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點中學班主任:哪個時間段學習效率最高?送你高效複習方法!

重點中學班主任:哪個時間段學習效率最高?送你高效複習方法!

對於面對中考的學生,新的考試形勢,怎樣才能科學高效地組織好今年中考備考階段的教學和複習工作,是我們大家需要共同探討和深思的問題,在這裡,笑笑老師將給各位家長和孩子分享一些經驗和想法,讓學生能夠更加從容的面對中考!

在同樣的時間裡,昏昏沉沉的學習和精神百倍的學習帶來的效果絕對是不一樣的。保持好精神,學習才能事半功倍。

高效學習的關鍵就是充分利用好每天的最佳時間段—“黃金時間”。

什麼是“黃金時間”?黃金時間就是學習效率最好、最高的時間段。人在一天的不同時期,大腦活動的效率是不同的,學習時間的最佳選擇應該是一天中大腦最清醒的時候。

什麼時候是一天中大腦最清醒的時間呢?

生理學家研究認為,一天之內有四個學習的高效期,如果使用得當,可以輕鬆自如的掌握、消化和鞏固知識。

重點中學班主任:哪個時間段學習效率最高?送你高效複習方法!

四個高效學習時間點

第一個學習高效期:清晨起床後

大腦經過一夜的休息,消除了前一天的疲勞,腦神經處於活動狀態,沒有新的記憶干擾。此時,學習一些難記憶但是必須記憶的東西較為適宜,如歷史事件等。這個時間記憶印象會更加深刻。有時,即使暫時記不住,大聲念上幾遍,也會有利於記憶。清晨是一個學習記憶高效期。

第二個學習高效期:上午8點至10點

這個時間段,人的精力充沛,大腦易興奮,擁有嚴謹而周密的思考能力。認知能力和處理能力較強,此刻是攻克難題的大好時機,應充分利用。

第三個學習高效期:下午6點至8點

這也是用腦的最佳時刻,不少人利用這個時間段來回顧、複習全天學過的東西,加深印象,分門別類歸納整理,也是整理筆記的黃金時間。

第四個學習高效期:入睡前一小時

利用這段時間來加深印象,特別對於一些難於記憶的東西,要進行復習,這樣不易忘記。

除以上一般性的學習時間規律外,對於不同的同學來說,還有自己獨特的學習時間規律和習慣。為提高學習效率,要善於發現並充分利用自己獨特的最佳時間段。同時,要養成在固定的時間進行學習的習慣。

第一段:全部學科的總複習

1.列出重要內容一覽表

為了便於記憶和應用,你要把重要內容列成一覽表,將其縱橫關係整理清楚,做到一目瞭然。

一覽表可以一張張分別做,也可以綜合在一張大紙上。

對於那些需要背誦的、互不連貫的內容,則可以使用卡片來記憶。

這一階段的工作,主要是整理一覽表和卡片,在以後的階段複習中,只要不時地加以使用便可以了。

2.消除疑點

在完成了“整理”工作後,就應開始實質性的複習了。這時候往往會遇到一些疑難問題。

一般來說,這類問題大多是有關考試的“關鍵性問題”。一定要理解深透,如果能以這類問題為中心開展相互討論,必然大有好處。比如討論中,你無法扼要說明問題,這就表明你對那個問題仍未徹底掌握。

第二段:全力突破不佳的科目

這一階段主要目的,是突破成績不佳的科目,但這並不是說其他科目可以丟開不管。

1.重點在於做練習

這個階段的複習重點在做練習,以訓練應用能力。像數學學科,可以使用習題集之類的書。所做的練習,要和教材的基本內容有關,針對性地做一些練習,進一步鞏固相關的知識。

語文、英語等學科,要以教科書為中心,反覆練習讀法、譯法、語法等。這些學科的知識範圍較寬,複習時應把思路放開些,把有關的知識聯繫起來進行綜合練習。

2.征服較差學科的方法

基礎不紮實,卻猛看各類參考書,或是做各種很難的練習題,不但浪費了時間,效果還不會好。關鍵是應真正掌握基本的概念、公式、定理等。

複習這類學科,最好是與一位擅長這些學科的同學一起進行,這有利於你在短時間內提高成績。

面對一門學科,你也不能平均使用力量,可以把了解的部分作一般的複習,把主要精力集中在加強薄弱環節上。

第三段:各科重點複習

1.完善知識系統

首先,要把先前整理的知識系統一覽表拿出來,再專心地看一看,將內容按順序和它們之間的關係記在腦子裡。記憶的時候,光看是不能完全解決問題的,你至少要把重要的項目背出來,在紙上默一遍。對總的線索有所瞭解後,其他內容順藤摸瓜,按邏輯順序充實,不必那麼費勁就記牢了。

2.巧製作小卡片幫助記憶

對於那些需要背誦的、互不連貫的內容,則可以使用卡片來記憶。形象性的卡片也會讓自己的記憶加深,小卡片看熟了之後,當大腦要調動這個知識點時,會習慣性地搜索到在哪張卡片的哪個位置,知識點也就跳躍了出來。

3.充分利用各種測試卷

考試的終極奧義應該就是發現不足,為下次努力指明方向。所以期末考前我們完全可以合理的利用考過的試卷來進行復習。

① “馬上寫”:首先把做錯的題,重新抄一遍,然後寫出正確的答案(包括過程,可以問老師,也可以問同學)。其次把要求寫出前一段學習中哪些知識的掌握存在問題或是對老師的教學有什麼要求。

②“認真析”:這一條最為重要,要對考過的試卷進行自我分析。包含以下要素:

a.考試的綜合評價,即哪些題目做得比較好,哪些題目存在失誤?(這個是發現自己相對應板塊知識點的掌握程度)

b.錯題糾正,即要寫出正確答案,主觀性試題還應根據老師講解的解題思路補全點。

c.對錯題進行歸類,找準原因,對症下藥。

4.增加每日記憶頻次

除了保證每日常規記憶時間外,還可以增加每日記憶的頻率,而不是增加每次記憶的時間,比如說早上背20分鐘,中午背20分鐘,下午背20分鐘,這樣一天就有1個小時在背誦,同時為了提高效率,比如每次將陌生的英語單詞勾畫出來,重複時只背這些單詞,達到眼熟。

5.由近而遠的複習策略

考試的最後衝刺階段,一般人往往按考試範圍的順序,“由遠而近”地複習,即先複習最先學的章節。這樣複習有好處,開始很用功、很周密。

但是,後面部分的內容和前面相比,是對前面知識的綜合,難度也高,出題的可能性當然也大。且後學的知識,一般綜合性比較強,常常牽涉到前面的知識,這樣在複習後學的知識時,遇到以前學過的較模糊、拿不準的知識,再隨時往前複習,容易使前後知識聯繫起來,兩者都加深了印象。

總之,臨近考試的衝刺階段,對重要內容,先複習最近學過的,然後再一步步向以前學過的知識延伸,這樣複習,效率更高些。

方法這麼多,但是,要想期末考複習效果更好,成績不同的學生,在複習過程中側重點也不同,一定要針對自己的實際情況,量身制定複習計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