騰訊副總裁林璟驊解讀騰訊的智慧零售戰略

5月25日消息,在廣州舉行的騰訊雲+未來峰會上,騰訊公司副總裁林璟驊詳細闡述了騰訊做智慧零售的解決方案:

1箇中心,2個目標,3個要素以及7個數字化工具。

騰訊副總裁林璟驊解讀騰訊的智慧零售戰略

騰訊為零售業提供了由7個工具組成的“數字化轉型基礎設施”,助力零售業以消費者為中心的全面數字化升級為中心,最終實現零售商家的“新數字化運營”和消費者的“新消費體驗”2個目標

此前,騰訊提供的這套“智慧零售數字化基礎設施”已在步步高、家樂福、沃爾瑪等合作伙伴中先試先行,效果顯著。

騰訊副總裁林璟驊解讀騰訊的智慧零售戰略

沃爾瑪通過上線“掃碼購”收銀效率提升60%,到店客流滲透率約40%,肯德基則通過掃碼點餐,讓到店客流滲透率達到約30%。

“騰訊智慧零售致力於成為新消費時代”,林璟驊表示,“希望零售行業的智慧,加上騰訊的互聯網工具,能促進零售商與用戶的連接效率,激發行業活力。”

林璟驊演講實錄如下:

騰訊副總裁林璟驊解讀騰訊的智慧零售戰略

今天我希望不用佔大家太多的時間,希望用20分鐘左右的時間跟大家分享我們怎麼看零售行業,怎麼看智慧零售,為什麼我們在做這個事,同時跟大家彙報一下我們過去幾個月的一些實踐,有一些新的學習和發現。所以接下來我用一些時間來跟大家說一下。

為什麼要做智慧零售?

還是先跟大家解釋一下我們為什麼要做這個事。第一個其實零售業是存在於每一個人的生活裡面,是一個最普及的行業,在我們國民經濟裡面,大概佔GDP44%,生活每一個角落都存在著商業,都存在著零售。可是從另外一個角度來看,如果我們從以前一直到現在,大家講電商或者是線上交易的角度來看的話,可能在整個零售業佔比大概只有10%左右,我覺得這中間代表了兩層意義。第一層意義是從互聯網的發展或者說技術的發展再往下走下去,能夠讓零售這個行業有更多的觸網機會,所以我覺得潛力還是很巨大的。第二個我覺得定義也越來越模糊了,什麼是電商,什麼是線下,什麼是線上,什麼是真正的實體經濟跟互聯網經濟,

我覺得有好多的邊界在不斷的被打破,我們也在不斷的探索。

騰訊副總裁林璟驊解讀騰訊的智慧零售戰略

所以回到一個很抽象的概念說一下零售業的發展。傳統的年代裡面,可能在手機盛行的年代之前,甚至在PC出現之前零售業是透過實體的門店跟消費者產生接觸,不管是一個夫妻店,不管是超級市場還是一個購物中心,它其實是一個去接觸用戶的介質。

隨著互聯網的出現,大家說我可不可以通過互聯網這個介質做生意,所以有了所謂的電商。為什麼做電商就是一個平臺級別的事情,一個平臺級別的工作呢?大家回想7年前、8年前,甚至10年前做電商,第一個我要做一個網站,要做一個開發,要有一個APP下載,要有足夠的用戶數,我要解決物流的問題,我要找我的倉庫在哪裡,我要解決支付的問題,我要解決在裡面怎麼持續獲客的問題,所以它是一個門檻,你越想越覺得電子商務很難做,所以就這個角度來講,在線上線下這個時代,大家覺得做電商這件事情是有挺多門檻。

騰訊副總裁林璟驊解讀騰訊的智慧零售戰略

所以我想說,零售商是遇到了很大的壓力的,同時我覺得站在消費者端,因為受到線上的體驗,各式各樣互聯網服務的普及,也有一個對於零售商需求升級的期待,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基礎建設成熟了,消費者也有不同的期待,我們可以一起去談談怎麼樣塑造一個線上線下一體化的體驗。騰訊作為一個技術公司,我覺得我們責無旁貸。

總的來講,騰訊希望能夠給業界帶來的助力,其實是用幾個角度來解釋。

1個核心+2個目標

一個是我們核心的戰略是以消費者為中心,幫助零售業做一個全面的數字化升級。在做這件事的時候我們主要是以達成兩個目標來體現,第一個目標是幫助零售廠商做好數字化運營,包括提升門店的效率,包括提升從用戶跟商品的連接到供應鏈連接的一個完整的鏈條。另外一個角度是對於消費者來講提高他的體驗,提高線上線下一體化的串聯

,同時也能夠做到千人千面,能夠做到每個人個性化的體驗跟服務。

3個要素:連接、轉化、體驗

我再來說說我們具體怎麼做?這是我們最近在做的新的闡釋,試著解釋一下到底騰訊的工具箱跟零售商放在一起是一個什麼樣的化學反應,我先從左邊說起。

第三個是生活本身的體驗。這個體驗是什麼意思呢?我們覺得無論是各式各樣的店面互動,還是透過特殊直營商品的深度合作也好、或是通過會員權益的連接也好,用戶希望體驗是多樣化的,這樣才能夠進一步提升用戶對零售商的黏性。

我們如果把這三個加在一起,實際上進一步重新闡釋了以前講的用戶歷程,從獲客到有興趣,從興趣到轉化,最終成為一個忠誠。在這一過程中,對於騰訊智慧零售的工具箱有了怎樣更多的體會,下面我會跟大家逐一分享。

7大工具:騰訊智慧零售“工具箱”

怎麼樣讓這些事情成為事實呢?回到我們的工具箱,其實應該說有7大工具箱。

還有我剛剛一直提到的小程序,小程序現在已經成為每一個商戶作為電商的載體。

還有社交廣告,藉助騰訊的用戶洞察和精準觸達能力,為商家提供多重營銷目標轉化的推廣;

當然還有騰訊雲,騰訊雲在裡面的角色就是做的後面大數據、人工智能的賦能,以及把所有的工具跟商家做更好的底層連接。

最後是泛娛樂各式各樣的IP。7大工具箱放在零售線上線下一體的場景,最後希望帶來給消費者新的體驗,帶給商家的是一個效率的提升。

我接下來用幾個案例,跟大家說一下,我想可能每一個案例都有它特別的故事。

連接即會員:

第一個是步步高,我們跟步步高達成戰略合作是今年年初的事情,我們最後決定在步步高的場景下面挑長沙的旗艦店來實現我們提到的【連接即會員】。在步步高裡面,我們用一個月在線下用進店、再逛店中間的掃碼以及結帳過程的觸點獲得了5萬個會員,裡面有40%+是新會員,等於把以前用塑膠卡或者用線下操作的體系變成一個輕量化,數字化的連接系統。同樣的例子是萬達,萬達廣場小程序是去年年底開始做的,在每一個萬達廣場都有一個小程序的掃碼,進去之後既可以停車,也可以看當天各式各樣商家的優惠,這是目前萬達數字化裡面比較有心得的一塊,我也期待在這裡面可以玩出更多的花樣。

騰訊副總裁林璟驊解讀騰訊的智慧零售戰略

轉化有溫度:

首先,現在大部分跟我們合作的超商都貼上掃碼購,還有很多的餐飲場景。我們跟肯德基合作,把掃碼點餐變成了肯德基門店的標配,得到的是效率的提升,用戶對於信息直接的觸達。

另外一個場景互動,我可能從右邊講回來。大家一直會覺得我們做這個生意一般是通過店面銷售,有的銷售做的比較重,因為有很多現場尋貨,有的銷售做的比較輕,大家覺得銷售做的最輕的是什麼?應該是商超。我們發現即使在商超你也可以透過連接產生溫度。我們目前在家樂福上海主要的門店都會有店長,胸前有一個二維碼,掃碼之後會跟店長成為好友,完了之後他就會拉群。事實上我們看到一個店長大概會加到3—4個四五百人的群,在群裡面他們說今天家樂福有小龍蝦,小龍蝦可以怎麼樣烹煮,同時讓客人知道店裡面有其他的活動。

再次是社交玩法,像社交禮品卡或者社交立減金,可以透過用戶再轉送給朋友。同樣有越來越多的商戶開始用上這個,是一個非常方便,非常輕的工具,也是充分用上了社交了力量。

騰訊副總裁林璟驊解讀騰訊的智慧零售戰略

零售即生活:

我們這邊剛好有綾致的領導,我們就講一下傑克瓊斯的案例,我理解傑克瓊斯屬於導購比較重的地方,它需要導購引導,告訴客戶有哪些新的款式,新的展示。當時設計這個場景的時候是想在門店的門口有一個智慧屏,在這個智慧屏可以幫助導購比較快的掌握用戶的喜好,需要透過CRM的打通,需要通過商品庫的打通,實時計算、實時推薦,我們在比較短的時間實現了這樣的體驗。我覺得接下來我們還會在綾致裡面繼續玩出更多的花樣,比如人臉的支付,VR、AR的玩法。

接下來講到如何藉助IP的力量。中間那個案例是全職高手,我們跟麥當勞做了一個全面的IP植入合作。還有些綜藝節目的結合,藉助其中的熱門MC幫助家樂福推廣新推出的法式麵包,在裡面透過跨界合作來玩轉,當然騰訊還有王者榮耀、絕地求生等等熱門IP資源的合作機會可以挖掘出來,把線上跟線下體驗融在一起。

講到會員體系,會員體系也是會員積分,給會員什麼樣的價值,騰訊本身在線上做了很多很久的會員體系,包括最早的QQ會員,現在的QQ音樂、騰訊視頻等等,事實上我們開始把這個權益釋放出來,跟大家一起合作,做線上線下共同聯合的品牌跟會員體系。這些都是我們最近體會到的新的實戰新的玩法。

騰訊做智慧零售,希望是以消費者為中心,幫助零售業做好數字化的轉型,我們與零售商共生共贏,做好助力者,提供工具箱,這是我們的戰略。我們希望做成的目標,一方面是幫助零售企業提升經營效率,透過我們各式各樣的工具、各式各樣的合作。第二同時也能夠達到消費者體驗的提升,我們追求的是線上線下的一體,我們追求的是各式各樣的場景和互動。

當我們想到怎麼樣去實現的時候,想象一般用戶的旅程、接觸到興趣、到轉化、到忠誠,我們是多樣化的觸達,觸達之後成為用戶的連接,我們是多層次的轉換路徑以及多元化的忠誠跟連接,我們把這些能力都開放出來,讓大家在不同的業態裡面去玩轉,它底層是把騰訊7個不同產品、不同工具箱開放出來跟大家合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