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何唐僧西天取經要經過九九八十一難?而壞人只要放下屠刀便可立地成佛?

華訊快報

看過西遊記的人,都知道,唐三藏去西天取經經歷了九九八十一難,而且這些都是有設定的,有美色誘惑,有權利誘惑,有關於各方面的誘惑。而這些困難考驗唐三藏和三個徒弟之間的信任程度,也考驗唐三藏的決心。


有人說孫悟空,豬八戒,沙悟淨,唐僧其實是一個人化出來的。唐僧的決心,加孫悟空的執行力加關係,豬八戒代表平時的懶惰與好色,沙悟淨代表老實本分,在每一關,都是孫悟空火眼晶晶第一時間識別出危險和妖怪。而且是堅定地與妖怪鬥爭到底,唐僧代表的是軟弱的內心,過度善良。而最終取得真經。


如果除去妖怪和神仙的元素,唐僧才是普通人獲得成功的典型。這裡的佛經,既指的是故事原型唐僧,在佛教裡獲得的成就,也是預示普通人獲得成功必須經歷漫長的磨難才能取得成功。成佛是在磨難中修行,個人成長,成事的一個隱喻,這種成佛的形式,可以造福人類,造福社會。

而壞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意思,是指領悟,被人渡。就是認識到自己的錯誤,並停止再次犯事,就是對自身的一種積德,對外人就是行善。對自己就是一種內心的解脫,而這種領悟針對的是壞人本身,而這種情況,對周圍沒有任何意義,這種有點像是止損,停止對外傷害。

這兩個也告訴人們,要成功,成事,成就自己的事業,就必須努力,頂住誘惑,過五關斬六將才能得償所願。而如果做壞事,害人害己,人的內心也不好過,要學會放下屠刀,止損才能過輕鬆的生活。


行走在小城

其實如果明白了所謂的八十一難也是佛家安排的以後,你就明白,不管是經歷多少難,還是放下屠刀,至於能不能成佛,都是佛祖說的算!

要說在這取經路上,唐僧曾有一次質疑,到底是放下屠刀的壞人容易成佛,還是我這樣辛辛苦苦取經的容易成佛,結果很意外……

取經路上唐僧難得一次發飆,質疑取經騙局,卻被悟空打了大嘴巴!

(楊角風談西遊第92期)

上一期我們講到太上老君的二個童子下凡過家家,最後老君把這個私自下凡的兩童子說成了是觀音菩薩請求下凡的,讓孫悟空大為惱火,痛罵觀音菩薩活該一世無夫,並從心理上跟太上老君拉近了距離。

番外篇則講了太上老君和孫悟空的愛恨情仇,觀音菩薩和孫悟空的愛恨情仇,菩提祖師跟孫悟空的愛恨情仇,最後總結出結論是:太上老君其實才是孫悟空的貴人,也成了高層神仙中唯一沒有被孫悟空罵過的人!

經歷了這麼多事,尤其是在平頂山唐僧受的苦是至今為止最大的,這對唐僧產生了深遠的影響,甚至讓他萌生了退意,這到底是怎麼回事呢?

本期楊角風談西遊:取經路上唐僧難得一次發飆,質疑取經騙局,卻被悟空打了大嘴巴!

1、都是觀音菩薩惹的禍

從蓮花洞吊了好幾天終於被救出來的唐僧,聽孫悟空說了觀音菩薩借童子,老君收去寶貝之事:

三藏稱謝不已,死心塌地,辦虔誠,捨命投西,攀鞍上馬……說不盡那水宿風餐,披霜冒露。

其實唐僧的腦子慢了半拍,本來聽說了大仙老君也來關注取經項目了,自己真的是受萬眾矚目,心情大好,於是一心一意要西天取經!可是走著走著他腦子才轉了個彎回來,所以腦子是好腦子,關鍵是要會使用,他再仔細琢磨一下在平頂山的遭遇,有點迷惑。

老君說這兩個童子是觀音菩薩借去阻攔我們取經的,可是菩薩為何要阻攔我們呢?怕我們不能一心一意?可是我們一直在往西走啊,從沒有後退和拐彎啊?可是兩個童子為什麼要說吃我的肉會長生不老呢?難道是菩薩告訴他們的?老君連煉丹都停止了,把煉丹的人員借給菩薩,這老君又是什麼目的呢?

哎呀!不對啊,這一路上很多妖怪都是觀音菩薩安排的,甚至還變成美女來試我的凡心,幸虧豬八戒替我擋了一下。而且在蓮花洞本來我們都吊在一起,那八戒都說了孫悟空來了,可是妖怪們為何假裝聽不到?八戒都說猴子屁股紅了,可是妖怪為什麼眼看著孫悟空去廚房抹鍋灰?八戒再說,結果妖怪把他嘴堵上了,難道這些妖怪不是為了捉悟空?而是為了吊我?

2、唐僧的質疑

想不通這些問題的唐僧,開始設法從徒弟們身上套點信息出來,所以說腦子是個好東西,就看唐僧會不會使用了:

三藏道:“徒弟呀,西天怎麼這等難行?我記得離了長安城,在路上春盡夏來,秋殘冬至,有四五個年頭,怎麼還不能得到?”行者聞言,呵呵笑道:“早哩!早哩!還不曾出大門哩!”

唐僧聽到孫悟空這麼一說,眼淚都要下來了,這真要命啊,西行路上觀音菩薩的考驗是越來越大,面對的妖怪也是越來越狠,我唐僧還能走下去嗎?而且唐僧算是明白了,敢情這神仙也是分派系的,自己的靠山到底是誰?菩薩嗎?如果是,那麼她怎麼也想著法的算計我?

想到這裡,這唐僧更加感到恐懼:

那師父戰戰兢兢,進此深山,心中悽慘,兜住馬,叫聲:“悟空啊!我自從……王不留行送出城……茴香何日拜朝廷?”

楊角風不得不再次稱讚唐僧的腦子,真是個好腦子,這話一出,倒要看看三個徒弟到底怎麼說?

3、孫悟空的火上澆油

唐僧的話一出,三個徒弟都愣住了,咋的?唐僧不想走了?

孫大聖聞言,呵呵冷笑道:“師父不必掛念,少要心焦,且自放心前進,還你個功到自然成也。”

翻遍整部西遊記,這是孫悟空第一次衝唐僧呵呵冷笑,飽含著不為人知的情感,是啊,你個唐僧曾經還把我開除出取經隊伍呢,咋的?你不想走了?想回去?你回得去嗎?沒有功勞也敢談回頭?要知道觀音菩薩在天上看著你呢。

唐僧就跟吃了一隻蒼蠅一樣難受,繼續往前走不久,前面出現了寺院,孫悟空先說是好寺院,後面又問唐僧這是個什麼寺院?可把唐僧惹炸毛了,本來就不怎麼高興:

我的馬蹄才然停住……就問我是甚麼寺,好沒分曉!

這隻死猴子,你沒長眼啊,不會自己看啊?我都不想去取經了,還T孃的問我什麼寺院,愛什麼寺院什麼寺院!

唐僧心裡一肚子火,不過別急,更火的還在後面……

4、火冒三丈的唐僧

孫悟空還不知趣,沒看到師父生氣了嗎?還舔著臉的懟唐僧

行者道:“你老人家自幼為僧,須曾講過儒書……門上那般大字,如何不認得?”

現在唐僧就是一個炸藥包,孫悟空還來點火,氣得唐僧一張嘴就是標準的大唐國罵:“潑猢猻!說話無知!”我T孃的被太陽照到眼了,還被灰塵迷了眼睛,看不清怎麼啦?怎麼就得罪你了?算了,你們在外面等著,看到你們都來氣,我去借宿!

不一會兒,唐僧就哭著出來了,這下三個徒弟都著急了,師父咋的啦?誰欺負你了?

長老聞言,滿眼垂淚道:“可憐!可憐!這才是人離鄉賤!”

這是為何呢?

唐僧本以為這是寺院,自己又是和尚,作為同門,住一晚怎麼啦?可那和尚不這麼認為:死一邊去,不讓你這個賊住!

唐僧:可是我們都是一條戰線上的戰友啊?

和尚:滾!

唐僧的信念徹底崩塌,什麼玩意兒啊?我以為到了西牛賀洲進了寺廟就是進了家呢,原來都是土匪,都是惡霸!“人離鄉賤”多麼的真理,要是在我大唐,我好歹是高僧,皇帝的把兄弟,我就是一SB啊,放著好好的生活不過,取個毛的經?

這下好了,唐僧的信念徹底崩塌,這還怎麼往西走啊:不光觀音菩薩來欺負我,連個寺廟都不收留我,是個和尚都敢挖苦我,我是沒法走了,悟空啊,師父委屈!

那麼面對唐僧的大哭,孫悟空又是怎麼做的呢?豬八戒和沙和尚面對唐僧對取經的質疑,他們又是怎麼做的呢?我們下回再講!

所以,有時候我們根本分不清到底如何才能成佛,就是孫悟空也是雙手沾滿鮮血,也許佛祖就喜歡這樣的人吧!


楊角風發作

我的主業是讀《史記》,就《史記》記載的歷史素材,進行邏輯分析,挖掘歷史背後的故事,為讀者提供一個新的歷史視角,希望能夠對現代的生活、事業有所借鑑。但也曾熟讀各個宗教歷史和經典。

回答問題之前,先講一個段子,中國有兩句老話:“兄弟值千金”和“視金錢為糞土”,如果聯繫起來,是不是兄弟=糞土呢?地球人都知道兩個基礎條件都是對的,但結論是錯的,那麼就是邏輯出了問題咯,具體問題出在哪呢?

“兄弟值千金”是墨家所講的“義”,而“視金錢為糞土”是儒家的輕視財物的態度,是從孔子“不義而富且貴,於我如浮雲”和“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如不可求,從吾所好”中演變出來的通俗說法,而儒家和墨家思想的根本衝突導致“兄弟值千金”和“視金錢為糞土”兩種情況不能同時並存,所以也就不能根據這兩句話得出兄弟=糞土的結論。

好人要經歷九九八十一難,壞人只要放下屠刀便可立地成佛,最終的結果都是成佛,但看起來好像是好人成佛更難,而壞人成佛更容易,好像佛教世界也是不公平的,欺負好人,縱容壞人,但其實不然,出現這種情況是

因為佛教的發展歷程和不同派別教義的衝突。

原始佛教的核心教義為“四聖諦”,即苦、集、滅、道。苦諦講人生是苦的,並歸納總結了各種苦;集諦是說明苦的原因;滅諦是講美好的西方佛國世界,所謂涅槃;道諦則是講修行的法門,如何去到西方極樂世界。也是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設定目標和戰略分解的一個模式。

原始佛教只有佛和阿羅漢兩個境界。分化出大乘佛教後,講究自覺、覺他、覺醒圓滿,開始有了菩薩行,在阿羅漢之上,佛之下。到禪宗之後,佛成為很泛的一個概念,所謂一念成佛。

四聖諦的模式被所有佛教徒認可,但在修行法門上大家的認知出現矛盾,有禪宗、律宗等。這個也是因材施教的弊端,老師太厲害了,但學生的資質和興趣所在,會重點研究幾個方向,老師去世之後,大家的認知不同,於是分化成多個門派,可能過幾百年之後,再有人整合多個門派的學說,成為集大成者。佛教、儒家、心學等都有同樣的發展經歷。

回到題目,這個其實是禪宗五祖之後的一次分化,代表人物為神秀和慧能。佛教歷史上最為經典,也是廣為流傳的兩個偈語就是出自他倆。

話說禪宗五祖想要傳授衣缽,就讓弟子們都做一個偈給他,神秀深夜在走廊上寫下“身是菩提樹,心如明鏡臺;時時勤拂拭,莫使有塵埃”,慧能不識字,讓別人幫他寫道“菩提本無樹,明鏡亦非臺,本來無一物,何處惹塵埃”。

五祖後來傳授衣缽給慧能,慧能後來到廣東發展,走的是自下而上的路線。神秀去河南發展,得到當時的唐朝統治者的支持,走自上而下的路線。兩人都取得了成功,慢慢形成兩個禪宗的兩個派別,神秀為漸悟派,需要勤加修行。慧能為頓悟派,講究見性成佛。

頓悟派修行簡單,但激勵很大(立刻成佛),完全在一念之間。所謂一念成佛,一念地獄。順應了佛教歷史的發展,簡單易行,所以取得了廣泛的支持,影響力很大。而漸悟派則慢慢式微,退出了歷史的舞臺。

結論:不是佛教採用雙標準,嚴格要求好人,對壞人則寬大為懷,而是佛教分化成不同教派之後,核心教義和修行法門不同的世俗表現。


師說歷史

提出這個問題,是對“屠刀”的含義有所誤解。


宋·釋普濟《五燈會元》卷五十三:“廣額正是個殺人不眨眼底漢,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五燈會元》,是一部禪宗的史書。

禪宗的書,處處機鋒。

山,未必是真的山;水,也未必是真的水。

屠刀,也不僅僅是真的殺人屠刀。

——這裡的屠刀,指貪、嗔、痴,以及由這三毒所引發的惡意、惡行、惡言,等等。當然,也包括了殺人,只是說殺人在這裡面,只佔據很小很小的一部分。

阿羅漢又名為“殺賊”,這裡殺的,並不是真正的小偷盜賊,而是“煩惱之賊”。

殺掉一切煩惱之賊,就意味著斷盡一切煩惱。

斷盡一切煩惱,就意味著出離輪迴、跳出六道。

那麼,“放下屠刀”——放下一切貪嗔痴煩惱,以及這些煩惱引發的惡意、惡行、惡言,你自然就能跳出三界火宅。

這樣的人,不是阿羅漢,就是八地以上的菩薩,甚至佛。


唐三藏去西天,正是為了取回真經,度化自己,也度化世人

《西遊記》,有修行的隱喻。

猴子,象徵嗔恨。

豬,象徵貪慾。

沙僧,象徵愚痴。

西天取經的旅程,其實正是一個人漸漸馴化自己的貪嗔痴,獲得證悟的過程。

修行中的九九八十一難,正是在這個過程中,所必經的磨難。


所以你就知道,“唐僧西天取經要經過九九八十一難,和放下屠刀便可立地成佛”,說的是同一件事。

只是“放下屠刀”的過程,比你想象的漫長很多。

整個九九八十一難,都是這個放下屠刀的過程的,小小一部分。

而已。


豹小白的雜貨鋪

在回答問題前,需要解釋一下佛教關於佛的定義,佛是佛陀的簡稱,指覺者和知者。

佛教認為,覺有三種涵義:自覺,覺他(使眾生頓悟),和覺行圓滿。其中,覺行圓滿是佛教修行的最高境界,佛就是達到這種最高境界的覺者。


理解了佛的定義,那麼我們回頭來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該怎麼理解。這句話出自宋•釋普濟的《五燈會元》卷五十三:“廣額正是個殺人不眨眼底漢,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這是佛家勸人改惡從善的話,比喻作惡的人一旦認識了自己的罪行,決心改過,立刻就能變成像佛一樣的好人。這裡的屠刀,泛指心中的仇恨與殺戮、七情六慾等一些不好的東西,放下這些需要大智慧、大毅力,所以放下時,至少在一剎那的覺悟已到佛的境界,但當他從這個放下“屠刀”的狀態出來之後,他依然不是佛。


那麼放下屠刀之後,還要怎樣才能再次成佛,讓剎那成永恆?

那還是得修行,先到自覺境界,再到覺他境界,最後進入覺行圓滿境界也就是成佛了。也就是說,得先渡己、接著渡人、然後渡眾生,渡眾生後,功德圓滿,即可成佛。

第一步的度己還包括還你身上的業力、因果,比如,你是個強盜,那麼你還得做好事,去補償受害人,如果沒辦法補償之,那就多做好事消除業力。

西遊記裡的孫悟空,一路降妖除魔,其實一開始也是消除業力,然後一路覺我(融入佛家),再覺他(通過除妖過程讓民眾覺醒),最後在進入靈山時終於覺行圓滿。

而唐僧的起點較高,他取經前已開始傳授佛法,也就是說他已進入了覺他境界,那麼這取經的八十一難是幫助他覺行圓滿而已。


六甲番人

首先要明白第一點:此佛非彼佛,這就是佛家思想詭異之處,一般人理解不了而已。

唐僧成的佛,是足金的佛,是貨金價實的佛。

而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佛,只是淨化自已內心,讓自己有和佛一樣的心而已,並不 真成了佛。

就好像你們領導說,只要你們好好幹,多少年之後我的座位就是你們的。這本身就是一句假話,雖然聽起來很勵志,事實上很扎心。人生就是一個金字塔結構,最上邊的位置只有一個,那怕一個公司幾千人都是牛逼的人,最終能坐在總經理位置上的也只有一個。

同樣佛的位置是有編制的,你看西遊記就明白了。

唐僧師徒西天取經,幫佛教打下了東土這麼大的一個地盤。讓佛教的信徒又增加了不少,每年的香火錢又增加了不少,這對於西天佛教這麼一樣以文化產業為根本,沒有任何實質營利產品的公司來說,簡直是功德無量。

因此作為西遊記的主演唐僧和孫悟空成了佛,其它幾位也成了菩薩。

然而西天取經的主要策劃操盤手,觀世音菩薩到了最後還只是個菩薩,比孫悟空還低一個級別,差一個身位。這是為什麼呢?

說明佛這個職務在西天公司是有編制的,並不是每個人都可以進入編制內,就連觀音菩薩也不行。

這下明白了吧,觀音菩薩都不能提升一級成為佛,憑什麼你放下屠刀立地就了成佛?如果成佛這麼簡單,這天下人不都成了佛嗎?

說明這句話本來就是洗腦專用,就是拿來騙人的,成功學的套路就是這樣來的。

如果你是搬磚的,有一天一個大領導握住你的手,告訴你:我們都是人民群眾的一員,只是分工不同。你心中的感動可以有,但千萬不要當真了。

我國曆史上第一場知名的暴動叫國人暴動,說的是什麼呢?

周厲王時期,為了改革周朝的舊制度,和當時的貴族發生了衝突。於是貴族就組織周王室的人民發動了一場運動,把周厲王打跑了。最後又立了一個新周天子,重新保護了自己的利益。

這個國人是什麼?絕對不包括最低層的老百姓,尤其不可能包括奴隸。很有可能只是貴族和有選舉權的中上層勢力。

如果你看了這個文章,就認為歷史的人民好牛逼呀,權力真大,真民主呀。錯了,這個民主僅僅限於貴族和大夫階層,和最底層的人民一點關係 都木有。

和那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一樣可笑,笑完了,哪來的還回哪去。

同樣的話,歷史上的書中有許多。

儒家思想的幾個大師曾經吹牛說:做人嗎?要思想高尚,行為端正,那麼就人人可為聖賢,皆成堯舜。

聖賢二千年,就兩人,一孔子一孟子。

堯舜是三皇五帝中的主要成員,象皇帝一樣。

你告訴我,這幾千年來思想高尚行為端正的人幾個人成了聖賢堯舜了?

在皇權專制社會,不要說成堯舜了。只要你名聲大一點,皇帝們就會對你警惕心加重。你一個小老百姓要這麼好的名聲做什麼,想造反嗎?我的刀磨了好多年了,沒殺幾個人,多殺一個不多,少殺一個不少?

所以歷史上的名人要學會自汙才能存活,比如王翦要死皮厚臉向秦始皇要了好多錢和地,才能取得信任。蕭何要強搶民田,欺壓百姓,才能換取劉邦的支持。

中國民間有句話:盡信書不如無書。不光是童話裡都是騙人的,許多其它話裡也是騙人的。

許多事認不得真,認真,你就輸了。


新知傳習閣


九九八十一難,那是佛門的教科書,等一下再說,就先說說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吧。

這個佛教的明貼,是佛門最成功的廣告,之所以能興旺於道教,與這個低配高能的承諾有莫大的關係。立地成佛之說,來自於古時一個姓胡的屠夫。胡屠夫每天侵晨而起,踏月而歸,以宰殺豬羊為生,村頭有寺廟大雄寶殿,供如來寶像金身,一日,胡屠夫雨後而歸,廟前河水湍急,每日所經之路,本可從水中踏石而過,暴雨過後,水漫路基。屠夫無法過河,胡屠夫遂移如來佛像,臥於河水,踏佛而過,揚長而去。未久,村夫路過,見佛像倒臥水中,心驚膽戰,脫衣擦視,移佛像於廟內,跪磕千頭,一路懺悔祈禱而歸。夜深,如來與諸佛密議,世人如此輕蔑,佛門難以光大,必立威於世人,方可人人敬仰。諸佛議來議去,不知該如何顯靈,降禍於何人,一佛曰,該降禍於屠夫,一佛曰,不妥,此魯莽之徒,不信佛神,雖降禍,必不以為然,不知是我佛發怒,事與願違。不能立威也。若降禍村夫,必惶恐不安,求救於我。諸佛齊贊。

村夫歸家,是夜寒熱大發,頭痛欲裂,村夫果然懷疑是自己得罪神佛,不敬佛神造成的,於家中焚香跪求,天明殺豬宰羊,供奉廟堂。諸佛含笑視之。屠夫醉酒路過,見神案供品頗豐,遂手提肩負而歸。諸佛無不低首瞑目,搖頭哀嘆。村中有一婦,寡而貧,其子病,時輕時重,雖知是佛為索供奉,故意降禍,因家貧,無力供奉祭品,不敢求其佑也,屠夫知之,一路罵罵咧咧,持屠刀入寺,刮金佛面,兇眼圓瞪,大呼:持強凌弱何為佛?敢不佑,立毀泥胎於頃刻。諸佛聞之,戰戰兢兢,佛心慌亂。寡婦子遂愈。

夜深,諸佛又議:此屠夫前無古人,後無來者,天下奇才也,若入我佛門,何愁佛教不興。諸佛無不點頭稱讚。遂夜夜入夢屠夫,好言相勸,封為尊佛。屠夫每於夢中醒來,必操刀大罵:安敢禍我乎,再擾我清夢,必拆廟砸佛。佛知屠夫非同類,恐惹惱此人,招來屠佛滅寺之患,從此遂絕,不敢再擾,屠夫夜夜安眠,百事無憂。其實立地成佛之說,只是佛的一廂情願,屠夫也沒放下屠刀。也沒入其法門,同流合汙。佛有佛的活法,惡人自有惡人的活法,惡人成佛不知為惡佛,善佛也。佛門當然有佛門的說法。

再說九九八十一難,佛想要自高自大,必須給自己一個高大的臺階,宣揚真經如何珍貴,如何不容易,需要多麼艱難才能得見真經。這是一種包裝,讓世人不敢小視,畢恭畢敬到以死來捍衛。一直到現在,如果讓佛教徒知道說了不敬的話,他們會找人拼命。唐僧到了西天又怎麼樣?有傳說中的救世真經嘛?那麼高調地宣揚九九八十一難,最後弄個笑話,拿幾部白紙出來。居然最後解釋權歸西天佛門。讓人怎麼相信那無所不能的佛門呢?無論是道,是佛。都要客觀對待,你迷,別人不能都迷。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信仰。

【佛教徒們,沒有不尊重你們的信仰,最後還是那句話,真經不在西天,而在路途。佛祖不是如來,而是自我。】


白這個顏色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和唐僧西天取經要經過九九八十一難,這兩件事所處的角度不同,所以不能簡單地理解為,惡人成佛容易,好人成佛難。這是誤解了這兩句話。



所謂的“壞人”放下屠刀,並不是真正的手中之刀,而是心中的惡念、煩惱。這與“好人”經歷磨難的意義是完全相同的,都是淨化心靈的過程。 “立地成佛”,也並不是立即成就了佛陀圓滿的果位,而是指回歸了內心的佛性。這有點浪子回頭金不換的意思。我們平常好人壞人的提法是很片面的,每個人都有善良的一面,也都有煩惱的一面,每個人要成佛,不管是好人還是壞人,都要磨盡內心的染汙,斷除一切煩惱。

無論“好人”“壞人”,要成佛都要戰勝自己的煩惱、習氣,圓滿福德與智慧。“好人”經歷的“九九八十一難”,與“惡人”的“放下屠刀”,都是了不起的對自心的磨礪和改變。



舉一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的典故,阿育王那是印度歷史和佛教歷史上一個非常知名的人。當年阿育王在統一全印度的征伐戰爭中,他的部隊所向披靡、幾乎無敵;有一天他登高遠望戰場,見漫山遍野屍積如山血流成河,這種場面他早已見慣,卻不知怎地突然觸動內心,剎那間他悲從中來放聲大哭;哭後,他整個性情大變,從此開始實施仁政的統治方式!開始成為佛教的大護法,結集佛經,建寺安僧,建塔供奉舍利,直到現在在中國依然有很多阿育王寺。阿育王在佛法傳播的過程中,起到了巨大的作用,讓佛法傳到了印度全境和世界各地。可以說,在佛陀時代和佛滅度後的兩三百年,阿育王成了除佛之外最重要的人。



所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不是真正馬上就“成佛”了,是指內心從惡念轉向善念,這一念便是佛性的覺醒。阿育王就是一個很好的例子。不管是惡人也好,玄奘大師也好,我們所有的人要修行成佛,都需要長期堅持不懈的努力,不斷降伏惡念、堅固善念。這個過程中會有反覆、起伏,都不可怕,過而能改,善莫大焉。只要真心改過,一心修行,最後都是會成佛的。


法音講堂

放下屠刀並比經歷九九八一難容易,什麼的屠刀,是人的貪嗔痴,放下也不容易,不明心見性你就是經歷個八百難,也難成佛。



放下屠刀已經是到了禪的境界了,

外物不生閒口舌,身中自有好陰陽,功行圓滿朝金闕,見性明心返故鄉。



佛門中屠刀並非指殺人之刀,乃是指人的惡及一切妄想,迷惑,分別,顛倒與執著。

屠刀是指對自身的迷惑與執著,這是成佛的最後一道考驗,放下了自然成佛。



西遊記中從結尾來看,唐僧並未真正成佛,至少不是自力成佛,為什麼有凌雲渡,如果你走過去了,就真正成佛了,如果沒有放下心中執著,那麼只有靠無底船來渡了,這時的佛只是封號了,並非真正的佛了,成了佛的只孫悟空,因為只有他過去了,而且不是靠法術過去的。


坤哥說故事

首先要看“放下屠刀,立地成佛”這句話是怎麼來的。

釋迦牟尼在世時,有一個屠戶名叫廣額,他一天要殺一千隻羊。有一天他放下屠刀說:“我是賢劫千佛中的一位”,就出家了。

後來禪宗將這個故事簡化為“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那麼這個叫廣額的人是不是立刻就成佛呢?並不是。《涅槃經》記載

波羅奈國有屠兒,名曰廣額,於日日中殺無量羊,見舍利弗即受八戒,經一日夜,以是因緣,命終得(為)北方天王毗沙門子。

也就是說他死後託生為毗沙門天(四大天王之一)的兒子。

當然,他以後必然會成佛。佛教說,人人皆能成佛。任何人,只要領悟到自己能成佛,或早或晚都是佛。

“放下屠刀,立地成佛”只是說,你只要能徹悟“自己本就是佛,自己未來必能成佛”,那麼你就立刻入了佛道,在未來某一刻你就能成佛,不是說你當下、立刻就變成佛了。如果你真能領悟這一點,那立刻和未來其實沒有差別。

而且放下屠刀比九九八十一難更難。

一個經常屠殺的人,要讓他洗心革面,不再殺人,不再做壞事,從此一心向佛,這是很難的。哪怕在行為上放下屠刀了,內心也很難真正捨棄殺念。古話說:“江山易改本性難移”。

而如果一個人真正從心裡皈依了佛門,那經歷九九八十一難也不會覺得是痛苦,他只會認為這是自己應該去做的事情,經歷什麼樣的磨難那是外在條件決定的。自己只要做好自己的事就行了。

如果你能真正理解經歷九九八十一難並非難事,真正難的是放下屠刀,那你也能立地成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