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衝教授:肺癌EGFR靶向藥耐藥,如何排兵佈陣?

白衝教授:肺癌EGFR靶向藥耐藥,如何排兵佈陣?

二代EGFR抑制劑的作用特點和一代類似,耐藥後同樣可以選擇三代藥物。二代藥物屬於泛HER家族,所以對於合併有HER2突變的患者效果可能更好。此外,白教授還提到,二代藥物對於罕見的敏感突變療效更好。

三代EGFR抑制劑耐藥機制較為複雜,相關的研究還比較少,目前仍以化療為主。

如何讓靶向藥的療效更持久?

對於這個問題,白教授打了一個很有趣的比喻,“長槍、短槍、飛機、大炮都合理配備好。”

如何判斷是否出現耐藥?

一般耐藥時,靶向藥無法控制腫瘤生長,腫瘤增大,或者出現遠處轉移。這時患者也會出現一定的症狀,如之前沒有咳嗽,但是最近開始咳嗽,或者腦轉移後,病人會頭暈,頭痛,沒有原因的嘔吐,骨轉移患者變現為疼痛,壓迫神經等。但最好也是最靠譜的方法就是通過腫瘤標誌物和影像學綜合判斷靶向藥是否耐藥。

採訪的最後,白教授提到,腫瘤很聰明,它可以針對藥物隨機應變從而逃脫被殺的命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