堰遇灌縣城之古城的主題和形象(三)

早在原始時期,古城是蜀族從高山遷徙進入平原的第一站,這一帶很長一段時間是古蜀國的活動中心,蠶叢魚鳧時代古蜀人在此建國築城,後來一直為巴蜀文明的傳承和發展一如既往地發揮著橋樑支撐的重要作用,秦漢以後成為交通要道上的重要關口和樞紐、國際貿易之城,唐宋以來成為“茶馬互市” 始終點,繁華的水陸碼頭、物資集散地。


堰遇灌縣城之古城的主題和形象(三)​古城與眾不同之處在於其功能作用遠遠超過所轄地域的範圍,還不知要大多少倍,為歷史上的古蜀文明的輝煌到天府之國的繁榮都作出了不可磨滅的巨大貢獻。由此,古城以傳承古蜀文明為使命,開拓創新為精神,博大包容的胸襟,默默奉獻的品質,鑄就了古城光照千秋的靈魂。古蜀文明又被稱為“江源文明”。

堰遇灌縣城之古城的主題和形象(三)​江源岷山是中華文明重要發祥地之一。當代著名學者、四川省歷史學會會長譚繼和先生就認為:“都江堰市是江源文明的始源。”近百年,尤其是二十多年來巴蜀的考古發現,震撼了世界,改變著人們對上古文明的基本看法,將填補歷史的空白和缺失,進一步可能改寫中華民族的歷史。

堰遇灌縣城之古城的主題和形象(三)​因此,只要把握住面前稍縱即逝的機遇,將這些足以影響世界的資源加以珍惜、利用得好,建立起古城的核心價值體系,就會使全中國以及全世界探索古蜀文明的目光都聚焦在今天的古城。一方面是這些歷史瑰寶自身價值所決定;另一方面,因為古城在古蜀文明發展的歷史中一直起著中間樞紐作用,在古蜀文明演變過程中,處於高山和平原兩個階段之間過度地帶的結點上,也由於古城所處的位置在四面八方多個古蜀遺址的中心,還由於古城就在江源文明的搖籃即岷江上游河谷阿壩州的大門口。

堰遇灌縣城之古城的主題和形象(三)​旅遊是古城的職責,文化是古城的靈魂。因此,古蜀文明既是大背景、大依靠,也是大主題、大角色。用這個觀點來建設古城,從此,啟開了走進古蜀文明的大門。這是古城當之無愧又責無旁貸的使命和責任。
堰遇灌縣城之古城的主題和形象(三)​古城是以滿足自身的需求和小範圍遊客的消費作為標準,還是建設一個國際品牌的旅遊項目,以世界的目光來思量。是否能把全國、全球的專家、學者、華人、知識分子、青年學生、有文化自覺的旅遊者對古蜀歷史的神秘發現、人類文明探源的興趣和嚮往作為努力的目標,將決定著古城的前途和命運。因為,他們代表著時代的潮流和未來,他們可以影響並帶來更多的人群。

堰遇灌縣城之古城的主題和形象(三)​而今,以古城為載體,來打造一個有特別價值的旅遊精品,的確是功在當下,利及長遠的偉業。建設一個品位獨道、耐人尋味、叫人流連忘返,來了就不想走的古城,是都江堰市人的共同心願。
堰遇灌縣城之古城的主題和形象(三)​然而,要實現理想又談何容易。因為,真正的古城已經消失殆盡,“黃鶴一去不復還”。即使費盡心力來恢復重建,也還原不了任何一個時候的從前,豈不枉然。時下,復古風盛行,仿古潮氾濫,盲目的趨同形成新的審美疲勞,令人反感。缺乏文化內涵,沒有創新意識的模仿與複製,落入俗套的打造,如何對應人們越來越高的品質要求和洞穿真偽的目光。

堰遇灌縣城之古城的主題和形象(三)​無奈的古城,身負重荷與沉痾,面對大量的現代建築誰都犯難,對於過去的成績有的必須抹去,有的只好妥協。大勢所趨,只能當拆則拆,當建則建,勢所必然;風貌改造迫不得已,設計師與能工巧匠一起努力,把敗筆變成神奇,成績亦斐然。
堰遇灌縣城之古城的主題和形象(三)​但古城風貌不宜統一為民(國)清(末)風格。條條街相同,全城一個樣,單調乏味。與其它古城,古鎮相似,“千城一面”被人厭棄。再則,也容易被誤認為這是一座至多僅有二、三百年曆史的年輕的古城。國內,現在一些地方新建的唐城、宋城、明城等其格調統一,自有道理。可是,任何一個有歷史縱深感的城市,都或多或少地保留著各個歷史時期的建築,分區雜陳。

堰遇灌縣城之古城的主題和形象(三)​有幾千年的歷史空間供思考,幾個民族的建築風格可選擇,有雄厚的基礎達到千姿百態的效果。而都江堰市古城正是需要富有不同歷史特徵、不同格調的建築來體現古老而深厚的歷史和豐富多樣的文化底蘊。古城的建築格局當是多元並存。所以,風貌改造的建築處理應當盡力而為地往這個方向努力。而古城形象的塑造更大的希望寄託於新規劃的建築群。
堰遇灌縣城之古城的主題和形象(三)​新建築切不可以又是民清風格,應當首先是現代建築,其次是有歷史文化的內涵,也可有民族建築的元素和風味。盡力不雷同,越原始又現代越好。特別渴望有標誌性、有時代意義的建築出現,如同北京的鳥巢、上海的世博中國館、博物館之類天才的作品,來照亮古城,托起古城。每一個建築都有個性,是一段歷史的記憶,一個時代精神的象徵,一種文化凝聚的結晶,一些審美理想的表達,各不相同的建築構成了古城歷史悠久、文化豐富的特性,同時也需要十分考究的建築小品,雕塑,園林景觀,加以裝點;還要特別注意融入古蜀不同時期的圖騰藝術,營造出原始古樸的氣氛,使其更加引人入勝。讓來自天南地北的遊客到了都江堰市穿過寬闊繁華的現代街區來到古城,如像進入了時空隧道,走進了歷史,在感受豐富多彩的歷史和文明的過程中,一步步從民清走向遠古,腳踏著先輩的足跡去追尋遙遠的過去,去領悟古蜀文明,去閱讀華夏各民族演進的歷史,瞭解人類成長髮展的過程,觀賞享受祖先們用勤勞和智慧創造的文化成果,由此去認識社會、去思考人生。從而獲得知識和啟迪,以及思想、境界的昇華。

堰遇灌縣城之古城的主題和形象(三)​至於縣衙、水利府等處,恢復重建已毫無意義,絕非明智之舉。否則,將成為笑柄!正如全國政協委員、亞洲建築學會理事長、世界華人建築協會理事長、建築師潘祖堯先生斥責的新造的假古董,有什麼價值!是應當割去的痼疾。
堰遇灌縣城之古城的主題和形象(三)

最後,感謝張宗品老師的文字作品,鄔憲初老師的攝影作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