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人口普查需填身份遭新移民抵觸 華人利益將受損

據美國《世界日報》報道,月前特朗普政府要求2020年人口普查增加公民身份等相關問題,導致不少移民和家庭產生恐懼,有人甚至退出政府的補助項目,比如健保和學校午餐計劃。目前政府的主張讓人口普查員的工作難以推展,同時也影響人口普查數據的準確性。華裔社區領袖均認為,從長遠利益角度來看,華裔有必要反對、抗議特朗普政府的這項決定。

亞裔是全美成長最快的群體之一,預計至2020年全美亞裔人口增長46%,其中大多數移民是兒童。人口普查數據將作為醫療和教育依據,如果不能精準調查,這些許多亞裔家庭和兒童就不能獲得更多資源。像低收入家庭、殘障人士和英語能力有限的民眾,將會是人口普查中受影響最大的族群。

美國華人政治聯盟主席丁言愉(Tony Ding)表示,特朗普總統上臺後,主張本土主義,若是在人口普查中提問公民身份等相關問題,針對少數族裔社區,包括華人在內有很大影響。尤其是華人新移民,從心態上一定會抗拒或牴觸他們參與人口普查的意願。

過去多年來社區組織一直配合政府政策,教育華人積極參與人口普查,若2020年人口普查要提問公民身份,“好不容易讓大家願意參加,結果又來了一個大倒車”。無論是教育、基礎建設、健康保險、或是其他各項公共資源分配都會受到極大影響,所以從長遠利益角度考量,華人應該抗議這項提問。

前洛杉磯80-20促進會會長王竹青(Chuching Wang)認為,人口普查沒必要提問公民身份問題,假若一些移民因為擔心身份問題而拒絕參與人口普查,這將會影響數據的真實性,從而影響社會資源的分配。王竹青在大都會水務局擔任公職,他們做水資源規劃時常常用到人口數據,按照當地人口成長和數量預測未來的用水量。如果人口數據不準確,長遠規劃的方案就無法做好。不僅僅是公共事業,聯邦也會按照人口數量對各個州政府撥給經費,若少數族裔因擔心身份問題不參與人口普查,他們的利益更容易被忽視,因此他反對人口普查時詢問公民身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