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兒園孩子紀律非常差怎麼辦?

手機用戶57369219645

其實“紀律”這個詞用在幼兒園孩子身上是不太合適的。“紀律”從書面上解釋有兩個意思:一個是為維護集體利益並保證工作進行而要求成員必須遵守的規章、條文。第二個是綱紀法規。這個解釋顯然是不符合孩子的年齡特點。

幼兒園孩子的特點就是好動、愛模仿、注意力時間短,沒有規則意識,所以讓孩子自覺地遵守紀律那簡直是無稽之談。

如果想讓孩子動靜交替、有張有弛、活潑有序,那一定是需要老師組織教學的技巧,而不是恐嚇與打壓。

以我多年來從事幼教工作的經驗,總結出幾條規律:

孩子亂了,一定是老師沒有把活動的要求程序講清楚。例如:畫畫時如果老師說需要用彩色紙到我這裡取,那孩子都會一窩蜂地跑過去,就形成了混亂。如果老師說需要用彩色紙的舉手,老師給你送過去,這樣就會有序多了。

孩子在老師講課時亂說話,不聽了,那一定是老師講的內容要不是太簡單了,孩子覺得沒有意思,就是內容太難了,孩子聽不懂了。

個別孩子總是出現一些狀況,那是老師對他的積極評價少了,同時對這樣精力旺盛的孩子可以相應的給一些任務去做,他肯定會很願意而且能做好的。

總之,幼兒園老師要想讓孩子都跟隨你,把孩子組織好,不僅要利用各種各樣的遊戲,還有老師本身說話的語氣、抑揚頓挫的聲調都會吸引孩子。這樣就不愁孩子亂了。


翔太育兒解憂雜貨店

我不知道別的幼兒園是什麼樣,但是我兒子幼兒園不太會管小孩子亂跑的問題,每天看視頻都可以看到有跑來跑去的孩子,其實小孩子被太多規矩約束反而會喪失天性,你們吵孩子,孩子會變得膽小懦弱,不敢這不敢那,換位思考一下,這樣的話哪來的快樂?我兒子的幼兒園裡,比較注重孩子的自主權,孩子不喜歡的,老師不會吵,不會一味的要求孩子去做老師規定的事,我脾氣不好,前幾天在家吵孩子,把他吵哭了,他哭著喊我要去幼兒園,那時候我知道,我兒子已經愛上那裡了,老師們也值得信賴,因為他姥姥姥爺家就在隔壁,對他也非常寵溺,但他第一個想到要躲的地方不是姥姥家,而是幼兒園,從一個孩子的點滴小事上,就可以看出他的老師是怎樣的。作為家長,沒有幾個會喜歡你的問題,給他們制定規律是必須的,但不是用發脾氣來恐嚇那群時而天使時而惡魔的小傢伙。說真的,自從兒子上了幼兒園才知道,並不是什麼人培訓培訓就可以當幼師,培育祖國的下一代,要的是比別人更多的耐心,智慧,寬容以及愛心。所以,如果沒有具備良好的心態去面對那些孩子,還是換份輕鬆點的職業吧,孩子真的不是你只負責看管不磕碰就行的,幼兒園比小學都重要,初中都重要的多。


青青的軒軒520

小孩子都是這樣的,尤其是小班,又愛模仿又愛欺生,作為幼兒園老師我有好方法,你可以試試。

小班的常規培養是基礎,有了好的常規,不管是活動課還是做遊戲都會事半功倍。你可以掌握幾種培養孩子常規的方法:

1,音樂培養法。鋼琴可以作為一種培養常規的工具,老師在固定的時間彈固定的樂譜(以歡快為主),當孩子聽到音樂指令時,就會做相應的事情,或收拾玩具或坐好拍手等。可以把調皮的孩子放在老師身邊,減少喊叫。

2,手指遊戲法。只要是幼兒老師都會掌握很多種手指遊戲,老師可以在活動銜接處穿插進去,對於調皮的孩子,可以讓他來做小班長,和老師一起帶領大家做。經常做、每天做,孩子慢慢就會靜下來。

3,班級老師之間的配合很重要。當主班老師代課時,配班老師一定要配合好,最好坐在或蹲在調皮孩子的旁邊,隨時進行提醒。

眼觀六路耳聽八方,是做幼兒老師的基本功。加油(ง •̀_•́)ง


幸福的秘密

你應該是位年輕的愛學習的老師,相信你會越來越優秀。

可是跟小班寶寶談紀律不是一般的困難哦!不過適當的常規還是必要的,畢竟有規則才能保證安全。比如在教室不要奔跑,奔跑容易磕傷;室外奔跑的時候眼睛一定要看著前面;老師倒開水的時候一定要離老師遠點,不能碰到老師;玩的時候要讓老師看到你、上廁所一定要告訴老師等等。


小班的工作很瑣碎,需要每天反反覆覆說許多廢話,通過許多遊戲,寶寶們才能知道怎樣做是安全的。

  • 小班寶寶最頭痛的是有爭執不會用語言處理,喜歡用抓咬解決問題。遇到這種情況要表情嚴肅地告訴他“不可以!別人疼!”引導寶寶用語言表達“這是我的!”“我們一起玩好嗎?”“好朋友抱抱”,杜絕了抓咬和奔跑,安全問題基本可以保障了,就可以放心地讓他們自由玩耍啦!如果想“紀律”好一點,多帶著他們玩遊戲寶寶們應該會非常感興趣。
  • 希望有多年工作經驗的媽咪老師72可以幫助到你。

媽咪老師72

工作多年,經驗告訴我。先不要去管紀律,與新經接手的班級的孩子先建立感情。比如準備些好吃的。或漂亮的彩紙。一天只獎勵一兩個孩子。讓大多數得不到的孩子有所期盼。我也知道幼師的工資都不高。但這份投資為你以後的工作帶來不少輕鬆。輕輕的摸摸孩子的小手,午休時輕輕的摸摸孩子的頭。慢慢的孩子就會更對你很依賴。每個孩子都不一樣。這個方法對大多數的孩子都管用的。特別鬧的你可以讓他當個小班長起到榜樣的作用。孩子就會自我約束。無論多麼糟糕的情況。老師要先靜下心來不急不躁。不要讓你的情緒再去二次影響孩子。


實話實說一一說事

幼兒園孩子紀律差很正常,根本不需要大驚小怪,幼兒園小孩子正是好動的年齡,你根本不可能讓他象大孩子那樣板板正正地坐著,他們正是好玩的年齡,喜歡湊熱鬧,喜歡聚到一塊玩耍,這是他們的天性,他們的頭腦中根本就沒有約束這兩個字,也沒有紀律的概念。



幼兒園小孩子最適合的是和孩子們一起做遊戲,一起玩玩具,要真的想讓他們學點東西,也要以遊戲、娛樂的方式來進行,讓他在玩耍中不自覺地學點東西還是可以的,不建議非逼著那麼小的小孩子規規矩矩學識字、學算數,決定硬硬地扼殺小孩子們的天性。


等待2084553

我是幼兒教師,幼兒園孩子紀律差,純是老師的問題,幼兒園紀律的好壞,主要是老師的能力,管理方法。幼兒園的孩子處於成長期,思維還不成熟,老師的引導啟著絕對的作用。例如,孩子的好奇心,接愛事物單純,老師的管理太重要了,第一,滿足好奇心。第2,獎勵方法(小紅花)。表現不好孩子批評。說起來容易做以來難,老師是關健。幼兒園紀律差與家長無關,我多年的經驗說明,老師的責任,管理要得當。


一簾幽夢143928207

幼童沒有紀律觀念很正常,通常需要家庭與幼兒園共同配合才有一定效果。在你孤身奮戰的情況下,建議採取抓注意力與鼓勵並行的方法。比如講有趣的故事,玩需要注意力集中的小遊戲,看哪些情況下會吸引多數幼童的興趣,當大多數都願意參與到這些集體活動中時,及時表揚一些遵守紀律的幼童,可以給貼紙的形式帶給家長看。在這個過程中不要急於求成,也不要針對那兩個孩子採取懲罰行動,只要設法減少他們的壞影響就可以了。也可以安排些重要角色給他們試試,甚至使他們之間出現競爭意識,比著做好。其實,讓小孩子聽話,就是以抓興趣為主。一味強迫效果並不好,講道理根本聽不懂。希望對你有用。


xbdhh

4歲左右正好是孩子在社會交往、建立規則的關鍵時期。那每個孩子天生的氣質都是不一樣的,自身的適應性和發展速度也不一樣,所以紀律不好也很正常。首先老師不要著急,給孩子適應的時間;其次什麼是好的紀律,老師可以給孩子明確的規則,這樣孩子也能更好的理解。



家庭育兒小幫手

換了新老師,小孩子肯定要適應的,你也要適應他們吧。每個老師教法不一樣他們也還不習慣你。和鬧的小朋友多多互動啊,比如讓他們幫你做點什麼多誇誇吧,孩子最不怕誇獎。老師不一定要強勢的適應的軟一些。有時候小孩子也會保護自己的老師的。另外也可以和他們的家長多溝通啊,有時候孩子反映的一些問題不一定出現在孩子身上。做好家園共育,事半功倍。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