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召開食品安全工作會議 全面推進全市食品安全工作再上新水平

“食品安全工作一定要認真+較真兒,要讓人民吃得放心。”5月24日,在“2018年天津市食品安全委員會擴大會議暨雙安雙創工作推動會”上,天津市副市長康義這句話,彰顯了該市今年全面推進全市食品安全工作再上新水平的決心和工作要求。會議結合《天津市2018年食品安全監管計劃》安排部署了重點工作,該市各區政府、市食安辦和相關部門領導參加會議。

據天津市食品安全委員會辦公室主任林立軍介紹,天津市今年食品安全工作總體安排體現了深入貫徹習近平總書記 “四個最嚴”的要求,在緊緊圍繞食品安全工作責任落實、深入開展“雙安雙創”、食品安全法制建設、完善食品安全標準、強化源頭治理、加大種養殖和畜禽屠宰治理、嚴控食品生產經營過程、嚴防食品安全風險、嚴厲打擊違法犯罪、推進食品產業轉型升級、推動能力建設、加強社會共治等12個方面深入開展工作,進一步防範和化解風險隱患,促進質量提升和能力建設,努力打造從農田到餐桌的全鏈條監管。

一是要推動落實政府屬地、部門監督管理、領導幹部、企業主體的“四方”責任,強化食品安全制度標準、強化食品安全人員力量、強化食品安全工作經費的“三項保障”,切實提高食品安全管理水平。今年將對錶國務院食品安全辦機構設置,市級成立食安辦秘書處、區級成立食安辦秘書科,專司食安辦日常工作,有效保障食安辦綜合協調、督查督辦、評議考核職能和牽頭抓總作用的發揮。同時,在公務員、事業單位人員招錄中優先重點考慮食品安全監管崗位,充實食品安全工作力量,不斷完善食品安全職業化檢查員隊伍建設,用專業性保障權威性。

二是要推動“雙安雙創”和“系列工程”兩大重點項目建設,提升食品質量安全水平。第一,全面推動“雙安雙創”工作。2018年,食品安全城市創建工作要完成和平、西青、津南、寧河、寶坻、武清、薊州7區自評、市級初評,達到國家級創城驗收標準。農產品質量安全縣創建要完成西青、寶坻、寧河、薊州四區市級驗收,其他各區全面啟動“雙安雙創”工作,力爭2019年完成全市“雙安雙創”工作任務。第二積極開展“京津冀食品和食用農產品示範區”共建工作。按照京津冀三地政府簽署的《共建“京津冀食品和食用農產品示範區”合作協議》安排,2018年,天津市環北京的武清、寧河、寶坻、薊州個4區完成共建任務,積極推動好“食品和農產品產銷銜接、食用農產品源頭管控協作、京津冀聯合檢查、信息及資源共享、檢驗監測協作、應急處置和案件協查”等7大工作機制建設。第三是推進“系列”工程建設,促進食品產業提質提升。一是加強食用農產品質量安全體系建設,規範運行185家放心菜基地,產品抽檢合格率穩定在98%以上。二是開展放心豬肉工程建設,建立180個年出欄1000頭以上規模化生豬養殖場畜產品質量安全自檢室,建設12個全產業鏈品牌化生產運營模式的示範企業。三是啟動放心水產品建設,建設62個放心水產品基地。四是啟動50家食品生產企業追溯體系信息化建設。五是繼續開展“放心肉菜示範超市”創建活動,做好市級食品安全管理示範店複查認定工作。六是實施餐飲業質量提升工程,創建500家以上的“明廚亮灶”示範單位,打造16條餐飲食品安全示範街。七是實施“進口食品放心工程”和“出口食品質量競爭力提升工程”。八是強化“放心糧油”、“中國好糧油”質量抽檢和政策性成品糧監管。

三是要強化“監管”和“檢驗”兩大職責,有效防範食品安全風險。第一,強化食品安全監管職責。一是嚴格落實農藥獸藥使用制度,落實高毒農藥定點經營、實名購買制度,積極探索逐步替代農民自己使用農藥和獸藥,創新專業化服務新路徑。二是實施農業標準化推廣工作,推行良好農業規範,標準化生產示範園(廠)全部通過“三品一標”示範登記。三是建立健全畜禽屠宰管理制度,嚴格生豬定點屠宰管理,加快推進病死畜禽無害化處理制度建設,加快病死畜禽、屠宰廢棄物無害化處理和資源化利用。四是建立健全食用農產品產地準出、市場準入對接機制,建立以食用農產品檢驗檢疫合格證明、食用農產品質量合格證明為基礎的食用農產品準出制度。五是明確糧食質量安全必檢指標,督促糧食收儲企業加強出入庫質量把關。六是深化食品生產經營許可制度改革。第二,強化食品安全監督抽驗和風險監測職責。一是科學統籌國家、市、區三級抽檢計劃,擴大抽檢覆蓋面,提升發現問題和核查處置率。按照食品安全城市創建標準要求,實現每年食品檢驗量達到常住人口4份/千人的指標,其中主要針對農藥獸藥殘留的食品檢驗量不低於2份/千人。二是強化種養殖、生產、銷售、餐飲、進出口等環節的監督抽檢和風險監測,有針對性的加強保健食品、畜禽水產品、網絡食品的監督抽檢,加大對不合格產品核查處置力度,督促企業追溯源頭、召回整改,及時消除風險隱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