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迅解區塊鏈」比特幣披薩節是什麼梗?

「迅解區塊鏈」比特幣披薩節是什麼梗?

2009年1月3日,中本聰在荷蘭赫爾辛基一臺小型服務器上挖出創世塊並獲得50個比特幣作為獎勵的這一天,標誌著比特幣的正式誕生。它剛出生不到十天就完成了首筆交易,一年左右就出現了相關的交易網站Bitcoin Market以及專門開採比特幣的團隊Slush礦池。不過那一時期,比特幣的流通以及傳播範圍僅限於一些專門的密碼學討論組。

而比特幣首次在現實世界中的使用,則要追溯到八年前的五月。2010年5月18日,一位名叫Laszlo Hanyecz的程序員在Bitcoin Forum發帖表示,希望用一萬枚比特幣(當時價值40美元)換取兩份Papa John’s的大披薩。而後在22日密碼學愛好者“jercos”,趁商家優惠,花了25美元購買兩份披薩寄給Laszlo,並按承諾獲得一萬枚比特幣。

自那以後,比特幣社區就把發生這筆標誌性交易的5月22日,當作是“比特幣披薩節”來慶祝。甚至還出現了一個推特賬號,每日更新這兩份披薩當日的比特幣價值。此外,比特幣價格每次破新高的時候,這筆交易和Laszlo都會被拿出來“調侃”。

如果按照當前比特幣價格來計算的話,這兩份披薩價值7630萬美元(數據源自:Coinmarketcap)。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