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時節,邂逅最美的清明詩詞

清明節又叫踏青節,在仲春與暮春之交。清明節與端午節、春節、中秋節並稱為中國四大傳統節日。四月清明,春回大地,自然界到處呈現一派生機勃勃的景象,正是郊遊的大好時光。中國民間長期保持著清明踏青的習慣。

《清明》

唐代:杜牧

清明時節雨紛紛,路上行人慾斷魂。

借問酒家何處有,牧童遙指杏花村。

杏花村:杏花深處的村莊。今在安徽貴池秀山門外。受此詩影響,後人多用“杏花村”作酒店名。《江南通志》載:杜牧任池州刺史時,曾到過杏花村飲酒,詩中杏花村指此。附近有杜湖、東南湖等勝景。

清明時節,邂逅最美的清明詩詞

《清明》

宋代:王禹偁

無花無酒過清明,興味蕭然似野僧。

昨日鄰家乞新火,曉窗分與讀書燈。

新火:唐宋習俗,清明前一日禁火寒食,到清明節再起火,稱為“新火”。一到禁忌菸火的期限過了,馬上去鄰居那裡討來燈火,抓緊時間,在靜靜的夜裡繼續苦苦用功,發奮苦讀。

清明時節,邂逅最美的清明詩詞

《青門引·春思》

宋代:張先

乍暖還輕冷。風雨晚來方定。

庭軒寂寞近清明,殘花中酒,又是去年病。

樓頭畫角風吹醒。入夜重門靜。

那堪更被明月,隔牆送過鞦韆影。

此為春日懷人之作。詞中所寫時間是寒食節近清明時,地點是詞人獨處的家中。全詞抒寫了詞人感於自己生活孤獨寂寞,因外景而引發的懷舊情懷和憂苦心境。

清明時節,邂逅最美的清明詩詞

《閭門即事》

唐代:張繼

耕夫召募愛樓船,春草青青萬項田;

試上吳門窺郡郭,清明幾處有新煙。

清明之前是寒食,民間不用火,清明之後本應“處處有新煙”,現在卻因戰亂農民都被召去打打仗,大片土地都荒蕪了,只有寥寥幾處的人家燃起新煙,一片淒涼。

清明時節,邂逅最美的清明詩詞

《清江引·春思》

元代:張可久

黃鶯亂啼門外柳,雨細清明後。

能消幾日春,又是相思瘦。

梨花小窗人病酒。

黃鶯在門外柳樹梢啼唱,清明過後細雨紛紛飄零。還能再有多少天呢,春天就要過去了,春日裡害相思,人兒憔悴消瘦。梨花小窗裡,佳人正借酒消愁。

清明時節,邂逅最美的清明詩詞

《漁歌子·柳如眉》

唐代:魏承班

柳如眉,雲似發,鮫綃霧縠籠香雪。

夢魂驚,鐘漏歇,窗外曉鶯殘月。

幾多情,無處說,落花飛絮清明節。

少年郎,容易別,一去音書斷絕。

這首詞寫少婦閨情。鮫綃霧縠:珍貴的紗綢。鮫綃:指鮫人所織之絲綢。《述異記》捲上:“南海出鮫綃紗,泉室潛織,一名龍紗,其價百餘金。以為服,入水不濡。”鮫人是傳說中的美人魚。

清明時節,邂逅最美的清明詩詞

《浣溪沙·春情》

宋代:蘇軾

道字嬌訛苦未成。

未應春閣夢多情。

朝來何事綠鬟傾。

彩索身輕長趁燕,

紅窗睡重不聞鶯。

困人天氣近清明。

睡夢中柔聲細語吐字不清,

莫非是情郎來到她的夢中?

假如不是跟他夢中歡會呀,

為何見她早起時髮髻斜傾?

鞦韆上她象燕子身體輕盈,

紅窗內她睡得甜不聞鶯聲。

那使人睏意濃濃的天氣呀,

已不知不覺地快要到清明。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