粵港澳大灣區惠州、江門、肇慶三地目前經濟發展如何?

午茶資訊

本人認為惠州最有潛力,惠州目前的經濟好於江門、肇慶,屬於二線城市。

惠州地理位置優越,西接廣州、南接深圳。現在惠州市中心已經擁有比較多樣化的交通系統了,2017年莞惠城軌全路段都開通。東莞與惠州都是靠近深圳的城市,惠州與東莞幾乎一體化了,城軌的開通就是證明。



惠州土地面積較大,南部靠海,雙月灣、巽寮灣是著名的海邊景點,以及市中心的惠州西湖風景名勝區,惠州的旅遊業發達,許多人來到惠州旅遊。

惠州擁有惠州南站、惠東站兩個高鐵站,最快半小時可以到達深圳,有少部分人在惠州居住,深圳上班。

所以粵港澳大灣區的惠州、江門、肇慶三個城市中未來前景最好的是惠州。


Lajevous

剛過去的2017年,粵港澳大灣區9城+2個地區GDP總量正式突破10萬億大關,創造了全國1/8的GDP。

其中,惠州GDP收入3830.58億,增長7.6%,在廣東排名第5;江門GDP收入2690.25億,增長8.1%,在廣東排名第9;肇慶GDP收入2200.61億,增長:5.2%,在廣東排名第12。目前來看,在這三個城市中,惠州的發展潛力最大。

惠州的發展主要受益於深莞惠都市圈。深圳總投資1.4萬億,實施“東進”戰略,加快深莞惠一體化。惠州也提出全面對接深圳的“東進”戰略和廣深科技創新走廊,預計將有 5 條地鐵分別於深圳軌道交通對接,承擔深圳的人口、產業轉移職責。

同時,惠州瞄準世界科技前沿,推動“港深創新+惠州智造”,將把惠州建設成為粵港澳大灣區科技成果轉化高地。而且,惠州還有大亞灣優質海景資源,未來可以承擔大灣區度假旅遊勝地。總的來說,粵港澳大灣區規劃促使惠州的價值日益凸顯!

江門和肇慶的競爭力相對較弱,基礎設施建設不夠完善,人口流失與滯漲的現象嚴重。不過,粵港澳大灣區的到來給區內城市都帶了紅利,肇慶和江門也有了新的機遇。

江門的定位是粵港澳大灣區西翼樞紐門戶城市,為粵港澳大灣區建設,珠三角新一輪產業轉移,提供更大空間、更高水平的產業平臺作支撐。而

肇慶的定位是連接大西南的樞紐門戶城市、粵港澳大灣區新型城市,將培育新能源汽車、先進裝備製造、節能環保等3個千億產業集群。

江門和肇慶,必然能夠在粵港澳大灣區各城市相互融合與深化合作中,獲得政策、經濟等資源的支持,未來發展空間也不容小覷。

【關注:粵港澳大灣區,好內容等著您】


粵港澳大灣區

惠州最有發展潛力。惠州在各方面都領先於後兩者,不信我們來比較一下~~

首先最直觀的是經濟方面。

根據各城統計局的數據,2017年,三城國內生產總值數據以及在灣區9市2區中的排名如下:

惠州 GDP3830億 增速8%,灣區第6

江門 GDP2600億 增速8%,灣區第9

肇慶 GDP2190億 增速5%,灣區第11

毫無疑問,惠州經濟實力遙遙領先於江門和肇慶。


再來看看地理位置。

區位也是影響一個地方發展的很大因素,尤其是在粵港澳大灣區城市群中,誰距離灣區中心城市越近,得到的發展機遇就越多。

粵港澳大灣區中,三個一線城市(香港、深圳、廣州)都分佈在珠江口東岸,惠州雖然不直接分佈於東岸,但緊鄰深圳和廣州,且近香港,對比位於西岸、遠離廣深港的江門和肇慶,區位優勢相當明顯了,誰得到的發展機遇更多也不言而喻了。


俗話說“要想富,先修路”,我們再來對比三城的交通建設狀況。

惠州:截至目前為止,莞惠城軌已經全線開通,深惠城軌目前也在規劃中,“深莞惠”城市圈正在不斷深入建設,將來還將規劃與廣州的軌道交通連接。目前惠州已有兩個高鐵站——惠州南站和惠東站,其中惠州南站將來將直接銜接深圳地鐵和惠州地鐵,成為深莞惠城市圈中重要的交通樞紐。

江門:廣珠城軌江門段

肇慶:廣佛肇城軌肇慶段


人口比較

惠州常住人口比江門肇慶多,且人口流入正常。肇慶和江門在 11 個城市中,屬於第四層次。肇慶過去一些年,人口處於流失狀態,江門人口滯漲,幾乎沒有競爭力。儘管是珠三角城市群中的成員,但九個城市內部組團搶奪資源,城市與城市之間競爭、擠兌多於合作,肇慶、江門毫無爭奪的力量。

總得來說

惠州在各方面的條件都比江門肇慶優越,在灣區發展潛力也比兩者大,受益於深莞惠都市圈。惠州目前正在推進建設地鐵 1 號線,將與深圳地鐵 14 號線對接,預計未來將有 5 條地鐵分別於深圳軌道交通對接。將承擔深圳的人口、產業轉移職責,惠州還有大亞灣優質海景資源,未來可以承擔大灣區度假旅遊勝地。大亞灣是難得擁有產業和旅居雙重價值疊加的板塊。



大亞灣其易房網

惠州經濟發展目前已經領跑江門、肇慶大半個身位

據資料顯示2017年惠州、江門、肇慶三城的GDP、一般公共預算收入分別為:

惠州:3830.58億,增速7.6%,人均gdp 80222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389.0672億

江門:2690.25億,增速8.1%,人均gdp 59204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222.069億

肇慶:2200.61億,增速5.2%,人均gdp 53876元,一般公共預算收入:94.85億

從以上數據不難看出,目前惠州無論從GDP總量、人均GDP或一般公共預算收入等數據都已經拉開與江門、肇慶的距離。其中一般公共預算分別比江門、肇慶多出167億、295億;GDP總量分別比江門、肇慶多出1140億、1630億。惠州經濟發展已經拋離江門、肇慶大半個身位。

未來三地發展潛力各有千秋,惠州區位略顯優勢

肇慶位於粵港澳大灣區的西北邊緊鄰佛山、廣州,是大灣區聯繫西南省份的門戶,肇慶作為聯繫西南省份的門戶未來發展潛力巨大;

惠州緊鄰廣州、東莞、深圳毗鄰香港,是深圳東進發展的橋頭堡在承接深圳產業轉移中近水樓臺,未來發展潛力顯而易見;

江門位於珠江西岸緊靠佛山、中山、珠海,隨著未來粵港澳大灣區概念漸漸的深化落實,和未來深茂高鐵江門至深圳段、港珠澳大橋、深中通道等各大型基建工程建成並啟用,將大大拉近江門與珠江東岸核心城市的距離,江門勢必會借勢從中受益,有望縮短與惠州的差距。


因此未來三城市經濟發展中,惠州潛力最大、江門有望借勢追趕、肇慶仍需努力。


零距離工作室

小外認為未來惠州的發展更有潛力

首先:去年惠州的各項指標遠遠超過江門和肇慶,未來幾年也會繼續著這種格局,城市都是在完善的城市規劃基礎上發展。就過去一年的各項指標顯示,惠州比江門和肇慶的發展更有潛力



其次:從上圖可以看出,在粵港澳大灣區版圖中,惠州、江門、肇慶都處於邊緣地帶,但惠州臨近廣州、東莞、深圳,就地理位置就比江門和肇慶好很多。

最後:就是產業和人才轉移,就目前為止。很多在東莞、深圳的就業選擇在惠州買房的人士,我相信如果有一天他們要選擇離開,惠州一定是他們的第一選擇。一個城市的發展人才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組成因素。

終合以上,小外認為惠州發展潛力更大,你說呢?


9小時之外

一、肇慶創新驅動和智能轉型上提升空間大。首先,要積極開展短板專項攻關工程,鼓勵對關鍵技術和零部件有需求的整機廠和配套廠一起研製攻關,重點突破制約裝備製造業發展的高精度、高性能、高可靠性基礎零部件的質量控制和工藝技術。其次 ,智能轉型就是肇慶結合《中國製造2025》作為主攻方向,大幅提升生產效率、資源綜合利用率,大幅度縮短研製週期,大幅度下降營運成本,大幅度下降產品不良品率。

二、肇慶是珠三角最具潛力和承載力的城市。肇慶位於珠江—西江經濟帶、粵桂黔高鐵經濟帶、珠江西岸先進裝備製造業產業帶 ,“三大經濟帶”疊加交匯點 ,是粵港澳大灣區的組成部分,面積佔珠三角的四分之一,土地開發強度為僅為6.5%,營商成本比較優勢突出,是企業進軍粵港澳大灣區和拓展大西南腹地的重要戰略支點。


ouyang53203

我認為江門的發展潛力最強,惠州與肇慶都有潛力,但畢竟兩地屬於山區,說潛力除非挖到稀土,否則就算風光也是暫時的,惠州目前依賴深圳,而肇慶也直接受廣州影響,但江門卻是全靠自己發展,雖然經濟起伏有序,但從清末至今,江門的經濟繁榮在廣東省站在前列還是佔主流的,這就是江湖地位!


廣東十府




伯平11

三市中當然是惠州發展最有潛力,地理位置那兩個市是沒法比的,中山現在都比不了,江門土地面積也大當地理位置不好發展有限,東莞佛山現在惠州是比不了過兩三年可能連東莞佛山也比不了,惠州土地資源太大了,面積比廣州還要大,土地大地理位置好發展後勁是無可限量的,土地少的城市用去改造困難重重。


順其之然1

這三地還是惠州發展有潛力,我們從基礎建設看,交通方面會有兩條高鐵開通,贛深和廣汕,從惠州到廣州和深圳都只要30分鐘,將會大大提升城市之間的距離,經濟發展必須交通先行,另外會有幾條地鐵線連接深圳,從文化來看,惠州更包容,幾乎全城普通話,反觀江門等基本是方言白話,惠州的外來人口比重大,快速融入惠州,這點和深圳很像,從產業看惠州眾多產業在發力,國家三個中韓產業園之一,潼湖智慧區包括香港城市大學惠州校區等,產業和人才更有優勢,10年內惠州發展可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