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一代才女,八歲能作詩,卻淪為妓女,最終一襲道袍了餘生

在我國古代,由於男尊女卑,女性在受教育,做官等方面得不到與男性同等的機會,很多有才華的女性被淹沒在歷史的長河當中。當然,也有一部分女性,用她們的才華,征服了世人,在史書上留下了自己的名字。今天要說的就是其中的一位,她自幼聰明伶俐,8歲就可以作詩,卻因為家庭變故,16歲淪為妓女。20歲脫離賤籍,並與當時的很多才子有過交集,她就是被評為古代十大才女,唐朝四大女詩人之一的薛濤。

她是一代才女,八歲能作詩,卻淪為妓女,最終一襲道袍了餘生

薛濤(約768~832年),字洪度,京兆長安(今陝西西安)人,幼時隨貶謫到四川的父親薛鄖居於成都。自幼聰明伶俐,深得父親喜愛,八歲那年的一天,薛鄖指著院中的梧桐樹吟了兩句“庭除一古桐,聳幹入雲中”,薛濤應聲而接:“枝迎南北鳥,葉送往來風。”這兩句詩便成為薛濤詩集的開篇之作。14歲那年,父親因病去世,迫於無奈,兩年後,16歲的薛濤淪為樂妓。

她是一代才女,八歲能作詩,卻淪為妓女,最終一襲道袍了餘生

在此期間,薛濤和當時著名詩人元稹、白居易、張籍、王建、劉禹錫、杜牧、張祜等人都有唱酬交往,並先後與元稹、韋皋有過轟轟烈烈的愛情。據說韋皋曾經想向朝廷湊請薛濤秘書省校書郎的官職,可惜因為各種原因沒能實現,不過薛濤也因此被人們稱之為“女校書”。

她是一代才女,八歲能作詩,卻淪為妓女,最終一襲道袍了餘生

薛濤一生創作了不少詩歌,僅《全唐詩》就收錄了89首,是唐朝女詩人中留存最多的一個,可惜其他詩的都散失了。除此之外,她還擅長音律,書法,制箋等,在這些領域也取得了不小的成績。“薛濤字無女子氣,筆力峻激。其行書妙處,頗得王羲之法,少加以學,亦衛夫人之流也。”

她是一代才女,八歲能作詩,卻淪為妓女,最終一襲道袍了餘生

42歲那年,薛濤結束了自己的最後一段戀情。換下喜愛的紅裙,選擇了一襲道袍,謝絕這個紛繁的世界,偏於一隅,寂寞終老,與她相伴的,只有那特別的造紙工藝和粉紅色的薛濤箋。

她是一代才女,八歲能作詩,卻淪為妓女,最終一襲道袍了餘生

​晚年的薛濤,在成都碧雞坊,建造了一座吟詩樓,獨自度過了最後的時光。大和六年(832年)夏,終身未嫁的薛濤鬱鬱而終,時年64歲。

她是一代才女,八歲能作詩,卻淪為妓女,最終一襲道袍了餘生

她,用才情和智慧,溫暖了晚唐的天空,卻如風一般的離去,只留下一抹倩影。

她是一代才女,八歲能作詩,卻淪為妓女,最終一襲道袍了餘生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