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麥哲倫”傳回相關資料,金星表面出現地殼運動,金星或已復甦

最初,人類探索地外行星的首個目標星球並不是我們較為熟悉的火星,而是有著“地獄星球”稱號的金星。但由於前蘇聯與美國發射飛往金星都無法成功登上金星,導致科學家對它漸失信心,認為金星是一顆不可能適合人類的星球,因為人類發射的探測器根本無法登錄金星,星球惡劣程度顯而易見。

“麥哲倫”傳回相關資料,金星表面出現地殼運動,金星或已復甦

但近期,美國天文學家驚訝地發現,被稱為“死亡星球”的金星,其表面出現了與地球早期相似的板塊活動的跡象,金星似乎復甦了。傳回金星相關信息的探測器名為“麥哲倫”,於上世紀90年代被美國天文臺發射前往金星進行探測任務,功夫不負有心人,“麥哲倫”最終成功登上金星,為人類傳回了眾多珍貴的資料。

“麥哲倫”傳回相關資料,金星表面出現地殼運動,金星或已復甦

通過“麥哲倫”返回的掃描圖,還可看到,金星上龐大的山脈與地塹將金星上的平原地帶分割開來,形成星球南北極。早期,受科技水平的限制,科學家大都認為金星表面的山脈與地塹是隨機散亂分佈的,它們之間沒有任何關聯。

“麥哲倫”傳回相關資料,金星表面出現地殼運動,金星或已復甦

而在2017年美國地理物理聯合會議上,物理學家保羅提出,從金星微觀圖中可以看到,金星上各種地貌特徵間都存在著或多或少的關聯。此外,保羅還認為,金星表面山脈的形成或與地球山脈形成方式相似,是在地殼板塊相互擠壓下凸起而形成。

“麥哲倫”傳回相關資料,金星表面出現地殼運動,金星或已復甦

對於保羅的看法,眾多地理學家都表示贊同。金星別名“火球”,金星表面溫度460攝氏度,在如此高溫的環境中,金星地殼有足夠多的能量來進行運動。當地殼脫離地幔約15公里時,地殼便會變為板塊。多個板塊間不斷擠壓與碰撞,便能逐漸形成高山、盆地等地貌。

“麥哲倫”傳回相關資料,金星表面出現地殼運動,金星或已復甦

對此,也有部分科學家表示反對,他們認為,金星表面如今出現的運動並非是金星地殼運動而是殘留在金星表面的小碎塊的運動,這並不能充分證明金星已復甦。那麼,事實究竟如何呢?靜待科學家進一步探索後為我們揭開謎底。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