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魚對營養的需求有哪些?它的生長速度又是怎樣呢?

陳韜

草魚,又叫鯇或者鯇魚,還有的地方稱為草棒、草根等。草魚與青魚、鰱魚、鱅魚一起被稱為“四大家魚”,養殖較為廣泛。

一、營養需求

草魚是典型的植食性魚類,這從它的名字就可以看出來,一般生活於水體中上層。草魚喜歡吃草,也就是植食性,從生物學的角度講,它就是初級消費者。比如,牛、羊、馬,還有野生的大象、鹿等也是植食性,都是初級消費者。大多初級消費者為了維持生命活動所需的物質、能量,需要大量進食植物。草魚也一樣,它生性貪吃,也是為了活得健康不是。

我們在養殖草魚時,可能青飼料有時會滿足不了其生長髮育需求,就要輔以配合飼料。所以,配合飼料中的營養物質就要符合其需求,其中最多的,大致有以下幾種:

1、蛋白質。蛋白質是生長髮育必不可少的物質,這是水產養殖動物都需要的。草魚對蛋白質的需求在25%~35%,一般我們都選含蛋白質30%左右的飼料就可以。

2、碳水化合物。這是維持生命活動的能量,就像我們吃大米飯和饅頭一樣,裡面的碳水化合物能讓我們“有勁”,正所謂“一頓不吃餓得慌”嘛。飼料中常添加小麥粉等提供碳水化合物,當然了,很多原材料中都含有碳水化合物。

3、脂肪。和人或者其他動物一樣,脂肪可以提供蛋白質和作為能量儲備。所以,脂肪並不需要大多,甚至當蛋白質、碳水化合物攝入過量時,更容易“堆積”成脂肪,引起脂肪肝。所以,草魚飼料脂肪含量要少,在3%左右。

4、維生素。維生素能促進機體修復,促進生長髮育,增強免疫力和抵抗力。現在都有水產用維生素,定時定量添加到飼料中即可。

其他還有鈣、鐵、鋅、鉀等,其實飼料原料中都含有,並且草魚需求量少,可以不用特別添加。就像人一樣,吃豐富些,健康些,也就差不多什麼都補充到了。

二、草魚的生長

我們再從生物學的角度來看,草魚是處理消費者,屬於第二營養級(植物是第一營養級)。草魚直接吃草,食物鏈短,從第一營養級獲得的能量是比較多的,加之草魚貪食,所以長得也快,特別是二齡魚長得最快,一般都養殖二齡魚,五齡後長勢逐漸變慢,但能養到五齡以上就養出大草魚了。

總之呢,養殖就要給它福利,吃好睡好,環境好,養殖起來就能省些事兒。

以上內容僅代表個人觀點,歡迎留言指正、討論。


大美自然

草魚生長過程中所需的蛋白質、氨基酸等處於不斷變化的狀態,通常從魚苗生長到魚種這個過程中,配合飼料中適宜含有30%~35%的蛋白質,而從魚種生長到成魚這個過程中,飼料中含有的蛋白質水平要有所降低,控制在25%~28%即可。因草魚屬素食性魚類,蛋白質過高容易引起肝膽及脂肪病。 

確保飼料富含全面的營養,通常要求含有40%碳水化合物、20%粗蛋白、8%纖維素以及4%粗脂肪。青飼料主要是指水草、旱草、象草、黑麥草和蘇丹草等等,且必須確保其新鮮,便於草魚能夠順利消化。合理地供給營養物質,可以確保其獲取足夠的營養,從而保持生長旺盛,最終使產量增加。

草魚屬於生長快的大型經濟魚類。2—3齡生長最快,所以,草魚養殖週期為2年最合算。4齡性成熟後生長速度明顯減慢,因此,草魚養得過大並不划算。1—3齡雌雄個體、生長速度相似。4齡後雌體生長速度快於雄體。通常人工飼養2年體重就能夠達到3~5kg。在自然條件下,草魚個體的最大重量能夠達到50kg以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