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在《非你莫屬》和《職來職往》求職的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三姐136312321

我是畢業那年參加的非你莫屬。當時也沒想去找工作,就是想看看自己大學五年(休息不好,專科升本科)怎麼樣。還好,沒丟人,讓張紹剛損半天留下了兩盞燈,選了非你莫屬“釘子戶”,後來也沒去。畢業五年了,現在還被學弟學妹說自己當年的視頻被老師拿來放。不知道有多少學弟學妹看過了,不管主動被動,大家多擔待。

很佩服那個當年義無反顧的自己,將來拿著視頻跟孩子炫耀,你爹上過電視。哈哈


BJ小沈

我2012年參加過《職來職往》,大家可以搜索“職來職往 + 馮志剛”內容不少的,還有視頻。當時我老婆特喜歡這兩個節目,我就去報名參加了,尤其當時參加職來職往的小馬奔騰影視公司還蒸蒸日上,我是奔著這個公司去的。

可是這個節目其實蠻有內幕的,幾位嘉賓老闆後來爆出都是演員,楊石頭馬小虎還一個吉米範兒的化妝師後來都著實火了一陣子。

不過這個節目當時和很多貼吧的朋友交流過,都說其實沒有真正入職的,都是來真人秀一下子的,而我那次強烈要求主辦方把我安排在有小馬奔騰的場次,結果沒能實現,所以我對結果也就無所謂了。

提前交流的時候,很多吧裡朋友勸我月薪要低於5000才能求職成功,否則表現再好也無濟於事,我明白他們的意思,就是說場上的BOSS都是演員,其實做不了主的。結果我要了年薪15萬的折中報價。

那場據反映我表現不錯,哈哈,下來了節目組直接還給了小几千塊的費用,說不是所有人都有,也不知道真假。

不過求職沒有成功,最後只有一個美女老闆讓我去青島做總經理助理,工資還真是5000元,不過她說這個工資

是對外說的實際上錢不是問題,我能理解她的意思,可惜不喜歡這個職位,我給拒了。

說說後來怎麼樣吧:

首先插一句,我想去的小馬奔騰,因為老闆英年早逝,閃崩了,聽說老闆娘很慘,大家可以自己去查查。

然後留燈這位女老闆後來也沒了消息,是做化妝品的,似乎後來品牌也沒有大紅大紫。

我呢,之後2013年去騰訊做了一段時間,可惜孩子剛出生沒法異地工作,後來回到天津繼續做自己的工作室。

其實想去小馬奔騰是想做中國科幻電影,我認為中國電影的明天很大程度在於商業化的科幻電影,而不是小情調的藝術電影,也不是網感十足的爛片。遺憾是小馬那期沒去,也遺憾是這個企業後來意外失敗了,科幻圈的老朋友電子騎士在這家公司做到了創意總監,要是公司沒倒,也許現在已經做出一部像樣的國產科幻電影了,哎無限遺憾。

再之後,2016年,我的科幻電影劇本獲得了科幻國家獎水滴獎的劇本類唯一金獎,算是我理想的一次小小里程碑,也為此我就有了大家看到的這個加V的頭銜,其實不是個什麼官,秘書長副秘書長都是實際幹活的人哈。

總結一下呢,參加這些真人秀首先蠻嗨皮的,鍛鍊自己的能力,但是別把結果當真,真人秀,歸根結底還是“秀”!


科幻直通車馮志剛

這個問題我嘗試回答一下。

自己做了7、8年的職業規劃諮詢師,會面對各種各樣的來訪者。在這段職業生涯中,我遇到了三位曾經在《非你莫屬》的舞臺上參與過招聘的朋友,當時主持人都是張紹剛。

第一位是一位女孩,從新加坡學習護士專業回來,因為不會英語口語表達,記得在舞臺上被boss們追問的啞口無言,現場勉強獲得了一份職業,但沒多久他就離開了,竟然找到了我。

小姑娘其實非常勇敢,也非常心疼媽媽,能夠走上舞臺,是他引以為傲的事情,儘管在節目中,被boss們,一通猛批,但他是一個非常樂觀積極的人。

通過職業規劃諮詢中的一些心理測試工具,職業興趣和職業傾向測試工具,我們又進行了非常系統化的,細緻性的兩個多小時的溝通,最後確定了他的職業代碼,是社會型、事業型和藝術型。之後我們做地域、行業、職位的選擇。

後來他去了一家獵頭公司,這家獵頭公司也剛好在那幾年發展的特別的快,她獲得了很多鍛鍊自己的機會,自己一個人很快就獨立拜訪客戶,簽單,做得非常出色。

另外一個來找到我諮詢的也是因為在節目中受到了boss們的打壓,並沒有找到自己合適的職業。

這位來訪者是一個男孩,初中畢業的學歷,在那個舞臺上也算是學歷比較低的,但他的銷售能力非常強,有很高的情商。這源於他在舞臺上沒有太多時間表述他的成長經歷,為了生存十幾歲的年紀,他在圖書館曾經有過幾年打掃衛生的工作,而他也因此愛上了讀書,每天泡在書海里,讓他能夠與全世界各種各樣的高人去溝通。

這是一個神奇的男孩,我以自己的資歷,與他溝通中,感受到非常的通暢。這個男孩兒最後聽從我的建議,繼續在銷售領域,清晰自己的職業發展路徑,有了更加明確的目標。

另一個男孩,也是大學畢業不久,到舞臺上去求求職。因為對社會上職業的探索不夠,面對多個崗位也很迷茫,工作一段時間之後也是不太適合,就辭職了。

所以我要表達的是,在舞臺上求職的人可能分為兩類:迷茫而不知道要什麼的;目標非常清晰和明確的。

我想我遇到的三位都是在舞臺上求職不太成功的,這可能是因為在舞臺上時間比較短,主持人要照顧各個方面的因素,沒有辦法幫助當事人更深的認知自己,認知職場,所以在職業的匹配上顯得倉促。

而那些對自己認知比較清楚,對職業探索也比較充分的人,說句簡單的話,就是知道自己要什麼的人,在求職的舞臺上能夠直接與boss們直接對話,尋找自己匹配的機會,還是一種很好的方式,避開了企業正規招聘中多個輪次的面試流程。

成功的求職一定建立在對自己的認知清晰,對職業的探索充分,對企業和行業有了解的情況下完成的。


遇見彩虹

這兩個節目重開播到現在一直都在看,而且也分析過,當時還有衝動想報名試試。

基本上我也算是腦殘粉。。


剛開始看非你莫屬是因為老師課間放的最牛清華哥那一期,覺得好牛叉,就回宿舍惡補了一段時間!但是非你莫屬那個舞臺設置讓人覺得異常彆扭,每個boss都像皇帝一樣高高在上,坐在龍椅上!另外非你的公司偏向於電商類的就像噹噹,京東,360,樂蜂網,聚美優品等,是理工男找工作的極佳之地!所以作為文科女的我不太喜歡看吧~後來發生張紹剛和暈倒男事件之後我就再也不想看了!後來的後來聽說換了主持人了,反正沒再看過了。 職來職往我基本從響哥開始主持就在看了,因為前段時間三週年紀念日,我算了一下我看了這個節目三年半!頓時讓我十分懷疑自己的記憶力! 很喜歡職來職往的達人,楊石頭,馬丁,劉同,陳默,夏驕陽,申晨等等~也買了響哥的響聊聊,劉同的職場急診室,誰的青春不迷茫,石頭的摸著石頭過河,簽名版的,曾經還為了去見一次楊石頭露宿杭州街頭,一個人滿大街的找旅店,快凌晨才找到住的地方(那天是星期天加杭州煙花節加教師資格證考試加一個節日各種酒店賓館都爆滿)。 跑題了說說我為什麼喜歡職來職往吧,首先十八個達人都是站著的,和求職者都是平等的!就算楊石頭他的腰不好,他也是站著把節目錄完(好吧,雖然一直覺得這樣對石頭挺殘酷),其次是就算求職者找不到工作他們也會在臺上收穫很多,達人們都能給他們提供一些意見和建議



!然後職來職往一段還有時間會有一個板塊,就是採訪一下通過職來職往找到工作的求職者,報道一下他們現在的工作!應該不會有像非誠勿擾男女嘉賓臺上牽手,臺下分手的場景!中國夢想秀就是很需要這樣一個板塊!還有就是達人基本上是傳媒文化公司,這是我喜歡的也是我需要的!我也很喜歡響哥,我大傳媒畢業的學長,剛開始主持的時候拿捏不是很好,後來就放的開了,也很為求職者著想,不會讓你尷尬,也不會讓你難堪,職來職往和非你莫屬對待殘疾人和求職者昏倒的事就可以看出來了!雖然可能響哥稍稍有點假,張紹剛才是一般人的正常反應,但是響哥做的讓人很舒服,很溫暖,張就是讓觀眾都有點替那個場景尷尬了!


還有最最重要的一項,職來職往的達人都很帥啊有木有,很有幽默感啊有木有!很年輕啊有木有!劉同,李響,陳默三劍客都才三十出頭都能混的這麼好!劉同一個學中文的去做傳媒,陳默學政法的去做公關,英語說的槓槓的!馬丁,唐寧,王璽,吳威,申晨,夏驕陽~看了幾年職來職往見證了了他們從單身到結婚到成為父母~職來職往讓我相信只要你努力你就能得到你想要的東西!說實話真人秀節目重在真,職來職往改版後中間的視屏求職展示的環節總讓人覺得很假,我也就是不喜歡改版後的模塊設置不想看的,還有就是達人一個個都不在了! 寫的最長的一次了,求贊!



離仨歲

感覺這種求職類節目,就如“選秀”——整個節目,就是一場秀。

每個求職者都在舞臺上盡情展現自己,每個高高在上的大佬也在“扮演”自己——臺上臺下,七分真情三分假意。

整個節目就是一場秀,好看就行了。

至於求職者和用人方,在節目過後如何籤合同,那就另說了。

有的求職者,通過節目與用人單位結緣,簽下滿意合同,拿到大佬應允的報酬;有的求職者,雖在節目中找到“僱主”,但卻在籤合同中發生分歧,最後雙方不歡而散。

不過,大多的求職者,還是在節目中找到了理想的工作。

此類求職節目,還是一個比較廣闊的平臺,只要你有能力和實力,敢於在舞臺上去展現自己,參加此類電視求職節目,還是對職業生涯和人生髮展有很大幫助的。


吉恩瀚棠

節目現場面試潦草,企業本身參差不齊,老闆們更是不靠譜居多,能有什麼好結果?節目是需要效果的,所以很多時候,脫離了面試和求職,看看動輒高薪就知道是個不靠譜的事,還記得有家培訓公司在天津衛視當著全國觀眾的面給與一個女孩子高薪,最終卻私下通知,薪資並不如此的事情嗎?雖然後來解決了,但是非你莫屬欄目組在解決這件事的態度上確實模稜兩可,說明節目組本身並不靠譜。其實,從主持人塗磊就知道這個節目是扯淡節目,一個天天關注倫理、婚外戀的節目嘉賓,如何做好正常招聘面試節目的主持人呢?


眼裡製片廠

說說我身邊一位同事的經歷吧,我同事之前剛畢業,機緣巧合參加職來職往,剛下學的年輕人,只准備了簡歷和校內兼職的經歷就去了,在電視錄製時,心理壓力很大,而且畢竟沒有什麼獨一無二的資歷,所以整場下來,被問的很是尷尬,最後雖然面成功了一個工作,但在電視上尷尬的表現一直是心理陰影,再加上後來去了面試成的企業,整體環境與電視上說的也不一樣,後來同事直接離開了北京,他自己說好長一段時間才走出陰影,用他自己話說,沒有足夠強大的心理,不要上電視接受面試,而且好多企業宣傳目的大於真正招聘,真正有能力的,線下找工作機會也很多。


晴晴寶貝樂園

都是出來露臉為公司打廣告的,至於招聘嘛也是有一搭無一搭的事兒。58近期被人民日報兩次點名批評涉嫌騙人、58這幾年一直走下坡路,估計也就2、3年的熬頭。咖啡之翼據說資金緊張,市場萎縮嚴重,企業發展後勁不足、呈萎靡之態


仙乃山外人

首先《非你莫屬》和《職來職往》這兩個大型求職互動類節目,是這麼說的吧,作為一檔節目來說,肯定是會有各種各樣秀的嫌疑,就像那些相親節目一樣,看著像是兩個人在一起牽手成功了,實際上怎麼樣誰也不知道。

記得高中的時候,班主任給我們推薦說有事兒沒事兒多學學那上面的人,看看人家是多麼牛逼,閃閃發亮。然後,就開始知道有這麼個平臺。

作為招人單位來說,確實有些企業的含金量還不錯,但是有很多隻是為了提高企業的知名度而已,作為求職者來說,你要是真的有真才實幹。不管在哪裡都不會慫,只是切記不要太當真,找工作還是正兒八經的找比較好。


臉幫網

這個問題,我比較有發言權。我們公司合作的一家企業就是在《非你莫屬》上進行招聘。

在《非你莫屬》上招來的員工我接觸過兩三個,他們是以管培生的身份進入到那家公司,當時是和他們市場部門的相關負責人來我們這邊談合作,第一個來我們公司的是一個小夥子,26歲,一名看起來很活潑的小後生,很愛聊,當時他告訴我說,因為是管培生的身份入職,所以需要在各個崗位上先進行輪崗。每個崗位的輪崗期是3個月,如果都能完成相關部門的考核,則會直接進入管理層的培養當中,他的第一個崗位便是市場部從市場專員做起。後來隔了三個多月,他們公司再來我們公司談合作的時候,身邊已經不是那個小夥子了,問他現在是不是換部門了,他們負責人說,這個小夥子沒有通過市場部的考核,於是打算繼續讓他在市場部門學習,小夥子選擇了辭職。再後來的一個員工同樣也只見過一兩次面就再也沒見過了。

當然,我舉這個小夥子的例子,不是想證明,這種電視節目的招聘不靠譜,而是,在短短的幾十分鐘想要知道這個求職者到底適不適合招聘公司的崗位還是不太可能的,一般企業都會選擇3-6個月的試用期,試用期通過之後則會成為企業的正式員工。

現在的招聘渠道確實多種多樣,求職者通過電視節目求職,也是一個不錯的求職體驗,不過也要儘可能的提升自己的業務能力,這樣才能走的更遠。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