蕭縣“龍城畫派”,瞭解一下

蕭縣,簡稱“蕭”,別名龍城,古為蕭國都城,蕭縣被稱為中國畫都、漢興福地,現今獲得中國國畫之鄉美譽,當地龍城畫派歷史悠久。

蕭縣“龍城畫派”,瞭解一下

蕭縣之韻

“龍城畫派”,發端於明末,形成於清代中期,發展壯大於清末民初。該時期,影響較大的書畫家有王之麟、許輝祖、吳作樟、張太平、路蔭南、侯子安、謝來佔、王為翰、袁汝霖、劉雲巢等,他們衝破籠罩畫壇的“四王”畫風,追逐時代新潮,以強烈的個性闊筆寫意,以潑辣豪放的筆觸寫實,師法自然,具有濃厚的生活氣息。他們藝術思想趨於一致,技法意趣趨於相同,融合南北,形成了一種新的畫風和流派。因其影響較大,活動中心又在龍城,故稱“龍城畫派”。

蕭縣“龍城畫派”,瞭解一下

龍城畫派

龍城畫派藝術表現上,重傳統、重筆墨、重生活。書畫家既繼承了祖輩的傳統技法,又衝破傳統的束縛,追趕時代新潮,以強烈的個性闊筆寫意,以潑辣豪放的筆墨寫實,技藝代代相傳,日高一日,人才濟濟、名家林立。龍城畫派近代有劉開渠、王肇民、朱德群、蕭龍士,現代有歐陽龍、薛志耘、鄭正、朱沛然等著名藝術家。

蕭縣“龍城畫派”,瞭解一下

王肇民 - 中國著名美術家

蕭縣“龍城畫派”,瞭解一下

王肇民作品

蕭縣出土的歷代散落在民間的漢畫像石,有300餘塊,其內容十分豐富,既有仙人瑞獸、神話傳說,又有歷史故事、牛耕紡織、向學尚武、車馬出行、筵宴饗賓、舞樂百戲等。就藝術上講,與後來的中國畫相比,除表現方式是以刀代筆在石面上刻繪外,其藝術特徵也極為相近:第一,都是用線條來表現客體;第二,採取鳥瞰式視角佈置景物;第三,部分畫上加題記,初開題畫之端;第四,重視繪畫中的人、物的神態和動勢。鑑於上述蕭縣漢畫像石的數量之多,題材之廣泛,特別是藝術的表現手法已具備了中國畫的特徵,因而有理由認為蕭縣繪畫成熟於漢代。

蕭縣“龍城畫派”,瞭解一下

漢畫像石

蕭縣“龍城畫派”,瞭解一下

漢畫像石

明朝洪武末年,蕭縣新來一位知縣,名叫鄭恕。據《中國人名大辭典》介紹:“鄭恕,仙居人,字本忠,能賦詩,善書畫,好古博雅。家甚貧,一介不妄取。後為昌國訓導,知蕭縣。靖難師破蕭,恕死之。福王時諡惠節。”鄭恕在任時,在書畫方面不僅繼承了蘇軾文人畫的傳統風格,而且為當地一些文人畫家遮風擋雨,扶植他們成長。在鄭恕的身體力行和直接關懷下,蕭縣先後有許輝祖、王之麟、王國輔等一批青年書畫家脫穎而出,在徐淮一帶頗有影響,為以後“龍城畫派”的形成從理論上和隊伍上以及作品題材風格上奠定了良好的基礎。

到了清代,在“揚州八怪”崛起的乾嘉年間,當地出現了一批“重傳統、重筆墨、重生活”的水墨寫意新人,他們聚集在蕭縣龍城,或作書、或吟詩、或繪畫,切磋技藝,探尋書畫義理。一時間,高手林立,群星燦爛,形成了以龍城為活動中心的書畫研討群體。被人們譽之為“龍城畫派”,從而問鼎徐淮,聲聞遐邇。

蕭縣“龍城畫派”,瞭解一下

龍城畫派精品

值得一提的是,薛志耘先生,安徽蕭縣人號老臥、半閒館主。其長中國畫大寫意花鳥及書法。先後師從鄭正、蕭龍士、李苦、先生並繼承明清以來文人畫優秀傳統。其作品以書入畫,氣勢雄渾,水墨淋漓,清新雋逸、自然天成;輕鬆隨意而不造作,章法獨具匠心而不露人工痕跡,既傳統又標新立異。

蕭縣“龍城畫派”,瞭解一下

薛志耘 - 國家一級美術大師

國畫大師許麟廬先生贊曰:“畫法不落窠臼,天趣洋溢前人未之有也。”著名藝術大師劉開渠先生在其畫集序言中作以評價,“他豁達誠善的品格同他的繪畫一樣,給我留下深刻的印象。……其作品敢破傳統之圍,能容前賢之長。又多標新立意之舉;又因其學畫之初便以青藤、八大為風範。且未忘師法自然,故其作品始終保持著較高的格調與品位。”

曾數十次參加國家級及國際展覽,並多次在國內外有影響的報刊上發表。1988年元月在北京中國美術館舉辦過個人畫展。30餘件作品分別由中國美術館、人民大會堂等單位收藏。數十件作品由國家領導人作為禮品饋贈國際友人。

蕭縣“龍城畫派”,瞭解一下

薛志耘作品

現其子薛勇先生在安徽宿州文化創意小鎮創辦文遊網,致力於打造無障礙的藝術品交易平臺,讓藝術品走進生活,讓藝術家走進大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