貸利率,首套房利率折扣上調為最低9.5折起,而此前上海首套房利率最低為9折。

3.房貸趨勢是整體平穩上浮

目前北上廣深四個一線城市都不約而同的上調房貸利率,這四個城市一向是風向標般的存在,所以很有參考意義。

例如上海將調整利率折扣就又引發了一波樓市熱,大家都想趕上折扣末班車。相信朋友們更可以理解;為什麼房貸利率在漲,而越來越多人排隊買房。


懂財帝

在我看來,從2008到今年這十年以來,是中國經濟飛速發展的10年。從外貿行業,到電商,再到互聯網創業,讓很多人有了資產的積累,要知道中國在不久將會有近3億的中產。 但是,也要看到隨著全球化和國家經濟騰飛,不單是我國,全球大部分國家貨幣是超發。美國的次貸危機很大一部分原因就是貨幣超發造成的。 我們國家雖然沒有被拖累,但我們是怎麼度過危機的,原因也是不言而喻的,所以房地產會發展如此之快。因為只有這個商品,它的價格與它帶來的高附加值才能消化掉泡沫。 可是,馬克思的辯證法告訴我們,任何事情都是在發展中變化的,在變化中發展的。時至今日,大量的房子佔用了大量的資金,而貨幣不可能再進一步量化寬鬆的前提下,好的投資渠道沒有了,或者說暫時沒有可以替代房子的商品出現了。投資怎麼去消化?這是一個堰塞湖,一旦傾瀉,後果不堪設想。 而對有資金的人來說,貸款買房的是用銀行的錢去抵禦通脹,打個比方,2008年買房,到現在每個月還2000多,跟買的時候每個月還2000多,感覺完全不同。 如果資產到500萬,用什麼方法去抵禦通脹讓自己的資產不貶值?在目前市場環境下,買房可能最安全。實業也好,投權投資也好,股市也好,或許回報比房子高,但那個的專業程度和付出的心血不言而喻,而且高收益必然帶來高風險。相比較而言買房子,不需要付出太多的精力,錢花出去商品實實在在。所以很多,有閒錢的認寧可買房。 這是更深一層的原因。至於說剛需不剛需的,我覺得這是人為創造出來的概念。想讓資產不貶值乃至保值增值,這也是一種剛需。就看個人怎麼理解了。房產稅和我們老百姓關係不大,一套房兩套房,踏踏實實的,輪不到你頭上。說到底這是銀行與銀行之間的事情。這個解釋起來比較複雜,我就不展開了,懂的一想就懂。 最後總結一句,不要當八卦一樣討論漲還是跌,多觀察多思考,新聞聯播真的也該看看!!


沈家某人

房貸利率上漲了,為什麼排隊買房的人多了,這個問題一看就是真的沒有接觸過房地產的人問的,你知道已婚人士,沒有房子的焦慮嗎,特別是一些家還在農村,每年過年回家的路非常遠,我說下我自己的情況,本人湖北老家,在廣州上班,過年的時候回家買不到高鐵票,有時候是站票,站回去13個小時,然後回到省會坐車,到家裡4個小時,這樣每年回一次家,在途中的時間就差不多17個小時,每次出門的時候,真心的累,什麼時候這樣的日子可以結束,那麼你的選擇,一個就是在縣城買房,縣城有高鐵站,或者省會,還有在工作的地方。小孩上學在農村肯定是不行的,誰不想自己的下一代更加出色一點,接觸到的人脈更加廣一點,所以每次回家,看到自己的親戚朋友,或者同學買房了,這種心情,還沒有到結婚年齡的人,是理解不了的。即使房貸利率漲了,你該買的還是要買,不買一個是後面會不會漲價誰知道,以我的看法,如果現在還不買房,真的以後你連省會的四環都買不起了,當然每個人想法不一樣,我是不想在農村,怕自己有一天和父輩一樣麻木的生活,買了房以後,生活更有動力了,早上你起床會想我需要努力,不然以後房貸還不起了,銀行要查封房產的,老婆也不用老是催:“我們什麼時候有自己的家啊”,如果你有同樣的共鳴,歡迎留言,發表看法!!


人資教授

剛須買房是真正的需要房子才購買的,比如兒子等著新房結婚用。三四線城市農民購房的佔比很大,剛須性強,是真正的須求。真正須求房子的擔心房價以後會更高,利率漲的更高,所以能早買就提前早買。


炒房團和真正的須要買房子的大軍決定了現在這種在利率上漲,而購房者排隊的現狀,個人觀點。謝謝


圖文相惜

回首2017年,各地銀行貸款利率均出現了不同程度的上浮,多數二線城市如佛山,惠州等地等房貸利率上漲幅度更大。

廣州市工農中建四家國有銀行同時發聲

從2月1日起,首套房貸利率從原來的基準利率上浮5%,調整至基準利率上浮10%。

二套房貸從原來的基準上浮10%或15%,統一調整為上浮15%,到3月份佛山御江南樓盤所有貸款利率全部上浮20%,而且信用要良好,不能有逾期。


房貸利率的上調無疑是為了抑制炒房者,但是買房的限購政策是購房人超過2套就必須全款,所以對炒房者的打擊顯然沒有達到目的,有錢照樣可以炒,不需要貸款的,直接全款。反而剛需族卻很難買到房,炒房客太多,搖號概率大大降低。就拿佛山前幾天開盤的樓盤來說,200套房,造成千人排隊購買,當天全部賣完,這些房利率全部都要上浮20%!

那麼為什麼房貸利率一漲再漲,為什麼排隊買房的人越來越多?

其實很簡單,主要並不是利率的原因

基準利率上浮了,但其實基準利率是歷史最低點! 現在雖然基準利率上浮了,但其實依然未到歷史首套房平均利率6這個平均值,也就是說,當下的房貸利率依然是屬於歷史的相對低位!


冷孝洪

首先說人。是社會屬性的產物,是社會環境的參與者。必然受環境的影響。

買房行為,少數是剛需【因為誰的老家沒有宅基地?】,多數是投機,我們大多數人不相信自己是接盤俠,受了大環境的影響普遍認為房價不會出現大的波動。那麼多年後不住了賣掉可以賣個好價錢。

房子本身具備三個屬性,產品屬性,社會屬性,金融屬性。瘋狂買房不受利率的干擾也是因為金融屬性在勾引著大家的心理。那麼假如的假如去掉一個屬性:金融屬性。你會依然很關注房子嗎?不見得吧。


王躍飛

房貸利率一漲再漲。剛需的更加需要買。人民幣貶值。錢不值錢。這已經是肯定的了。所有物價上漲。通貨膨脹。房地產是最好的投資項目。所以大部分人更加喜歡去投資房子。買房子。當作一種商品。


熟悉的陌生人12138

因為房價在漲啊,人們喜歡追漲殺跌,買的人也就多,而且相對來說,即便上浮,現在利率還是處於較低位。唯一的隱患在於這個上浮比例在房貸還完前是一直生效的,這意味著以後一旦加息,實際利率的漲幅還得計入上浮比例,利率會更高。


踐行

該醒醒了! 社會在發展,現在的售樓處根本不賣房子。都包給分銷公司了!和代理公司了!售樓處只是充當展廳的位置。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