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鄉偶書》裡感人的不只是“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賀知章的詩選入語文課本的比較知名的是《詠柳》和《回鄉偶書》,其中知名的句子是“不知細葉誰裁出,二月春風似剪刀”以及“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其實,標題中的這兩句,也是出自《回鄉偶書》,賀知章同時寫了兩首,課本中選的只是其中一首,完整的《回鄉偶書》是:

少小離家老大回,鄉音無改鬢毛衰。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離別家鄉歲月多,近來人事半消磨。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回鄉偶書》裡感人的不只是“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賀知章)

賀知章(約659-744)字季真,自號四明狂客,越州永興(現在是浙江蕭山)人,證聖(武則天的一個年號,即695年)年狀元(中狀元,當然是有才華,浙江這個地方出文人,但賀知章是有史料記載的第一位狀元),官至秘書家監(因而後人也稱“賀監”)。後還鄉為道士,好飲酒,與李白是密友。與張若虛、張旭、包融並稱“吳中四士”;與李白、李適之、李璡、崔宗之、蘇晉、張旭、焦遂等合稱“飲中八仙”;又與陳子昂、盧藏用、宋之問、王適、畢構、李白、孟浩然、王維、司馬承禎等稱為“仙宗十友”,這樣的聲名放在現在文壇,該稱得上超級大V了,賀知章當然寫了很多詩,只是可惜時光久遠,《全唐詩》只保留了他的19首詩,顯然,他的大部分作品都湮滅了。

賀知章自36歲中狀元走入仕途,歷任幾朝,一路順遂,仕途坦蕩,大概到天寶三年(744年),因病恍惚,上疏請度為道士,求還鄉里,把自己家裡的舊宅捐為道觀,求周宮湖數頃為放生池。皇帝詔令准許,賜鑑湖一曲。唐玄宗以御製詩贈之,皇太子率百官餞行。不久病逝,享年86歲,到後來的758年,賀知章陪讀的皇太子登基為唐肅宗,追贈賀知章為禮部尚書。

《回鄉偶書》裡感人的不只是“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飲中八仙圖)

《回鄉偶書》即作於他上疏請歸回到故鄉的那一年,此時,距離他離鄉已有50多個年頭了。人生易老,世事滄桑,賀知章心頭當然有無限感慨,一個離鄉50多年的白髮老翁病歸故里的情景可以想見,雖然詩名“偶”書,像是偶然寫出的,但其實,這份感情卻是濃郁而持久的。

第一首寫初歸乍到,久客傷老。故鄉當然是熟悉的,可同時又是陌生的,賀知章一路走來,當年離家時自己風華正茂,現在卻已垂垂老矣,一句“少小離家老大回”,寫完了他的數十年做客他鄉的人生經歷,既然說老大,其實已經有悲傷寓含在內,鄉音沒有改變,而鬢毛卻已完全變化了。我要問一問我的家鄉啊,家鄉方言我還都記得,人們啊,已經變成了老頭子的我,你們還記得嗎?

《回鄉偶書》裡感人的不只是“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之後的兒童相見不相識是極正常的白描,多少年沒有回來了,離開的時候,這些兒童還未出生,怎麼會認識突然來到的老翁呢,於是笑著問,客人啊,你從哪兒來啊?這是兒童不經意輕輕的一問,卻是擊向賀老翁心頭重重的一錘,這裡本也是我的故鄉啊,現在我成了客人了,想必詩人此時心頭的悲哀是無法言表的,因為詩到這裡就結束了,戛然而止了。

有問無答,卻滿滿是弦外之音,空谷傳響,哀哀不絕。妙就妙在,這是悲傷的情緒,卻用兒童的“笑”來反襯,更加顯得傷感。

第二首算是第一首的續篇,也是前面未作回答的回答,“離別家鄉歲月多”是對“少小離家老大回”的強調,說不盡的感慨啊,“近來人事半消磨”卻是對一切人間瑣事的總結在外打拼了一生的賀知章怎麼會無事可講,人生經歷足夠他講上三天天夜的,但他只用了一句,初看字面覺得抽象、客觀,其實是滿滿的“無從說起”的感覺,因為此時老詩人,大概已經找不到認識的人了,這裡是故鄉不假,卻基本上沒有故人了。杜甫的《贈衛八處士》中有名句:“人生不相見,動如參與商。 今夕復何夕,共此燈燭光。少壯能幾時,鬢髮各已蒼。訪舊半為鬼,驚呼熱中腸。”已算是相當的悲傷了,也只是“訪舊‘半’為鬼”,而此時的賀知章已八十有六,差不多應當是訪舊“全”為鬼了。或者還有親朋的子侄輩來問話聊天, 但卻早已是萬語千言,不知從何說起,只能是“近來人事半消磨”罷了。

但高手就是高手,詩人馬上把詩轉向了哀而不傷的方向,他把目光引向了遠方,提到傷心處,抬眼望雲頭,門前的一湖春水,還跟過去一樣波光盪漾著。

崔護的“人面不知何處去,桃花依舊笑春風”不也是這個意思嗎,只是賀知章的感情更為蒼桑沉鬱,不如崔護一樣的明媚鮮妍,如果第一首還有兒童陪伴,詩人尚需掩飾悲傷之情,而獨自面對著波光粼粼的鏡湖時,我們可以想見,詩人當是老淚縱橫的吧。

《回鄉偶書》裡感人的不只是“兒童相見不相識,笑問客從何處來”

(惟有門前鏡湖水,春風不改舊時波)

不久,賀知章故去了。我們大致可以這樣想,出門獨對鏡湖,抬眼不見一個相識人,自己又垂垂病軀,活著已完全失去了滋味了。

賀知章的這兩首詩,像極了老年人(比如汪曾祺、周汝昌)的文章,寫的都是平常的大白話,講述的卻是濃濃而自然、純真的情感,像這樣臻於化境的好詩,在唐詩中也算是極品了吧?

(【唐詩閒讀】之6,部分圖片來自網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