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廖耀湘?

老貓在釣魚

在中國歷史上國民黨軍官中,有這樣一個人物,在中印緬抗戰中被視為“叢林虎”號稱“天下無敵”,他就是被譽為是“中國第一虎軍”的國民黨新編第六軍軍長廖耀湘。



廖耀湘(1906.—1968.),漢族,別名建楚。湖南邵陽人,國民黨高級將領,愛國民主人士,上將軍銜,曾任蔣介石“五大王牌軍”之一的新編第六軍軍長,早年就讀於黃埔軍校第六期,畢業後留學法國,回國後參加了南京保衛戰。 1940年,同杜聿明率領中國遠征軍赴緬甸作戰。1948年10月在遼瀋戰役中,廖耀湘部戰敗被我軍虜俘,新中國成立後,於1961年12月作為戰犯被特赦釋放。1968年12月2日,廖耀湘在北京因心臟病突發病逝,時年62歲。

廖耀湘這個人大家都非常瞭解,他的事蹟也廣為流傳 ,別的不說,今天就給大家講講廖耀湘率領中國遠征軍的那段英雄事蹟。


1942年初,在中華民國內憂外患的嚴峻形勢下,國民黨政府統帥蔣介石為了開通中緬邊境通道,徹底圍剿消滅日寇,派遣了由第五軍、第六軍、第六十六軍組成的中國遠征軍,開赴印度、緬甸戰場。當時廖耀湘任新編二十二師師長,也奉命參加了這次行動,帶領部隊來到了人生地不熟的異國他鄉緬甸。廖耀湘進入緬甸後,正在趕上當時戴安瀾的第二零零師在同古地區跟日軍開戰,首戰失利,戴安瀾所部被日軍圍困,於是廖耀湘奉命前去增援。上了戰場的廖耀湘就像一頭猛獸,帶著自己的部隊從後方沿著小路撲上去,與敵人廝打在一塊。給戴安瀾創造了成功突圍的機會,廖耀湘大獲全勝圓滿完成任務。

當勝利的喜悅還沒有散去的時候,新的任務又來了。這次任務是正面阻擊日寇,延緩他們北進的行程,好讓大部隊能從容集結於平滿納地區。當時北進的日寇有第十八、第五十五、第五十六三大師團,還有飛機、大炮和坦克部隊策應協助作戰,而廖耀湘手裡只握有一個師兵力,與敵軍相差懸殊。武器雖然還算精良,但想硬碰硬得打哪肯定不行,廖耀湘經過周密細緻的策劃,後來決定運用“滾筒戰術”和敵人周旋了整整半個月,出色地完成了阻滯任務。



 

後來友軍英國部隊撤離到印度之後,只剩下中國軍隊孤軍奮戰,與日軍展開激烈戰鬥,打得很勇猛,也很慘烈。在臘戌之戰中,做為主力部隊的第二零零師與敵人浴血奮戰了幾天幾夜,最終師長戴安瀾不幸殉國,當時年僅38歲。

臘戌失守後,各路日軍都結集到了這裡,他們的目的是想把中國遠征軍徹底消滅掉。就在這個危急關頭,中國遠征軍統帥杜聿明下令部隊退入野人山,打算從這裡撤回雲南。廖耀湘和杜聿明都是國民黨高級將領,曾經一起出生入死,二人有著深厚的友情,因此廖耀湘建議杜聿明集中兵力,爭取突破日寇的包圍。但杜聿明這個人非常固執,一意孤行,廖耀湘無奈之下,只好遵命行事,畢竟杜聿明是最高統帥。



就這樣廖耀湘命令部隊退到野人山 ,野人山,大家聽到個名字都有些滲得慌,更何況野人山位於緬甸胡康河谷地區,周圍全是原始森林,地形險峻,不僅有,毒蠍,蟒蛇、野獸、螞蝗等威脅人類,聽說還有野人出來傷人。實在是太恐怖了。但這些有形的東西還可以對付,最令廖耀湘頭疼的事就是那些無形的飢餓、疾病時刻困擾著戰士們的身心健康。一天好過,兩天好混,三天,四天,一個星期過去後,部隊的乾糧基本吃光了,最後連皮帶樹皮都煮著吃了。無奈廖耀湘下令將馬匹殺掉,製成乾糧,除開路的工兵營外,每人每天只准吃一塊,在這種內無救濟外無援助的情況下,部隊官兵餓死的,染病死的不計其數,死亡人數不斷增加。哪段日子成了遠征軍最艱苦的時期,廖耀湘的部隊被死死的困在了這窮山僻壤之中,簡直就是生不如死。



後來遠在重慶的蔣介石得到消息後,坐立不安,立即請求中緬印戰區美國陸軍司令史迪威務必想盡一切辦法搜尋這支被日軍圍困的部隊最後在史迪威將軍的協助下,終於搜尋到在叢林裡掙扎前行的遠征軍。蔣介石指示杜聿明,廖耀湘部堅持住不要回國,撤退到印度休整。最高統帥下令,方向正確,將士們精神煥發都有了動力。廖耀湘強健的體格這時也發揮了作用。他拿著刀,親自帶著工兵在前邊開路。禍不單行就在一線希望迎來光明的時候,廖耀湘的副官何貴生,竟然把地圖弄丟了。廖耀湘只好靠自己多年的經驗和學識來判斷方向。他通過樹幹顏色的深淺,樹幹截面的圈數密度來確定太陽下山的方向。通過這種最古老的辨向方法,廖耀湘終於把部隊帶出了那片陰森的原始森林。

出來之後,初步算了一下人數,每個連平均只剩下十來個人,等於整個師只剩下十分之一,損失慘重。廖耀湘帶領這些殘兵敗將到達印度境內後,大部分逃出來的官兵都以面容憔悴,飢渴難耐,臥地休息,東倒西歪到處都是,唯獨廖耀湘卻神采奕奕,精神煥發,在軍營裡跑來跑去,看望慰問官兵。可見廖耀湘的勢氣不依然未倒,後來蔣介石介於他臨危不懼,化險為夷,歷盡艱辛,成功脫險的表現,通令嘉獎了廖耀湘,活命出來的全體軍官也晉升一級。

後來這支中國遠征軍部隊,在美軍駐印度的蘭姆伽營地修整了一年多。蔣介石先後從昆明空運新兵補充到各個師團,又從加爾各答運來美式武器裝備部隊。1943年底,遠征軍整裝待發重振雄風開始反擊。廖耀湘率領新二十二師和孫立人率領新三十八師,向緬甸北部進發,緬北反攻戰正式拉開帷幕,再次與日軍展開激戰。

廖耀湘領導的遠征軍經過了大洛之戰,孟關戰役等多次戰鬥,打出來遠征軍的勢氣,創造了以少勝多,以一敵十的輝煌戰績。僅僅孟關一戰中,就曾一口氣攻克了敵軍的5個據點。後來在佔領拉其卡後,廖耀湘又迅速進攻包圍索卡道,派出了精銳部隊多個步兵營,對敵軍進行地毯式攻擊,不給敵軍以喘息的機會,此次戰役歷經九天九夜。最後終於殲滅了有“南亞叢林之王”之稱的敵第十八師團。索卡道之戰也被稱為世界叢林戰中的經典戰役。



在這場戰役中,廖耀湘指揮全師,殲滅了日本一個加強步兵師團。日本的一個師團兵力相當於我方的一個軍,廖耀湘以一個師對一個軍血洗了日本鬼子,這是中日戰爭史上一次極其輝煌的勝利,徹底洗刷了至中日甲午戰爭以來中國軍隊屢次慘敗於日本軍隊的恥辱。捍衛了中華民族軍人的尊嚴,廖耀湘領導的新二十二師也成為現代叢林作戰第一師。

1944年8月,廖耀湘晉升為新編第六軍軍長,並獲得虎旗一面。從此新編第六軍被封為“中國第一虎軍”的美譽。

縱觀廖耀湘在緬甸的戰績,共收復失地8萬多平方公里,殲滅、俘獲敵軍10萬餘人。他獲得了世界抗戰最高勳章,美國總統二戰金質自由勳章,因此到了一個外號“中國的巴頓”,可謂揚名天下。

廖耀湘在緬北一戰成名,聽說後來日本軍都對他聞風喪膽,當年日本在南京正式向國民政府投降時,聽說負責警衛任務的是廖耀湘的軍團,來自曾經打敗他們的中國遠征軍虎狼之師,一貫囂張跋扈的日本軍官頓時收斂了很多,在整個受降儀式中表現得很老實。徹底折服了, 廖耀湘打出來了中國軍人的威風和氣勢。


如今,無論世人怎麼評論廖耀湘將軍,他在中國遠征軍的這場抗戰英雄事蹟,將被永遠載入了史冊,是功是過各位自有定論,這段輝煌歷史也必將成為廖耀湘一生的榮耀。


任馳贏天下


區銘4

國民黨著名將領廖耀湘,執掌五大主力之一的新6軍,可謂威名遠揚。不過論資歷,廖耀湘是黃埔六期畢業小老弟,後起之秀。




1938年,國民黨軍事委員會組建機械化師,需要一個懂機械化部隊的參謀長,軍政部長何應欽發現廖耀湘在法國留學學過機械化騎兵,於是任命他為中國第一個機械化部隊——第200師少將參謀長,廖耀湘從此一飛沖天,不可收拾。

廖耀湘出身書香之家,又受西方文明薰陶,英氣逼人又深得兵家韜略。他精通軍事訓練,講解理論時語言生動,見解精闢,自身單兵素質也超強。有一次廖耀湘到連隊檢查,剛好士兵在訓練實彈射擊。一位士兵抱怨槍不好使,廖耀湘接過槍,啪啪三槍全中,頓時全場啞口無言。


1939年11月打響的崑崙關血戰,是廖耀湘的成名之戰。時任22師副師長的廖耀湘,身先士卒,猛衝猛打,帶領22師殲敵4000多人,擊斃日本“鋼軍”第五師團第21旅團長少將中村正雄。戰役結束後,採訪廖耀湘的田漢,把他比作北宋狄青。

而廖耀湘的巔峰之作是遠征緬甸。在1943年的緬北反攻戰役中,廖耀湘帶領22師,給日軍的王牌部隊18師團摧毀性打擊,殲敵2萬餘人。廖耀湘被美稱“叢林之虎”。與新1軍的“叢林之狐”孫立人並稱“雙子星”。兩位虎將孫立人性格嚴謹,不苟言笑,新1軍就顯得氣象森嚴,殺氣騰騰。廖耀湘喜歡和士兵相處玩笑,親和力十足,他的部下也就異常團結,衝鋒陷陣視死如歸。


抗戰結束後,廖耀湘升任國民黨新6軍軍長。在1946年新6軍進軍東北,四平戰役中,新6軍威風凜凜,把林彪的東北民主聯軍一路趕到了松花江以北。
立下新功的廖耀湘官運亨通,馬上被提升為第9兵團中將司令官,下轄部隊中的新1軍、新6軍都屬於國民黨五大王牌部隊。廖耀湘自詡國軍老大,天下無敵,此時年僅40歲。然而他的軍事生涯就此到頭。

“叢林之虎”遇到“戰爭之神”,勝敗似乎早就註定。


1948年10月,遼瀋戰役爆發,廖耀湘率部20萬,星夜馳援錦州,卻被東北野戰軍第10縱隊牢牢擋在黑山一帶,寸步不能前進。

錦州失守後,廖耀湘意識到自己有被包圍的風險,立即下令向東南營口方向撤退。騰出手來的林彪,命令獨立第二師在臺安阻擊廖耀湘。在黑山嘗試過東北野戰軍阻擊能力的廖耀湘,不敢再戰,又向瀋陽方向突圍。被趕入了林彪早就安排好的包圍圈。

廖耀湘此時仍然有一戰之力,但誰讓他遇上了林彪呢。

一天深夜,林彪照例聽取戰鬥報告,突然發現胡家棚的擊毀小車比例和擊斃軍官比例比其他戰場都要略高。林彪敏銳判斷廖耀湘的指揮部就在這裡。隨即廖耀湘的指揮所被東北野戰軍重重包圍。

“叢林之虎”廖耀湘,這個提十萬雄兵天下無敵的風雲人物,他的時代就此結束。

被俘後的廖耀湘,怎麼也想不通自己20萬大軍就這樣瞬間潰敗。當他得知自己被發現的真相時仰天長嘆:“敗在他手下,不丟人。”確實如此,黃埔名將正在林彪手下開校友會呢。

解放後廖耀湘成為戰犯,1961年被特赦,1964年當選全國政協委員,1968心臟病突發去世。1980年,黨中央、國務院、全國政協為他舉行追悼會,骨灰入八寶山革命公墓。抗戰名將,死得其所,得其幸哉。


滄海歷史春秋

中國遠征軍第一次入緬作戰失利,在撤退的路線問題上杜聿明和孫立人發生了激烈的爭執,不屬於第五軍序列的新38師師長孫立人(六十六軍)堅持抄近路到印度,杜聿明則堅決按蔣介石的命令率部回國,新22師師長廖耀湘挺杜斥孫,終至遠征軍分道揚鑣。

結果第五軍第200師長戴安瀾犧牲,新22師走出野人山時所餘官兵僅3121人,而出國時是整整1萬精兵,廖耀湘深感對不起老師長邱清泉,失聲痛哭;及至重慶軍委會的命令下達,新22師與孫立人部隊同留印度整訓,廖耀湘乾脆欲哭無淚,早知如此,何必當初?



廖耀湘,湖南邵陽人,黃埔六期畢業,1930年留學考試成績名列三甲,卻因人醜個矮差點被刷下來,大約是軍政部擔心他影響國家形象,最終在蔣介石親自幹預下入學法國聖西爾軍校 ,就讀機械化騎兵軍事專業,並且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回國就是教導總隊少校,雖然不是留德,怎麼看都有《雪豹》周衛國的影子。

參加南京保衛戰,脫險後上書蔣介石痛陳軍隊建設弊端,被破格任命為第200師少將參謀長。1938年9月中國第一個機械化第五軍在湖南湘潭組建,廖耀湘轉任該部新22師副師長,成為著名的“邱瘋子”之副手 ,看得出來,廖耀湘頗具才華並深得蔣介石的欣賞。



在第五軍擔任主攻的“崑崙關大捷”中,廖耀湘輔佐邱清泉成功阻敵,充分利用新22師具備戰車的優勢和所學之長,重創日軍第21旅團和臺灣旅團增援部隊,保障了第五軍主力的正面作戰,“桂南會戰”結束後邱瘋子因功升任第五軍副軍長,廖耀湘水漲船高成為師長。

到達印度藍鉧迦的廖耀湘痛定思痛,咬著牙與孫立人的新38師較勁,接收美式武器、裝備、訓練和大批學生新兵,終於將新22師恢復元氣成為虎狼之師,為了調和兩個師長的矛盾,蔣介石特命黃埔一期的鄭洞國出任由新38、新22兩師組成的新一軍軍長。

1943年10月,緬北反攻戰役打響,廖耀湘率全副美械的新22師大開殺戒,與新38師一起橫掃日軍第18師團,克於邦,下孟關,血戰八莫,終於一雪前恥。1944年5月軍委會將滇西第54軍的第14、第50(後換為青年軍207師)兩師與緬北新22師合編成“新六軍”,廖耀湘中將出任軍長,“五大主力”之一呼之欲出。


(史迪威給廖耀湘授勳)

蔣介石更偏愛黃埔將領統率的新六軍,也為了防止英國佬在緬甸戰場用駐印軍做炮灰,不顧美英方面的反對,11月單方面下令新六軍空運回國擔任湘西會戰的總預備隊;日本投降時再以新六軍空運南京為受降和警備部隊,淪陷八年的南京市民看見精神抖擻和精良裝備的新六軍部隊時,許多熱淚盈眶,這恐怕是廖耀湘將軍一生中最風光的時刻。

內戰爆發後,廖耀湘跟隨老長官杜聿明前往東北戰場,奪本溪爭四平,初期給東野造成不小的壓力,一時有“吃菜要吃白菜心,打仗要打新六軍”之說。1947年廖耀湘升任下轄5個軍的第九兵團司令官,1948年遼瀋戰役遼西圍殲戰中兵敗被俘。

1962年特赦,第四屆全國政協委員,1968年病逝,黃埔精英,一代抗日名將。


度度狼gg

昨天又看一遍電影《大決戰》全程三個半小時,涉及到國軍諸如衛立煌、杜聿明、廖耀湘等人,但是其中,筆墨著重最多的就是廖耀湘!我軍前期希望從長春圍點打援,讓廖耀湘的新六軍上鉤,廖耀湘看破我軍作戰意圖後,不為所動。我軍於是發起攻打錦州戰役,廖耀湘從瀋陽發起西進攻勢,但是在黑山被我軍阻擊,在妄圖逃竄到營口的時候,被我軍俘虜。

一代英才就此隕落!

關於廖耀湘,是國軍中一個很出名的人物,因此《大決戰》熱播的時候,幾乎全國人都在看,昨天我看的時候,一個買東西的大叔跟我侃了半天廖耀湘,對廖耀湘的事蹟如數家珍,可見其影響力。

在《大決戰》中衛立煌想要獲得蔣介石的命令,自己不去南京請示,反而讓廖耀湘前往,說廖耀湘是蔣介石的天子門生,說的就是廖耀湘不但是黃埔軍校六期的的學生,還是蔣介石欽點的留學法國聖西爾軍校的儲備人才。

1636年廖耀湘從法國回國之前,幾乎沒有打過仗,1937年盧溝橋事變後,廖耀湘以中校營長身份參加南京保衛戰後,因為給蔣介石報告"南京戰役之經驗及國軍今後建軍應有之改進"。因此獲蔣介石重視,被破格提拔為少將參謀長繼而升任為少將副師長。

1939年在崑崙關戰役中率領部下切斷日軍的聯繫,在桂南會戰結束後被提拔為新22師師長。

看廖耀湘的建立,就如同過山之車,從中校營長到師長,廖耀湘僅僅用了兩年時間,可見蔣介石對其的器重與其能力。

1942年廖耀湘率部遠征緬甸,後與孫立人的第38師組成新1軍,在緬甸戰場,中國遠征軍取得了驕人的成績,無論是正面對敵,還是各種攻堅戰,都不畏日本人的包圍。可以說,在緬甸戰場的作戰,是一次考驗意志與鬥志的戰爭,在極為艱難的條件下,廖耀湘的22師堅持了下來,並且在第二次緬甸戰役中屢屢挫敗日本軍隊。

可以說,廖耀湘屬於那種能文能武,學術技術雙一流的全能型能才,尤其是對軍隊建制上有一定的瞭解,更加擅長大兵團機械化作戰,到後來,廖耀湘已經成為蔣介石嫡系中的嫡系,手中握有兩個主力兵團,二十萬人的軍隊,整個遼瀋戰役,國軍才60萬人,廖耀湘自己就掌握二十萬精銳,可見其在國民黨中的地位。

廖耀湘最後在遼瀋戰役中還是被L打敗,可見在大環境面前,個人能力再強也無力迴天啊!


史論縱橫

說起廖耀湘,我首先想到的是《亮劍》裡,丁偉跟李雲龍等人說過的名言:我一個師,橫掃他廖耀湘一個軍!廖耀湘真的這麼尿(sui)嗎?

首先,看下廖耀湘的軍事水平。就衝著廖耀湘是黃埔六期畢業生,就能知道,他的軍事水平不低。而且,他畢業以後還去了法國聖西爾軍校留學。當時,他留學考試成績是前三名,由於個子矮被刷下來。得到蔣介石欽點以後,才獲得留學資格。

新中國成立初期,解放軍軍事學院成立,院長劉伯承親自點名讓廖耀湘去當教員。

其次,我們看看廖耀湘的從軍經歷。

1938年,南京保衛戰後,蔣介石破格提拔32歲的廖耀湘為國民革命軍第五軍第200師少將參謀長,師長是杜聿明。200師(前身是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直屬戰車營)是我國第一個機械化師,由軍事委員會直接指揮。

1939年,廖耀湘率領22師64團在崑崙關與日軍血戰。此戰以後,廖耀湘升任新22師師長。1942年3月,廖耀湘奉命率第22師遠征緬甸,後在印度與孫立人的第38師組成新1軍。1944年,廖耀湘僅以4個步兵團兵力,擊敗敵人號稱"常勝軍"及"森林戰之王"的第十八師團。斃敵5000餘人,生俘敵英田中隊長以下官兵100多人,繳獲日軍大炮56門,車輛190輛,機槍、步槍3000餘支。

1944 年8 月,廖耀湘因戰功顯赫,升任新編第六軍軍長(五大主力之一),並獲青天白日勳章一枚,新二十二師及其六十五團各獲虎旗一面。

廖耀湘雖然厲害,但是遇到了黃埔四期學長林彪,他也慫了。

1945年年內戰初期,廖耀湘兵團在東北地區出於優勢。一度攻佔盤山、臺安、遼中等地,攻入長春。林彪的民主聯軍主力一度撤到了松花江以北。而春風得意的廖耀湘此時青雲直上,被任命為國民黨最精銳的第9兵團司令,下轄5個軍。

不過,到1948年,遼瀋戰役開始以後。林彪開始發威,在攻克錦州後,林彪果斷舉行遼西會戰。林彪的口號是“包圍它,殲滅它,別讓他跑了”。率軍成功圍殲廖耀湘的“西進兵團”!同年10月27日,廖耀湘手下的5個軍12個師10萬餘人,全部被林彪殲滅!廖耀湘也在突圍時被俘!

林彪評價廖耀湘:“他廖耀湘既懂戰役,又講戰術,但進入東北以來,又打過什麼大勝仗?最後還不成了我們的俘虜!”

廖耀湘是著名的抗日將領,只是內戰時站在了人民的對立面。在被我黨俘獲後,廖耀湘棄暗投明。最終死後得以安葬進八寶山革命公墓。


勇戰王聊歷史

廖耀湘,國民黨五大主力新六軍的首任軍長,杜聿明小黃埔系的重要成員,遼瀋戰役中國民黨東北最大機動兵團一第九兵團的司令長官。



廖耀湘步入高光時刻,是駐印遠征軍的緬北大反攻。

第一次遠征軍失利,廖耀湘隨老上級杜聿明從野人山撤回國內,其所統新22師,近萬官兵入緬,此時只餘3千多人,遭受重大損失。

此敗,引發了本就不合的史迪威與蔣介石間更大的爭吵,因為聽從史迪威命令的新38師孫立人部,幾乎毫髮無損的撤入印度。

史迪威以美援在印度更好獲取之名,要求蔣介石加強駐印軍力量,為緩和矛盾,蔣選中了廖耀湘的新22師,充補兵員後,空運駐印軍藍姆伽基地受訓。選擇廖耀湘的原因,一是有入緬作戰經驗,二是他有法國軍校履歷,如孫立人一般容易得到美、英軍的認可。

廖耀湘不同於孫立人,嚴厲苛刻,不苟言笑。廖耀湘待人隨和,能和士兵打成一片。這可能一是美國軍校,一是法國軍校兩種文華培育出來的原因吧。但練兵卻不含糊,和新38師較著勁的苦練。

緬北滇西戰役打響,新22師和新38師分進合擊,相互配合又相互飆著勁的痛擊日軍,先後取得了孟拱,蜜支那戰鬥的勝利。攻戰密支那後,由孫立人接任新一軍軍長,新22師從新一軍剝離出來為骨幹,成立新六軍,廖耀湘任新六軍軍長。至緬北戰役歷時一年半勝利結束,新22師以殲敵數量看,還高於孫立人的新38師。


解放戰爭,廖耀湘從始致終駐留在東北戰場,官至手握6個全美械裝備的軍的兵團司令長官。在遼瀋戰役初期,20萬大軍襲佔彰武,一下切斷了東野南下的後勤補給線,幾乎讓林彪放棄打錦州的預案,可見廖耀湘的軍事能力和戰役眼光。(此役本人有專文問答,歡迎查閱)

總的來說,廖耀湘在國民黨軍隊中,是能征慣戰之將。


淨月暖陽

廖耀湘,漢族人,1906年生於湖南邵陽。國民黨高級將領,蔣介石五大王牌軍之一新六軍軍長。畢業於黃埔六期,但不同的是,他並未直接進入軍隊,而是進入法國軍校學習,直到1936年方學成歸國。

在大家的一貫印象中,國民黨高層,一貫生活腐化奢靡,在燈紅酒綠之中推杯換盞,幾乎成了國民黨高官的固有印象。甚至有國民黨高管兩袖清風,從不貪汙腐敗,反被人認為是共產黨員,可見國民黨腐敗之普遍。而在如此腐敗的國民黨之中,廖耀湘出淤泥而不染,公認的品行高潔。

蔣百里曾評價廖耀湘說:“為國家報恩,為國家效命,不下忠烈之士,宅心仁厚,廉潔自守,不失君子風範。若僅以為將之道而論,則智、信、勇、嚴之武德,無一德不具,更無一德可責”。可見在蔣百里心中廖耀湘人品德行之高。

國民黨將領中中,將星璀璨,軍事才華橫溢的將領為數不少,但德才兼備的,卻只有寥寥如廖耀湘幾人而已。

廖耀湘出身書香門第,投筆從戎後,先後畢業於黃埔六期和法國聖西爾軍校,學成歸國後的廖耀湘參與了南京保衛戰。由於系統化接受了法國機械化作戰教育,廖耀湘被任命為中國第一隻機械化師——第200師的師參謀長,而第200師的師長則是大名鼎鼎的戴安瀾。



廖耀湘參加完桂南會戰後,隨部隊進入緬甸,參加中國遠征軍。第一、第二次入緬作戰,廖向軍多次指揮部隊殲滅敵人,屢立戰功。先後榮獲國民政府青天白日勳章,美國和英國的功勳獎章。抗日戰爭勝利後,廖耀湘的新六軍被空運至南京,接受日寇投降。


解放戰爭期間,廖耀湘的新六軍作為國民黨五大主力之一,被派往東北戰場。後在1948年遼瀋戰役中,廖耀湘兵團被解放軍圍殲於遼西,廖耀湘兵敗被俘。1961年廖耀湘被特赦,1968年,因病逝於北京。


鳶飛九天2018

廖耀湘不但是典型的外戰內行、內戰外行的國民黨籍高級將領,還是為數不多擁有就讀黃埔軍校和西方知名軍事院校雙重經歷的虎將。

作為黃埔六期生,他能成為五大主力之一的新六軍軍長,全賴在緬甸抗日戰場上的卓越表現,可謂打出來的主力軍軍事主官。廖耀湘整個軍事生涯最高光的時刻,也出現在緬甸抗日戰場上。

廖耀湘為湖南邵陽人,與蔡鍔將軍同鄉。黃埔六期畢業後,被蔣介石欽點送到了法國聖西爾軍校,1936年畢業回國後從少連長開始幹起。

廖耀湘的發跡與謝幕,基本都與杜聿明密不可分:1938年杜聿明從裝甲兵團團長升職到擴編而來的200師師長,這是中國第一支機械化師,廖耀湘因在聖西爾軍校學的就是機械化,被任命為200師少將參謀長。隨後200師再次擴編為第五軍,杜聿明為軍長,廖耀湘為下轄的新22師少將副師長。

1939年的崑崙關大捷後,廖耀湘成為新22師師長。從1942年到1945年初,廖耀湘先後經歷了第一次、第二次在緬甸的對日作戰。尤其是第二次戰爭期間,廖耀湘的新22師、新六軍和孫立人的新38師、新一軍密切配合,一路所向披靡,基本消滅了日軍在緬勢力,與滇西遠征軍勝利會師,徹底打通了中緬公路。

再後來,擁兵六個軍包括新一軍、新六軍在內的廖耀湘遼西兵團,在東北戰場被我軍全部殲滅。在“戴眼鏡、湖南腔、不要放走廖耀湘”的喊話聲中,廖耀湘乖乖地成了我軍俘虜,結束了自己高開低走的軍事人生。

應該說,廖耀湘將軍軍事才華還是非常突出的,尤其在歷次對日作戰中。但由於其所屬政治集團未能代表人民的利益,他個人的最終失敗也在所難免。



司馬砸光

廖耀湘(1906—1968),著名抗日將領,字建楚,號冠三。湖南邵陽縣土橋鄉回龍閣人(現屬新邵縣)。畢業黃埔六期,1930年保送法國聖西爾軍校機械化騎兵專業深造。“七七事變”後,任中央軍校總教導隊中校參謀主任,參加淞滬會戰,南京保衛戰,1938年參加崑崙關戰役獲勝,升第五軍22師師長。1942年參加滇緬遠征軍,擊敗日軍“常勝軍”18師團,斃敵5000餘人,升為新6軍軍長,獲青天自日勳章、自由勳章、十字勳章。1945年6月,調回湖南芷江,參加雪峰山會戰,打破日軍佔領芷江機場的企圖,與友軍共殲日軍3萬餘人。1946年8月,到東北參加內戰,1948年秋,參加遼瀋戰役,在黑山、大虎山地區遭解放軍近頭痛擊,退入遼中被包圍全殲。廖化妝逃到黑山以西地區被俘。1961年被特赦,後任全國政協委員。著有《森林作戰戰法》、《城鎮村落戰術》、《遼西戰役紀實》等。

廖耀湘是標準的軍人,處事磊落坦蕩,為人正派,不抽菸喝酒、賭博,是國軍少見的正派廉潔的高級將領,很受蔣中正的欣賞。他深入鑽研軍事理論和戰略戰術,對手下將士嚴格要求,從嚴訓練,對戰術有較高的造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