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末敏彈技術怎麼樣?末敏彈全稱是“末端敏感彈藥”,又叫“敏感器引爆彈藥”。與一般炮彈不同,它發射出去後,經過一長段時間的飛行,在彈道的末端,就是接近攻擊目標的時候,會開動自帶的“敏感器系統”,在半空中搜索和定位目標。在確認目標並鎖定方位後,再針對性地攻擊目標。


中國末敏彈技術怎麼樣?末敏彈全稱是“末端敏感彈藥”,又叫“敏感器引爆彈藥”。與一般炮彈不同,它發射出去後,經過一長段時間的飛行,在彈道的末端,就是接近攻擊目標的時候,會開動自帶的“敏感器系統”,在半空中搜索和定位目標。在確認目標並鎖定方位後,再針對性地攻擊目標。

末敏彈主要用來對付裝甲部隊,如坦克、自行火炮和各種戰鬥車輛。居高臨下的二次瞄準,不但可以剋制戰車快速移動給遠程攻擊帶來的困難,而且,末敏彈從上方攻擊的頂蓋,恰好是裝甲車輛的薄弱環節之一,比起前部和側部的裝甲更容易被擊破。

這樣一來,原本在十幾公里甚至幾十公里外的瞄準發射,就等於先在十幾公里外由大炮瞄準一次,等發射到敵人頭頂上,再用炮彈自帶的敏感器瞄準校正一次,然後從天而降,給敵方來個“泰山壓頂”。如此,命中率自然大大提升。末敏彈的獨到之處是專打坦克的“天靈蓋”,堪稱裝甲集群的剋星。


國產敏彈一開始的起點就比較高,採用了紅外/毫米波雙模複合制導系統,這一點相當於美國的薩達姆末敏彈。為了提高國產末敏彈的技術進度,上個世紀90年代中國在引進俄羅斯火箭炮的同時也進口9K55K1火箭炮末敏彈。到了本世紀初時,我們成功攻克這一世界尖端技術,完成了國產末敏彈,不僅列裝部隊,更對外出口,第一個出口產品為GS1型155毫米末敏彈。

能研製成功這個技術可不簡單,到目前為至,全世界具備獨立研製和生產末敏彈的國家只有美國、中國、德國和俄羅斯四個國家。在2016年的珠海航展上,中國北方工業公司就展出了GP155G末敏彈以及能發射該彈藥的PLZ-52自行加榴炮。據相關專家介紹,同德國斯馬特相比,中國末敏彈在制導方式上更有優勢,首先是引入激光半主動制導,制導精度比德國斯馬特的毫米波雷達更高,特別適合沙漠地區作戰。

我軍列裝了末敏彈之後,多次進行實彈測試。十年前的一次測試中,研製人員在3000米乘200米的長方型區域內,放了12輛59式坦克,以充當目標,相當於摸擬一個行軍隊伍.隨後由03式遠程火箭炮一次打了6枚,結果半數以上的目標被摧毀。這個結果令人相數吃驚,這意味著,如果讓一個03式遠火營進行一次齊射,打出144枚火箭彈,那麼可以摧毀150公里內,100個以上的裝甲目標。這幾乎等於摧毀了敵人一個裝甲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