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游学诗记」第六回:雏凤初啼传四野,始有真意驻诗章!

转眼阿游十二岁了。

入学五载,精颂千字文、笠翁对韵,已经熟读王维、陶渊明、古诗十九首、诗经几百篇,唯《楚辞》尚未精读,其他诸家也未涉猎。

夏去秋来,又是族学年度考较日。这一日,秋高气爽,流岚高卧。

夫子啸月山人、族长逹文先生、族老石尔先生等人座列堂前,族内外出游子也大多聚集而来。兼,东南文坛词学大家流觞先生恰好拜访夫子,众人一并观赏。

「阿游学诗记」第六回:雏凤初啼传四野,始有真意驻诗章!​按照夫子的观点,才力可以培养,才气却是天生。故此,培养在前,甄别在后。

入学三五载内的只需背诵、释义即可,五至八载的须限时、限题现场作诗,更上则再较格律、化典、用典的能耐。

照例,低界学子背诵古文诗词。一个时辰后,便到了阿游这一届,定于半个时辰内以秋光为题,作一首古诗,无论五言、七言。

先阿游数人作的都是五古,亮眼之处颇少,偶有佳句不外如‘匀得秋光色,飞黄夕下残’、‘又是叶落黄,王孙怯泪长’的状景、抒情之句。

「阿游学诗记」第六回:雏凤初啼传四野,始有真意驻诗章!​轮到阿游时,他缓步来到铺陈在台上的书案前,略一沉吟,提笔落墨,一挥而就:

  • 秋气自生来,流年耐可哀。

此一联似有浑然之气,又隐含光阴之思,气象隐然。众人略惊,继续看向第二联:

  • 霜经实子馥,风劲五彩开。

这一联写经霜后的果实很甜美、谷内木叶被秋风催生出五颜六色,颇有不经风雨不见彩虹之感,又与时下谷内风景相契。

夫子等人略微颔首,注目凝望,只见阿游沉吟片刻,续下颈联:

  • 曲水流觞日,云衔游子回。

此联一出,座中游子一片赞扬。流觞曲水,乃是诗词论道的集会,合乎今日盛况;而游子如流云,不期而归以聚,正合时宜。

「阿游学诗记」第六回:雏凤初啼传四野,始有真意驻诗章!​围观百余人,从这一联看出阿游胸中已经小有气象,不禁窃窃私语,只待最后一联。

台上,阿游停顿片刻,又抬眼略扫全场,见众人皆摒气而待,不由一笑,提笔写下尾联:

  • 凭谁胜负手?还需问灵台。

此句一出,全场顿时略静,旋即喧哗。有那不服气的学长,已不顾斯文笑骂道:“阿游小童,口气忒大了吧!”余者随之笑闹。

逹文族长摇头,瞥见夫子面有得笑,谑道:“夫子,这小子惹事的本领不弱你当年啊!”

夫子微笑道:“凭谁不妒?此英才也!”

流觞先生亦叹:“后生可畏!只‘流年可哀’一句,可羞煞我等老朽!”

旁边石尔先生本是一脸赞赏,闻得此言,佯怒:“吾正当年耳!不服来试!”

众人莞尔。
「阿游学诗记」第六回:雏凤初啼传四野,始有真意驻诗章!​却说阿游见惹了众怒,连忙讪笑着一个罗圈揖:

“诸位学兄、前辈,小子实无讽刺...”

话音未落,已被无念、无忧诸子一把从台上揪下:

“让你没讽刺,让你问灵台...还自诩霜实、风尽彩开,有本事你一人单挑我们一群...殴他...”

阿游:“哎呀,我不是故意的...”

【待续】

「阿游学诗记」第六回:雏凤初啼传四野,始有真意驻诗章!

篇外

诗词鉴赏,前贤各有其法,然各家说法颇杂,且鉴赏标准不一。

上一章提到‘神韵、风骨、格调’三说可被纳入‘意境说’的体系之下,得此之法,则诗词鉴赏之法可得一半。

夫子主张,诗词鉴赏首要应按意境来分,细分为‘格高、味厚、情真’三项。次之应按照修辞来分,又可细分为‘排章布局、炼字炼句、意象词’三项。格律,末技尔,也分为‘平仄、音韵、词性、对仗’诸项。

是故,前人所传下的诗词鉴赏中,几乎不见格律之义,唯有‘意境’和‘修辞’两项。今常见新学者动辄以格律来论诗词,其不觉已落入下乘矣。

「阿游学诗记」第六回:雏凤初啼传四野,始有真意驻诗章!​夫子依此法,略对此诗做解。

秋气自生,此自然之规;流年可哀,此时光之思。一旦两者结合,则隐隐有天地奥义流转。国学史上类似诗词句屡见不鲜,如‘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又如‘桃李春风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灯’,再如‘故国三千里,深宫二十年’...经典举不胜举!

霜经子馥,风劲彩开;则又是一番气象,有实物之霜、彩,有虚境之馥、风。虚实结合最难的是媒介,这个媒介就是动词,一个‘经’,一个‘劲’已经略有炼字之妙。虚实结合最忌讳的是缺少这个媒介。举例,‘醉月频中圣,迷花不事君’中‘中、事’皆为动词,若无此两动词,则此两句平常矣。

曲水流觞乃典故也;而云衔游子归,也是虚和实的结合。夫子认为,这里的‘虚’是无质感的景、物,如云、风、梦、醉等;而‘实’则有质感,如天地万物;虚实的结合还是要看使用了动词这个媒介之后的逻辑性,且不可随意组合(虚实之论,在日后的炼字环节会详细讲)。

至于惹事的最后一联,...夫子已抛砖引玉,还请有兴趣的头条诸君呈玉!拜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