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匈看世相:領導提拔下屬的“彼德原理”

彭匈看世相:領導提拔下屬的“彼德原理”

美國學者勞倫斯•彼德經過對組織中人員晉升的相關現象進行研究後得出一個結論:在各種組織中,會習慣性地對於那些稱職人員不斷提拔晉升,一直晉升到其不稱職的地位為止。人們把這個結論稱為彼德原理。

舉例來說,一個教授,教學很稱職,科研也很出色,於是教研室主任、副院長,一路升將上去,慢慢地,他感到了力不從心,最後升到副校長,別人眼裡他前呼後擁風光無限,他本人卻深感痛苦多於快樂,在這個位置上,他明顯不稱職。

彭匈看世相:領導提拔下屬的“彼德原理”

我朋友的兒子,低溫超導專業,他的導師是個海歸青年才俊,可沒到十年,判若兩人,皤然老者一個,就因為一件領導和眾人都認為的好事——提拔到了領導崗位——害苦了他。四十歲不到就滿臉衰相,時而仰天長嘆,管人遠比搞科研傷腦筋得多啊!

又如,一個運動員,或打球,或體操,或跑步,或游泳,拿金牌爭榮譽,眾人眼中的明星和英雄,他自己也其樂無窮。後來提拔當了個分管副局長,從此他便陷入煩惱與焦慮,搞行政管理,不僅非他所長,更要命的是非他所願。脫離了自己心愛的專業,整天在紛繁複雜的人事關係中掙扎,而且前路遙遙,哪是個頭啊,如同《三套車》最後那句,“今後,苦難在等著他”。

這只是對於他個人而言,對於一個班子,這樣的人多了,也絕對不是什麼好事。

很佩服鄉下農民的務實,他們說,是那條蟲,才蛀那條木。狗不吃屎,你拉一隻貓來吃,這不是它的強項。記得克雷洛夫有個寓言,說是在水中十分驍勇的梭魚,得到了一份獎賞,提拔為倉庫守將,上任之後,被老鼠們百般戲弄,搞得焦頭爛額遍體鱗傷。克雷洛夫是諷刺沙皇為了表彰一位戰功卓著的海軍將領,把他提升為要塞司令,結果完全不稱職,被敵人打得一敗塗地。

想起一個說法,叫灰色人。說的是一個人,他所處地位置,既不能發揮他的天賦,又不能適應他的專長,甚至不能滿足他的愛好,整天要做大量不喜歡而且明知幹不好的事,為了對得住領導的信任,對得起那份還算過得去的薪水,長年累月,咬緊牙關,左衝右突,勉力支撐,可以斷言,終其一生,都難有什麼成就,更遑論成就感。這樣狀態下的人,叫做灰色人。巴爾扎克曾通過小說中人物之口說,這世界上,究竟有多少人喜歡自己的職業的呢?可見這樣人等,不在少數,中外都有。

我們不能說領導成心害人,他肯定是一片好心,對於勞苦功高之輩,作為獎賞,提拔一下,名至實歸,天經地義。眾人也覺得,應該的嘛,比他差勁得多的人都提上去了,不提拔他,這公平嗎?作為當事者本人,一開始也是處於暈乎暈乎狀態的,畢竟自己的努力得到了領導的肯定,周圍的朋友盡皆作賀,家人長輩,也覺得門楣有光。在這樣的邏輯漩渦中,本人就算清醒過來了,也很難脫開得了的。

為什麼說,當領導的不僅要有博大的胸懷,有識人的慧眼,還要懂得什麼叫做真正的知人善任。倘若只是把行政提拔當作對部下的唯一獎賞,把一個個本來優秀的人員,一直提到他不稱職的位置,讓他長期處於鬱悶的境地,還不如建立多種激勵機制,採取多種獎勵形式,比如榮譽,比如職稱,比如加薪,比如獎金,比如休假,等等。作為當事人,也要清醒,不要非在行政級別上跟同事攀比。由此說來,“副高職稱相當於處級”“正高職稱相當於副廳”,這樣的規定多一些才好,多一個進出口子,免得千軍萬馬都往行政的獨木橋上擠。

彭匈看世相:領導提拔下屬的“彼德原理”

說到知人善任,我特別感激我的領導。當年他們對我高度器重,竟要把我培養成辦公室主任。也不瞞說,當時我也頗為沾沾自喜,的確,這個位置,中樞要害,多少人孜孜以求而不得。可是隻一件小事,領導就改了主意。那次領導讓我陪他出差,火車臥鋪,到達目的地的時間是凌晨一點,我也知道,作為我這個角色,就算你想在臥鋪上躺一躺,你也不能真躺,必須如俗話說的“睡雞仔覺”,充一下醒一下,充一下醒一下,尤其是快到站時,我必須提前十五分鐘叫醒領導,收拾行李準備下車,這是一個辦公室主任起碼的職責。我開始也做到了睡睡醒醒,頻頻看錶,可是快到午夜十二點,打了兩長長的哈欠,竟昏昏然睡死過去,乃至快到站了,有人把我搖醒:“小彭,小彭,該起床了,快到站了。”我一看,是領導。當時我腦子裡嗡地一聲:辦公室主任泡湯了!

事後想來,慶幸兼後怕。好在出了這個事故,領導打消了原來設想,把我放到了業務處室。倘若真讓我當了這個辦公室主任,每日裡安排車馬,迎來送往,佈置會場,編排座次,採購物品,處理票據……這既非我所長,亦非我所愛,即便我能活到今天,恐怕也是一臉苦相的。

說到這裡,我又特別佩服那些有自知之明而又頭腦清醒,不慕虛榮,不事攀比的人。面對遠非自己能力所長的提拔,他會感謝領導的好意,並向領導呈述不能受命、留在原來位置更能發揮作用的理由。

古人比我們有智慧。

先賢莊子,楚威王聽說他是個大材,派了使者攜了厚禮前來找他,許以宰相之位。當時莊子的朋友惠子(惠施)已經在魏國當了宰相,莊子十分冷靜,對楚國的使者說,你們看廟門前這幾頭犧牛,身披綵緞,吃著拌有豆子的飼料,眾人眼中,何等榮耀,可是過不了一個時辰,就要牽入廟中,宰為犧牲。我還是適合做一頭普通老牛,在大自然中悠閒自在地度過一生。

當然,莊子的心思不是擔心自己不稱職,而是另有深意。

2018說幹就幹,幹就幹好!

彭匈看世相:領導提拔下屬的“彼德原理”

本期至此 謝謝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