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業單位人員有車補嗎?

寒地黑土


事業單位車補政策

事業單位有車補,這是肯定的。

公車改革工作是2014年開始的,它的目的是節約政府運營成本,原計劃分三步走,2015年行政和參公單位先改,也就是公務員是第一批受益者,2016年和2017年先後改革事業單位和國企。可是2015年公務員車改之後,矛盾比較大,改革難度也比較大,事業單位和國企車改一推再推。

事業單位車改工作中,難度最大的是醫療和教育行業,這部分人員出差機會不多,車改是節約成本,不是福利,因此醫療和教育行業如何改,一直沒有一個成熟的作法,最新的消息是可能部分人會有車補,或者是按比例發放,總之不會一刀切。



湖北省事業單位車改工作在2018年3月底前全省基本完成。車補發放標準和公務員一樣,司局級每人每月1300元,處級每人每月800元,科級以下每人每月500元。

湖北省是事業單位車改的試點單位,試點改革結束,相信其它省份很快就會推動實施,廣大事業單位職工就會和公務員一樣享受這一政策。



閱讀量1


真寧腔調

事業單位人員有無車補問題還是人們比較關心的問題,因為涉及全國在編在崗事業幹部3000多萬切身利益,那事業單位人員到底有車補嗎?我的回答肯定是有,但是會是很小一部分,下來我給大家分析一下:

首先副廳級以上的事業幹部肯定有,這個不管是在已經完成事業單位車改中央還是在正在實施事業單位公車改革的某些省份,已經成了事業單位公車改革通行慣例。



其次政府非參公直屬事業單位,這個有的可能性比較大,因為這個也符合中央政策“極少數原符合公務用車崗位”,政府直屬事業單位基本在中央省一級有,市一級都很少見,縣一級基本沒有,也符合國家限制發放車補人數,厲行節約方針。


第三其他極少數原符合公務用車崗位,這個好些地方認為事業單位一把手或者領導班子(不分級別,只要是單位一把手)也符合公務用車崗位,也可能有車補。

這樣下來事業單位公車改革能拿車補的人員不超過200萬人,確實達到了中央車改初衷。但是對於基層縣區鄉鎮混編混崗人員積極性還是有一定影響的。其實事業編人員3000萬貌似數量巨大,但是除過老師和醫務工作者及其他科教文衛事業單位,符合公務用車崗位事業人員不會超過600萬。

我相信隨著政策越來越成熟,國家以後絕對會著手解決這個問題的,祝你好運!


公職人員嚮導

按照有關文件的規定精神,事業編制工作人員是有車補的,只是還沒有推行而已。 根據公車改革計劃,公務用車制度改革遵循統一部署、分佈實施的原則,先推進機關和參公事業單位改革,再啟動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公務用車改革。


當前,機關和參公事業單位公務用車改革正在推進之中。事業單位、國有企業公務用車制度改革政策,需要不斷完善,廣徵意見,穩步推進。待政策明確後,事業編制人員是可以享受車補的。只是落實實施具體時間不確定。

我認為,我們國家的事業單位分類多,事業編制人群龐大,而且三類事業編制單位在車改中要區別對待,還有國企的車改怎麼去辦,這些都是要慎重考慮處理的。車補將隨著事業單位的最終改革結果,來決定具體的發放政策。如果對事業編制人員全部發放車補,財政壓力將驟增,也違背了節約開支的車改的初衷。

我們國家部分省份今年已經啟動非參公事業單位車改,對省直事業單位機關本級,公務交通補貼的標準、發放範圍及管理使用參照省級黨政機關公車改革實施方案有關規定執行。省級事業單位實行車改,縣市的事業單位公車改革也將隨後跟進。如果一省或數省事業單位車改成功實施,相信其他省份的公車改革也就快了。

對於事業編制人員,在公務活動中產生的交通費用,政策允許對這些公務交通費用實報實銷,或者公務活動按天發放出差費等等,這樣也相當於變相的交通補貼吧。

對於事業編制人員何時能拿到車補,隨著公車改革的有序推進,讓我們拭目以待吧。


日子沾上失落

你好,祝您狗年吉祥,人走旺運!

參公事業單位和公務員發放交通補貼已經一年有餘,而其他事業單位卻遲遲沒有動靜,但是大多數的工作都是事業單位人員完成的,沒有車補,實在令人尷尬!



事業單位車補一定會有的,目前全國重慶,湖南,山西等13個省區已經確定要給事業單位車補,比如湖北已經將非參照公務員法事業單位納入車補實施範圍。可以預見,車補對事業單位人員來說即將實現。


心疼的豬

在2014年7月16日製定下發了《關於全面推進公務用車制度改革的意見》和《中央和國家機關公務用車改革制度方案》,即所謂的公車改革,按照要求,在2014年底基本完成中央和國家機關及其所屬參照公務員法管理的事業單位的公務用車改革,2015年底基本完成地方黨政機關公車改革,再用2-3年的時間全面完成中國的公務用車改革制度。我們這個小縣城是在2016年下半年完成的公車改革。

按照規定要求,公車改革先從黨政機關及其所屬參公事業單位進行,也就是隻涉及行政編制人員。自改革之日起,行政編制人員發放公車車補。

在2015年12月份,中央公務用車改革領導小組制定下發了《中央事業單位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實施方案》,改革的範圍是中央直屬非參公管理事業單位和中央國家機關下屬的非參公管理事業單位。

因為事業單位行業類別多,單位類型負責,經費來源多樣性,人員身份不一,公車改革起來難度非常之大。不過既然中央已經率先做出表率進行改革試點,相信未來的幾年事業單位公車改革畢竟持續深入推進。既然完成了公車改革,參與人員肯定會有適當交通補貼。


公考吧

今天說說事業單位車補的事情!

大家知道公務員車改後是有車補,那麼事業單位人員車改後會有車補嗎?

事業單位車改是一場至上而下的改革,我們不妨從中央到地方,逐級看看!

先看看中央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有車補嗎?

2015年12月19日,中央公務用車制度改革領導小組正式發佈《中央事業單位和中央企業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實施意見》,這標誌著中央企事業單位的公車改革正式啟動,也吹響了全國事業單位公務用車改革的號角。《意見》對中央事業單位人員車補(即公務交通補貼)是這樣規定的:

採取報銷公務交通費用、適度發放公務交通補貼或其他符合規定的社會化方式保障公務出行。”

文件中的“適度發放交通補貼”又是怎麼發放的呢?《意見》規定:“各部門所屬事業單位,對參改人員實行以按規定報銷公務交通費用為主的辦法,個別特定崗位確需發放公務交通補貼的應從嚴從緊核定並報本單位所屬的主管部門批准。”

也就是說中央層面,只有個別特定崗位的事業單位人員經主管部門批准才有公車補貼,絕大數人員只能按規定報銷公務交通費用。

再看看省級層面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有車補嗎?

2016年,省級改革落地後,各省也相繼開展事業單位公務用車改革。他們之間的政策大致相似,我將不一一舉例,就簡單說一下啟動較早的福建省的吧。

福建省的文件規定:“在省委、省政府直屬事業單位機關本級方面,對管理崗位人員,在確保達到規定節支率的前提下,適度發放公務交通補貼,通過社會化方式保障其在規定行政區域內的公務出行;對其他人員,採取按規定報銷公務交通費用的方式保障其在規定行政區域內的公務出行。”

也就是說福建省也是部分管理崗位的人員有,絕大多數人是按規定報銷公務交通費。

再看看地市級層面事業單位工作人員有車補嗎?

但是去年根據中央的文件精神作了調整後,公務員的公務交通補貼大幅下降,目前已經和全國其他各地處於同一水平,而事業單位也一直跟隨公務員。

不過,隨著《浙江省事業單位公務用車制度改革實施意見》(浙車改辦〔2017〕6號)的執行,溫州的事業單位公務交通補貼有了新變化,就在上週,市裡召開了事業單位公務用車改革部署會,目前獲取的消息是,市級事業單位工作人員出行將按規定報銷公務交通費用,不發放公務交通補貼。

所以的事業單位(除教師和醫生)工作人員原來有車補,馬上就要沒有車補了。

我估計溫州的新動向,很可能是全國其它地方的一種共同的趨勢。

不知道你在是那一個層面的事業單位人員,希望我的答案對你有所幫助。


歷史趣趣吧

目前還沒有,事業單位車改也是提了兩年了。但是由於,攤子太大,數量太多,推行起來比想像中難得多,而且各部門的意見也不太統一。

目前來看,事業單位車改還需要一個漫長的過程,只有將人員削減,擔子減輕才有可能,老老實實走職稱吧。


我認為事業單位是不可能有車補的。即便有車補也不可能像公務員那樣,我估計發兩張公交卡都已經很不錯了。

不可能有車補的原因有:事業單位的人太多了國家的財政根本負擔不起,公務員一個月600,如果事業單位也像公務員這樣發,地市一級的政府是根本掏不起這個錢的。

即便有錢的地方,他也要跟別的地方相匹配不能說你想發多少就發多少。這樣就太不公平了。所以說不要指望事業單位會發車補,自己還是想辦法兼職掙錢吧。


快智慧

車補調整如下,人民政府行政車補,派出所法院檢察院車補,客運站車補。消防車補。武警車補。其它取消車補。如有公事的部門單位打報告給人民政府,人民政府發車專用車數,用完歸還人民政府,油加滿歸還人民政府行政。


TUOTUO庹庹

事業單位目前還沒有車補,時間還不確定。但關於事業編制車補問題一直再討論。

自2014年公車改革開始,我國公務用車已經到了非改不可的程度。每年的公務用車費用達到幾千億。

據統計2014年國家公務人員在700多萬人,事業編制3000多萬人。目前公務員車補已經完成。事業編制還在進行中,為什麼會這麼慢原因我認為有以下原因。

車改目的是為了節約開支,而事業編制人數太多是公務員的4倍。如果事業編制全發放車補就違揹我們車改初衷,並不會比公車改革前少。

事業編制涉及行業比較多,教室、醫生、科研人員等。按照財政撥款分為全額,差額,自己自支就相當於企業性質。事業改革政策肯定不能一刀切,要聽取各地地方報告,聽取社會意見,綜合考慮實施難度巨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