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尼基人環航非洲

腓尼基人環航非洲

腓尼基人是一個相當古老的民族,生活在地中海東岸,大致相當於今天的黎巴嫩和敘利亞沿海一帶,曾創造過高度文明,在公元前10~前8世紀達到鼎盛。

歷史上,腓尼基人開創了舉世矚目的航海業,這跟他們所處的地理環境有很大關係。腓尼基人居住的地方,前面是浩瀚的大海,背靠高大的黎巴嫩山,沒有適宜耕作的土地,註定了腓尼基人不能成為農耕民族。他們轉而發展手工業,製造出精美的玻璃花瓶、珠寶飾物、金屬器皿及各種武器等。要拿這些手工製品與異域民族產品進行交易,就需要腓尼基人在洶湧澎湃的大海上闖出一條路來。

腓尼基人擅長製作玻璃製品,例如花瓶和珠寶。他們把沙子和純鹼混合成糊狀,然後加上染料在高溫下燒製。

於是,勇敢的腓尼基人駕駛自制的船隻向茫茫的地中海開進了。據說,腓尼基人是從埃及人和蘇美爾人那裡學到的造船工藝。所造的船船身狹長,前端高高翹起,中部建有交叉的桅杆,兩側設雙層檣櫓,通體看起來輕巧、結實。這種船主要靠船槳划行,有時也能拉起風帆,可同時搭載3~6人。大概由8~10只船組成一支船隊。英國大不列顛博物館珍藏一幅反映腓尼基船隊航海盛況的浮雕,栩栩如生地刻畫了腓尼基人航海情況。

腓尼基人環航非洲

腓尼基人憑藉高超的造船技術和嫻熟的駕船技巧,懷著無比堅定的決心,航行到地中海的每一個港口,同當地的居民做各種各樣的交易。腓尼基人自產的一種紅紫色染料有著很好的銷路,以至於古希臘人稱腓尼基為“絳紫色的國度”。根據後來史學家考證,腓尼基商人並不侷限於地中海,他們的商船隊曾經一度穿過直布羅陀海峽,進入波濤洶湧的大西洋,至今該海峽還有以腓尼基神名命名的座標——美爾卡爾塔座標。腓尼基人由此向北直達今法國的大西洋海岸和英國的不列顛群島;向南側一直航行到非洲南端的好望角,據說他們還曾環繞整個非洲航行。

腓尼基人環航非洲

~腓尼基的船隻

腓尼基船隻短而寬,並且很堅固。它們是用生長在腓尼基山坡上的雪松木製成的。由獨槳、獨帆驅動船隻前進。

在北非,至今流傳這樣一個故事:古埃及的法老尼科召見了幾位腓尼基航海勇士,對他們說:“你們腓尼基人自稱最善於遠航,真是如此嗎?你們要說‘是’,那麼現在你們就進行航行,從埃及出發,沿海岸線一直向前,要保證海岸總在船的左側,最後回到埃及來見我。到時候我有重賞,如果你們覺得做不到,就實說,我也不懲罰你們,只是以後不要妄自吹噓善遠航了。”法老知道想開闢新航道,要冒很大風險,覺得腓尼基人不會真的去做。沒想到這些腓尼基人慨然領諾,接受挑戰,而且很快組織起一支船隊出發了。3年過去了,他們杳無音訊,法老以為這幾個狂妄的腓尼基人早已葬身魚腹。萬沒料到3年後的某一天,這幾個腓尼基人真的回到了埃及。開始尼科不相信他們,但他們一五一十地向法老講了沿途見聞,還獻上收集到的奇珍異寶,最後法老終於折服了。

腓尼基人環航非洲

約公元前1600年

中國大事記:湯伐夏桀,戰於鳴條,夏朝滅亡。

腓尼基人環非洲航行,堪稱人類航海史上的一次壯舉。當時歐洲流行的說法是:大西洋就是世界的盡頭,沒有人能穿越直布羅陀海峽。但偉大的腓尼基航海勇士卻跨越地中海,北抵英吉利,南過好望角,進入印度洋,無愧於世界航海業開拓者的稱號。

腓尼基人的航海取得了豐碩的成果,具有十分重要的歷史意義。首先,他們為自己建立了海上霸權,壟斷了航路和貿易。他們在地中海沿岸建立一系列商站殖民地,其中很多商站發展成著名商城,進而成為強大的城邦國家,如北非的迦太基城(今突尼斯)就一度威脅羅馬人。其次,腓尼基人的遠航為後來的世界航行提供了第一手航海資料和寶貴的經驗,同時擴大了世界各地經濟聯繫和文化交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