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曼奇武裝直升機最後為什麼下馬了?

武器正能量


1991年,美國陸軍選定波音公司和西科斯基公司聯合研製的RAH-66,到1996年1月4日,綽號為科曼奇的RAH-66首飛成功,到2000年中時,美國陸軍還出資31億美元與生產商簽訂了製造合同。就在大家認為科曼奇前景一片大好時,到2004年2月23日,美國陸軍宣佈取消科曼奇項目,結果這個擬投資380億美元的重大武器項目被下馬,當時美國陸軍已經為該項目付出了69億美元。

RAH-66當年的下馬讓不少軍迷心裡也是悲痛不已,畢竟它的全隱身的造型相當的科幻,不少航空攝影愛好者對科曼奇期盼與對F-22是一個重要程度。

那為啥就被下馬了呢?主要原因就是當時的美國安全環境發生的徹底的變化,前蘇聯的解體,華約的解散,讓RAH-66的作戰對象消失了。而自2001年911事件之後,美軍發生如果用這麼昂貴的武器對打武裝組織實在是有點太浪費了,得不償失啊~~同時無人機也在那時開始興起。相對比RAH-66,無人機無論是戰術偵察任務,還是執行對地打擊都又安全又便宜。

另外,科曼奇項目因為採用了大量先進新技術,比如隱身設計,隱身材料,複合材料(科曼奇全機使用複合材料超過51%),還有先進的製造工藝等等這些都讓研發進度遭到了嚴重的拖延,當設計期間因為作戰環境的改變,就重新調整了6次。這一切都建立在耗費大量的美元,沉重的經費超支負擔最終讓美國陸軍放棄了。


其實如果作戰環境沒有變化,RAH-66正面出世。那麼這款運用了大量先進技術的武裝偵察直升機,確實戰力可觀。其強悍的隱身能力讓其正面雷達反截面只有阿帕奇的630/1;後勤保障能力也要比當時美國陸軍列裝的其他型號輕型直升機少近40%。這幾個數字相當逆天!!!不過這些隨著項目下馬,一切都成了浮雲~~導致現在美軍的將OH-58D退役後,連替代機型都沒有。直接用AH-64E來替換。



陶德中士

在空軍全面追求隱身化的時代,直升機部隊也不例外。科曼奇武裝直升機,是美國軍隊耗資80億美金,並利用21年的漫長時間研製的新一代武裝直升機,然而這款直升機只造出了2架原型機就被迫下馬,外界甚至都沒見過實物只有幾張照片。既然花費了這麼多時間跟金錢潛心研製,為何又要放棄呢?

新研發的科曼奇直升機採用了直升機中前所未有的全面隱身設計,根據數據顯示,科曼奇直升機的雷達反射截面積比目前其他任何直升機的都要小,僅僅為傳統武裝直升機反射面積的1%。之所以能擁有這樣的隱身性能,是因為它採用了類似四代機的隱身外形,機身有很多稜角並且採用了連接的機身表面,並且使用了複合材料和雷達干擾設備。然而這樣的隱身技術有利也有弊。有利的一方面是:直升機貼地飛行的話,地面的雜亂回波將掩蔽直升機而使敵方的雷達失靈。不利的一面是:直升機飛行速度慢,雷達有足夠的時間報警。

科曼奇在機身的設計上,採用了類似於F-117的多面體圓滑邊角設計,這樣可以減少直角反射面,並採機身的覆蓋採用吸波材料,所以機身表面的雷達反射面積會大大的降低,同時材料大部分都是複合材料,能承受7.62毫米、12.7毫米和23毫米口徑的槍彈或炮彈的射擊。排氣管巧妙採用了複雜的降溫和遮掩設計,排氣輻射量非常的小可以有效躲避熱感應探測裝置的監測。它的駕駛艙內是雙過濾的超壓系統,具備防原子、生物、和化學武器的能力,能夠保證飛行員即使不穿防護外衣,也可正常參戰。

科曼奇直升機在針對紅外熱像方面很有獨具特色。一般的直升機熱成像主要是排氣的溫度,科曼奇直升機的排氣口設計在兩側,形狀是長條形的排氣口,在排氣的時候,冷卻空氣通過尾樑上方的第二個進氣口吸入,與發動機排出的熱氣混合,再經過尾梁兩側產生向下的氣流,把排氣吹散,使排氣溫度明顯降低。所以,無論是雷達還是紅外探測裝置,都極難探測到。

具備了強大的隱身能力之後還要有做狗的攻擊能力。攻擊行動中最怕的就是你還沒發現敵人的時候,敵人就已經發現並開始攻擊你,但是科曼奇藉助隱身優勢可以大幅削弱被敵方武器鎖定的幾率。藉助美國先進的武器集成技術,科曼奇擁有強大的攻擊能力。科曼奇兩側的短翼上可以安裝32枚70毫米“九頭蛇”火箭,或者8枚“海爾法”導彈等。再加上它前方的旋轉炮塔,能夠安裝20毫米口徑的雙管機炮,而武器艙內還能安裝6枚“海爾法”導彈,可以說,它摧毀地面目標的能力相比老式的阿帕奇有過之無不及。

發動機技術一直是美國的驕傲這次也不例外,科曼奇有兩臺獨立的發動機。當一臺發動機作戰損傷時,不會影響到另一臺的工作,而只要保證有1臺發動機工作,就可以返航。科曼奇最大起飛重量7896kg,最大飛行速度是324km/h,續航里程在485km,尤其是機內配置了比較豐富的光學系統跟現代化頭顯設備,所以它未來肯定是有大有作為的可能的,可惜的是,最後美軍卻因為經費問題和無人機的發展需要,將這個投了好幾十億,花了21年的項目下馬了,確實是非常的可惜啊!


利刃軍事

科曼奇直升機作為一種非常先進而強大的武器,最終被放棄不僅僅是因為沒有了合適的對手,更重要的是美軍當時有別的重要事情要幹。


如果仔細觀察一下科曼奇直升機和遭到同樣命運的十字軍戰士自行榴彈炮這兩個武器的命運,就會發現從立項到研製,他們確實是主要針對著華約蘇東集團的武裝力量而去的。美軍試圖用更加先進一代的武器在戰場上取得絕對優勢,正如海灣戰爭中對伊拉克那樣子。


不過如果只說因為蘇聯解體了,美軍沒有了這麼強大的對手,於是就不需要這種東西了顯然也是不對的。且不說隱身直升機作戰效能很好,如果注意到美軍在追殺本拉登的行動時,仍然動用了到現在為止都沒有公開的隱形黑鷹直升機,就足以說明,即便是面對一個比蘇聯弱許多的對手,隱形直升機仍然是有極高的作戰效能,而且時代在不斷髮展,未來的對手作戰能力必然也是增長的,僅僅是因為對手目前不夠強大就取消先進武器研發項目,顯然不是犯蠢就是發瘋了。


美國人沒有傻到那個地步,在冷戰結束後很長一段時間內他們仍然是按照計劃推進研發和制定了裝備計劃的。注意一下,科曼奇最後被取消是在2004年,而難兄難弟十字軍戰士自行榴彈炮也是在差不多同一時間才被取消的。這充分說明了,美軍對於裝備發展的提前性是有足夠追求的。


那麼為啥最後還是取消了?這就純屬不得已而為之了。這兩個東西確實很貴,這本來不是最要命的事情。但是要命的事情在於當時的美軍缺錢了……


2001年發生了什麼大事?911事件,美國從此走上了所謂的“反恐”不歸路,開頭高舉反恐大旗去打阿富汗很順利,誰也不好說啥。美國順風順水的似乎大獲全勝。可是打完了不能立即走人,還得幫忙維持當地,這也不是很費力。但是很不幸,美國還是不滿足啊,他們始終沒有想通“他們為什麼這麼恨我們”這個原因,而且徹底跑偏了。他們當時的結論是,中東地區獨裁政權太多了,所以這些人都看民主不順眼風氣不好,而那些極端分子在這個氣氛下成長肯定對美國也沒有啥好印象。


怎麼辦?“大中東民主計劃”吧……美國開始在中東一頓胡折騰,首先倒黴的就是老冤家薩達姆。還是一場順風順水的小戰,輕鬆推翻薩達姆順便成就了中國的“戰忽局”名聲。(哈哈,開局座老人家一個玩笑)打完了薩達姆,要搞一個“民主建設”的標本吧。於是美國就一廂情願的按照自己想法開始折騰。可是這把立馬吃苦了……後來的伊拉克戰爭有多慘,就不用說了吧?


可是,他們鋪開的攤子還不就一個伊拉克呢,大量的精力投入伊拉克,結果阿富汗這邊塔利班又開始回潮了,也得加油。然後那邊還有利比亞,還有敘利亞……基地未滅,ISIS又方興未艾起來了。反正那幾年美國就是嘩嘩的大把砸錢,國債在那幾年內又翻了一番。


到了這個份上,美軍最需要的是啥,打治安戰管用的東西就好!這就是今天美軍還去買了巴西的螺旋槳攻擊機“巨嘴鳥”送給阿富汗用的道理。這玩意的使用成本比無人機還便宜呢!


那麼又缺錢又用不上,怎麼辦?於是乎“科曼奇”這把悲劇了……


其實美國人今天也回過味了,把自己花了幾萬億打了十幾年的“治安戰”叫做“失去的十年”。其實這個傷害不光是對美軍裝備發展的先進性有嚴重損害,對於美軍的指揮文化和軍事編制體制建設都是拖後腿的。


說不好哪天美軍難受了,又把這玩意拖出來也不一定,當然了那時候的對手恐怕就不是針對的當年蘇聯那麼好對付了,相關設計是能繼承然後再發展還是乾脆順著理念重新搞一套,這就難說了。


千里巖

因為這款武器誕生的大背景,是冷戰環境下美國等北約軍隊和蘇聯等華約國家的大規模機械化戰爭,但是隨著蘇聯解體華約組織消失、冷戰的結束,這款先進武器最終失去了用武之地,因此科曼奇武裝直升機項目最終下馬,一同下馬的還有十字軍自行火炮等這些先進武器,都是因為作戰對象的蕩然無存而最終沒能投入裝備使用。

在研製科曼奇武裝直升機時,美國已經研製裝備了AH64阿帕奇武裝直升機,而阿帕奇武裝直升機雖然性能先進,遠遠超過同時期的蘇聯武裝直升機(同時期的蘇軍還只有米24武裝直升機)等,並且即使放眼世界也是先進的型號,但是面對以蘇聯為首的華約武裝力量體系,依然有很多不足,比如說其隱蔽性差,很容易被敵人探測發現,而這在野戰防空火力極強的華約力量面前是非常致命的。

正是因此,美國人對新研製的科曼奇武裝直升機的設計目標就是提高隱蔽性,能夠避開敵方密集的防空火力探測系統,很好的生存下來。因此科曼奇的主要設計就是提升隱身性能,比如在武裝直升機上常見的反坦克導彈。火箭筒等武器裝備都被埋在了機身內部,儘量降低外露導致雷達反射面積過大。

但是蘇聯的解體導致了這款武器失去了用武之地,因為蘇聯消失之後,新生的俄羅斯等國實力大為衰弱,而沒了蘇聯這樣的對手,面對像伊拉克等這些新的作戰對象,僅僅是阿帕奇的性能已經足夠使用了,也就不需要繼續研製科曼奇這樣的先進武裝直升機了。

而美軍如今的AH64阿帕奇也得到了不斷的改進,比如其探測能力、夜戰能力就獲得了極大的提高,在一些性能上已經達到甚至超越了當時的科曼奇武裝直升機。


戰爭之王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其實很簡單,科曼奇是針對冷戰時期對付蘇聯這種強國的。

科曼奇主要目的是打坦克,它具有較為強大的隱身能力和攻擊力,大大強於蘇軍武直,也可以躲避蘇軍野戰防空網。

當時都說:科曼奇飛在空中你根本看不見它;如果你能看見它,你也擊不中它;就算你能擊中了它,它也不會被擊落;假如你真的擊落了它,它的飛行員還能活著!

為了研製科曼奇,美軍花費了70億美元巨資。

因各國野戰防空網不斷升級,科曼奇也不斷升級,導致製造單價從1600萬美元猛增到6000萬美元。一架武直比F16戰鬥機還貴,這就太誇張了。

況且,隨著蘇聯的解體,美軍的強大的敵人消失了。無論中、俄、朝、伊朗,均不太可能和美國發生大規模地面戰爭,而對付其他國家用阿帕奇就足夠了。

同時,隨著無人機的興起,很多原本武直做的事情,無人機也可以做。無人機價格更低,攻擊力不弱(死神可以攜帶4枚反坦克導彈和2枚激光制導炸彈),可以用於各種複雜環境,還是0傷亡,這就搶奪了科曼奇的大部分作戰領域。

所以,美軍不願意做冤大頭,就將科曼奇廢除了,只是保留了相關的技術成果,並且用在改造阿帕奇上。


薩沙

第一、美國戰略調整,“科曼奇”研發初衷就是為了應對一切以冷戰背景下的大規模戰爭為出發點,冷戰結束了,蘇聯誇掉了.美國的軍事作戰方向改變了,.而且科曼奇的先進技術對待目前的美國的作戰對手有點殺雞用牛刀的感覺,通過戰場評估報告顯示,在目前美國的戰爭模式下科曼奇的生存能力不會比阿帕奇高到哪裡去,現在使用阿帕奇已經足夠了

第二,資金問題,科曼奇的費用高到連美國也承受不起了.而且研製進度嚴重滯後,費用一漲再漲,不如利用起技術來改造現有的阿帕奇.按美國的說法最新的阿帕奇已經具有早期科曼奇的性能了.按照美軍以前的計劃是陸軍計劃2004~2011財年間,要花費大約146億美元來研製和採購121架 “科曼奇”直升機。現在,陸軍利用這筆錢可以對其現有的801架飛機進行升級,採購796架新飛機。



第三,美軍重視無人機的發展是迫使“科曼奇”下馬的另一個重要原因。現在的無人機研製成本低廉,而且能完成“科曼奇”擔負的所有作戰偵察任務,即使無人機被敵方擊落,也不存在搜救駕駛員的問題。


談兵論武

戰略忽悠局局座張召忠曾經也分析過這個問題,主要意思一言以蔽之就是"美國不應該把所有雞蛋放到一個籃子裡!科曼奇就是將一大堆尖端技術進行堆砌做出來的四不像,因為兼容等各種問題最後不得不放棄"。



RAH-66科曼奇是波音公司為美軍研製的下一代攻擊偵察直升機,RAH-66最突出的優點是它採用了直升機中前所未有的全面隱身設計。如果最終服役,它將會是美軍直升機之中首架設計專為全天候武裝偵察的隱形直升機,執行武裝偵察、反坦克和空戰等任務。



“科曼奇”採用了直升機中前所未有的全面隱身設計,一度被視作美陸軍航空兵未來的主力作戰機群。它配備一門20毫米航炮、2.75英尺的航空火箭彈發射器和航空導彈。


RAH-66的武器艙內裝備有長2米的導彈6枚,短翼可以用不同的組合方式攜帶武器864千克。能掛32枚70毫米火箭,或者掛8枚“獄火”反坦克導彈。內外掛架共能攜帶14枚“獄火”導彈。也可攜帶“毒刺”空對空導彈“科曼奇”裝備了新一代夜視設備。與“阿帕奇”相比,“科曼奇”發現目標的距離可增加40%,反應時間縮短95%。在戰鬥中,它能迅速識別目標和確定攻擊的順序,還能把攻擊的結果立即顯示出來。



儘管如此科幻強大,但它也難逃脫胎死腹中厄運,究其原因,導致科曼奇流產的原因主要有三個:

1.技術因素

由於美軍對阿帕奇設計要求過高,一系列尖端科技術全部被整合進去,導致各種問題不斷。要知道,一款新的機型採用的新技術不能超過20%,而阿帕奇大大超出了這一比例,出問題就再所難免。

2.價格因素

由於研發計劃一直在修改,各種問題麻煩不斷導致成本不斷上升,到2003年單價為5900萬美元,大大超出了當年的預算。即是其研發成功,但其高昂的採購費用也會讓美軍頭疼。

3.作戰目標

除去以上兩個因素,作戰目標已經徹底發生改變,這款機型設計的歷史背景是為了抗衡蘇聯的鋼鐵洪流,但蘇聯的突然解體,這一威脅已完全不存在。

4.更強大更廉價的替代品已出現

近些年,由於無人機和各種高精尖定位武器的技術突破,大規模短兵相接的戰爭發生的可能性已不大,況且無人機強大的技術優勢和低廉的採購價格獲得軍方青睞。

時勢造英雄,戰機也一樣,每一款優秀的戰機都有其出身的特定的歷史背景,如果非要給科曼奇下馬找個原因,那就是生不逢時!


印象頻道

太過於昂貴了!性價比不高!本來設計的定位就是輕型的武裝偵查直升機!就這這點用途花那麼多錢,不值得,後續再生產裝備的話有得花很多錢,不划算,太昂貴了,它的用途現在查打一體的無人機就夠了,更便宜更安全!美國陸軍在四個軍種裡的地位也是最低的,好多很花錢的項目都被砍了,比如以前的十字軍火炮系統也被砍了!


中國人民很行1

科曼奇隱身直升機為何下馬?

首先科曼奇是一款偵察打擊直升機,定位類似於中國的武直19。只是科曼奇把隱身做的更極致,而武直19兼職了毫米波頂球的偵察與指揮任務。

那麼這樣比起來,科曼奇比較極端,而武直19比較中道。可是直升機本來就是超低空,雷達受到地球曲率和地形植被遮擋,往往都不是雷達發現它,再追求雷達隱身的極致外形顯得必要性不大。科曼奇的察打一體任務被無人機取代,察打一體無人機風險更低,造價更低,導致科曼奇沒有了生存空間。而美國頂球毫米波雷達的任務又由阿帕奇承擔了,那麼科曼奇就只能下馬了。

另一個視角來說,武直19是基於直9 , H410A、H425以及H450民用直升機的軍用衍生型,有一系列軍民型號。這樣多方市場拉動,共用的很多生產、維護設備拉低了生產和使用成本,在各領域的進步都能互通有無,不斷升級進步。而科曼奇由於追求隱身的極致,外形不適合民用,

沒有多項兼職,即便軍用採購也沒有多少訂單,必然是活不下去的。

可以說,科曼奇死於極端主義。


銀杏智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