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庭教育的原則——嚴而有慈、創設環境、情感同向(三)

(四)嚴而有慈

在家庭教育中,最難掌握的是嚴和慈的問題。“有嚴無慈”或“有慈無嚴”,是家庭教育中常常出現的偏向。只有父母對孩子既嚴格又慈愛。子女才會言行謹慎,才會尊敬長者。而放任自流沒有規矩,子女就不會聽話,過於嚴厲濫用父權,子女就會對抗。諾貝爾獎獲得者李遠哲,一家8個兄弟姊妹中,博士4人,碩士、學士各1人,他們都有一個共同的特點,除了在學術上有非凡的成就,在體育、音樂方面也都不同凡響。是什麼教養方式使他們個個頭角崢嶸呢?李氏兄妹異口同聲的結論是:“父親管教嚴而不苛,他採取鼓勵的方式提攜我們,讓我們先是不敢偷懶,久而久之,變成不想偷懶,而有一股工作狂熱了”。他們的父親李澤藩是一位臺灣普通教師。他說:“合理而嚴格的教育是我要求孩子的原則”。嚴格是必要的,但要明察秋毫,給孩子辯解的機會,合理的嚴格才會有好效果。當孩子有不當行為時,一定要查清楚,錯了就必須給以處罰,哪怕是合理的打罵也可以。但當孩子領悟時就必須疼愛他,讓孩子知道他的行為已得到肯定和支持。

父母教育子女應該做到嚴而有格,慈而不嬌。

家庭教育的原則——嚴而有慈、創設環境、情感同向(三)

(五)創設環境

搞好家庭教育,“治家”很重要。所謂“治家”就是把家庭關係處理好,創造一個和諧的、民主的、良好的家庭環境。環境對孩子的成長具有潛移默化的影響。

創設環境還包括給孩子創造一個好的生活、學習的居住環境。例如,中國古代思想家、教育家孟子的母親,為了讓孟子成為有學識的人,三次搬遷其居。顏之推曾指出:“是以善人居,如入芝蘭之室,久而自芳也;與惡人居,如入鮑魚之肆,久而自臭也”。這說明居住環境的重要。另外,孩子交友也有講究,俗話說:“跟好人學好人,跟燕子學飛行”,也是有一定哲理的。

家庭教育的原則——嚴而有慈、創設環境、情感同向(三)

(六)情感同向

父母有共同承擔教育子女的責任,而且教育子女時口徑要一致,情感要同向。

一個家庭,應該成為一個緊密團結的整體。家庭成員之間必須配合默契,活動協調,互相之間最好不要出現明顯衝突。孩子好像一架異常敏感的“調節裝置”,對成人之間輕微的意見分歧也有所反應。母親對嚴格的父親所流露的令人難以覺察的不悅,祖母翹起嘴巴故意把門用力關上;夫妻之間當著孩子的面爭執不休等等,這些言行舉止,只會使孩子學會“鑽空子”,有的孩子還會利用父母之間的“不和”來達到自己平時達不到的目的。

在一般的家庭裡,父母和子女之間的關係一般是“父嚴母慈”。做母親的管“養”,做父親的管“教”。做母親的看見孩子不聽話,不去禁止他,都是嚇他說父親來了,做父親的碰見兒子調皮搗蛋,除罵一頓、打一頓之外,全不用點心思去愛。這樣,孩子見到父親就像老鼠見到貓一樣。長此下去,孩子就會疏遠父親,在母親面前撒嬌,造成兩面性格。

做父親的一面教兒子,一面也要養兒子;做母親的一面養兒子,也要一面教兒子。父親要教育兒子尊重母親,母親也要教育兒子親熱父親。父母雙方同教同養,有嚴有慈,態度一致,要求一致,情感同向,共同承擔教育的責任,這是做父母必須遵循的原則。

除以上六條原則必須遵循外,還有平等的原則,循循善誘的原則等等。

家庭教育的基本原則,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家庭教育的特點,符合家庭教育的規律,是搞好家庭教育的重要保證,對於各種類型的家庭都有一定的指導意義。

家庭教育的原則——嚴而有慈、創設環境、情感同向(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