只有一米三五的他,卻有著傳奇的人生

《復仇者聯盟3》正在熱映,大家都在談論超級英雄們如何翻天覆地。

但叔今天想跟大家聊的,不是這些在世界各地都擁有眾多粉絲的超級英雄們,而是影片中的一個小人物——矮人國國王。

他的扮演者是彼特·丁拉基,身患軟骨發育不全症(侏儒病因之一),身高只有1.35米。

只有一米三五的他,卻有著傳奇的人生

(圖源於網絡)

在電影裡,攝像師給足了仰拍鏡頭,才讓他看起來比以往的作品更高一些。

不是導演心血來潮,而是因為彼特在之前的演藝生涯中表現的很驚豔。

在美劇《權利的遊戲》中,他飾演了一位亦正亦邪的人物提里昂·蘭尼斯特。

只有一米三五的他,卻有著傳奇的人生

(圖源於網絡)

劇中的他患有侏儒症,還在出生時導致母親難產死亡,因此受到了全家人的厭惡。

姐姐想要殺死他,父親也拒絕讓他繼承財產,就連僕人都會嘲弄他的矮個子。

但他天生就有著高情商、高智商,雖然歷經磨練,但卻保持著善良的本性,雖看上去冷血,但其實非常注重感情。

只有一米三五的他,卻有著傳奇的人生

(圖源於網絡)

這種人設本身就很吸引眼球。

而彼特在劇中的表演也讓人稱讚,他簡直是把這個複雜的角色演活了。

戲外,彼特的魅力值直線上升,油管上的妹子們把他封為“性感符號”。

只有一米三五的他,卻有著傳奇的人生

(圖源於網絡)

靠著這部劇,他拿下了艾美獎、全球獎等各大知名獎項中的最佳男配角,藝術生涯堪稱是侏儒演員能達到的最高水平。

和他演過的角色一樣,彼特的人生經歷也非同尋常。

他出生在美國新澤西州,父親是一名保險推銷員,母親是一位小學音樂老師。

全家都是身體正常的人,誰都沒有想到,彼特會患上軟骨不全症。

這種遺傳病的發病概率,只有兩萬五千分之一。

只有一米三五的他,卻有著傳奇的人生

(圖源於網絡)

小時候,他沒有意識到自己跟其他人相比,有什麼不一樣。

直到五歲發病,父親抱著他到處看醫生,他才知道自己身體上的問題。

在初中,他就和同學的身高拉開了巨大差距。

同學會用各種方式嘲笑他,所以一直以來,身高問題都是他心頭的一根刺。

上了高中後,彼特還是全班最矮的那個。

雖然有身體缺陷,但他的心氣兒卻很高,經常穿著一身黑,沉悶陰鬱,抽著煙,思考著什麼。

他覺得自己以後會是著名的大作家,滿腦袋想的都是生與死這種大問題,還跟朋友建議從學校樓頂跳下去,讓全校師生沉痛哀悼他們。

只有一米三五的他,卻有著傳奇的人生

(圖源於網絡)

當然,他並沒有這樣做,這些看起來很嚇人的想法,只不過是一箇中二少年的胡思亂想。

就算是現在,彼特想起那個時候的經歷,都會笑著說,那時的自己簡直太作了。

不過仔細回想一下,彼特的表演興趣,也許是從高中時期激發起來的。

那時他有一個老師是牧師,家裡收藏了很多電影電視劇的錄像帶。

彼特就在這個時候接觸了各位名導的作品。

高中畢業,帶著對錶演的熱情,彼特進入了本寧頓學院學習表演,幾年深造之後,他準備找相關工作。

只有一米三五的他,卻有著傳奇的人生

(圖源於網絡)

但現實還是很殘酷的,熱情也不能當飯吃,他很快就發現,自己找不到合適的角色。

擺在他面前的,有類似於白雪公主中的小矮人、魔幻影片中的精靈族,可這些臉譜化的特定角色都不是他想要的。

至於主角,在當時的好萊塢影視圈裡,長得高大帥氣的男演員多得是,沒有哪個導演會想用這個沒有名氣的侏儒小夥。

但沒有戲拍,就意味著沒有收入。

他只能睡在一個又一個朋友家的沙發上,直到耗盡所有朋友的好感。

只有一米三五的他,卻有著傳奇的人生

(圖源於網絡)

最後他被逼到沒辦法,只能去鋼琴房打工,日常工作就是幫老闆打掃鋼琴上的灰塵。

後來他也做過園丁,每天都要拔草,清理蜂窩煤。

為了生活能過下去,他找了個穩定的工作,這次是在一家數據公司裡做數據輸入員。

彼特說,“我至今都不知道那家公司是做什麼的。”

“我當時做的事情,就是把信息輸入進計算機裡。之所以會堅持這麼久,是因為我有一個自己的小隔間,可以和收發室的人一起抽雪茄,每週四和朋友出去大醉後,週五可以請病假。”

只有一米三五的他,卻有著傳奇的人生

(圖源於網絡)

同時彼特也會去接一些劇,但因為拒絕過的角色太多,他錯過了很多機會。

可他還是沒有在意這些,總覺得自己的目標是對的。

他說,“每個矮人演員都能為改變偏見,貢獻自己的力量,辦法就是對這樣的角色說不。”

經歷的事情越多,彼特也更加成熟,慢慢的他意識到,是自己始終抱著自尊心和戒備心,總是認為只要演了特定的角色,就會被標籤化,所以他總是拒絕。

後來他決定裝作自己身高不重要,只演自己喜歡的角色。

他明白之前一直在猶猶豫豫,但那種混日子的生活,不過是害怕改變。

只有一米三五的他,卻有著傳奇的人生

(圖源於網絡)

於是他嘗試和自己的內心和解,決定接下來開始全職演戲,無論工資多少無論角色好壞,都會全力出演。

只有一米三五的他,卻有著傳奇的人生

(圖源於網絡)

而這時,他已經29歲了。

後來的日子就是持續演戲,先是經過朋友介紹,演了兩部電影《不完美的愛》和《13 Moons》。

雖然反響一般,但是起碼讓圈子裡知道了還有彼得·丁拉基這個人的存在。

2003年,機會來了。

他出演了電影《心靈驛站》,影片上映後廣受好評,各大影評人都說不錯,更多的影片開始找上了他。

當彼特放下包袱之後,他發現演藝之路走的更加輕鬆。

直到2011年,我們見到了《權利的遊戲》中熟悉的小惡魔。

這個時候與以前相比,彼特完全是另一個人了,他說,“看看提利昂,我的身高顯然是我得到這個角色的原因,如果我不是這樣,我也不可能扮演這個角色。”

現在彼特四十幾歲,但找到真實的自己後生活得很幸福。

現在他是好萊塢片酬最高的演員之一,各種片約不斷。

他還在幾年前和一名戲劇導演結了婚,無論到哪,他都帶著自己的老婆和孩子,大家經常能在照片上,看到他推著嬰兒車的身影。

只有一米三五的他,卻有著傳奇的人生

(圖源於網絡)

其實人們欣賞彼特,不全是羨慕一個身體殘缺的人,演技多好多麼有錢。

而是他身上的一種態度。

當你想做某件事的時候,可能有人會跟你說,你還沒準備好,你一定做不成什麼什麼。但只有你自己知道,你想要的到底是什麼。

如果你一直等時機成熟,那這個成熟的時機,可能永遠都不會來。

就像最近彼特在演講裡說的那樣“世界是你的,不要害怕改變。我在世界上等待了太長時間,才允許自己去失敗,懇請各位,甚至不用去問,不用特地告訴世界你準備好了,放手去幹。”

最後想把彼特的這句話分享給大家。

“Ever tried, Ever failed.”

屢戰屢敗。

“No matter. Try again.”

屢敗屢戰。

“Fail again. Fail better.”

縱然失敗,更加出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