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清兩代,中國人戰勝西方列強的戰役有哪些?

閩南蓑笠翁

明朝時期與西方人爆發過幾次戰役,都是中國人戰勝,至於清朝早年還好晚年戰爭的戰役寥寥無幾。

瞭解不是很多,說幾個比較熟悉的。

明朝

1. 中葡屯門海戰:明朝第一次與西方殖民者較量,開始於1521年,以1522年明朝獲勝告終,但是明軍也見識到了西方火炮的威力。

1514年葡萄牙殖民主義者塞克拉率領葡萄牙海盜商船直接侵佔"屯門海澳",並在此修築工事,設刑場,刻石立碑以示佔領。從開啟了葡萄牙人對於中國的騷擾。

1521年正德皇帝病逝,嘉靖皇帝根據江彬及火者亞三的表現及禮部與兵部的態度,下令官員儘快驅逐佛朗機人,並再不許入境。汪鋐用火攻與鑿船方式擊敗葡萄牙人。

屯門海戰結束後,明政府要求中國戰船見到懸掛葡萄牙旗幟的船隻就將其擊毀。

2、中葡西草灣之戰。西草灣是屯門海戰的後續。1523年葡萄牙人麥羅·哥丁霍率領人馬援助屯門,明朝水師從一開始就佔據上風,葡萄牙人接受失敗。

3、中荷料羅灣海戰。1633年荷蘭人想用武力解決與明朝的貿易問題,引發兩國戰爭,時間持續4個多月。

鄭芝龍以絕對優勢擊敗荷蘭艦隊,荷軍除了四艘大划船沉沒外,剩下五艘也受重創,戎克船全部著火沉沒。

此戰後明朝艦隊奪取了從日本到南海的全部東亞制海權,當時凡航行在東亞地區的船隻,都必須花錢購買明朝的令旗,否則將被攔截。

明朝做出要求:

3.1、荷蘭人退到中國大員(臺灣)去,不可到中國沿海。

3.2、 荷蘭人需賠償戰爭損失。

3.3、中國人載貨到大員做貿易。荷人無直接與中國貿易的權利。

料羅灣大戰後,明軍乘勝追擊,又連續與荷蘭人發生小規模海戰,一直打到荷蘭不敢再騷擾中國沿海為止。1639年荷蘭人又派朗必即裡哥騷擾中國沿海,最終被鄭芝龍擊敗,一連焚燬五艘,朗必即裡哥大敗而回。直到此時,荷蘭人才最終認輸。

4.明英虎門之戰。1635年此時的大明內憂外患,距離滅亡還有7年。

英王任命威德爾上尉為指揮官,率領6艘船艦前來中國,貿易不成,英國人改為強佔,結果被廣州海防打退,隨後威德爾開啟了騷擾戰,燒殺搶掠,據說有一次搶了30頭豬。

最後估計如此難與中國做貿易,便找葡萄牙人調和,賠償白銀2800兩,英國人撤離廣州。

清朝

1、中俄雅克薩之戰。沙俄利用清朝平定三藩之亂侵佔中國東北領土,康熙在平定三藩之亂後第二年,反擊沙俄。

中俄第一次戰爭,中國取勝,跟沙俄簽訂了以第一個平等條約《尼布楚條約》,但是由於清朝忙於準備平定準格爾的葛爾丹,索額圖在條約上做了讓步,中國失去了外興安嶺以北的小部分領土和以尼布楚為中心的蒙古東北部地區。

2、鎮南關大捷,不敗而敗。1883年法國侵佔越南使其脫離中國藩屬國地位,慈禧震怒下令討伐南詔,中法戰爭開始。戰爭期間互有勝負,直到1885年馮子材打出鎮南關大捷取得關乎戰局上的巨大勝利,但是清軍也損耗巨大。

清朝與西方列強戰爭中,取得勝利的不多,左宗棠收復新疆,但是直接對手的阿古柏,而且雖然收復新疆但是割其他領土給沙俄。


妖鬼雜談錄

明清兩代的中國垂垂老矣,對於探險、求財的西方初生牛犢來說,這是一塊肥的流油的大肉,如果能吃上一口,那必然可以升官發財,享盡榮華富貴。

明代的中國,大概是封建王朝的最後巔峰,有著強大的海軍和爆炸式發展的火器,但從朱棣之後,明朝開始平緩發展或者走下坡路,而西方人卻像發瘋了一樣,做著一步登天的買賣。

於是,明清的中國開始被西方趕超,在這數百年的不斷接觸中,西班牙、葡萄牙、荷蘭、英國、法國等相繼東來,也和明清兩代刀槍火炮相接,總體上中國是輸多勝少,但畢竟還是有勝利的機會,數量不多,大概如下。

一、1604年,澎湖諭退紅毛

朝代:明萬曆

對象:荷蘭

主帥:沈有容

地點:澎湖群島

點評:單舟赴會,膽魄驚人的背後是大明水軍的龐大後盾,荷蘭人初來乍到不敢造次而已。

二、1633年, 料羅灣海戰

朝代:明崇禎

對象:荷蘭

主帥:鄭芝龍

地點: 金門料羅灣

點評:日益積累的摩擦,使得荷蘭人下定決心與大明撕破臉面,無奈遇到如日中天的鄭家軍,血性的海盜加上大明的官方支持殺的荷蘭人不敢再犯。

三、1661年,收復臺灣

朝代:南明永曆,清順治

對象:荷蘭

主帥:鄭成功

地點:臺灣台南

點評:當時東亞最強大的海上勢力鄭成功,陸地戰鬥毫無優勢又遭遇清廷的沿海焦土政策,不得不退守臺灣,一次無奈之舉成就了國姓爺百年功名。


四、1685-1688年,雅克薩之戰

朝代:清康熙

對象: 俄國

主帥: 康熙帝

地點: 黑龍江雅克薩等地

點評:攘夷必先安內在明清之際仍是一項主流政策,平定三藩之亂後的康熙終於可以好好整頓俄毛子,可以眼界及統治的不自信使得康熙並未重視東北,這些經歷反而成了清朝固步自封的源泉。

五、1883-1885年,中法戰爭

朝代:清光緒

對象: 法國

主帥: 馮子材,潘鼎新,劉銘傳,唐景嵩等

地點: 廣西、福建、臺灣、浙江等地

點評:完全的屈辱之戰,法國不勝而勝,清朝不敗而敗,將帥奮發圖強也耐不住腐朽的清朝,清的敗滅是註定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