接納家有普通的孩子便是晴天

接納家有普通的孩子便是晴天

【 富曉紅專欄】

接納家有普通的孩子便是晴天

天下所有的父母都希望自己的孩子優秀於其他孩子,成龍成鳳,實現光祖耀宗的偉大使命,也替自己實現當年未能完成的夢想。

就以我們上海金山區2015年的初三考生為例,考上金山中學(市重點)以上的是排名在所有考生是15%之前的學生。比如整個金山區有3200名學生,那麼排在全區480名之前的學生才能進入金山中學以上的學校。

可是不管怎樣,還有85%的學生將會與好學校失之交臂,成為家長和老師口中或心中的“失敗者”。

其實這還不算殘忍的,從人的智商來看,只有2%的人可能擁有天才一樣的高智商,2%的人智商稍微弱些,96%的人是屬於普通人的智商。可以說大部分人是普通的,平庸的。

但是我們家長總是希望自己的孩子是屬於那2%的天才範疇裡面。於是我們刀戎相見,從胎教起步,早教、各種補習班,學習成績成了我們家長唯一追求的目標。

如果我們始終抱著這樣的心態去看待孩子,那麼孩子的整個讀書階段都會充滿艱苦和挫敗。而作為父母一樣會陷入挫敗、失望、痛苦的桎梏中不能自拔。

我曾經和所有的父母一樣,覺得自己的兒子一定特別優秀,而且兒子生下來確實表現出特別好的一面,他是屬於容易型教養的孩子,不太哭,吃飽喝足就會樂呵呵的孩子,愛笑,長得又十分漂亮。

看著兒子一天天長大,越來越堅定自己的孩子是位“天才”:兩歲的時候就可以陪我去美容院,一坐就是兩個小時,不哭不鬧,拿著玩具自己玩,直到我美容結束。在一片讚美聲中,驕傲地牽著兒子的小手,在眾目睽睽之下走出美容院,像是看到了兒子將來光輝的明天。

接納家有普通的孩子便是晴天

然而,就在小學一年級的第一個星期,這種驕傲的心態就像被擊落的飛機,直衝向下:就sit down,please.stand up,please. 這兩句話他背了一個晚上都背不出來。

在我看來簡單的不能再簡單的兩句英語他怎麼就背不出來了呢?第一次衝著兒子發脾氣,甚至還動了手。估計也就在那個晚上我一向溫和美麗的母親形象也在兒子幼小的心靈中轟然倒塌。

之後的我成了不折不扣的母夜叉,我和大部分的母親一樣經常因為孩子做不對一道題而氣得七竅生煙,甚至對著眼淚汪汪的兒子歇斯底里地哭訴自己的艱辛和不易。

好在我一向比較好學勤反思,事後會跟兒子道歉,然後會太平一段時間。但一段時間後又會一觸即發,這樣反反覆覆,直到兒子三年級,開始接觸心理學,捫心自問當年到底有多優秀,有什麼資格要求兒子必須按照自己的高要求來學習生活?其實想想自己還不如兒子,而兒子遠遠比當年的我出色多了。這樣一想心態終於慢慢地平和下來。

如今兒子正值高三,還有兩個多星期就要上高考的考場,寒窗苦讀12年,就在6月7日、8日、9日見分曉。

接納家有普通的孩子便是晴天

說真的兒子的高中三年是我成長最快的三年,相信也是他成長最快的三年。這三年中,我終於接納了自己的兒子只是位平凡的普通的但在我眼裡依然優秀的獨特的寶貝兒子。

其實最好的教育不是孩子擁有一個好成績,而是能夠讓他發揮出自己最大的潛能,讓他做他自己。

要做到這點,我們家長要做到以下三點:

一、說話做事,要站在孩子的立場上,不是站在自己的立場上。

比如前面我舉的例子:兩句簡單的英語,兒子一個晚上背不出來,我很生氣,那是因為站在我的立場上。如果站在孩子的立場上,當然好難。首先,他從來沒有接觸過英語,當然會覺得很難接受。其次,在這個過程中我沒有鼓勵他,反而責備他,讓他處於挫敗和害怕中,更加不能集中注意力。最後,當我大聲呵斥他時,他會懷疑自己的能力。在這種情況下,孩子自然不會背得出來,因為他的內心積壓了太多的情緒:害怕,擔心,恐懼,自我否定。孩子只有在安全的快樂的自信的情況下,才能發揮出自己的最佳水平。

接納家有普通的孩子便是晴天

二、無條件地愛孩子。

我們現在做父母的都很勢力,孩子表現好了,我們表現出歡天喜地的感覺,抱著孩子親呀笑呀,可是一旦孩子成績考差了,我們父母立馬板著個臭臉,像是孩子犯了天大的錯一樣。孩子原本在學校已經感覺到受挫,原本受傷的心靈,回到家裡再第二次被傷害,戰戰兢兢,如履冰敷,結果還一陣雷電交集、傾盆大雨,劈頭蓋臉的批評和責備,那受傷的心靈頃刻間嚇得魂飛魄散。這樣的情況只要幾次便會讓孩子從此厭惡上學習。所以父母無條件地愛孩子,不管孩子考得怎樣,表現的如何,都要如春風拂面,拳拳愛心、孜孜不倦,愛要如潤物細無聲。在愛裡長大的孩子,不一定如何出色,但一定不會差,也一定會活出自我!

三、接受孩子的普通,看到孩子的特色。

不要對孩子報以不切實際的希望,那2%的比列不是所有的人都能擠進去的,不胸悶自己,也不為難孩子。接納自己的孩子會犯錯,是一個不斷令我們失望的成長過程,其實每一個孩子都是在不斷犯錯中完成自我成長的。想想自己小的時候,有自己想的希望的那麼優秀嗎?為何自己如此平庸卻天方夜譚地要求孩子考清華北大,甚至口出狂言:考哈佛?其實大多數時候,自己是什麼樣的人,孩子便是什麼樣的人。說孩子的時候多想想自己。這個世界出類拔萃的人總是極少數,大部分人都是普通平常的。但每一個孩子都有屬於自己的特長,發揮其潛力,才是正道。

結尾

願我們好好地愛孩子,用愛照亮孩子前行的道路。在即將高考的日子裡,願我們所有的孩子都在一個充滿愛的氛圍裡作最後的努力和拼搏,考出屬於自己的理想成績。

接納家有普通的孩子便是晴天

富曉紅,少兒心理諮詢師、《校長傳媒》專欄撰稿人、國家級形體教練、瑜伽教練、高級形體禮儀指導師,從事教學23年來積累了大量教學經驗,每一次的教學都是一次實踐,如何和學生溝通,如何說話,選擇什麼時機說話,都成了不斷研究的課題。終極目標就是幫助自己和更多的家長和學生走上更幸福的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