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让我们重新“看见”城市

从华盛顿到洛杉矶,从巴黎到汉堡,从里约热内卢到阿布扎比,从纽约到北京,对我们来说,今天的城市是什么?更多人愿意将城市等同于城市生活进行记忆和理解,然而城市更是众多事物的一个联合体:欲望、政治、自由、法律、自然、建筑,甚至豆浆、油条、共享单车、智能手机……我们作为城市鲜活的个体存在,伴随身在其中的参与感而来的是自动加入城市运作的现代性焦虑。我们不禁要问:一座城市对于生活在其中的每个人,到底意味着什么?

她让我们重新“看见”城市

萨拉·莫里斯,《芝加哥》(静帧),2011,高清影像,68分10秒。

她让我们重新“看见”城市

萨拉·莫里斯,《芝加哥》(静帧),2011,高清影像,68分10秒。

如果说文学家、美学家瓦尔特·本雅明(Walter Benjamin)的《巴黎,19世纪的首都》为我们厘清现代性城市与资本主义之间的关系,那么伊塔洛·卡尔维诺(Italo Calvino)的《看不见的城市》则用古人的口吻对城市进行了浪漫的描述。这种对城市的探索与思考从未停止,上个世纪90年代末,当代艺术家萨拉·莫里斯(Sarah Morris)也加入了对城市这个命题的思考。从1998年的《中城》(Midtown)算起,莫里斯已经以城市为主题创作了十四部影像作品。在这之中,她以非叙事性的方式描绘了在一系列对其建筑、主体和日常运转方式的迅疾改造中逐渐形成的城市。

她让我们重新“看见”城市

萨拉·莫里斯

1967年,萨拉·莫里斯出生于英国肯特郡七橡树小镇,毕业于常春藤名校布朗大学,现居纽约。作为一名画家、影像艺术家,萨拉·莫里斯同时用油画和影像两种媒介展开平行创作,她对这两种艺术形式的互通性有着自己深刻的见解。值得一提的是,萨拉·莫里斯在学校期间从未学习过艺术相关科目,主要修习政治学、社会学、符号学等学科。这样的学业经历也让她更愿意运用跨学科、跨媒介的手法进行艺术创作。从工业设计到建筑,政治到娱乐系统,甚至是商业策略,她都愿意更深进入其中,而不仅仅是将这些想法作为主题呈现。

她让我们重新“看见”城市

萨拉·莫里斯,《洛杉矶》(静帧),2004,高清影像,26分12秒。

她让我们重新“看见”城市

萨拉·莫里斯,《洛杉矶》(静帧),2004,高清影像,26分12秒。

萨拉·莫里斯的作品中离我们生活最近的一部,无疑要数她在十年前拍摄的《北京》了。2008年,北京奥运会召开,同年,萨拉·莫里斯用影像呈现了这一举世瞩目的城市大型活动背景下的北京。

她让我们重新“看见”城市

萨拉·莫里斯,《北京》(静帧),2008,高清影像,84分47秒。

当时, “鸟巢”体育场拔地而起,一跃成为北京城中万众注目的中心。无论是电视里播出的奥运会上的绚丽画面,还是萨拉·莫里斯拍摄的素材,都在这部作品中揭示了一个不停变化、又循环往复的政治、经济中心。就像包裹“鸟巢”的钢铁外壳,就像包裹这座千年古城的五条环路。

她让我们重新“看见”城市

萨拉·莫里斯,《控制塔·阿布扎比》,2017,布面家用光泽涂料,214 x 214 cm

她的绘画中充满了以家用光泽涂料创作的几何构形,它们与世界城市的主题、色块和韵律相呼应。她曾在接受《采访》杂志(Interview)的访问中说过:很多人对我的绘画有一定的误解,我的画不是真正关于建筑的,它们只是利用建筑、利用建筑学的策略。

2018年3月24日,这位一直用多媒介途径将各个城市折叠、展开,利用建筑、大型活动等试图看清在这巨大城市系统里每一个齿轮的轮廓的艺术家,将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举办名为“萨拉·莫里斯:奥德赛”展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