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我高位下拉可以拉高於體重的,卻做不了引體呢?

QQ空間用戶22517204

您好,很高興為您回答這個問題,我是賽普健身導師李吉寬。

雖然都是練習背的動作,但是高位下拉是近端固定的開鏈動作,而引體向上卻是遠端固定的閉鏈動作,對於身體肌肉關節的要求也不一樣。

首先看一下做高位下拉這個動作時,由於我們的腿部被固定所以整個核心以及下肢非常穩定為下拉做好了準備,同時下拉時我們可以用背部肌肉做後仰助力,所以可以下拉很大的重量。

再看一下引體向上的動作,這個首先需要雙手緊緊的抓住槓桿,那麼整個身體的重量首先依賴於你小臂的握力,如果你小臂的耐力很差,還沒有做引體向上已經先酸漲無力了。其次引體向上對核心的要求非常高,做動作的時候,除了手臂發力,還需要腰腹核心發力控制身體做脊柱的伸展,這樣背闊肌才能充分的發力將身體向上引起,如果核心比較弱,不能控制身體在懸垂的基礎上做脊柱的伸展和後仰,只能依靠手臂的力量向上提拉我們的身體。所以就變得異常費力。

所以想要做引體向上首先多加練習我們的小臂的耐力,並且用助力引體向上協助我們把引體向上的模式做對,動作時利用核心的力量伸展脊柱讓背闊肌發力,然後通過刻意的練習逐漸減少助力,直到我們能夠做一個引體向上為止。

更多健身乾貨,請大家關注我們!


賽普健身學院官方賬號

我是魔獸 思遠,今天回答小夥伴的提問:為什麼我高位下拉可以拉高於體重的,卻做不了引體呢?

在背部訓練時肯定少不了一些最常見的動作,比如說高位下拉還有引體向上。有些小夥伴就問,這倆個動作很相似,那高位下拉可以直接代替引體向上嗎,其實兩者還是有一定區別的。

首先我們來簡單分析一下,這兩個動作在整個運動過程中肌肉和關節的運作關係。主要參與的會有兩個關節,第一個是我們的肩關節做肩內收,第二個是肘關節做肘屈的動作。


這倆個動作可以有效地訓練到我們的背闊肌、大圓肌,還有我們的手臂肌群。當然針對不同的握法,寬握、反握或者是掌心相對對握,手臂包括背部肌群的一些小細節也會隨之發生改變。

那還有一點需要大家明白,因為引體向上更多地是一個自重的訓練,當然如果你覺得自重,不足以對你的背部肌肉有足夠刺激的話,那你可以選擇負重訓練。


而高位下拉,可以隨著我們自身力量去做一個很靈活的調節,選擇不同數量的插片,合理調整負重。

另外,引體向上對自身的協調性穩定性更高,需要你穩定核心保持重心,不然身體會前後晃來晃去,而高位下拉直接固定好了雙腿,可以幫助你更好的感受到背闊肌的收縮,對於剛剛接觸力量訓練的夥伴是不錯的原則。


總的來說還是建議大家兩個動作都嘗試去做。再相似的動作也會有細微的差別。

今天分享到這裡,關注我們,下次再分享,今天和大家分享到這裡,我是IPTA國際健身教練學院導師:成思遠,喜歡健身的朋友可以關注我們,有更好的建議可以回覆留言。


就愛玩鐵

我是魔獸 思遠,今天和小夥伴分享健身問題:為什麼我高位下拉可以拉高於體重的,卻做不了引體呢?

引體向上可以說是背部訓練中經典的王牌動作了,但是和它有一個非常相似的動作,高位下拉,那有些人會問高位下拉可以拉過自身的體重,但是為什麼還是沒有辦法去標準的完成引體向上。

首先簡單的分析一下引體向上和高位下拉究竟有什麼區別?引體向上肯定就是直接拉起來你的自重,除非你使用一些輔助的工具。比如說彈力帶,通過彈力帶來減輕你的一個負重或者是說戴一個腰帶,然後選擇不同重量的槓鈴片去做負重的引體向上。

那高位下拉的話就比較靈活,可以隨時調整配重片的數量,然後去調節整個向下拉的一個阻力,所以說高位下拉對於初學者力量不足,很難找到背闊肌的發力感,可能會合適。

那第二點,因為高位下拉,是有可調節座椅去固定下半身腿部的,這樣核心就不用發力太多幫助去穩定身體,但是引體向上會不同,核心需要收緊,保持重心向下,保證身體不要來回的晃動。所以說這個對核心的穩定,身體的協調性都是有一定要求的,高位下拉相對較簡單。

再者做高位下拉時如果重量較大身體會前後晃動,產生一個初始力去幫助你更好的完成下拉。所以說,如果你可以拉到自身體重甚至超過自身體重的話,可以去嘗試做引體向上,但是這個需要一定時間的練習適應。相信你很快就可以順利的完成引體向上了。


愛健身的魔獸

誠邀。

按照標準要領練習,如果高位下拉能拉重於體重,那麼也能做引體向上。除非你是練習了很多次高位下拉接著去做引體向上,這時由於背闊肌和手腕,大小圓肌,肱二頭肌完全處於疲勞狀態,無法再次迅猛發力,當然做不了引體向上。

實際練習中,二者只要你能做其中一種,則兩種都是可以做的。

真正做不了引體向上的原因只有兩種:

①肌肉力量不足,手臂力量不足。

②體脂率過高,就是肥胖。體脂率過高導致肌肉無法承擔身體的重量。

顯示你屬於第①種,高位下拉體力透支後的肌肉力量不足,手臂力量不足造成了做不了引體向上。

下面我們大致瞭解高位下拉和引體向上的一些相關知識。

高位下拉和引體向上其實差不多。都是為了更好地鍛鍊背部肌群:背闊肌,大圓肌,小圓肌和菱形肌,肱二頭肌等。

二者在鍛鍊過程中各自應該留意的關鍵點。

一,高位下拉在鍛鍊中應該著重注意以下幾點要領。

①當你在最高點完全伸展開雙臂時,要保持軀幹豎直和背部的微拱,保持挺胸和繃緊。

②將雙肘儘可能地向下和向後拉拽,直到橫杆接觸到上胸肌。

③使用背闊肌收縮的力量拉動重量,不是手臂。

④注意運動節奏控制合理,動作還原要靠背闊肌還原,而不是完全身體的放鬆。

⑤下拉時肩部肌群放鬆,不要聳肩。

⑥每次先用一隻手抓住橫槓,然後用力牽拉,直到能感覺到背闊肌幾乎拉伸到髖部。

引體向上相對簡單點,現在小學體育課就有鍛鍊。關鍵是動作要標準。


①需要一定的握力和上肢的力量

②手臂力量必須達到能克服自身的體重才能完成。

③引體向上分兩種:靜力引體向上和借力引體向上(可以擺動身體),大多數人用的是第二種。不信,你回憶回憶。
綜上到述。你之所以在做完高位下拉後做不了引體向上,很可能是你的肌肉力量已經暫時透支,還沒來得及恢復,手臂手腕的力量無法承受你的體重。注意別過度鍛鍊,要循序漸進,堅持訓練,一定可以的,只是時間問題。


胡國勇

第一,有可能高位下拉動作不標準有借力可能。第二,因為二者雖然動作看似相同,但募集肌肉卻有所不同,另外協調性要求也不同。

總結了很多網友評論:還有很大可能性是在高位下拉時動作不標準,有借力的可能性,而引體向上時則無法借力所以拉不起來。感謝留言的這些朋友。


總體來說,

對於大多數人來講,引體向上動作難度要高於高位下拉(朋友們可以去做個試驗,在引體向上時配重至高位下拉最大重量看拉不拉得起來)。

除去前面講到的高位下拉有可能借力導致“高位能拉起體重,但做不了引體”的錯覺。最大可能性是由於兩者發力模式不同導致。

二者發力固定點不同

高位下拉屬於近固定動作。近固定是指發力時固定點處於身體軀幹近端部位,發力時肌肉做向心收縮。

而引體向上屬於遠固定動作:發力固定點處於身體軀幹遠端位置。

由於固定方式不同,所以下面很多細節也發生了變化。

發力時募集肌肉側重不同

在這兩個動作上,除了背闊肌之外,還有其它很多肌肉(群)參與了力量訓練動作中,主要包括肱橈肌、肱二頭肌、三角肌、肱三頭肌等。

  • 做引體向上動作時,肱二頭肌和肱橈肌的募集程度比較高。

  • 做高位下拉動作時,所有肌肉募集度較為平均。

因為這兩個動作發力的側重不同,就決定了同一個人在做這兩個動作時,引體向上動作要比高位下拉動作更為困難。“硬派健身”有相關文章大家可以自行查找。

協調性問題

高位下拉器一般會固定人體下半身,另外高位下拉的發力固定點在肩部。所以做這個動作時人體處於一個穩定狀態,只需要集中目標肌肉力量就能夠比較好的完成動作。

而引體向上動作由於發力固定點在手部,在做動作時肘、肩、背等多個肌群都要協調發力,以保證身體平衡穩定,所以引體向上的協調性需求更高一些。這也讓引體向上的難度高於高位下拉。



總體來說,大多數人引體向上的難度要高於高位下拉,但隨著整體肌肉力量的加強,長時間進行健身的朋友終究會做成功引體向上這個動作的。

努力練習,加強營養,讓目標肌肉逐漸的強壯起來,總有一天你會拉起引體向上的。加油!

以上。


叫瘦論健

◎引體向上,我相信是大家都不願意多碰的鍛鍊項目吧!其實如果你能標準的做好了,對你的背簡直刺激的不要不要的,次數少,效果好的鍛鍊技能為什麼不get了!

◎首先分析一下引體向上拉不好的一些原因:No1.背部本身力量很差,得先從其他鍛鍊方式刺激鍛鍊。No.2肩胛骨的穩定性不夠。No.3最後的臂力,有一塊相對來說不起眼卻發揮很重要的肌肉:肱橈肌。

▼看看正握的引體向上姿勢:

▲力量遞進方式:背-臂-小臂。很多人最後拉不上去或只拉得到一般的原因,就是小臂上的肌肉很弱[肱橈肌],因為最後他關係到,遠固定大臂朝小臂方向靠攏的這一個動作,才能完成整個的引體向上。

◎介紹一下這塊肌肉的位置:

▲粉紅色區域就是肱橈肌的大概位置,是鏈接大臂和小臂的一塊重要的肌肉。

▼那麼就奉上鍛鍊這塊肌肉的動作圖吧!

▲注意的是:一般都用輕重量去練習,可以從彈力繩進階到啞鈴。相信經過一段時間的加強和背、肩部的鍛鍊,你能更好的完成硬體向上,挑戰你完美的後背。


型動

一個是引體向上拉起自身的體重,一個是高位下拉拉起與體重相等的重量,二者看似沒什麼區別,但發力肌肉的承重是不一樣的。

原因分析

一,簡單點對比吧,如果你做高位下拉,重量超過你的體重,如果沒有固定杆固定下肢,你是不是會被重量拉起來呢?你之所以沒有被拉起來,原因就是下肢的固定給了身體一個向下的力。而引體向上把所有的體重都施加在功能肌肉上,並沒有藉助外力,因此引體向上時肌肉承受的重量要比高位下拉要大很多。



二,做引體向上時,下半身都是懸空的,人體需要調動更多的肌肉參與身體的穩定,這樣的話有些肌肉除了要參與完成引體向上還要參與維持身體穩定的作用,因此難度會更大。而高位下拉時,下身穩定,肌肉可以跟集中的參與完成高位下拉,而不需要分散一部分力去維持穩定。



聽了以上解釋相信大家都清楚了吧。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留言,如果覺得文章不錯,可以幫忙轉發,謝謝。


運動康復王帥

首先,如果高位下拉可以拉高於體重的重量,是肯定可以做引體向上的。至於為什麼會出現做不了的情況?很多人分析的什麼核心力量、手臂力量,遠端發力等等,都是扯淡。

最主要的原因,是器械!

1,你做高位下拉的器械,重量標準嗎?你拉起的鈴片,真的有體重那麼重嗎?很多器械廠家為節省成本,會虛標重量哦!

2,器械如果採用的是滑輪,那上面是不是有動滑輪?一個動滑輪可以省一半力哦!

3,器械如果採用的是槓桿,那槓桿兩端的力臂一樣長嗎?很多器械都是省力槓桿哦!

本人65公斤,引體向上做不了幾個,但可以70公斤高位下拉做幾十次,我用的是帶動滑輪的龍門架做的!😭


樸石樸石

首先,我可以告訴你,如果你高位下拉可以很標準的不借力拉到自重,引體你是肯定可以起來的。

關於上面樓層的大神講的什麼近端發力點,關於複合型動作的理論,我都不敢苟同。

高位下拉屬於固定器械,在發力時,對於肌肉的控制力和全身的協調性要求相對較低一點。但是因為是固定器械,腿可以固定借力,導致很多人高位下來發力點都不對,沒有把背固定好。就像高手的臥推是靠胸肌收縮,槓鈴向上,而新手會把槓鈴頂起來是一個道理。

同樣,引體向上,也可以借力起,但是就完全失去了引體複合型練背的優勢。

所以,我可以負責任的說,如果動作都標準,高位下拉可以拉一倍體重,引體也是可以起來的。

提問我更多理解為:為什麼高位下拉可以"借力"拉一倍體重,引體不借力卻起不來。


小草謙遜訓練

正常來講高位下拉能拉高於自己體重,引體向上肯定是能做的上去。以我自己為例,我引體向上可以寬握負重30公斤做,加上體重有100公斤多,但高位下拉只能拉70公斤的片。你這種情況我是沒碰到過,很反常,有可能你高位下拉藉助很多上背部的力量,高位下拉其實是和引體向上相同的動作,只不過固定點不一樣,一個近固定,一個遠固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