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不是用來虛度的,而是用來投資

週末依然翻閒書。

有一篇文章,說:青春就該被浪費,20歲就該去蹉跎。否則,年輕與蒼老,又有什麼區別?

支撐這個“今朝有酒今朝醉,明日愁來明日愁”的觀點的,是人至中年、至暮年,就沒有了享受逸樂的特權。因為,快樂太晚了,就不那麼痛快——雖然是張愛玲的贗品句,用在這裡,倒也合適。

我相信持這個觀點的人很多。

因為,它迎合了我們的惰性。

自律比任性辛苦,努力比虛度費勁,反省比縱容不易,理性比情緒化麻煩,高瞻遠矚比鼠目寸光困難,追逐夢想比歲月靜好耗費心力……

讓自己成長,從來就不是一件輕鬆的事情。

也沒有一種建設,可以免於費力勞心。

做事如此累,享樂那麼爽,基於趨樂避苦的本能,人就會特別擅長縱容,並原諒自己:算了,就這樣吧,難得糊塗,及時享樂,人生得意須盡歡,哎呀哎呀哈哈哈!

青春不是用來虛度的,而是用來投資

我理解這種價值觀,但不代表我贊同。

因為,但凡理性一點,都會知道:青春不是用來虛度的,而是用來投資身份的。

一個優秀的心理學家,社會學家,神經學家以及生育專家,只要你向他們付費求教(免費的知識有時候不靠譜),一定都會獲悉這件事:20——30這十年,是個人發展的關鍵階段。

把握這一個階段,最簡單,也最有影響力。

因為大腦在二十幾歲時,為了適應成人期,達到第二次也是最後一次成長期的高峰。無論你想改變什麼,創造什麼,20歲就是最佳時期。

相比人生其他階段,二十歲時的個性變化最大,可塑性最強,職業激情也最旺盛。

心理學家梅格傑指出,人一生中約三分之二的收入增長,是在職業生涯的頭10年發生的。

另外,就身體而言,女性的繁殖能力在28歲時達到峰頂,到35歲之後,就有點難辦了。

我們都應該早早認清這一現實:在20歲到30歲之間,你不以為然的思維習慣,或生活方式,都有可能會在今後的歲月,引發蝴蝶效應,產生不可估量的作用。

青春不是用來虛度的,而是用來投資

周迅談過自己像神蹟一樣的事情。

1993年5月,她19歲,老師問她:“周迅,你能告訴我,你對於未來的打算嗎?”

她愣住了,不知道該怎麼回答。

老師繼續問:“現在的生活你滿意嗎?”

她搖搖頭。

“不滿意的話證明你還有救。你現在就想想,十年以後你會是什麼樣?”

“我希望十年後的自己成為最好的女演員,出一張唱片!”

一年以後,她從藝校畢業。舊人舊事,俱成過眼雲煙。但那句話,被她當成了德爾斐神廟門楣上的銘言:想想十年後的自己。

她說:“當我意識到這是一個問題的時候,我發現我整個人都覺醒了。”

有了這種自覺意識,她開始很認真地篩選角色。

從《那時花開》,再到《大明宮詞》,再到以後的作品,她逐漸被觀眾接受,成為中國的一線女演員。

2003年,離1993年恰好十年整,如同冥冥天註定,她發佈了她的個人專輯——《夏天》。

命運就是這樣,它會公平而緩慢地,驗證你的努力。

末尾,周迅說:

其實你也和我一樣。

如果你能及時地問自己一句:“十年後我會怎麼樣?”

你會發現,你的人生就會在不知不覺中發生變化。

時刻想著十年後的自己,你會朝著自己的夢想越走越近。

30歲不是另一個20歲。

它是20歲的見效期,正如40歲是30歲的見效期一樣。

前不久,參加一個業內聚會。

與會的,都是30+、40+的人。

舉辦者在演講之初,拋出一個問題:“十年前的你們在做什麼?十年後的你和十年前有什麼聯繫?”

我認真想了想,然後得出一結論:我現在所享用的,就是我20+時的紅利。

沒有當年的閱讀,沒有今天的工作。

沒有當年的書寫,沒有此時此刻,你所看到的這行字。

真難以想象,十年前,自己懵懂無知,哪裡會想到,工作之餘所做的,竟會成為立身之本。

身邊的A君,也在說:“10年前?我就一苦逼的程序猿啊,那時想的就是,要是能成為一中國最牛逼的網絡平臺工程師……好像今天就是這樣唉……”

繼續聽了一圈人的撫今追昔,他再次感嘆:沒想到,20歲時你做了什麼,30歲時你就真的會成為什麼。

曾在南昌認識一個人。

典型的隨波逐流者。

剛接觸時,她21歲,不說夜夜笙歌,日日縹緲,但也是每個夜場的熟面孔。

口頭禪就是:“做人嘛,開心就好了!”

生活之於她,就是風風火火談戀愛。

可惜又沒有處理好關係的能力。展現脾氣比志向更頻繁,展現愚蠢比理智更普遍。因此,戀愛對象多是短期的,方生方死,一歲一枯榮。

她並不以為不好,反而覺得,得到的都是僥倖,得不到的都叫青春——青春這麼多,賺大了。

只是一直困窘。

工資不夠花,向睡過的老男人伸手。時常要不到,到處借。有幾次向我開口,也不多,兩三百塊甚至更少,說:“明天晚上有約會,借我點錢,我要去買條裙子!”

到今年,她已經31,偶爾去看她QQ空間,依然還在做著原來的老本行,入不敷出,卻愛得五彩斑斕,轟轟烈烈。今天分手,明天心動,後天上床,不過幾天,又分了,沉湎於悲傷中……

只是,因為流產過多,以及性病感染,她患上不孕不育症,無法再做母親。

20多歲時,一直投資自我,會在未來十年,享用到身份資本所帶來的資本“滾雪球”。

20多歲時,一直消費自我,會在未來動用源源不斷的庸碌、困窘、麻煩、負面情緒,來為自己買單。

青春不是用來虛度的,而是用來投資

人生於世,沒有任何一種成長或創造,是易如反掌的。

哪怕你生於官宦,師出名門,都不會免於奮鬥。

既然奮鬥是人生之必須,那麼,開懵要趁早。如果你也是20+,請儘早想清楚下一個十年的目標。

然後,按這個目標,積累身份資本,為自己增加價值。

不要陷於迷障糾纏,愛與恨,虛榮和算計,情緒和關係。

不要拖延,像無腦蒼蠅一樣亂撞。

去進行有意義的探索,做你最想做的事——它能成就你,而不是消耗你——讓工作落到實處,打造身份的基石,積銖累寸,拔地而起。

我深信,你將為自己啟明,也將榮耀你自己。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