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喪事鋪張浪費盡孝,還是勤儉節約是孝道?

楊洪偉上海大眾

農村喪事鋪張浪費盡孝,還是勤儉節約孝道?




在農村,對待老人,往往表現兩個極端:老人在世時,各種的苛刻,斥責,讓老人受盡了委屈;老人離世時,大操大辦,大辦宴席,請戲班子盡興的跳和唱。逢年過節,又會提瓶酒,擺上幾個菜到墳地去上墳。

往往這時,那些活著的受了兒女委屈的老人都會感嘆:活時不給吃,死了澆地皮。

老人離世,舉行一個儀式,把操勞一生的老人送走,這是中華民族傳統孝道的一個方式,誰也不能否認,但到現在卻變味了。


第一,是兒女們展現財力的一個機會。

兒女條件好的,富甲一方的,或者在地方有權有勢的,都會大操大辦。誰家老人的喪事辦的有氣派,場面大,酒席的菜餚豐厚誰家的兒女臉上越有面子,越受到周圍人的羨慕。雖然老人活著的時候,吃兒女的一頓飯,有時都會受兒女的臉色。

第二,斂財的一種機會。

老人離世了,親戚,朋友,及有關係的人都會來上禮,幾百,幾千元不等,血緣遠近親疏,或關係遠近決定了禮金的多少。一場老人的一場喪事辦下來,收到的禮金少則幾萬,多則十萬,數十萬。雖然老人活著的時候,即便有病了,想讓兒女付些醫藥費,兒女都不情願。

其實,對老人真正的孝道,不在於他們離世時是否辦了一規模場宏大或者卑微的喪禮,而是在老人老時,能夠開心的讓他們安度晚年就夠了。假如兒女們能夠做到這點,就是盡了最大的孝道!


老農說鄉村

孝道是中國的傳統文化,即是下輩人對上輩人的尊敬、贍養和送終的過程。中國古代就曾有二十四孝的故事,雖然這些故事有的是胡編亂造毫無邏輯,但畢竟有著善意的出發點,因此,筆者以為,在父母活著時,儘自己的最大努力去照顧父母,為他們養老送終,這算得上作為人子的孝道。

然而,近年來,很多農村喪事辦得奢侈浪費,一臺喪事辦下來,少則花費幾萬,多則多達幾十萬,從做法事到,買墓地修墳墓,都堪稱天價,可是,在很多農村,似乎形成了一種習俗,不辦得轟轟烈烈,就算不上孝道。

可是,當我們靜靜地琢磨,就會發現,很多人家,父母活著時沒吃過一頓好飯,沒穿過一件好衣,兒子媳婦還沒好臉色,而當父母去世了,卻大把花錢,辦得打了勝仗似的,敲鑼打鼓,歡天喜地,大擺宴席,熱鬧非凡,花掉的錢,比父母這一輩子的生活費高出好幾倍,難道這就是孝順嗎?

竊以為不是,不過是愚昧的兒女們的一種無謂的面子心態作祟,有這麼些錢浪費,為什麼在父母活著時,不好好對待父母,而是在父母去世後,才來擺這種沒用的排場有什麼用呢?

社會在發展,文明在進步,生死不過是自然規律,父母人活著時,做兒女的儘量照顧好他們的生活,讓他們的有生之年過得愉快、溫暖、幸福,至於死後,用最簡單的方式安葬,使之入土為安便萬事大吉了,喪事簡辦也不能說不孝,而是一種理智。


若愚趣談

我覺得在這個問題上,說勤儉節約是孝道的人,是沒有經歷過真正的失去之痛。辦喪事的時候什麼叫鋪張,什麼叫浪費,什麼又叫勤儉節約呢?真正到那個時候已經顧不了那麼多了只想給辦得最好,只想熱熱鬧鬧,風風光光的安葬逝去的親人,只想彌補遺憾。
我想除非親人在去世之前真的有遺言說不要鋪張浪費,


家人可能會遵照遺言稍微操辦的簡單點之外,大多數人都會辦的很熱鬧。
我經歷過那種失去親人的痛苦,所以我認為鋪張不是一種浪費,而是孝道,藉助那些樂隊,藉助那些震耳欲聾的鞭炮聲,藉助那些兩三天都吃不完的流水席,藉助那些風風光光的事,去大張旗鼓的悼念我的親人,這樣的機會此生都不會再有了,餘生我只會在心裡默默的惦念。所以只有經歷過的人在這個時候,才不會去介意到底是鋪張還是浪費。


花美麗

農村喪事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算盡孝這個事。不同的地域有不同的風俗,不同的人也有不同的想法,個人認為,老人在世是,你若盡到了為人子女的孝道的同時,做到了問心無愧,且人人認同,那麼當老人去世後,喪事怎麼辦都無所謂,當然如果你有足夠的經濟能力,大操大辦能讓你心裡感到不遺憾也未嘗不可。不提倡老人活著的時候受盡了委屈,死了卻被風光下葬,葬禮辦的再好,也少不了被人揹後戳脊樑


你非我焉知我痛

第一,人的攀比心裡都是有的!別人那麼做了!你也要這麼做!你爸爸的喪禮要是辦的簡單!村裡人會說你那幾個哥哥不管你家的事。從這一點出發,你那幾個大伯也是怕別人說他不管你們娘倆的事,這是從你那幾個大伯的角度來考慮的!第二,不要總為為了誰!你父親死辦喪事,親戚朋友是要送禮的!也可以收錢喲!第三,不要懷疑世俗!假如是你你也會這麼做!這是大環境!你改變不了,不要天真!第四!好好生活下去,不要懷疑世俗!


中華美味

孝道不應該體現在辦喪事的時候,而是應該在平時多關心,多陪伴自己的家人!別等到失去的時候再談什麼孝道,這簡直是笑話!盡孝道不是談錢,而是看有沒有這個孝心!對家人和顏悅色,輕聲細語,多多陪伴,我認為這是最起碼的孝道!


一頁書7955

有的人生前不孝,死了辦事鋪張浪費,叫外人一看這人真孝順,而有的人生前是真孝順,人死了卻鋪張,這樣的人才是真孝順。我們村就有這樣的人,生前對老的不怎麼樣,死了以後哭得說對不起老的,有用嗎?


鄧立春687

在農村喪事怎麼辦不能說就是盡孝的表現,有的人辦的隆重只是為了跟人們顯示自己的能力財氣,大肆鋪張還有的是為了斂財,平時不好好打個交道,辦事瞎通知,八杆子打不著的都上了單,這些人也許他們的父母在世時也沒享幾天福,死了大操大辦有啥用呢?相反家庭條件不好的沒有大辦老人後事也不能說成不孝,老人生前孩子們都盡力照顧,晚年過的舒心幸福,不操辦又如何,如果我們老了,你是選一場隆重的葬禮呢?還是選擇生前親人們的悉心陪伴和照顧呢?不用說也是後者了,而能做到後者的子女們才是真正的盡孝!



勤快農家人

個人認為勤儉節約最好!

喪事辦理再好,還不如在老人在世時多多盡孝!讓老人多享福。

同樣是花10元錢,老人在世時給老人花8元,後事花2元。還是老人在世時花2元,事後花8元?

很簡單的道理,在世不盡孝,去世了後事辦理再好有什麼用。

面子? 面子不是自己掙得,是別人給的。

別人給的才叫面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