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00多年前,永遠如初的愛情照亮了許昌!

1800多年前,永遠如初的愛情照亮了許昌!

1800多年前,永遠如初的愛情照亮了許昌!‖百味中原

文‖葛國楨

黃初三年(222年),曹丕正式提出冊立她為皇后,卻遭到許多大臣強烈反對。他們提出,皇后必須出自世族,此女出身婢妾,乃是下賤之中的下賤。《春秋》有云:不得以妾為嫡。齊桓公也說“無以妾為妻”。婢女出身的姬妾她,怎麼能配做嫡妻、更不配做皇后。

得知消息後,她向曹丕進了一道謝表,說:“我既沒有娥皇女英的節操,也沒有姜氏、任氏那樣的品德,確實不配皇后的尊位、擔當掌管皇家的重任。”

她的這番表態,更進一步堅定了曹丕的決心,他不顧大臣們的強烈反對,終在黃初三年九月庚子日這天,冊封她為皇后。

成為皇后之後,她對婆母卞太后百般承順,孝名遠揚,對待後宮嬪妃非常周到。在當時的魏宮,柴貴人受寵的程度僅次於她,她對柴氏以禮相待,處處褒獎。對於其它的妃嬪,她也非常注意。

她,就是郭皇后。

1800多年前,永遠如初的愛情照亮了許昌!

郭皇后,本為郭女王,她生於中平元年(184年)三月乙卯日,比曹丕大三歲。她的父親名叫郭永,官至南郡太守。據說,郭女王從小就有與眾不同的言談舉止,父親很看重她,說她有“女中王”的氣度,因此便在閨名之外,為她取字為“女王”。

郭女王的少女歲月是在顛沛流離中度過的。黃巾起義中,她的父母和兄弟們都不幸死去,她自己則由官宦人家的小姐淪落為銅鞮侯家的婢女。再後來,作為禮品,她又被主人送給了曹丕。

郭女王雖然只是個婢女出身的姬妾,但她的聰明智慧很快引起了曹丕的注目。郭女王不僅相貌美麗,還聰穎伶俐,才敏過人。曹丕一看見她,心裡就產生了說不出的喜愛。郭女王也很欽佩曹丕的文才武略,願奉侍曹丕終身,很快被晉封為“夫人”。

——想知道這之後的故事,先讓俺賣個關子,下面說一說見證曹丕和郭女王愛情的“永始臺”。

1800多年前,永遠如初的愛情照亮了許昌!

永始臺原在許昌丞相府內,是丞相府建築群的一部分。曹丞相府,俗稱相府,是三國時期曹操在許昌時的府第,舊址在今天許昌市衙前街。當年,這裡在潁陰縣城內,距許都18公里,是曹操的重要軍事營地。

曹丞相府是曹操處理軍國大事的地方,奠定曹魏霸業的屯田令和求賢令都在這裡誕生。據史料記載,曹操於建安年間迎漢獻帝於許昌,進位丞相,奉天子以令不臣,加九錫,封魏王。後曹丕篡漢,曹氏府第由相府而王府,復又演變為皇宮。

昔日的丞相府,坐北朝南,大門前有牌樓,院內有殿、堂、亭、臺、花木繁茂,環境幽雅,為世人所景仰。三國之後,從南北朝武定七年(549年)開始,許昌丞相府舊址一向為郡、府、州治所,新中國成立後,也一度成為許昌地區行署、許昌縣政府駐地。

1800多年前,永遠如初的愛情照亮了許昌!

“望子成龍,望女成鳳”是每一個做父母的願望,作為政治家、軍事家、文學家的曹操當然也不例外。為了讓子女成才,他花費了不少心血,他曾經親自安排,讓兒子曹丕在丞相府裡修文習武。曹丕沒有辜負父親的厚望,在這裡飽讀詩書,勤學苦練,學業大有長進,曹操心裡很是高興。

後來,丞相府東宮來了一位貴嬪郭女王,郭女王的基本情況開篇已經介紹。話說她和曹丕情義相投,無數次花前月下,二人漫步於高臺閣樓前,互訴衷情,恩愛有加。

有一天,二人一起散步時,郭夫人不由嘆了口氣,說道:“妾出身寒微,自知不配伴君,今日你我雖歡樂無比,但地位懸殊,恐難長久啊。”

曹丕聽後,內心感動不已,對天發誓道:“我愛你絕非逢場作戲,誠心上天可鑑,你我今生生死與共,永遠如初,此臺可以為證。”遂將他們熱戀的那個居處命名為“永始臺”。

1800多年前,永遠如初的愛情照亮了許昌!

《許昌縣誌》記載:“永始臺,魏文德皇后嘗居之。”文德皇后就是郭後。自此,永始臺因愛情而顯貴,成為整個院落的代稱。但曾是魏文帝曹丕皇后郭女王的居所——永始臺,始建於何時、何處,現已無據可考。

建安二十五年,曹操病逝。延康元年,34歲的曹丕取漢獻帝而代之,是為魏文帝。改元黃初,遷都洛陽。曹丕稱帝后,為了鞏固政權進行了一系列的改革:營建宮殿,選投人才,減輕賦稅,提倡文學,禁止宦官干政,外戚不得為輔政大臣等,使朝廷內外氣象一新,魏國呈現興盛的氣象。

曹丕做了皇帝之後,脾氣越來越大,身旁的姬妾常常因為一些很小的過失讓他大發雷霆,動輒受罰,甚至有性命之憂。每逢這種情形,郭皇后都將過錯攬到自己身上,向曹丕下跪磕頭請罪。

更多的時候,郭皇后會把妃嬪們不慎犯下的過錯遮蓋起來,不讓曹丕發現。萬一不慎被曹丕發覺,她也會最快解釋原因,竭盡所能為別人減輕災禍。她雖然無子又出身卑賤,但那些出身高貴又有子女的妃嬪們卻對她誠心擁戴,毫無怨言。

1800多年前,永遠如初的愛情照亮了許昌!

郭皇后生性節儉,不事享樂,嚴格約束孃家人。她的親兄弟都在戰亂中喪生,她將自己的仁兄郭表改立為父親的繼子,並封郭表為奉車都尉。她對親戚們說:“嫁娶之事,應該安守本分,只要門戶匹配的鄉里好人家就可以,不能趨炎附勢,與高官貴族攀龍附鳳。”

郭皇后對家族中男人們三妻四妾的行為很反感。她的外甥孟武想娶妾,遭到她的堅決制止,說:“如今適齡的女子少而男人多,應該讓她們嫁給為國征戰的將士。你本已有妻,就應該與妻子和睦,不可以倚仗權勢好色納妾。如果族人中有誰違反這規矩,我一定要給予重罰。”

後來,曹丕和郭皇后都離開了許昌,但郭皇后對許昌丞相府裡的永始臺有著特別的感情,每次和曹丕回到許昌,她都住在永始臺,以表達對曹丕的忠貞之愛。

1800多年前,永遠如初的愛情照亮了許昌!

黃初五年(公元224年),曹丕率大軍東征吳國,郭皇后留居許昌永始臺。時值夏秋季節,天降大雨百餘日,永始臺的城樓多有壞損,大臣們奏請皇后另居安全地方。

郭皇后說:“昔日楚昭王出遊,姜氏留居漸臺,江水突然暴漲,使者來迎姜氏而沒有楚昭王的符信,姜氏堅決不去,最後被江水吞沒。如今,皇帝在遠方,我還沒有遇到危險便移居別處,怎麼可以呢?”於是,大臣們再也不敢提及此事。

黃初七年五月丁巳日,四十歲的曹丕崩於洛陽嘉福殿。曹丕死後,明帝曹睿繼位,尊郭後為皇太后。成為皇太后的郭女王仍然非常節儉,對外戚嚴加管束。

郭皇后的姐姐去世後,當年欲娶美妾而不得的外甥孟武又想厚葬母親,同樣也被姨母制止了。郭太后說:“墳墓過於厚葬,就難逃被挖掘的命運,所以應該薄葬。”

1800多年前,永遠如初的愛情照亮了許昌!

曹睿從小就對母親的屈死耿耿於懷,一直想要追究底裡。後來他得知生母甄氏之死與郭皇后爭寵有關,遂與郭後有了矛盾。無奈之下,郭後只得從洛陽移居到許昌獨居。每當她看到那象徵著自己愛情的高臺,想到遠在天堂的曹丕,禁不住神思憂傷,整日鬱鬱寡歡,不思飯食。

青龍三年(235年)春,郭皇后病故許昌後宮“永始臺”。四月,與曹丕合葬於首陽陵,諡號“文德皇后”。

曹睿鄭重其事地為郭太后舉殯,並頒佈了一道孝子哀詔:

“維青龍三年三月壬申,皇太后梓宮啟殯,將葬於首陽之西陵。哀子皇帝睿親奉冊祖載,遂親遣奠,叩心擗踴,號啕仰訴,痛靈魂之遷幸,悲容車之向路,背三光以潛翳,就黃壚而安厝。嗚呼哀哉!昔二女妃虞,帝道以彰,三母嬪周,聖善彌光,既多受祉,享國延長。哀哀慈妣,興化閏房,龍飛紫極,作合聖皇,不虞中年,暴罹災殃。愍予小子,煢煢摧傷,魂雖永逝,定省曷望?嗚呼哀哉!”

1800多年前,永遠如初的愛情照亮了許昌!

在頒佈哀策之後,曹睿封郭表為觀津千戶侯,郭詳為駙馬都尉。追封郭女王的父母為觀津敬侯、堂陽君;亡兄郭浮樑裡亭戴侯、郭都武城亭敬侯、郭成新長亭定侯,都以太牢之禮祭祀。後來郭表去世了,曹睿便讓郭詳繼承其父的侯爵,而郭表的另一個兒子郭述也得到侯爵之封。

歲月荏苒,隨著時間的不斷推移,郭女王與曹丕的愛情故事漸漸淹沒在了歷史的長河裡。當年丞相府的舊址上,許昌市重新修建了規模宏大的曹丞相府景區。景區由曹丞相府、魏武帝遊園、周邊旅遊商業街區等部分構成。

曹丞相府包括三重主體建築,漢代仿古建築群,巍峨宏恢,是許昌市三國文化景點的重要組成部分。由前至後分別為體現曹操識人用人的“求賢堂”,體現其運籌帷幄、決勝千里的“議事廳”,體現其文學才華和生活側面的“賦詩樓”,以及觀滄海大型浮雕、詩簡等……

1800多年前,永遠如初的愛情照亮了許昌!

品中原百味,看“百味中原”。 百味中原,向您展示一個千姿百味的中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