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贾宝玉喜欢男孩儿,说说明清的男风现象

阅读过红楼梦都知道贾宝玉这一生最喜欢的是女孩儿,可是很多人却不知道贾宝玉其实也喜欢一些漂亮的男孩儿,比如风流倜傥的秦钟,龙驹凤雏的北静王,温柔妩媚的蒋玉涵,机灵可爱的茗烟等,甚至亲口对黛玉说过:就算为这些人死了,我也是甘愿的。可见他不仅对女孩儿温柔体贴,对一些男孩儿也是情深义重。除了宝玉外,贾家的其他公子也有一些好男风,比如贾琏离了凤姐,偶尔情急也会拿几个清俊小厮出火,贾珍更是借着丧事,在家聚众赌博,期间不乏各种男男之事。由此可见,当时明清的男子除了正常取向,也喜欢结交一些名娼男优,满足自己的性欲。上文说的蒋玉涵就是忠顺王爷特别喜欢的男宠。

当然今天我们不是谈论红楼梦男子如何花心风流,而是要来扒扒为何会有这种现象。其实出现这种风气主要跟当时主流文化、人民的思想、及官府的政策有关。

从贾宝玉喜欢男孩儿,说说明清的男风现象

首先,好男风的风气并不是明清才有,早在先秦时代就有,比如魏王与龙阳君,卫灵公与弥子瑕等,当时的好男风主要存在于宫廷,到了魏晋南北朝,男风已扩展到了民间。当时美男如慕容冲,潘安,兰陵王等都是男女皆爱。这在当时百姓不仅不为耻反而为荣。可见风气如此。

到了明清,由于受程朱理学的影响,人们越来越重视封建礼教,宣扬所谓的“三从四德”、“三纲五常”,以此作为世人为人处世的标准。特别注重女性的贞洁观,所以提出现在比较熟悉的男女授受不亲的思想。除了父亲、丈夫、儿子之外,连兄弟,叔伯等家中亲人也要避讳。

写明代官场的《天雨花》就有一位叫黄静英的女子,只因陪同母亲到舅家做客,捡到表弟写的诗稿,后又不小心落下被她爹的如夫人捡到,这位如夫人又把诗稿交给黄静英的父亲,这位父亲是位封建礼教的执行者,顿时大发雷霆,直接认定女儿与她表兄有染,不顾两人的辩白,为了所谓家族的声誉,半夜带着家奴把黄静英投入江中。可见当时的社会重视女子的贞洁,大于正常的人伦亲情。这种观念在现代人看来其实有些变态。这种情况下,未婚的男子是接触不到异性,所以他们的交友圈基本都是男的。

从贾宝玉喜欢男孩儿,说说明清的男风现象

同时明清时期,各种戏曲已经达到巅峰,听戏成为高雅的艺术,贵族之家都会养个戏班,以供家族取乐。但是为了男女大防,所以形成全部戏子都是男的,或者全部戏子都是女的现象。红楼梦中十二个女儿就是所谓的女班。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有些戏子反串角色,男串女,女串男。比如红楼梦中柳湘莲就是在男班中反串角色,因为体态妖娆,举止娴雅,顾盼之间比女人还女人,引得好色的薛蟠留恋不已。当时戏子的身份是非常低下的,甚至不如奴才丫鬟,所以柳湘莲见薛蟠敢把他当成随意玩乐的戏子,于是设套把他毒打了一顿。可见当时的男优,不仅是男人们无聊玩乐的对象,更是被当成女性,充当性欲的对象。

从贾宝玉喜欢男孩儿,说说明清的男风现象

再来,就是王阳明心学的发现,世人提出注重人欲的思想,把宋明理学中禁锢的人性欲望解放出来,红楼梦中,宝玉就有一段关于好德与好色的论断:是圣人看见人不肯好德,见了色,便好的了不得,殊不想德是性中本有的东西。人偏不肯好他,至于那个色呢?虽是从先天中带来的,无人不好的,但是德乃天理,色是人欲,人哪里肯把天理好的象人欲似的。由此可见,当时的士大夫,已经从表面的禁欲,开始注重内心的欲望。追求肉欲,追求个性的解放。红楼梦中,贾珍贾琏的好色,甚至有些男女不忌,正是因为受了这种风气的影响。

从贾宝玉喜欢男孩儿,说说明清的男风现象

第三,是当时的政治环境。从明朝开始,政府开始禁止官员嫖妓,后到清代还是禁止,这些贵族男子无以为乐,只能在家看戏听曲,当然是听男班,这些男优不仅长的貌似女人,行为举止更是学的十成十,这种环境下,这些男优等于充当官妓身份,为主人排忧解乏。再者,当时的妻妾制度严格,一般什么阶级只能几妻几妾都是明文规定的,明代就有发生官员休妻再娶,因为没有请示说明,直接报是原配,最后官场得罪别人,直接被人抓住这个把柄,告了一个以妾代妻的大罪,还被贬官回乡。所以玩玩男风比玩男女感情更加安全保险。不仅老婆小妾不吃醋,还不会影响仕途经济,更不会有子嗣问题,真是一举三得。何乐不为呢?晚明的张岱曾有这样一段:

“少为纨绔子弟,极爱繁华,好精舍,好美婢,好娈童,好鲜衣,好美食,好骏马,好华灯,好烟火,好梨园,好鼓吹,好古董,好花鸟,兼以茶淫橘虐,画蠹诗魔。”

可见,在那个时代,男风是从宫廷到贵族到民间皆是流行,甚至没有设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