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評價柳傳志發表的關於聯想榮譽保衛戰的文章?

曾記否385

如果我是柳傳志,我也會這麼大聲呼籲,甚至直接公開背後的使壞者,就這麼不明不白地被扣上屎盆子,誰都會急。

譚醫生與鴻茅酒的事沒什麼人關注了,中興悲傷的後續沒人關注了,倒是三十多年來中關村乃至全國的標杆企業聯想,被全民消費,被放在太陽下曝曬,這是極不正常的事。

目前眾多一線企業家站出來發聲支持柳總及聯想,我也從來不覺得或說聯想有可能賣國。

以悟空問答上多數網友的評論看:

1、聯想的產品、售後,及消費者關係,的確積累了不小的問題。

2、同款產品國外比國內貴,如果這個解釋不清楚,對它的質疑就不會消退。

依我看,一定有不少產品是這樣的,跑到美國買原本正貨比進口到國內便宜不少,典型的是汽車,因為關稅等原因吧。

聯想收購了美國的企業,是不是這個現象是常態,聯想這家有旗艦意義的公司是不是要為整個不合理的常態做些什麼。

目前聯想被當作靶子在討伐。

3、網絡上多數是謾罵的,是不理性情緒表達,我個人看不出是有組織的攻擊。

聯想幾十年積累的良好聲譽,在這幾天毀掉了不少。但苗頭其實一直都有,主要還是業務發展遇到瓶頸。

4、以前吹捧得有多高,就會摔得多慘。聯想這一案例,給中國企業的品牌經營上了一堂深刻的課。

記得娃哈哈在與達能的股權爭奪戰中,曾舉過民族大旗,在併購IBM PC業務時,聯想也被當作民族企業的榜樣。

這些在全球化不斷深入的過程中,負向會越來越明顯。這次網友的過度反應就是明證。

這次眾多一線大佬企業家團結出重拳,打中的其實是空氣。沒有給人多正氣凜然,因為實在是軟性的,虛空的東西多,精神層面是沒辦法評絕對優劣的。

除了證明柳老爺子為人正直,朋友眾多,精神可敬佩之外,實際含義並不多。

朋友之間自然會有道義的支持,但企業家有時也會混淆自己的影響力。

商業就是勢利和無情的,為人再好,業績沒出來,啥都不是。

媒體也好,公眾也好,就是這麼捧殺棒殺企業及企業家的。別以為是其他原因,比如人格品質,比如行業貢獻。希望每個企業家都記住這一條。

業績沒了就乖乖接受一切質疑。商業競爭之殘酷,這就是其中一條緣由。

討論技術有無國界,人格與企業經營,情緒如何失控等等,那是另外維度的問題。

對聯想的質疑,及高管被認為無底氣的回應,全都因為業績根基鬆動了。

成王敗寇,就是創業者、企業家、政治人物的宿命,真要翻轉,那就是社會領域的範圍了。是人文學者們,小說家們發揮的地方了。

聯想,慢慢讓各種聲音自然消退吧,別再下一步了。


財經作家邱恆明

也許,很多人對柳傳志的保衛戰文章仍然感到不滿甚至憤怒,仍然認為聯想是一家賣國企業,柳傳志、楊遠慶等是賣國賊,仍然要追問給誰投了票。

我要說的是,對企業來說,愛國有多種表達方式,可以是轟轟烈烈地愛,也可以是默默地愛,可以是比較瘋狂地愛,也可以是充滿溫情地愛,可以用“寧可餓死,不吃美國的救濟糧”的硬漢方式去愛,也可以通過改善與其他國家的關係、謀求更好的發展環境去愛。

愛,關鍵在於心,而不在於說得多好聽,喊得有多響。聯想對祖國的愛,是在為中國經濟的發展、為中國人創造就業、為打造中國品牌多做貢獻、訓中國企業走向世界。即便在“5G投票”問題上,沒有投華為的票,也不是不愛國,不是不支持華為。有時候,戰術需要與戰略結合起來,才能取得最佳效果。一味地談戰略,難以取勝,一味地講戰術,也難有效果。簡單粗暴地用不支持高通、不投高通的票,從解氣上看,可能會效果很好。但是,從發展和長遠來看,未必是好事。

中國的對外開放,決不是與其他國家鬥得越兇越好。在原則問題上,是絕對不能有任何討價還價的,也是決不能讓步的。但在具體問題上,就應當看效果、看對整體利益的影響。聯想投高通的票,從感情上講,確實有點接受不了。但是,站在全局、尤其是長遠利益考慮,就未必是一件錯事。通過投票,給自己更多的時間,給中國企業更多的時間,為自己、為中國企業在科研水平上提升創造更好的外部環境,應當是我國改革開放四十年最重要的經驗之一。因為,沒有良好的外部環境,同樣難以保持較快的發展勢頭,甚至會很難發展。

為什麼會有這麼多知名企業家支持柳傳志,而在柳傳志的講話中,聯想的行為,也得到了任正非的理解和接受,說明企業在國際競爭中,不能只講義氣,也要講策略。只要不在重大原則問題上犯錯誤就行。如果還要死揪著聯想不放,我覺得,就不是愛國,而是極端行為了。

愛國需要理性,只有理性地愛國,才能比較客觀地表達自己的情緒,讓自己的愛國行為不成為一種發洩、一種聲嘶力竭。


譚浩俊

聯想這次被扣上了“賣國”的帽子,柳傳志不得不挺身而出。

柳傳志《行動起來,誓死打贏聯想榮譽保衛戰》的公開信,從內容上看確實有明顯的避重就輕特點。

整封信以柳傳志的口吻來寫,一方面闡述了自己對這次投票事件的看法,並且引用了自己與華為任正非的通話:他也認為聯想的投票沒有問題。

但是對於當時5G投票事件的具體情況,柳傳志在信中只用了兩句話來表述:第一輪(RAN1#86bis)投票的時候,聯想基於自身前期技術和專利儲備選擇了LDPC技術方案。第二輪(RAN1#87)投票時,我們綜合考慮國家整體產業合作、創新與發展,堅決選擇了聯想之前沒有太多技術積累的Polar碼方案。

1700多字的《保衛戰》中,用來解釋聯想此次投票事件的選擇只有300餘字,而闡述聯想發展不易的內容則佔到公開信篇幅的4成。因而這次的公開信,不僅沒能讓聯想的“保衛戰”打贏,反而因對5G投票事件解釋的不清不楚引發了一波又一波的輿論衝擊。

也許正如柳傳志所談到的,自己沒有參與這次投票,不瞭解這件事的始末,所以這封對聯想人的“保衛”號召信依然在打感情牌。

聯想人有沒有奮起保衛尚不清楚,公眾不買賬是實實在在體現在評論中的。

這次的公開信對於聯想而言實在算不得及時滅火,楊元慶說的沒錯,這件事本就是一個技術問題,但恰恰是技術問題,公眾對於技術的瞭解能力有限, 對於投票事件更關注事實,柳傳志的《保衛戰》沒有給到公眾想要的事實。

事實不清,含糊其辭,才是引發更多猜疑和攻擊的催化劑。

借用網友“史振宇律師lawyer”的留言:我就想知道聯想給誰投票了。


AI財經社

聯想的一封對員工的公開信,鬧成了一個典型的公關事件,而且還是一個可以寫進教科書式的失敗公關事件。

以下是聯想控股董事長,聯想集團創始人,柳傳志,聯想集團董事長兼CEO楊元慶,聯想控股總裁朱立南發佈聯名公開信:行動起來,誓死打贏聯想榮譽保衛戰!

從公關的角度來說,一定是澄清事實,而不是為了將事情擴大化。

因此,我認為,聯想只需要講清楚,投票是怎麼進行的,不要嚴詞不清,也不要顧左右而言它。

其實就是回答清楚三次投票的問題。

1、長碼投票,聯想兩票給高通。結果高通勝,這兩票不影響最終結果。
2、短碼投票,聯想兩票棄權,導致華為一票之差輸給高通。
3、控制碼投票,聯想兩票投華為,最終華為取勝,但是聯想的票不影響結果。 聯想所謂的投華為,其實是控制碼,但是已經大局已定,不需要他來錦上添花了。
而短碼需要他的時候,他卻投了棄權票,導致華為一票之差輸給高通。 主要原因是聯想只說了結果,並沒有說出當年事件的全部經過,這也是網民死咬不放的原因,即使華為親自為其正名也無濟於事。

以上是大家都在質疑的,是不是他們說的那樣,事情真相是什麼?聯想只需要如實回答,而不是上升到汙衊,國家高度。

人民網發文談聯想“保衛戰”。


有些說法固然有失偏頗,但從聯想的角度,卻有自我反思的必要。投票這事情確實與愛國無關,但聯想近年來業績不如人意,產品缺乏新意,技術研發乏善可陳,這些都是不能不正視的問題。為什麼在PC時代,聯想沒有借市場優勢加大研發投入,也沒有像模像樣的產品創新?這可能才是網上質疑背後的根本問題所在,而這個問題需要聯想自己去面對和回答。聯想在和網友打嘴仗的同時,不能只看到這是有人想抹黑自己,還要有自我反思的能力,進而調整公司發展戰略,從源頭上重視技術研發,而不能走“技工貿”的老路。只有用實力證明自己,才是對質疑最有力的反擊。

另外,聯想之所以不得人心,還有一個原因,就是聯想一直是一家是-美-帝良心企業,很多產品,在國內都比在美國高,而且高很多。

聯想解釋是地域銷售策略。聯想首席執行官楊元慶不止一次喊冤“為什麼聯想國內賣的比美國貴,那是因為國內增值稅稅率高達17%,但即使加上17%稅率,國內的價格依然比國外高很多。

我的評論:

1、為什麼大家反響這麼強烈,是因為不從自己自身找問題,也搞不清自己的角色和位置了,你的敵人是誰?是你顧客和消費者嗎?除了你的朋友圈那些賣你面子的企業家,或者礙於面子的企業家?100個,對了,賈躍亭不是也出來支持了嗎,可惜那份支持名單上沒有他的名字。但你的產品是賣給他們的?

2、很奇怪,還把這個對員工的公開信掛在辦公大樓外面,這公關也是醉了。不要學習紅毛藥酒的公關啊,那是經典的一次搞死自己的公關活動。

3、任何品牌危機的發生,第一時間做的不應該是封口、威脅,而是找到問題的癥結,解決問題,化解引起公眾疑慮的各種因素,把事件和輿論消滅於萌芽。不但沒有做好危機公關,反而讓這個事件無限擴大,引起大眾和輿論的狂潮。

4、很多事件都說明,一味的壓制,隱藏問題,對抗輿論和媒體,基本沒有出路。特別是在互聯網時代,自媒體的病毒式傳播你根本難以招架。

5、做好危機管理更加重要,而不是出了問題,一通威脅和恐嚇,還把自己往死裡整,我也是服了。



重溫一下聯想的願景、使命、價值觀

願景:高科技的聯想、服務的聯想、國際化的聯想

使命:為客戶利益而努力創新

價值觀:成就客戶、創業創新、精準求實、誠信正直


觀點:深知精準營銷 創始人 CEO 蔣軍

2018,深知精準營銷將推出客戶戰略合作、深度服務計劃,我們將在全國甄選5家優質客戶(符合基本要求的企業),用一年時間實現1個億的銷售,2年時間對接資本,3年左右實現準IPO,深知負責全程整體策劃、互聯網商業模式設計,營銷運營和資源導入,快速落地和達成業績目標。

現推出企業預定方案,參與企業獲得深知精準營銷免費營銷沙龍名額,分享從0到5億資產的商業發展全案。


蔣軍

對於這次聯想風波我們先不說聯想是不是真的缺乏愛國情懷,是不是真的做錯了,在技術標準上是不是應該加上愛國情懷~有一點是肯定的,聯想的公關水平真的是有點差勁,包括柳傳志這位創始人的文章,因為他的保衛戰敵人是誰?對!是千萬網友,上億的中國老百姓,哪怕沒有做錯,但是從頭到尾有做出解釋嗎?為什麼要擺出一副高高在上的樣子,打響榮譽保衛戰無非是在聯想5G標準投票上澆一把油,讓聯想事件持續升溫~



用心生活的小Q



柳傳志作為聯想集團的創始人,眼見聯想面臨巨大的公關危機,難以坐視,出手化解可以理解。

雖然我也非常痛恨聯想一直以來的商業策略,因為我以前買過聯想的第一代安卓智能機聯想ONE,原以為兩千多塊錢的手機(當時國產中的唯一安卓機和最貴機),即便比不上蘋果應該也不會差到哪裡去,但是到手後先不要說多媒體功能,連電話都不能接。電話響起時你可以看到電話號碼聽到鈴聲,就是無法接聽,因為屏幕死機了,而且燙的像烙鐵。



作為營銷中心總經理助理,天天在約束、處理營銷人員的客服態度問題,結果自己被客戶大量投訴拒接電話,弄得我無從辯解,壓力山大。結果這兩千多塊錢買回來的智能機用了一天多,就成了磚頭,從此躺在抽屜了,從未啟用過。

自此以後,以前讓我崇拜不已的柳傳志和神往不已的聯想,與我成了終生過客。甚至看到別人用或者打算買聯想產品我都會認真講一講我的悲劇。聯想集團誕生於倒爺時代,也就打上了強烈的倒爺印記。其實他叫科技公司原本就是一個偽命題,他如果叫做商貿公司或許偶爾我會關注一下,聯想又淘進什麼新貨上市沒?



這次關於5G國際投票是一個已經過去式的問題,詳情如何我沒有參加,自然也無從瞭解,就姑且借用一下網絡盛傳的情形:“/@少莊主Z:我查閱了當年的會議紀要,翻譯了一下,大概弄明白怎麼回事:1、長碼投票,聯想兩票給高通。結果高通勝,這兩票不影響最終結果。 2、短碼投票,聯想兩票棄權,導致華為一票之差輸給高通。 3、控制碼投票,聯想兩票投華為,最終華為取勝,但是聯想的票不影響結果。 所以聯想所謂的投華為,其實是控制碼,但是已經大局已定,不需要他來錦上添花了。而短碼需要他的時候,他卻投了棄權票,導致華為一票之差輸給高通”。

如果真的是上述的投票情形,聯想作為一個世界上有一定影響力的科技企業,技術歸於技術,按照自己的技術判斷做出自己的選擇無可厚非,不應該因此遭到指責。但是聯想集團的處理方式不應該是口號式的呼喊、威脅,發動聯想職工民粹化抵抗,而是從技術角度說明聯想當時投這兩票的技術考量。

柳傳志作為一個七十多歲,久經沙場的老人,不應該情緒化的宣洩。時隔兩年,舊事重提,背後或許確實有刻意操作和動機,但是如果網傳講的是事實,你的公關模式不是通過威脅堵住輿論,而是講事實擺道理化解輿論。



另外,也應該檢討,聯想的商業模式是不是有問題,如何壯士斷腕予以改進。網民們的指責,其實是哀其不幸怒其不爭,愛之愈深恨之越切的爆發而已。聯想如日中天的時候,華為弱小的讓你們不屑一顧,如今華為不上市硬邦邦的年經營額5000多億,而且能夠在任何商業、技術風浪中傲立,這才是民族企業應有的風骨和自立!


謝金澎

2016.10月,RAN1#86-bis次會議投票決出數據信道長碼方案,三星&高通&諾基亞的LDPC編碼勝出(聯想投了兩票)。

數據信道編碼方案: 有四種方案供選擇,分別為LDPC單一編碼方案(三星&高通&諾基亞提出,參見RAN#86-bis R1-1610767),Polar單一編碼方案(華為提出,參見R1-1610850),LDPC+Polar混合編碼方案(中興提出,參見R1-1610607),LDPC+Turbo混合編碼方案(Accelercomm & Ericsson提出,參見R1-1610604)。對於這4種方案,我們要採用哪一個?

投票過程分為兩步:

1) LDPC單一編碼方案: 支持者16票,主要是歐美日韓企業,也包括聯想和摩托的兩票。

Polar單一編碼方案:支持者1票,華為。

LDPC+Polar混合編碼方案: 支持者17票,主要以中國企業為主,也有部分歐洲和中東運營商,也包括華為終端。

LDPC+Turbo混合編碼方案: 支持者6票,主要是歐洲和日韓企業。

基於上述投票結果,華為Polar方案直接被排除。然後繼續對剩下的三個方案進行投反對票。

2)LDPC單一編碼方案: 24票反對,華為中興等中國企業為主。

LDPC+Polar混合編碼方案: 27票反對,歐美日韓企業為主,這裡有聯想和摩托。

LDPC+Turbo混合編碼方案: 43票反對,中國企業為主,也包括三星英特爾。

到這裡,第86 bis次數據信道編碼方案投票基本結束,確定三星&高通&諾基亞的LDPC方案作為5G eMBB場景的長碼方案。而數據信道短碼方案,要在第87次會議再做討論。

據說,投票結果並不簡單取決於得票數,更是和每個投票企業的權重值有關。而三星高通等日韓歐美企業的權重值,遠遠高於中國企業。

3GPP官方網站,截圖如下:





在10月份投票結束後的一個月內,可能確實也發生了一些事情,不排除有國家意志。所以,在即將到來的11月份投票中,中國企業的基調十分一致。

2016.11月,RAN1#87次會議兩次投票,分別決出數據信道短碼方案(請參考R1-1613307和R1-1613342)和控制信道短碼方案(請參考R1-1613211),所有中國企業包括聯想皆投了華為Polar方案,並非網上傳說的兩票棄權。

但是,對於數據信道短碼投票,無奈於中國企業投票權重值較低(權重值之說,待考證),仍然在數據信道短碼投票中落敗於三星的LDPC。

華為Polar短碼方案: 57票支持(包括聯想摩托兩票,參見下面截圖),14票反對。

三星LDPC短碼方案: 31票支持。

而控制信道短碼投票中,華為Polar方案以55票支持的絕對優勢獲得通過。

對於大家爭議較大的數據信道短碼方案(Polar和LDPC)投票,3GPP官方網站,投票截圖如下:







據說,投票結果並不簡單取決於數量,更是和每個投票者的權重有關,比如高通三星權重特別高(待考證)!

LDPC獲勝,可能還有以下原因:

1、LDPC提出時間長,應用時間也長,部分專利已經失效(或接近失效),專利成本更低。

2、LDPC時間長,技術可能也成熟一些。 在此次投票中,大多數的企業都是支持數據信道編碼的長碼使用LDPC,聯想支持與否都不能改變這個結果(它確實投了三星&高通&諾基亞的LDPC)。

最後,附上第86-bis次和87次會議投票記錄:

第86-bis次會議投票記錄 http://www.3gpp.org/ftp/TSG_RAN/WG1_RL1/TSGR1_86b/Report/?utm_source=wechat_session&utm_medium=social&from=singlemessage

第87次會議投票記錄 http://www.3gpp.org/ftp/TSG_RAN/WG1_RL1/TSGR1_87/Report/?utm_source=wechat_session&utm_medium=social&from=singlemessage


KIY_WONG

聯想的傲慢和中興的背影 柳傳志先生高調發文,誓死保衛聯想。在媒體上引起比較大的反響。 我預言,這個曾經成功的企業,將來面臨著比中興還要慘的結局。 首先聯想並不是民族企業,聯想當年就是以貿易公司起家,利用了國內電子技術和互聯網的時代,快速崛起的企業。前段時間,楊元慶還在國外做路演誓師大會,這些都是銷售的老套路。聯想收購IBM個人電腦,完全採用進口組裝的策略,使得聯想雖然有曾經世界銷量第一的業績,其實絕對沒有第一的實力,更加沒有什麼核心技術的底蘊。 拿著美國芯的中興,走到了與美國人爭利的時候,就是美國人對中興下殺手的時候,反觀華為,由於擁有自我的知識產權,所以儘管對美帝的威脅更大,也不能奈何他幾何。 中興事件已經讓國人覺醒,打鐵還得自身硬,楊元慶不會不知道,柳傳志更加不會不知道,曾經在國內採購賺的盆滿缽滿的買辦企業,很難從買辦的富貴榮華中轉身過來,卻把民眾對他的批評和提醒當做賣國與愛國來批判,我看柳總空有創業教父的名頭,如今老邁痴狂,更加難於拯救日薄西山,昨日黃花的聯想。 拿出好的產品,服務於消費者和普羅大眾,是一個民族企業最大的風骨和使命。世界失去聯想,還是世界;聯想失去消費者,無需再去聯想。


江永多傑袁燦

-----------------------------------

眾創思維創客圈,專注分享關於創業、科技、營銷、自媒體運營的知識和經驗。

創業論

我是文科出身,所以想離開技術層面,站在自己專業:設計師,策劃,企業形象,營銷的角度來談談這件事。



25年前,中國的企業開始蓬勃發展,我們廣告界也順風成長。當時有個新名詞:CI/VI。說簡單點就是系統完整的為一個企業建立起形象識別系統。比方說可口可樂,往超市裡一進,不用細看,紅彤彤的一片,就知道那是可口。在生活中,有些企業,你不用細看文字,遠遠的搭一眼就知道是它,這就是企業形象。這個咱就別談的過於深奧了哈。而當年靠忽悠企業建立CI,VI系統,不少廣告人賺了大桶金。

CI系統過於複雜,15年前基本上也就徹底銷聲匿跡了。但VI系統在目前,依舊是廣告公司忽悠人的重點項目。VI就是視覺識別,它的內容包括:企業標誌,標準字,標準色,名片,工裝,門牌......這些。實際上VI就是把企業的視覺形象內容統一起來,讓企業有自己的特色,讓大家一眼就能認出自己。

但我上面所說的,悄悄的,在10年前就已經落後於時代了,聯想這些企業是毫無知覺,對於企業形象的認識依舊停留在1995年。

很多人認為美國的老大是總統。不對。真正掌握美國的是幕後的財團。美國就是一家公司,財團是公司董事會,而總統是董事會僱的經理,甚至可以說就是個演員。當美國總統你可以不懂經濟,你也可以不懂軍事,你甚至可以不懂政治,但有一項技能你是必須會的:演講。他們的競選可不是人民當家做主,是董事會在衡量哪個演員更受觀眾歡迎。為什麼要選一個能說會道,受大家喜歡的演員?因為美國總統就是美國這家公司的形象,品牌代言人。所以,能力其次,你長相得先說得過去,別看川普現在這樣,年輕時也還算有點顏值,演講的時候那也是自帶音響的選手。不管真實情況如何,這些總統候選人參加活動的時候也都會拖家帶口的出來,秀恩愛,曬幸福。為啥?企業形象。

蘋果公司CEO之前是喬布斯,現在是庫克。這些人能當掌門,人氣和顏值佔第一位,能力第二位。因為CEO這個人就是直接代表企業形象的。通過各種宣傳途徑,把這些人塑造成精英,領袖,獲得大家的認可和喜愛。然後,大家自然會潛移默化的去認可和喜愛這個企業乃至產品。

國內典型的例子就是小米和雷軍。

小米的產品走的是親民路線,而我們看發佈會,雷軍也是很討喜,很和善。今年談到零件進價太貴,還來了句:我靠。這都不是偶然的,這都是人家精心熟慮的運作。覺得雷軍人不錯,進而對小米感情加深的人有沒有?肯定很多,其中就包括我。

不過在國內還有個典型例子:羅永浩和他的錘子,喜感哈。老羅長那樣,然後搞出了個錘子,很明顯人家走的是奇葩路線。不過經過這幾年的堅持,老羅貌似也真籠絡出來一些奇葩粉絲。

在大家對企業形象認識到這個水平的時候,聯想的思維還停留在:海報咋設計,傳單怎樣排版,用什麼廣告語......

而且隨著大家越來越富裕,消費的觀念也在悄悄變化。以前講究的是價格,質量。但現在很多時候是:我喜歡,我樂意,我認可。

我這做設計培訓10多年,在這點上深有感觸。我最開始PS培訓的價格是600塊錢,後來是設計全家桶8000,不零售。曾經有一個學生先前在網上跟我聯繫,說他打工呢,把學費掙夠了就過來學習。過了倆月他在網上跟我說:老師啊,你那咋又漲價了呢,照你這麼漲,我啥時候能攢夠學費呀。當時我也覺得很好笑,告訴他,今天就算你報名了,以後漲價不影響你。

那時候我就認識到,只要我認真的教,保證學生都成才,出去就能找到工作,每天再發一些文章,樹立起自己良好的形象,如果獲得大家的認可,學費就是一個數字,不是問題。後期的很多學生是壓根都不知道我這教的什麼內容,他們來了也不多說,就是問:老師啊,你這全學是多少錢。然後我報個數,他回去準備錢。非常簡單。學生,家長認可我,我自己的形象立起來,我就掌握定價權,學費我隨時改,大家根本不在意這事兒。作為家長,如果你認定你孩子跟我學倆月,肯定出去就能上班,直接就成手,而且我還贈送歸攏學生很多在家的壞毛病,我要3000學費和要5000學費有區別嗎?

所以這些年我做的就是好好教學生,維護好形象,然後漲價。

玩頭條,為什麼非得起這個名字,其實也是在經營自己的這個品牌。

現在很多小企業都能認識到,我們賣的不是產品,我們賣的是服務。高級一點的企業會懂得,我們賣的是品牌,賣的是形象。蘋果手機可以賣7000,不是因為它配置高,不是因為它操作流暢,而是因為:它叫蘋果。這個牌子的東西就值這麼多錢,這就是品牌的價值。

而聯想賣的仍然是產品,停留在最原始的階段。沒有品牌價值,沒有服務體系。我說的服務不是簡單的售後服務,是全面,整體,系統的向群眾微笑。就像我家門口有兩個超市,我買東西肯定去稍微遠的那家,不是因為他家便宜,是因為我一進屋,老闆就會熱情的說:來了,大哥,買點啥。有時候還能聊兩句,這叫服務。當然,換成聯想那樣的大企業,內容要更豐富。

這又得回到我做培訓上,有很多時候學生會遇到生活,感情上的苦惱,或者壓根就是扯淡嘮嗑,我就得跟她們聊,很多時候把我也說得口乾舌燥,精疲力盡,但我知道這也是我工作的一部分,這就是服務,這就是在經營自己的形象。而且這部分的工作比教軟件技術還重要。我這形象維護的確實比較成功,開始是開導學生,後來是開導學生家長。家長兩口子出問題,找我打官司,唉,操不完的心。

當我們談服務,談經營的時候,聯想的思維還是停留在:我5000塊錢進的零件,組裝成電腦,1萬塊錢賣給你。大家一手交錢一手交貨,各不相欠。你拿電腦走人,我收完錢等下一個買主。

聯想這麼多年,沒有品牌意識,沒有服務意識,歸根結底是他沒有群眾意識。你購買IBM,購買MOTO這些品牌沒有用,什麼是品牌?品牌是大家的口碑和大家的認同,大多數人承認你,你叫品牌,沒人捧你,你那不就是名嘛。聯想對品牌的理解就是名牌,但他不知道離開群眾基礎,品牌一文不值。

聯想,長期無視群眾的態度,長期忽視群眾的存在,不去經營他在群眾心目中的形象,導致他在大家心目中的印象越來越糟糕。所以,當你一出事,立馬:牆倒眾人推。大家一窩蜂的罵你。沒有人聽你解釋,就像你當初無視大家一樣。有人說你是漢奸,我會非常樂意相信你就是漢奸,因為我本來就討厭你。

而像問題中所說的,柳傳志要組織什麼聯想榮譽保衛戰,和前兩天的要跟邪惡勢力抗爭到底,我只能是表示遺憾了。執迷不悟啊。你聯想現在應該做的是放下姿態,好好的反思一下,為什麼有人說你是漢奸企業,這麼多人可以欣然接受。

這個企業在大家心目中的形象太次了!

同樣配置的電腦,在美國賣比在中國賣還便宜,你這是什麼態度?這麼多人罵你冤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