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不及早教會孩子這些事,他們可能在未來的人際關係中碰壁

哪些被寵溺和放縱著長大的孩子,後來會怎樣?

大都被養成一個行動上的暴力者和心理上的弱者。因為這樣的孩子往往過於自我中心,驕橫跋扈,也更容易被冠之“沒教養”。

父母不及早教會孩子這些事,他們可能在未來的人際關係中碰壁

譬如,若你的孩子因為調皮,不小心把一個球重重砸到你的身上,砸得很疼。你卻只是寵溺地笑笑,認為孩子還小,又不是故意的,於是不採取任何行動,那麼你的孩子就學不會對他人有責任感,更難以對別人的需要或疼痛有覺察。

父母應該怎麼做?

建議當下就告訴孩子:“我知道你不是故意的,可是這個球剛才真的打疼我了,以後得要留意旁邊的人啊!”

父母沒有批評指責孩子,但對孩子的行為並不寵溺和縱容,而是告訴了孩子,他的行為可能會影響到他人,甚至傷到他人。

如果父母缺乏類似引導,過於放縱孩子,那麼孩子很容易成長為自我中心、缺乏愛心的人。

父母不及早教會孩子這些事,他們可能在未來的人際關係中碰壁

我們的孩子需要從小就學習到:這個世界不是繞著他們打轉的,別人不可能讓我們隨叫隨到,人與人之間是需要尊重的。

孩子早些注意到別人的界限,就越能早早學會對他人感同身受,以及尊重和愛惜他人。如果父母不教會孩子這些東西,那麼他們走入社會,一定會在人際關係中處處碰壁,並從他處領受更加血淋淋的教訓。

這幾件事,父母要及早教給孩子,他們才可能在未來得到尊重!

  • 不要總給孩子開脫

有些家長,會在孩子犯錯的時候,主動替孩子開脫,或者乾脆直接幫孩子收拾爛攤子、打圓場。

但是再小的孩子,從他犯下第一個錯誤起,就需要知道,他們是需要為自己的錯誤承擔一定責任的。

也正因為孩子小,才需要一些教育。小時候教育孩子,是為了長大後走上社會,不被別人教育。

父母不及早教會孩子這些事,他們可能在未來的人際關係中碰壁

  • 學會基本餐桌禮儀

飯桌教養非常重要。

平常吃飯的時候,就要教會孩子要長幼有序,別人正在夾菜的時候,不要去轉桌子。

飲食謙讓有度且不浪費糧食;此外哪怕是自己喜歡吃的菜,也要學會去分享,不要吃獨食。

  • 學會不去打擾別人

當孩子在公共場合過於喧鬧,或者在樓道里亂蹦亂跳的時候,要及時制止,並且要和他說清楚,這樣做有什麼壞影響。

因為如果總是這樣,孩子會不受歡迎,嚴重的還會被孤立。

父母不及早教會孩子這些事,他們可能在未來的人際關係中碰壁

  • 找個年紀相仿的朋友

教養主要表現在人與人的交往中,所以如果幫他找個年齡相仿的朋友,孩子就會學會如何與人相處,學會怎麼去分享,學會承受一些委屈。

當然如果有個兄妹就更好了,他還會學會擔當、忍讓、友愛等。

  • 養成良好閱讀習慣

書本不僅可以增加知識、開拓視野,還能幫助孩子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

比如有很多書籍可以教會孩子怎麼和別人相處,教會孩子如何養成良好的習慣。

最重要的一點是,父母本身要以身作則,因為言傳身教是對孩子最好的教育。即使是嘴上說得再好,也不如身體力行的教育影響力大。想要孩子成為受歡迎的人,父母本身就要有教養,否則要怎麼說服自己的孩子?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