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公婆住一起,十個月的寶寶只要奶奶抱,為什麼?

赫飄舞

我來告訴你,為什麼吧!其實主要原因是因為,你陪伴孩子玩耍的時間很少,注意 玩耍 二字很重要,雖然你每天都陪伴孩子,但可能不是高質量陪伴,你也說了,只要是醒著的時間,奶奶就抱著她玩,逗她玩。他一醒來逗她的是奶奶,他當然是對奶奶有印象了。



一 媽媽工作太忙,家務活太多。

我家寶寶有一段時間也這樣。這個我深有體會,因為是我自己一個人看孩子。其實當媽媽的真是很辛苦,自己一個人看孩子,孩子不一定會跟你親,真正親的是,有時間逗他玩的那個人。媽媽一個人,要做家務,要做飯,要給孩子洗尿布,換尿布。


每天疲憊的忙碌後只有很少的時間來開心放鬆的陪伴一下寶寶,真正的逗她兩下的時間並不多,好不容易有點時間,可能還要打開電腦工作,打開手機回答問題,有時候一不小心想放鬆下再多玩一會兒手機,把孩子完全忽略了。有時候累的抱著孩子大人就睡著了。那個時候我每天陪在孩子身邊,其實也顧不上陪孩子玩耍做遊戲,空一段時間就要操心給孩子,做輔食,做一家人的飯,做家務,刷碗洗尿布,等忙這些的功夫孩子爸爸抽出十分鐘陪孩子玩就管用了,孩子反而對爸爸印象深刻。孩子爸爸還會埋怨你對孩子不上心。說你就會玩手機。


孩子奶奶一週來一趟。一進門什麼都不幹,抱著她孫子,一天不放下。一天全心全意的誇獎她孫子,全心全意的陪他玩。那段時間我發現孩子只有餓了或者求救的時候才會想到媽媽。

那個時候我的心情和你一樣,非常的寒心。覺得所有的忙碌都是白乾,不值得。

某天寶寶突然就開始只粘我一個人了。估計是那個時候我徹底放手,讓他奶奶看了,我徹底不管了。我只忙工作,其他的時候就是管孩子吃穿,做家務,睡覺。


二 孩子的自主意識發育。

當孩子達到一定的認知以後,他的自主意識強了。這個時候其實他知道,你我他了,他能分清你的,我的,他開始,說不開始懂得拒絕。這個時候他徹底明白,媽媽和她不是同一個人,媽媽是要離開他的,於是他就會變的,開始粘媽媽。他想要儘可能的和媽媽多待在一起。



後來我也總結了那段時間太忙,對寶寶的陪伴時間太少,重點是高質量陪伴,哦。多多的陪伴小孩子就會粘你的。陪伴的時候,要放下手機,放下所有的一切,全心全意的,真心的真誠的,陪伴孩子。什麼事情都不要管,不要一邊做家務,一邊看電視,一邊玩手機,一邊做飯一邊洗衣服,一邊敷衍孩子。當然如果是遊戲式的這種,和寶寶有互動就可以。寶寶也會開心的和媽媽一起,模仿動作。這樣還會加強他的手眼協調能力和精細動作。

十個月可以領著寶寶去爬樓梯了。扶著她,和她互動,她會很開心的。也可以鍛鍊寶寶,撿豆子,擰瓶蓋等一些精細的動作,把一個東西放到固定的罐子裡。把水從一個罐子搖進另外一個罐子。多來點遊戲,多和寶寶說話,進行語言,溝通,動作溝通,眼神互動。用誇張的語言給寶寶講故事,也會很好哦。


寶寶故事

看到這個題目,我只想問你三句:“你的孩子不吃母乳吧?”“你從來沒給孩子換過尿不溼吧?”“晚上孩子也不跟你睡吧?”如果你都回答“是”,那就不奇怪了。

最近演員黃聖依帶大兒子安迪參加了綜藝節目《媽媽是超人3》,黃聖依賣力討好,安迪疏離冷漠,甚至故意跟媽媽唱反調。與其他明星母子水乳交融的親密,形成強烈反差。生動形象地展示了什麼叫做“養而不帶等於沒養。”

由於黃聖依與經紀人搭檔楊子隱婚十年,安迪從三個月就離開母親。安迪從小跟奶奶長大,跟奶奶感情深厚。當問他最愛的人是誰?安迪毫不猶豫回答:“最愛奶奶。”

再明白不過了,黃聖依已經失去了這個兒子。

作為命運的寵兒,黃聖依有名氣,有顏值,有財富,有愛。唯獨自己的親骨肉狠狠打了她一巴掌,給她的人生打了大大的不及格。

財富和名氣甚至愛情能換來一切,唯獨換不來愛孩子的敬服和依從。很多媽媽抱怨孩子不喜歡自己,不找自己,請你捫心自問:

你給孩子親自哺乳了嗎?

你給孩子換紙尿褲,洗澡,拍嗝,做撫觸,哼童謠了嗎?
當孩子因為飢餓寒冷便溺恐懼哭鬧時,第一時間抱起安撫慰藉的是你嗎?
你會長時間凝視孩子,與他咿咿呀呀交流嗎?

如果這些全由奶奶做了,對不起,孩子就會把整天陪伴他的奶奶當做最親的人來全身心依賴。

剛出生的孩子對撫養者,有一種以生命相托的強烈依賴和信任。你的氣味,聲音,臉龐以及對待孩子的方式,深深印在孩子腦海。孩子哭鬧的再厲害,只要那個味道,那個聲音,那個臉出現,就立刻有了安全感,安靜下來。”因此,懷胎十月,不如撫養十月。

很多母親因為工作關係,將孩子交給老人或保姆。有的母親孩子落地任務完成,管生不管帶。有的父母雖然和孩子在一個屋簷下,但埋頭於遊戲,應酬和買買買,對孩子不管不問,孩子成為父母雙全的孤兒。


沒有屎一把尿一把的侍奉和不眠不休的照管,母子間沒有建立起依戀關係,母親就喪失了對孩子的情感控制,在孩子眼裡,你這個生身母親就是個路人,你的話誰愛聽誰聽,反正我不聽。

不管多忙多累多難,做母親的一定要親自帶養孩子。

別等到孩子排斥冷淡你時,才想著去討好他;

別等著孩子已經犯錯犯罪時,再後悔當初的漠不關心。


親子溝通如何說

首先,這可能是寶寶進入了認生的階段,媽媽必須先明確這是一件好事,說明寶寶的記憶力在發展。其次,寶寶只讓奶奶抱,說明媽媽平常和寶寶接觸的時間太短,寶寶通常是和奶奶在一起。

那麼媽媽要怎麼解決這種“認生”的問題呢?(以下方法同樣適用於媽媽自己,慢慢地多參與到寶寶的生活中就好啦)

嘗試投寶寶所好

一般寶寶比較喜歡年輕女性和小寶寶,因此,讓寶寶接觸陌生人可從這些人群入手。當帶寶寶到戶外玩耍、去親友家或有友人來自己的家中做客時,父母可抱著寶寶先與那些漂亮阿姨或者小朋友打招呼,講幾句話,讓寶寶逐漸意識到除了家裡人外,周圍還有許多別的人,他們也都是和藹可親的,用不著害怕。媽媽可以根據寶寶的這些特點,儘量圍繞寶寶的喜好來擴展寶寶的社交圈子。

找機會發揮寶寶強勢

平時多觀察寶寶,看他究竟對哪些事物感興趣,然後根據他的興趣培養寶寶特長,讓他有更多的機會表現自己,這樣可以增強寶寶自信心。寶寶的自信心增強了,怯生的心裡也就會逐漸減弱。

培養寶寶安全感

父母對寶寶的態度、情感要穩定,不要忽冷忽熱。照料寶寶、與寶寶接觸的時間最好固定,儘可能避免寶寶長時間見不到媽媽,尤其不能以“再怎樣,我就不要你了”、“把你給誰誰”之類的語言威嚇寶寶。

提前預防寶寶認生

在寶寶還不懂得認生的時候,可以有意識地帶寶寶多接觸其他人。比如,讓家裡其他人員幫著給寶寶餵奶、喝水、換尿布、逗著說話、抱著玩、做簡單的遊戲,讓寶寶不太熟悉的人逗寶寶玩等,通過與其他人的接觸,幫助寶寶適應他可能接觸到的各種社會環境。

逐步擴大交往範圍

對於認生的寶寶,媽媽可以從寶寶比較熟悉的人開始,讓寶寶習慣跟媽媽或者撫育人以外的人交往,然後讓寶寶逐漸接觸“熟悉的人比較多,而陌生人比較少”的環境,在熟悉了有少數陌生人在場的環境之後,再擴大他的接觸範圍,讓寶寶一點點適應與陌生人交往以及適應陌生環境的能力。

彆強迫寶寶和陌生人交往

需要注意的是,在解決寶寶怕生問題時絕不能一廂情願勉強寶寶和誰親近,這樣只會進一步加深寶寶的排外心理。當陌生人到來時,如果寶寶怕生,可以允許他熟悉情況後再逐漸和陌生人接近。如果寶寶不願意跟陌生人親近,不要強迫他,更不要讓他單獨與陌生人在一起。此外,在遇見寶寶不認識的人時,父母要很正式地向陌生人介紹寶寶,並且不管寶寶多認生,都以輕鬆愉快的態度面對陌生人,這樣可以幫助寶寶很快消除顧慮。與陌生人磨合的機會多了,寶寶害怕的心理自然就可以得到緩解並最終得到克服。

松達媽媽提醒:職場媽媽往往會忽略了家庭和工作的平衡,媽媽們一定要注意多參與到寶寶的生活中,不要一味的把寶寶丟給老人哦。也許在某一個天氣晴好的週末,和爸爸一起用天然的松達山茶油給寶寶做一場撫觸,既呵護寶寶的肌膚,又能增進寶寶和爸爸媽媽之間的情感交流,何樂而不為呢?


松達媽媽

和公婆住一起,十個月的寶寶只要奶奶抱,為什麼?根據你的描述,你是從一懷孕就跟公公婆婆住一起,孩子生下來十個月了,寶寶很喜歡奶奶抱,奶奶一走就哭的不行,而媽媽走就沒有關係。看到這種情況,你心裡失落,你心裡很不是滋味,我表示理解。那麼,為什麼寶寶那麼依賴奶奶,而不是依賴媽媽呢?

一、可能從你坐月子開始,孩子的奶奶就照顧你和寶寶,特別是

在奶奶幫寶寶洗澡、換尿布、逗他玩的過程中,寶寶對奶奶產生了感情,在寶寶心裡有一種先入為主的感覺。

二、在照顧寶寶的過程中,奶奶摸清了寶寶的喜好,奶奶為寶寶所做的,讓寶寶從心底裡喜歡並依賴。而你可能是滿月後才給寶寶洗澡或者換尿布等,真正陪寶寶玩的時候比奶奶少,相比起來寶寶更熟悉和認可奶奶。

根據以上所述,要改變這種狀況,媽媽必須多些時間陪伴寶寶,在寶寶面前要有耐心,要摸清楚寶寶的喜好,根據寶寶的喜好與他相處。跟寶寶接觸多了,寶寶自然對媽媽依賴了。


希望我的回答對你有用,文海撈夢話育兒祝你心想事成,萬事如意!


文海撈夢話育兒


如果你們是住在一起的,但孩子更偏向於奶奶的話,可能問題就出在你自己身上。

孩子天然的會喜歡跟自己更親近的人,誰帶的比較多,對她關照的比較多,她自然跟誰比較親。

如果你們住在一起,但是照顧孩子是奶奶比較多的話,孩子當然會,更親奶奶。所以想讓孩子更親密的話,就抓住每一個機會和她多親近吧。

其實和孩子親密相處的時間是很短的。她上了幼兒園,就會有了自己的同學和朋友。上了小學,學業會更多,並且和同學的關係也會更親近,那個時候,家人在他心目中的地位就會下降了,所以要培養和孩子的親密感,關鍵就是這前幾年。


二寶媽媽向前衝

這個事,不是壞事,你不應該不開心,你應當高興才是!

婆婆是孩子的奶奶,孩子同奶奶親,也是奶奶愛孩子,親孩子的結果,對於一個和諧和睦的家庭來說,那是好事!

你在網上多看看就會看到,有多少媳婦罵婆婆,說婆婆的,說婆婆不給她帶孩子,說婆婆不喜歡她的孩子,而你卻因為婆婆帶孩子,婆婆抱孩子,婆婆親孩子而有點忌妒,有點委屈,你說說你,是不是有點小心眼,是不是有點犯傻了?

婆婆喜歡孩子,孩子也喜歡婆婆,你應當高興,你應當慶幸,這樣的結果,其實對你來說是最好的,這樣你就可以放開手腳的想幹點啥就乾點啥的,在家裡也有了時間了,搞搞家務,甚至也可以給婆婆洗洗衣服,這多好哇!

再說了,你的寶寶什麼時候都是你的寶寶,婆婆愛你的寶寶也是理所當然,都是自己家人,她們越愛你的寶寶,寶寶也就多了一份愛,寶寶也就會更快樂更幸福更健康的成長的!

還有關健的一點,婆婆愛你的寶寶,也一定會是愛你的,這就說明,你們的這個家庭也一定是和諧幸福的!

讓婆婆愛吧,這也是婆婆的天倫之樂,這也是婆婆親情的真實表現,在你寶寶的幼小的心靈中,這個快樂幸福也會永恆的保留在他的記憶中的!

再說了,當晚上你把孩子抱過來睡覺的時候,你有多少愛都可以愛給孩子呀,你有多少親都可以親給孩子呀!

婆婆愛孩子,其實也是愛你的,你就享受這份愛吧!

最後祝你們家庭幸福,祝寶寶健康快樂的成長!

【社會現象,家庭問題,獨家觀點,解惑釋疑。請您關注從善如劉的頭條問答!】


從善如劉L

如果十個月的寶寶發生這樣的情況,那寶媽應該找找自身的原因了。

十個月的孩子最最純真了,完全不會掩飾,在他們這個年齡段他們最依賴的就是他的照顧者。如果寶寶不親近你,那你應該自己想想究竟是否有花時間和精力陪伴照顧寶寶。

高質量的陪伴

這是很多媽媽的誤區,雖然陪著寶寶,可是心思卻不完全在寶寶身上。現在很對人離不開手機,有了手機依賴症,這樣其實對寶寶有很大的影響。

1、孩子雖然小,但是十個月他也有自己的意識了,對於照顧者是否全身心陪伴其實他已經有了自己的判斷。

2、孩子以後也會喜歡上玩手機,因為在他們眼裡手機比他們更重要,所以家長才會一直盯著,小孩子是最會模仿的。

給予寶寶足夠的安全感

寶寶餓了哭了是否及時的去滿足他安撫他,寶寶最依賴的就是他的第一照顧者,誰照顧寶寶時間多,寶寶自然和誰親近。

所以這位媽媽既然你已經發現了這個問題,一味的難過並沒有用,不妨改變一下自己。用心的去陪伴孩子,相信你一定會有回報的。

我是一個處女座的全職媽媽,育兒道路上一直追求“完美”。 願意和大家分享育兒過程中的點點滴滴。歡迎關注頭條號“天天媽媽育兒說
”!

天天媽媽育兒說

婆媳關係只有在生完孩子之後才會崩潰,這是一種非常普遍的現象,因為在中國,婚後和公婆住依然是常態,你和你老公的結合不是兩個人的結合,而是兩個家庭的結合,所以婆媳關係會在育兒上產生很大的分歧。

出生到現在10個月的時間,應該是產後抑鬱還沒有徹底消除的時期,你肯定是看你婆婆不順眼,不然不可能會提出這樣的問題。你要怎麼做才能處理好與婆婆間的關係才是目前最要解決的問題,這個問題解決了,孩子自然就會跟你親了。

教你一個訣竅,這樣會讓你的內心非常好受,婆婆是孩子的奶奶,奶奶怎麼會對自己的孫子不好呢?所以不管你跟你婆婆有多大的矛盾,你們兩個的出發點都是好的,都是為了孩子好才會產生這樣的行為。這樣想以後,你就不會有那麼討厭、牴觸你的婆婆了。

再有一個事情,孩子10個月居然不依賴媽媽,那我斷定你肯定是早就斷奶了,這樣孩子才不會追你,因為媽媽不在,奶瓶在就好了,自然就會把奶奶認定為奶瓶的供應者,所以會追奶奶。這樣想的話,你家寶寶追的並不是某一個人,而是誰給他飯他追誰啊!正好那個人又是你婆婆,所以你恨之入骨,非常不開心。分析過後就知道,沒什麼可生氣的,主動掌握你兒子的飯碗才是王道啊!


小喵媽媽說育兒

寶寶把奶奶當成媽媽了,要引起重視:作為媽媽到底自己哪裡沒做到位?

媽媽們十月懷胎生下寶寶,寶寶出生後又需要媽媽盡心盡力的照顧,在這些時間培養的感情是沒有任何人能替代的。對於寶寶來說,誰給予足夠的安全感和溫暖誰就是媽媽。講起這個話題,我突然想起在狼群長大的孩子,以狼為媽媽的人,只因為狼代替了母親的地位。


現在出現這樣的問題,你應該問自己幾個問題:寶寶需要你的時候你在嗎?你有沒有跟不會表達自己的寶寶多“溝通”?寶寶十個月了你還在母乳嗎?如果斷奶了孩子是跟婆婆一起睡?這些事情是媽媽跟寶寶最能建立親密關係的事情,看一下哪些是自己沒做到的。

寶寶出生前三年是建立三觀的重要時期,爸爸媽媽的陪伴能讓孩子的安全感更足,從而更有信心去探索這個世界。對於孩子來說並不需要什麼很刺激很激烈的事情,只要你平時多陪她玩一下,多擁抱她一下,多跟她溝通下“嬰語”,她就能記在潛意識裡,影響未來的性格發展。

如果這些事情都讓婆婆代替你來做,那就沒辦法怪別人了,孩子需要你的時候你都沒做到位,她的安全感需求只能放在奶奶身上。你現在選擇輕鬆以後必然就累,現在累點,以後也就省事點。

這個道理誰都懂,可是很難都做到。



媽咪育兒生活記

以前聽人說“有奶便是娘”。孩子剛出生的時候,視力還沒發育好,不認人。每天就是吃喝拉撒睡,所以誰帶,孩子都都無所謂。

隨著孩子慢慢長大,視覺、聽覺、觸覺等等方方面面開始發育完善,孩子吃飽喝足以後還需要陪伴玩耍,不要覺得孩子小什麼都不懂,他們只是小,又不是傻。誰帶來的快樂多,讓他們感覺舒服,孩子就願意找誰。精神需求勝過一切哦。

想改變也不難,多陪孩子,多抱他,親吻愛撫……所有讓他感覺舒服的都可以。媽媽也不要太著急,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也不要因此和奶奶慪氣,她對你的孩子這麼好,你要感謝她。如果孩子晚上睡覺也是跟著奶奶的話,試著讓孩子跟你和爸爸睡,只要你不嫌麻煩就行。祝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