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年冰心墓碑被親孫子塗寫“教子無方,枉為人表”,你怎麼看?

驚龍軒

冰心是中國現代文壇享有盛名的著名作家。她的百歲人生已經入土為安,好與壞,功與過都由她的那些留存的著作來為她代言。

但是,她的親孫子利用奶奶的名氣引發社會關注,在墓碑上用紅漆塗字“家教無方,枉為人表。”汙損了她“一片冰心在玉壺”赤誠之心。無論她親孫子出於何種原因,我認為都是“忤逆不孝,愧對先人!”


據當年的懷思堂墓園管理人說:冰心的孫子吳山在祖父母的墓碑上用紅漆塗字“教子無方,枉為人表”。起因是和父親的家庭矛盾和經濟糾紛。

吳山與父親的關係一直不好,原因也是因為父親出軌,要與母親離婚,母親又重疾在身,父親不但不來看望,還提出離婚。因為財產分割上的不公平,離婚官司打了長達6年的時間。迫於無奈,才出此下策,在奶奶的記念碑上寫字,試圖引起社會關注。但這也只是吳山的一方之言。實情到底什麼樣不得而知。


但是,就算是吳山的父親有過錯,做為孫子也不能怪罪到長眠於地下的爺爺奶奶啊!都是成年人了,都應該對自己的行為負100%的責任。

對於冰心的家教正確與否,我們也未可知。就算冰心的家教無方,對於已經年過60歲的兒子,還有兒子的兒子也沒有什麼影響了。都活到一把歲數了,還做不好人,怎麼能懶到父母頭上呢?我為冰心奶奶叫怨,遇上這樣的後代,真是家門不幸啊!

這是注重孝道的中國傳統倫理所不能接受的。

他這樣做的結果不但沒有解決問題,反而擴大了事態的發展,不但玷汙了已故奶奶的名譽,同時也貶損了自己人品。他的子女又會怎麼看他的呢?肯定也會為有這樣的父親而感到羞恥吧。所以不為死者考慮,也應該為自己的子女留點面子吧!

雖然這是人家的私事。到底誰是誰非?我們也不能旺下結論。但吳山這種大逆不道的行為,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因為冰心不是普通人,她是大作家,她的作品是入選在教科書上的,教育和感動了無數中華兒女。



著名作家巴金說的:“一代代的青年讀到冰心的書,懂得了愛:愛星星、愛大海、愛祖國,愛一切美好的事物。望年輕人都讀一點冰心的書,都有一顆真誠的愛心。”

冰心在身前是文學界一顆耀眼奪目的明星,深受各界人士的高度讚譽,可以說名垂青史。卻怎麼也想不到,被親孫子玷汙了身後名,確實令人憤慨,令人大跌眼鏡啊!

冰心奶奶如果泉下有知,肯定會從墳墓裡爬出來,鞭策她的不孝子孫,為自己正名。


有書共讀

這真是一件非常值得思考的事情,因為陷入了一個死循環!

這件事情的起因是,冰心的孫子吳山,恨他的父親,也就是冰心的兒子,因為他要跟吳山的母親離婚,而且一場財產分割的官司打了好幾年,遲遲得不到解決!

於是吳山就決定在他奶奶的墓碑上做點文章,希望引起社會的關注。

很明顯,他的目的達到了,也把自己家的醜行暴露在了大庭廣眾之下!

如果吳山的說法是錯誤的!

也就是說,冰心教子有方,那麼為什麼她兒子還要搞這麼一出?

為什麼她孫子敢在奶奶的墓碑上亂塗亂畫?試問哪個有教養的孩子會這樣做?

顯然,這個吳山還有他父親的所作所為都不像是一個有教養的人該做的事,當然現在講的他父親的情況,只是出自吳山說的話,具體家務事,我們無從得知。

但終歸一點可以肯定的是,吳山的做法非常不可取,既玷汙了自己的奶奶,又秀了自己道德的下限,不僅無法解決問題,反而讓問題變得更糟!

如果吳山說對了呢?

那真是自己打自己的臉了,自己用實際行動表明了奶奶的家教確實不行,這是什麼精神?

這是捨己為人的精神啊!通過自揭傷疤,讓人看到一個破爛不堪的家庭,我想這絕對不是冰心奶奶希望看到的現實!

如果老人家在天有靈,自然會痛哭流涕,哀怨自己管教無法,而不會把這份哀怨發洩到自己的子孫身上,而吳山卻把這份哀怨發洩到了自己的奶奶身上!

我認為吳山的做法非常欠妥當,解決問題不是靠發洩,靠推脫責任便可,如果是道德無法約束其父行為,那麼就要判斷他有沒有違法,依法辦事便可。

在中國這種傳統講究孝道的國家,作為晚輩,自然不允許評價長輩的過錯,尤其是還塗了“枉為人表”四個大字,這是打全中國人們的臉!

不說別的,楊角風如今仍然記得冰心奶奶寫的文章,比如《小桔燈》,比如《再寄小讀者》,這些文章中所表達的人間感情,說成是我們兒時的啟蒙書都不為過,吳山又怎麼敢講自己的奶奶枉為人師呢?

在我們這一代人心中,她就是我們的老師,過去是,現在是,以後仍然是!

我叫楊角風,更多精彩請關注!


楊角風發作

冰心的孫子在冰心的墓碑上寫下“教子無方”的字句,我認為這正是冰心教子無方的真實寫照,也是對於冰心教子無方的最好註釋。

冰心如果教子有方,那麼他的兒子也不會拋妻棄子了;冰心如果教之有方,那麼他的兒子的兒子也不會在奶奶的墓碑上亂寫亂畫了。

一代文學巨匠,在地下看到孫子的這樣所作所為,該是多麼的傷心呀。



當然孫子這樣做並沒有侮辱奶奶的意思,只是想引起別人的關注,為了表達對父親的不滿,而採取的一種措施。其心情是好的,但是方法確實不對。其不該利用公眾的情緒來達到自己的目的,更不該利用奶奶的影響來進行炒作。

這也算是冰心教子無方吧。

我們不知道冰心的兒子到底是因為什麼離婚?也不知道責任到底該怪誰?但是從冰心孫子所表達的內心意思上來看,其完全是站在子女的立場看待父母的離婚。他不希望父母離婚,他希望父親給母親一個交代,他更希望父親能回心轉意。這都是父母離婚後子女普遍的心理。

但是他也許不理解父親離婚的心情,也許沒有考慮父親離婚時的狀態。當然,感情方面的事情很難說清,也很難說是誰對誰錯?但是父母離婚,在子女眼裡就是百分之百的錯。

所以說為了子女,儘量的也不要離婚。不然有可能也會被子女埋怨爺爺奶奶教子無方了。


法重情深

冰心是一位在當代文壇享有盛名的作家,儘管對她的評價也存在一些爭議,但她的百歲人生應該還是對得起自己的良心的。不管是出於什麼樣的原因,作為冰心的親孫子,居然在祖父祖母的墓碑上用紅漆塗字,我的觀點只有八個字:忤逆不孝,愧對先人!

對於在祖母墓碑上塗字的原因,冰心的孫子吳山給出的解釋是因為父親出軌,執意與母親離婚。對於吳山的說法,我們對具體真相不得而知。就算他說的都是真的吧,其父親的過錯還要牽扯到長眠於地下的祖父祖母嗎?冰心的家教有沒有問題我們已無從知曉,甚至冰心本人的人品有沒有瑕疵也沒有定論。即便這些都是真的,吳山打著“教子無方”的幌子侮辱先人,是從哪裡來的膽量?又有何資格?!

現在看來,冰心先生的家教的確是有問題的,不管他的兒子是不是犯下過錯,至少這個孫子的教育是失敗的。作為一個成年人,作為一個知名作家的後人,連最起碼的人倫道德都不懂,為了引起別人的關注,利用祖母的知名度,譁眾取寵,其作為令人匪夷所思。

“一顆善良美麗的星辰隕落了,而她的光芒,將永遠留在幾代人的心裡……”著名作家魏巍在冰心去世後說出了這樣的話。可惜了這顆善良美麗的星辰,竟然被自己的親孫子用紅漆遮住了光芒。

這件事情一度在網上引起過很大爭議,有人說這是人家的家事,輪不到別人指指點點。但是,冰心並不是一個普通人,她的作品感動和激勵了無數讀者。正如巴金說的:一代代的青年讀到冰心的書,懂得了愛:愛星星、愛大海、愛祖國,愛一切美好的事物。我希望年輕人都讀一點冰心的書,都有一顆真誠的愛心。

真誠的冰心,保住了生前事,卻被親孫子玷汙了身後名,著實令人憤慨,令人唏噓。


驚龍軒

這種以牙還牙的事,在社會上還真不少,。

父親侮辱了兒子的母親,兒子便要侮辱父親的母親。這邏輯符合某些人的邏輯思維。

我們村裡有一戶人家,老子是殺豬起家的,養了兩個兒子,大兒子叫文,繼承了老子的事業,初中一畢業就跟著老子學殺豬,走村串巷,脖子一梗喊:賣肉!那嗓子不用擴大廣播,響徹大街衚衕。這小子長的硬朗,十五六歲,一米八一的個頭,儼然一座黑鐵塔,小傢伙嘴也甜,但小算盤卻拔拉得精明,賣肉親爹也得不夠他的稱。常在鄰村的街上擺攤,和村裡的人都熟絡起來,一個開信用社的人家,都是打算盤的,會算計,見這小子能幹,便託人把自己的女兒許配給他,這閨女長的面不敷粉自白,雙眸如秋水含碧,頎長的脖頸如白天鵝一樣,和這小子站在一起,一黑一白,倒也般配,農村人就圖個家庭殷實,男人壯實。他十七八歲成了家,倆人不久蓋起了五間頭二層樓。

屠夫的老二叫武,卻長得細皮嫩肉,想考個學謀出路,卻無奈頭裡裝的是屠夫的腦,高中畢業,也操起了殺豬刀,一家兩代都在屠鍋前轉悠,農村市場就那麼大,兄弟二人便生了嫌隙,生意場上無父子,何況兄弟二人,為地盤倆人結了怨。老二也娶了個媳婦,長的也不差,常給漢子出主意,是個賢內助,搶去了兄長的一半地盤。

倆媳婦也是針尖對麥茫,就如紅樓夢中說的烏眼雞似的,誰都服誰。那脖子梗起來,都像兩個眼鏡蛇在纏鬥,兩個美女,卻斗的有分寸,笑裡藏刀,綿裡藏針。

兄弟=人真是文不文,武不武,辱沒了斯文。

一天,倆人正面交鋒,每人手裡都操著一把砍骨頭的刀。若拼體力,武不是文的對手,苦論嘴吧利落,文不如武,畢竟武多讀了幾年書,識的字比文多,理論水平略勝一疇。但綜合評價還是文佔優勢。兩個媳婦知道他們手裡的刀的份量,若手起刀落,一定有一個人頭落地。弄出人命的。到時不論誰先死,兇手還得以死償命,結果落得兩個寡婦是必須的。於是倆人如同商量一般,大嫂奪了武的刀,而弟媳上前奪去了大伯哥手中的刀,說:自己兄弟,有什麼不能用嘴說,動什麼刀子!

母親聽說,哭哭啼啼地趕來,立在倆兒子中間。倆人便開始打嘴仗,分別罵對方的母親,文罵:我日你媽。武還口道:我日你母親。(大家不要忘了,武是個讀書人)

這就應了上文的分別以侮辱對方的母親來報復。

他們的母親東勸一句:別罵了,文。西勸一句:別罵了,武。倆人哪聽進去,罵的紅了眼,誰肯先停嘴,誰就是認輸。

老屠夫看倆兒子罵的難解難分,上前左推右擋:日你奶奶的,你媽在這,誰先上?

這一句像一聲巨雷帶來的猛雨,潑在倆兒子頭上,狂燥被激了一下,方才清醒。

倆人羞得恨不能找個地縫鑽進去。倆媳婦趁勢拽著自己的男人回房去了。


夢裡飛度

正如學校教育不是萬能的一樣,家庭教育也不是萬能的,家庭教育的控制力更不是終生的。如果一定要冰心為自己兒子在古稀之年的離婚事件負責,實在是強人所難!讀著冰心的《小桔燈》、《寄小讀者》長大,我為冰心之墓碑被親孫子汙損而深感悲哀!



(2010年5月31日,冰心孫子吳山在墓碑上寫下紅漆大字“教子無方枉為人表”,並有其他汙損)

冰心共育1子2女,都是成材之人。兒子吳平,為人低調,畢業於清華大學,是一名建築師。可見即使有啥錯誤,也不是吳平未成年期間被冰心教壞的。

冰心留下11套半房產,也是平均分配給3個子女,並沒有額外寵溺兒子。可見吳平有啥不對,也不是冰心在他成年後帶壞的。


(冰心兒子吳平)

吳平出生於1931年,出軌於1997年,一個66歲的人出軌,他媽媽確實管不住。

吳平2005年與妻子陳凌霞分居,這位傳統的女子不願意離婚,希望保全形式上的名分。但最後法院2012年5月15日終審判決離婚。一個81歲的人要堅決離婚,他媽媽已經在另一個世界,真的管不住(冰心1900年生,1999年2月28日去世)!

捫心自問,我們自己能把家庭教育影響力控制子女終生嗎?

(慈祥的冰心奶奶)

冰心孫子吳山憎恨他父親離開母親,也認為財產劃分上判決對母親非常不公,於是衝動汙損奶奶墓碑,希望引起公眾注意。其實所有的是非都在吳平本人,冰心奶奶無端的受孫子苛責了!

吳山嚴重傷害了眾多讀者的感情,也是對自己的奶奶忤逆不敬!其他交涉方式未果,冰心墓碑管理方懷思堂人員也起訴了吳山。

要說誰是教子無方的,那就是吳平,教出了一個衝動忤逆的不肖子孫吳山!

願冰心奶奶在地下安息!


邊河靜靜流1

剛開始看到這個很憤怒,然後我去搜了一下事情經過,又覺得很悲哀。

人們的抨擊往往是被輿論誘導的,標題總是在激化人們心中最基本的道德觀,但如果我們能夠更仔細地看看這件事,那你心裡或許還能同情吳山的所作所為。

1、吳山當時四十多歲,吳山母親當時七十二,吳山父親當時八十一歲。

2、吳山父母結婚四十多年,據說吳山父親吳平是在97年吳山母親去澳大利亞照顧親人的時候出軌,跟一個比自己小四十歲的女人。

3、冰心在家庭生活中對吳山母子並不好,或者說在吳山的認知中是如此。

正是基於以上三件事,吳山會產生一種比較極端的想法——你侮辱我的母親,我就侮辱你的母親。

在這時候,吳山其實已經不再將吳平視作親人,而是拋棄母親、侮辱母親,將母親棄之不顧的仇人。

我覺得這種對母親的強烈同情或者說孝順,讓他的情緒變的空前激動。而且由於他缺乏行之有效的懲罰手段,或者說他內心中也揹負著“父親”這一角色給他帶來的道德約束,他在無路可走之後,只能選擇這樣一種讓人瞠目結舌的行為來表達自己的不滿和憤怒。

出發點是好的,然而用錯了方法。

撕開了遮羞布,讓母親也深受其害,即便冰心也好,父親也好,聲名狼藉了,那又能怎樣?徒增傷心。為了出一口氣而做出這樣的事情,我們可以說他幼稚,卻決不能懷疑他維護母親的這份真情。

以上。


好人長安君

冰心的墓碑被塗漆,乍聽這樣的事,確實是很讓人憤怒的。況且,塗字的人又是冰心的親孫子吳山,就更讓人覺得匪夷所思,喪心病狂了。冰心是文化名人,她在現代文學史上,有著一席之地。她所歌頌的“愛”,特別是“母愛”,是一種人類普遍情感,她在當時,以至於現在,依然能夠感動很多人。 對文化名人的尊重,是一個民族對歷史的尊重,對自身文化的尊重。也是一個民族文化自信的具體體現。歷史文化可以研究,可以評論,但是任何對歷史文化名人的肆意歪曲和抹黑,以及對文化名人遺蹟遺物的破壞,都是不對的,甚至是犯法的行為。冰心孫子吳山的行為毫無疑問是不對的,是應該被遣責的。況且,他也因此道了歉,並做了善後的工作。 現在,我們討論墓碑被塗這事,沒有太大的意義。因為這絕對是錯的。沒有討論的必要。我覺得,討論一下吳山為什麼要做這樣一件人神共憤的事,還是有必要的。 我們小時候常常聽到一個關於孝心的故事,大體情節是這樣的:一個媳婦很不孝順,經常虐待婆婆。用一個很破的碗給婆婆吃飯。媳婦的兒子看不下去了。有一天,他小心弈弈的拿起奶奶吃飯的這個破碗說:“這個碗我們一定要好好保存著。”他母親說:“一個破碗,有啥好保存的?”兒子說:“保存著以後好給你用。”這個媳婦因此受到很大觸動,慢慢改變了對婆婆的態度。 故事當然是編的,它背後的目的,宣揚的是孝的美德。它的邏輯是以子之矛,攻子之盾。也就是說,你是怎樣對待父母的,你的孩子以後也會怎樣對待你。 吳山的行為,本質上是一次炒作。既然是炒作,必然要有點由頭,名人當然是最好的了。與一般炒作不同的是,一般的炒作是炒人,把人炒熱之後,名利等等便滾滾而來。吳山的目的不在這兒,他是炒事。他是為了為了給自己的母親爭一個所謂的“公道。”但毫無疑問,這是一次不成功的炒作。它所達到的效果可能恰恰與吳山的初衷相反。這大概是吳山始料不及的。 從網上現有的材料,這事大致可理出一個脈絡來。吳山的父親吳平,是冰心與吳文藻的兒子,1931年出生,與吳山的母親陳凌霞(應該是40年出生,成都商報12年報道此事時,陳72歲。)1966年結婚。1997年他們的女兒在澳大利亞生孩子。陳凌霞去澳大利亞照顧女兒。在這期間,吳平疑似出軌,和一個少自己四十歲左右的女人,有了婚外情。這事後來陳凌霞大概也知道了。這時候,吳平差不多是七十多,吳已近七十。家庭出現這樣的醜聞,傳統女人的常規做法,也只能是打落牙齒和血吞。可是,吳平還是提出了離婚。2012年4月,法院二審判決二人離婚。一個七十歲的女人,被結婚四十多年,八十多歲的丈夫拋棄。是一種什麼樣的心情,我不知道有多少人可以理解。 看了一些網友的評論,許多人罵吳山忤逆不孝,愧對先人的,也有莫名其妙罵冰心的。如果罵人不犯法,那罵是你的權利,你可以表達自己的情緒。可是,在這個事情上。吳山心痛自己七十多歲的老母親。在事情已經無法改法改變,無法挽回的情況下,無奈之中,想起了自己的爺爺奶奶,利用奶奶的名望引起社會的關注。對不對,這裡不做評論,可是,其中的邏輯還是清楚的。你侮辱了我的母親,我就侮辱你的母親!真是人生的大悲哀。 假如冰心是一位普通的奶奶,這事就是你們自己的家務事,與別人無關。你的家醜外揚與別人無關。可是,冰心做為文化名人,是民族文化和精神的一方面。對她的不敬與汙損,就是對公共利益的侵犯。引起別人的批評,也是自然的。 在吳山的心裡,做為兒子應該是孝的,應該以一種道德約束自己的行為。而冰心在自己一生當中,對待愛情的態度是嚴謹的,專一的,甚至有些保守的。雖然她是真正意義上的現代女性,可是她在自己的婚姻實踐中,卻保留了很多傳統婚姻的優秀部分。比如,忠誠,專一。 而吳平的婚姻態度,恐怕與母親不太一樣。八十多歲還要堅持與生活了四十多年的老伴離婚的。如果不是有了婚外情,我還真想不出其它原因來。站在個人主義的立場上,沒有感情的婚姻是不道德的。於是,他的離婚,也有很多人支持。我想說的是,婚姻是兩個人的事。你在追求幸福的時候,如果傷害了別一個人,那麼無論你有多麼高深的理論支持,其合理性,都是有待商榷的。 當初楊振寧與翁帆結婚的時候,引來許多謾罵。可是楊振寧與翁帆的結合,是個人的自由選擇,沒有侵犯任何其它人的利益。現在,吳平的選擇,如果說沒有傷害到陳陵霞,你信嗎? 有人說,吳山的這種行為是為了財產。吳山自己是否認的。我覺得,就算是為了財產,只要是合理的訴求,也是應該的。 我們假設一下。吳平不離婚的話,他百年之後,名下的財產肯定是他兒子和女兒的。兒子自然不需要關心。現在他離婚了,兒子當然要追問一下,當初離婚時的財產分配是不是公平的?你已經拋家棄子,該算的帳,當然是要算的。 還有一個不確定之處。這種背叛家庭的生活態度和愛情觀,還存在著另一個不確定。如果你現在已經和小三結婚了,那麼,能否過到底?四十年的感情可以因一句不愛了而拋棄。幾年的感情如果玩夠了呢?如果再遇上二三十歲的呢? 陳凌霞與之四十年的婚姻,愛情早已變成親情。擔心這個八十多歲的負心男人,難道就那麼不能讓人理解嗎?我覺得是可以理解的。我們可以把這事與與另一個有名的事件對比一下,當初鄧文迪嫁給默多克的時候。默多克的兒子與前妻是百般防備的。儘管如此,鄧文迪還是順利的拿走了默多克十多億美元的財產,假如默多克的家人當初毫不設防呢?回頭看看,就可以得出一個結論,默多克的前妻當初對鄧文迪的不信任,完全是出於對他的關心。陳凌霞對吳平,不也是一樣嗎?這就是人,四十多年同床共枕的感情,是一句說割斷就能割斷的嗎? 回到塗碑這事。吳山的做法,當然是違背公德,損害社會利益。同時也是對他自己爺爺奶奶的不敬。可是,吳山對自己的母親陳凌霞是心痛的,是孝順的。這一點,我想是應該肯定的。而他父親吳平的做法是不是符合冰心老人一生歌頌的“愛”相符合,恐怕就見仁見智了。


七月流火140400643

冰心,我國享有盛譽的作家,遭受親孫子如此侮辱,實在是令人心痛。

假如冰心是一位普通的奶奶,這就是一件家務事,與別人無關。家醜外揚也只是醜了自己,與別人無關。

可是,冰心做為文化名人,是民族文化和精神象徵。對她的不敬與汙損,就是對公共利益的侵犯!

所以,吳山,你做的過分了!



我們猶記"成功的花兒,我們只羨慕她現實的明豔,誰知道她浸透了犧牲的血雨和戰鬥的淚泉"

一篇篇《寄小讀者》《再寄小讀者》,冰心奶奶的影響可謂久遠。可是在她長眠的日子裡,居然受到自己後代子孫的玷汙"教子無方,枉為人師"八字之辱,人神共憤!



起因僅僅是因為吳山的母親被父親離婚,兒子替母親出頭,面對八十歲的老父親尚不能怎樣,卻偏偏找到了長眠地下好久的奶奶來洩憤,多麼無知的做法!

吳山本意是借用祖父母的名頭,引起人們的關注,如今人們是認識他了,可惜的是他是以一個不十足的孝子,一個欺師滅祖的惡臭之人走進人們的視野。

多麼可悲可嘆!



冰心的母愛感天動地,她對母親對祖國都表達了一個身在他鄉的兒女的拳拳之心!

如今,她卻成了孫子吳山口中不稱職的母親!不得不說,子孫後代,是最可怕的殃及先賢后人。

雖然這是已經平息,但對子孫後代的教育,不能不引起人們的警示,要想日後安穩,請重視子孫的人格的培養和教育。


漫語慢文

看到問題,心裡很是憤怒,我不是冰心粉,也不想討論她是否真的教子無方,也不管她的文章如何,言行如何,我只想單從一祖一孫的倫理來講,我已覺得做為兒孫,採用這種方式汙辱祖母,吳山太過偏激,太過狹礙。



網上說吳山暴怒的真實原因是“父親出軌,要與母親離婚”。又說冰心生前對他母親 不好,這雖然是吳山的片面之詞,但我寧願相信這是真的,但縱是那樣,吳山如此做法也絕對是違背社會倫理。也許冰心當年真的教子無方,但她已去世,吳山做為她的後人,採取這種方法去汙辱她,有必要嗎?他不但汙辱了祖宗,汙辱了自己,也汙辱了他用盡心思去維護的母親。



他不想想他的這種作法,除了留作別人的笑柄又能得到什麼?他又把他的母親置於何地?難道這也是他的母親教他這樣做的?難道她想通過這種方式吳山之父進行道德綁架,從而維持一段破碎的婚姻?如果真是這樣,這不得不讓人懷疑吳山母親的用心,從她教育出的孩子不尊長輩,只以她為念,我不能不懷疑她的氣度,胸懷。從她教育出的孩子,不知解決問題,只會遷怒死者,我不能不懷疑她的品質修養。



吳山之父執意離婚,這是事情的導火點。作為外人,誰也不能判斷對錯,畢竟一段婚姻的幸福與否,只有當事人最清楚,就是吳山也沒有資格決定父母婚姻的走向。吳山越俎代庖,為了母親,而棄父棄祖,其行為令人不齒。



吳山當時已是四十多,他不是不諳世事的稚兒,難道不知其父也八十多,已經算是有行為能力的行為責任人?但吳山卻要越過其父去尋死去的祖母負責,讓人懷疑他是不是精神受到刺激,行為不受控制,或者是本身沒腦子,按照他這種做法推而廣之,他還應該對冰心的母親和冰心的母親的母親,以及母親的母親的母親等進行聲討才算做的到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