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三里屯好多端著高端相機和大長焦的人在那裡久站?

蔣鳳君

有一種玩攝影的叫:掃街!

也就是端著各種長槍短炮、在街上站樁輸出!哪裡美女出沒比較多,就在那用長焦懟。

重慶江北就很多掃街的、他們有的是業餘愛好者、有的是街拍狗仔。禮貌的會上前詢問再拍、有的猥瑣點的就拍完就算了,反正長焦端著 鬼知道他在拍什麼!


那種街拍賣圖的還好,有的猥瑣大叔就端著個300 400定、坐在角落拍屁股 拍腿,遇到好看的小姐姐 咔咔咔就懟、懟完回家放大慢慢欣賞、或者發群裡面交流。

也不說街拍不行,街拍自然 很多帥哥美女還是蠻養眼的。不過我看大多都是拍女的 拍男的相對較少!

不過我覺得不管拍啥,或者你拍來幹嘛,至少拍之前或者拍完 是不是可以詢問一下模特的意見,我想大多數人還是通情達理的、前提是你把人家拍的好看。

因為你拍完不管是賣給圖片庫 或者自己看、都是在人家不知情的情況下拍攝的,對方不一定願意自己曝光在大眾視線下。

我也知道這很難做到 每拍一個都去詢問人家意見,很多人還是會覺得很麻煩。

只是我希望可以做到這樣,雖然我沒有街拍的習慣,要是我帶著相機 也正好看到一個覺得特上鏡的模特時,如果想拍她 我還是會上前詢問意見的,表明來意之後 大部分人還是會欣然接受的。




光影的光陰社

在每個陽光美妙的下午,你都能在三里屯的街上看到一大幫手拿高檔數碼單反相機的中老年人,他們穿戴得非常專業,手中的器材更是年輕攝影師們羨慕不已的。這些攝影師在這裡的拍攝目的非常明確 —— 鎖定街上的美女,看見漂亮的就拍兩張,一般情況下也都不會事先與被拍者打招呼。

(下面這些是我在網上找的一些三里屯街拍者的回答)

您為什麼會選擇三里屯來拍照呢?

三里屯這個位置,非常的時尚,它和我一樣的浪漫。連這個保安兄弟,他隨時可以接納這個影像和他的交流。如果不在三里屯拍,難道還能去798嗎?難道還能去宋莊嗎?

您會把照片發在網絡上嗎?

從來不發,就自己觀賞。因為影像說實話,中國現在的影像,也沒有牛逼到哪兒去。這個問題出在中國人一點兒不浪漫,中國人現在時尚的這個浪漫,早被那些老外玩兒膩了。所以中國的人,在農村也能拍的非常放開,那麼影像就會發生質的變化。因為農村人都特別浪漫,那這樣中國農民的氣質一下和美國紐約的氣質就銜接起來了。影像就突破了重圍,所謂重圍就是城市的影像也是敗落的,只有讓中國的農民都特別的牛逼,特別的鬆弛,一下中國人的這個浪漫和氣質就真出來了。

……嗯,那您認為您和那些用長焦的人拍出來的照片有什麼區別嗎?

攝影不在於什麼設備,在整個最複雜的環境裡面,影像都僅僅只是一個工具而已。哪怕在戰爭環境在運動的場所,影像只是心靈的一個載體。最重要的還是人心內部的浪漫、鬆弛。

所以您現在說的是如果中國攝影產生質的變化,是以拍攝對象精神狀況的提升而提升?

自己的提升。就是把一個死人拍成活人,醜人拍成漂亮,這絕對是浪漫極致的。我們很多人就是缺乏自我內心的浪漫,過度依靠環境的浪漫來實現影像的浪漫,實際上就是一個不太美妙的狀態。拍照是相互存在,但是不依賴。

您為什麼會選擇三里屯來拍照呢?

我今天是第一次來,我在附近辦事,正好揹著相機,和朋友聊到兩點多,來到這裡覺得很適合拍,後來發現有很多人在拍。我其實就是玩兒,覺得這裡比較時尚,比較有國際範兒。光線啊,佈景啊,怎麼拍都不會太讓你失望。

那您為什麼選擇這種長焦器材呢?

你看那邊,陽光下那個女孩兒,逆光的頭髮,多好看,手機或者別的一般器材是表達不具體的。400MM 以上的頭拍出來,頭髮就一根一根的,我可能注意表現的是這些細節。

您這些照片會發表之類的嗎?

不會的,大概朋友之間會交流一些。

您為什麼要給這些年輕姑娘拍照呢?

我在給自己積累作品。這些照片拍了以後本身就很有價值,你今天穿得很真實,沒有上舞臺,你穿梭在三里屯,完全是一個真實的環境,即使你在看鏡頭有點彆扭,也是自然的。只有真實的才是最有價值的。

您的職業就是攝影師嗎?

對。我平時每天都會在這。

那這些作品會發布嗎?

目前還沒有發佈,都是給對方,爭取對方的意見,她們是喜歡還是不喜歡,是如何理解這個。

您在這裡街拍遇到一些特好玩兒的例子沒?

印象比較深刻的就是 sm 的,拴個鏈子,從這兒走過去。我覺得也挺好的,一種展示嘛,我覺得現在大家都在各種展示。生活比較悠閒了,為什麼不喜歡什麼展示什麼呢。

這些照片您會發表或者與朋友家人分享嗎?

我就發在朋友圈裡。你堅持下來別人都不會理解你,大家都是 “我操天天拍美女,肯定特爽” 之類的。實際你拍美女有時候挺累的,有的人會說不好看啊醜啊之類的話,你心裡面就挺難受的你知道麼。我也想把她拍好看,但有時候湊巧就拍了她不好看的角度。

看您一直在拍各種路過的人,想問下您這些照片會發表在互聯網上嗎?

會。我會發在 nice 上面。那上面不同攝影風格特別不一樣,比較豐富。

那家裡人接受您現在的愛好嗎?

還可以吧能接受,畢竟是找了個事情做,閒著也是閒著,為什麼不把時間發揮出一些利用價值來呢。


舊日談文

“老王,好幾天沒見你去頤和園了,最近都在幹嘛呢?”

“唉,老張啊,你是不知道,頤和園一到秋天就不行了,那妹子們啊,都裹得跟粽子樣,出不了片啊。”

“那,你現在都去哪?”

“這不是認識了老李嘛,李老師長期混跡於帝都名媛圈,一般都是早上去角樓拍個日出,拍完了稍微休息一會就去三里屯拍妹子,再稍微晚點就去藍色港灣,那裡的燈光再配上漂亮妹子喲,嘖嘖嘖……”

“這一天停車費不都好多錢了,咋就不去箭扣長城、紅井路,那裡都不要停車費啊,不然再稍微跑遠的,去壩上拍馬也是好的啊。”

“嗨,老張,你這就不知道了,你說我這麼大年紀了,哪跑得了那麼遠,腿腳不靈便嘍,再說了,我兒子已經在美國定居了,女兒現在在德國念博士,也不用我操心,我這邊拆遷給了我四套房子,自己住一套,還有三套房子每個月可以收個兩萬多的房租,再加退休金,哪裡花得完喲,老伴也不在了,我又不愛打麻將,也就沒事買點相機,買點鏡頭,出去拍個照,還能有個人說說話,遇到那些在CBD上班的只能週末出來拍照的小年輕喲,對我的大白頭投來羨慕的目光,我就覺得啊,買器材的這錢花的值!”

“老王啊,那你下次去的時候能帶上我一起麼?”

“好說好說,待會就去嘛,你沒事去色影無忌註冊個ID,逛逛無忌論壇,我們一幫老年攝友啊,玩的可開心了,罈子裡的版主經常也會組織一些外拍活動,年輕人都羨慕我們,說我們生活自由,拍照拎包就走。”

“哎喲,那真是謝謝你了老王,我這老胳膊老腿的也跑不動嘍,上次去肯尼亞拍野生動物,半個月下來這老胳膊老腿的感覺都快斷了。”

“嗨,你這是真不會玩,我們老年人,又不求靠這個賺錢,又不要靠這個拿獎,拍那玩意幹啥,還是拍拍妹子,大家都愛看。對了,過幾天我有個朋友組織拍人體,要不要叫你?也不貴,談下來一人就500塊錢。”

“去啊去啊,這麼好的活動老王你可別忘了我啊。”


色影無忌

這個必須怒答一發。

三里屯是北京知名商業區及老法師聚集地,因為人多啊,漂亮妹子多,景又好,人氣兒足,人文攝影聖地,隨便按下快門就是決定性的瞬間。

那些人一般都上了些年齡了,俗稱老法師。老法師是個很厲害的群體,手上的器材基本都往頂級買,鏡頭一般越長越好,當然廣角牛頭也是需要的,帶不帶上,帶哪隻,怎麼帶,完全取決於今天腰椎疼不疼,老寒腿犯沒犯病。

哦對了,除了相機和鏡頭,攝影馬甲也是必須的。草綠色為上佳,有復古感的最好,搭配國家地理非洲系列攝影包也很加分。

他們跟鍵攝不一樣,有錢有閒有熱情,還能遇到很多老夥計,交流交流器材和攝影心得什麼的。人家不去網上論壇看,為了一顆頭吵吵半年,對於老法師來說,能動手就不動口。

不過吧,好的器材拍出來的片子一般不會難看的。那色彩,那bokeh,刀銳奶化,隨便按下快門,主體放在三分線點上就是張過得去的人像。退一萬步講,拍一下午總有一兩張好片吧?這個比例說不定比馬格南的出片率還高呢。

最後就是,很多人嘲笑老法師,但現代攝影器材的設計初衷就是通過器材來彌補攝影師的不足啊。亞當斯研究了一輩子的分區曝光,現在呢,打開相機裡小孩子都知道什麼意思的HDR,傳統攝影裡很複雜的問題馬上就解決了,這不挺好的麼。


範範範俊傑

看了些回答,這個問題我試試回答吧。三里屯這個現象,並非只有三里屯才有,每個大城市裝飾得比較好的地段,都會有。

因為人像攝影三大要素是:妹子妹子妹子。

漂亮的妹子,對於攝影師來說,都是不夠的,你總不能終身的作品裡只有一兩個美女吧?顯然,三里屯有適合的場景拍照,也有足夠多的妹子,那麼攝影師往這兒跑,那就對了。

好了,現在來說:高端相機。不是單反都叫高端相機,很多時候,不看那個小小的型號數字,你不知道他拿的是幾千的,還是幾萬的相機。

再說一下長焦。長焦也有幾百的和上萬的。不是很內行,你看一眼也分不出來。長焦的目的是為了可以很遠的拍人像,不與拍攝對象直接接觸,是偷拍和蹭拍的最佳利器。

這是器材,器材你不能快速的分辨出來的話,你也就不能快速的判斷這些人是幹什麼的。

再說人。題主問的是,很多人在那兒拍照。結果很多回答說的是中老年。中老年,一般稱為老法師,這是個貶義詞,當然也有很多老人家用來自嘲。老法師一般都是圓年輕時沒有相機的夢,他們這個年齡已經不能要求更多了,但是有錢買器材,拍出來的結果卻差強人意,並且還不會後期。這樣的照片,通常不會流通,自己看,自己看都嫌醜。但是還有一種,就是專門來這裡取景的,比如我給自己淘寶店拍照或者很便宜幫別的店拍照,帶著模特來景色好,風格突出的街景拍照,這類人現在也不是少數。比如你在淘寶上,你看衣服鞋子,要麼棚拍,要麼街拍。拍個大山的背景,衣服再好看,你都不會買。

最後說老流氓、騙子,什麼的。這個肯定是有的,但佔比肯定也不那麼大,拍個照片能有多大的意淫?又累還招白眼。

至於怎麼識別。

那種年齡大,帶長焦的,老法師機率大,不必管他了。

專業的人像攝影師,一般來說必帶反光板或者閃光燈,鏡頭也會是那種中短的鏡頭。大多數人家都是自帶的模特還有助理。

騙子星探這種,現在的人一般不會相信的吧?

至於那種專業的攝影師,帶著長焦街拍,還沒有反光板或者燈,也沒有助理。這種概率有,但太少了。我認為是練手的攝影愛好者吧,算是。


美鞋控


老夫0000


答案是掃街。所謂掃街,指的是拿著攝影器材到街上去抓拍。

抓拍的內容面面俱到因人而異,拍攝的對象可以是人,也可以是風景是事件,遇到什麼抓取什麼。

當然,也有人事先有著自己特定的構思及攝影取向。譬如,之所以盯上了三里屯,大致是因為三里屯是京城引領潮流的地方,時尚元素眾多,常常可令攝影人耳目一新。三里屯年輕貌美的女子多,青春靚麗自然也是吸引攝影人眼球的一個重要原因。


著名的國際攝影大師伊恩·貝瑞先生,是惟一一位在沙佩維爾見證和平抗議演變暴力事件的攝影師。他曾獲得美國國家新聞攝影師協會頒發的年度照片獎,也是英國新聞圖片社年度攝影師獲獎者。2002年,他在中國拍攝了三峽大壩的項目。

近年來,正是在這些國際掃街大師的影響下,國內的攝影愛好者或獨立攝影人也越來越多的瘋狂的挺進到掃街的隊伍中來,並且演繹成為一種時髦的創作方式,甚至很多普通百姓都不時地開始掃街活動,隨心所欲地對眼前突發的事件拿起手機一頓咔嚓,隨後網上流傳,哈哈,非常快。

大眾生活中妙趣橫生的枝節,值得回味的場景幾乎到處都有,留存這些戲劇性的畫面,就是掃街攝影的目的所在。

現在生活水平提高了,尤其老年化社會的提前到來,使得有些閒錢有點空閒有些愛好的人也越來越多。於是,這個隊伍越來越壯大,當然,掃街攝影並不輕鬆。大多數人一年下來忙忙碌碌也不見得拍上什麼像樣子的所謂好片。


靜靜的雲裳

北京三里屯是一個使館區、太古裡商業區以及休閒區集中的區域,很多寫字樓也集中在附近。這裡經過的人群穿著打扮比較時髦 ,外國 人也是最集中的地方。於是一些攝影愛好者就會比較集中的在這裡練習街拍。由於一是怕驚動拍攝對象,所以都躲的遠遠的偷拍。二是許多攝影愛好者未經過專業的訓練,所以克服不了心裡障礙,只能選用長焦鏡頭。

再有就是許多攝影培訓機構請的指導老師,本身就不是什麼真正意義上的專業抓拍攝影師。拍風光的、拍寫真的、什麼都有,他們自身也沒有克服與人攝影時應該怎麼處理,做指導就是很盲目的。

專業攝影師首先不會離你八丈遠,他反而會用24—70mm的短些焦段的鏡頭,抵進拍攝,這樣環境即有交代又能拍到看到細微情緒變化的作品。有時攝影師會用一個定焦的鏡頭來拍攝,這樣更加迅速便捷,拍到的人物表情生動。

世界上有許多街拍攝影大師,如佈列松、杜瓦諾、羅尼、埃文斯、森山大道等等,留下了許許多多經典名作。一張抱著酒瓶男孩的照片,流傳了60多年,同樣一個夾著長棍麵包的小男孩,也成了羅尼的經典代表作。還有杜瓦諾的《畫廊櫥窗前》系列,一個巴黎的故事由此展開,藝術對於不同的人有不同的感受,何況巴黎又是藝術之都呢。


蘭闍圖片故事

有一種攝影叫掃街!

有一種攝影人叫老法師!

請看下這組對老法師的詮釋,相信你就能很快理解了~


手機攝影圈

遇到一個真實的事情,有次去茶卡鹽湖採訪,要拍內衣模特,除了時尚攝影師,組織方也請了一群攝影協會會員,說白了就是中老年攝友。

那日天氣很好,拍拍模特也挺美,拍照拍著大家發現這些攝影師專門拍模特私部,一群老年男人拿的極近對著拍……模特還都是小姑娘氣的不行,大家都挺生氣,一群老人卻說這是藝術……後來不強制讓他們都站遠點拍。

其實不是老人變壞了,而是壞人老了,他們佔著年老的“保護傘”為所欲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