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东坡最香艳的一首词,堪称两宋唯一之作!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

自词被文人所接受以来,大多都是写风花雪月、艳情闺怨之事,因而才有“词为艳科”之说。直到苏东坡以诗法作词,抛开音律束缚,注重文字抒情功能,词的地位方才提高,成为与诗并列的文体。

苏东坡不仅以诗为词,提高了词的文字抒情功能,他还提倡无事不可入词,无意不可入词,这又扩大了词的题材范围,使得词不再局限于风花雪月的艳科情事,而是宴饮、读书、怀古、耕种、饮食等等琐事都成为词的写作题材。譬如苏东坡在杭州任职,遇到一个和尚因情杀人,判案后便将案情判词写成了一首《踏莎行》:

这个秃奴,修行忒煞。云山顶上空持戒。一从迷恋玉楼人,鹑衣百结浑无奈。

毒手伤人,花容粉碎。空空色色今何在。臂间刺道苦相思,这回还了相思债。

苏东坡最香艳的一首词,堪称两宋唯一之作!

这首《踏莎行》通篇白话,犹如打油诗,实在令人很难与文雅诗词联系到一起。但词牌格律却有确凿无误,确实是一首地道的宋词。很显然这是苏东坡一时游戏之作,但从中便可看出其所提倡的“无事无物不可入词”的主张。

今天狗子向大家介绍的同样是苏东坡的一首游戏之作,这首词堪称史上最为奇特的宋词:

皂罗特髻

采菱拾翠,算似此佳名,阿谁消得。采菱拾翠,称使君知客。千金买、采菱拾翠,更罗裙、满把珍珠结。采菱拾翠,正髻鬟初合。

真个、采菱拾翠,但深怜轻拍,一双手、采菱拾翠,绣衾下、抱著俱香滑。采菱拾翠,待到京寻觅。

苏东坡最香艳的一首词,堪称两宋唯一之作!

这首词有三大奇特之处:其一便是词牌“皂罗特髻”,是苏东坡首创的,两宋仅此一首,甚至后来的元代、明代也无人以此词牌填词,直到清代才有词人效仿苏东坡词而作。其二便是词中“采菱拾翠”一句重复七遍,古今罕见;其三便是这首词乍读之下,实难理解其词意。

实际上,这三奇不难解释。先说词牌,“皂罗特髻”本就是北宋某地的民歌曲调,几乎不曾流传,苏东坡偶听此歌,便记下曲调,后来以此曲写下了这首游戏之作。当时文坛并不知其曲,,故而无人以此词牌填词,后来词曲分家,方才有词人根据苏东坡词的格律效仿而作。

苏东坡最香艳的一首词,堪称两宋唯一之作!

至于第二奇与第三奇则要先理解“采菱拾翠”的含义。所谓的“采菱拾翠”是指两个女子的名字,分别是“采菱”和“拾翠”。他们本是苏东坡的丫鬟侍妾,后来离开苏东坡,辗转流落汴京。而这首《皂罗特髻》便是苏东坡为怀念二人所作,故而才采用不断重复的叠句“采菱拾翠”!那么词意也就不难理解了,大致就是描绘采菱与拾翠的相貌体态、衣着发髻以及情窦初开等等。结尾一句“采菱拾翠,待到京寻觅”则表达出深深的怀念之情。

其实除了这三奇之外,这首词还有一个特点:香艳!这首词可以说是苏东坡少有的香艳之词。下阕“采菱拾翠,但深怜轻拍,一双手、采菱拾翠,绣衾下、抱著俱香滑”便是描绘其与采菱、拾翠二人云雨温存的画面,狗子就不便多做解释了!

每天诗词猎奇,关注读书狗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