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佔樁的討論,一家之言,拋磚引玉!

樁功的訓練有多種,由於側重點不同,訓練出來的效果也有所不同。太極拳中有川字樁,無極樁,太極樁;八卦掌裡有八卦樁,形意拳主要是訓練三體式,大成拳的託寶貝軌跡拳的傻瓜樁也都有一定的特色。具體的訓練方式見諸於各種書刊雜誌。

九要論裡面說無往非式,無往非氣;勢雖不類,而氣歸於一。功架可以有千姿百態,但是內涵也就是功法卻可以綜合起來分析;李紫劍老師把樁功分為三層:三線就位,三線對爭,三線貫通;這是個定性的說法,可以說是一個骨架,缺少一些筋肉,現在讓我們來慢慢的分析。

樁功的初期訓練可以說是熬樁,主要是練習放鬆,這部分內容可以作為養生內容來傳播,但是在放鬆訓練裡面,就有很大的學問在裡面,好多朋友太硬,反應慢,也是訓練不得法造成的吧。內家拳裡面沉墜勁(松沉勁)的訓練試不傳之密,它的主要作用是練出根來。這部分訓練過關以後,以後的訓練才算是真正進入了武術的殿堂。

樁功的主要作用是鍛鍊小肌群,整理惰性肌肉,訓練骨骼和肌肉的配合,肌肉在受到外界刺激以後還能保持放鬆狀態。當然還有更深的內容,在此就暫且先放在一邊了:站樁的基本要領可以參看各種不同的要求,按照形意拳的說法是八字決:頂、扣、垂、園、抱、月、挺;其中應該主要的要點是:按照下面一章的要求放鬆,稍節要頂,勁往回抽,根節要縮,丹田要越來越充實。頂字決主要是訓練筋骨出楞,扣字決主要是為了訓練稍節上勁,垂字決可以歸結在放鬆中,有種說法是龍身三折,踝關節,膝關節,,跨關節;園字決主要是為了訓練棚勁,抱字決主要是為了養氣,月是為了保持關節的屈伸角度,挺字決可以訓練千斤力,有利於氣血疏通。

後學者一定要好好的體會這幾個字決,這是前輩們多年經驗的總結。

垂字訣如同是把肌肉當成衣服一樣穿在身上,挺字訣就是把衣服撐起來,抱字訣如同衣服裡慢慢的充氣,把它給鼓起來。

勁的提和墜,向上和向下!-----頭正而起,肩平而順,胸出而閉,背園而正。

魚尾升氣,丹田練神,氣下於海,光聚天心;既明脈絡,次觀形勢。頭正而起,肩平而順,胸出而閉,背園而正。(身體規矩,重點)出氣莫令耳聞,勁必先松而後緊。緩緩行之,久必成功。(呼吸)

下收穀道,上提玉樓,或立火坐,吸氣於喉,以意送下,漸至底收。(周天功)

站樁訓練的勁是一個很微妙的東西,比如上下勁的求取,既要能夠做到全部放下去,如同一灘泥一樣,太極拳說的是也輕也重。又要能夠做到領起來,正確的訓練應該是先找到一個向下的勁,然後再把向上的練出來,要領要一個一個的加上去,不能一次全部到位,那是在自欺欺人。

還有如往外伸展和勁要往回收,看上去也是矛盾的,事實上可以統一,如同水管有內外兩壁,外面的伸展,裡面的回收,這是可以做到的吧。

稍節要透出勁來,動物在抓捕動物的時候,爪子一般都是伸出來的,紹節透勁可以訓練勁力的良好傳導,可以體會到丹田一動,立刻就能夠到達手上,至於中介的傳導完全省掉,大家都知道環節越少,發力的損耗會越少,效率越高,當然問題是全面的,同時也應該能正確的理解不同的環節發揮的作用,把這個作為一種習慣,出勁的時候自然就顧到了個部分。整體和部分應該綜合起來分析,執著於任何一點都會是不全面的。

立身中正,尾閭骨往上卷,自己可能會感覺後仰,其實身子是正的,別人可以看得很清楚。判斷是否中正,可以這麼做,向各個不同的方向運動一下,看看身體是否合適。

骨盆中正這是練內丹的不二法門,如同人的支撐大梁有了很好的支撐,沒有經過良好訓練的人一般是斜的,如同力在一個斜坡上,到了老年以後備也就駝了,因為這樣對脊柱的壓力損耗會很大。另外中正以後,各部分內臟各得其位,不會相互壓迫,有利於內臟氣血的調和。

會陰穴往上提聰練氣的角度說,是可以保證氣不會散,堵住了中脈的下口,從生活的角度考慮可以有利於性生活。一班人是童子身的時候,往外瀉的感覺不會很明顯,但是成年以後經常會有這樣的感覺,所以會導致肌肉的鬆弛,經常的上提實際上可以把他慢慢的恢復原來的本原面目,再說對那部分肌肉的控制也會更強。

再談呼吸,呼吸在童年的時候一般都是腹部呼吸,因為那時候胸部發育不夠好,肋間肌肉不夠解釋,所以小孩一般會採用省力的方式,事實上這也是人的本原狀態。因為這個問題比較重要後面會專門的討論,現在只說要領,減少胸部的運動,儘量用逆腹式呼吸,因為這樣練和發力是協調的。

所謂的心態上可以說是一種警覺,如同站崗的哨兵,害怕別人過來,提高警覺,但是意識心態並不是緊張的,全身肌肉處於一個隨時待命的狀態,具體放鬆的要求我會在放鬆一章中詳細的敘述。或者說你手裡帶一把劍,隨時等待對方到來和你決鬥的一種心態。這樣的長期訓練會很容易練出高度敏感的反應,出驚彈勁。

站樁訓練中要先照顧到根節,然後一節節的往前貫穿,如同在緊螺絲,一絲一絲的把他給擰緊,從裡面到外面,一層一層的包裹起來。很容易練出大力!適當的轉腰體會腰力的作用,腰跨勁是所有內家拳的不傳之密,這是基礎訓練。襠要園,但是外形看上去好像是三角(三體式),這也是個矛盾,腿既要有往裡面合的勁,還要有往外分的勁。胳膊也是一樣,肘往裡面合,但是手還要往裡面轉,好像是擰著一個麻花,麻花勁嘛!這樣看上去手沒有伸長,但是勁是在拉長,而且容易練出螺旋勁。這個練法接近於八卦的要求。

全身要能夠做到五弓如一,最重要的是身弓,因為他練接著其他四張弓,弓有弓胎,弓背,也就是陰陽兩面,學者應該能練到兩點。陽面練好以後,弓背有了,要再接著訓練弓胎的勁,最重要的不是形勢上是否有弓,而是在於是否有著弓勢,弓勁和弓的意識。

最後說一下十指連心,大成拳裡面要求十個指頭有十個勁,八卦掌可以訓練每個不同的指頭,訓練末端神經的敏感有助於對勁傳導和力量變化的把握,神經的敏感。再說十個指頭分別訓練會有助於養生,這個可以參考醫學上的理解。一指禪有專門扳指功,對養生特別好,他的原理和這個是一樣的。訓練出來的效果是是個指頭能夠不同的分工,能夠做不同的事情。

好了,站樁的基本要求就是這麼多,具體的細節可以在裡面慢慢的體會。

小新胡:好文,但有一字不明

請問胸出而閉,出字何解。請教一下,謝謝

新胡先生,我的一點粗淺的理解見下文

宋世榮先生的註解:肩活胸出背圓,前身略有收斂之形。

從我們練功的角度說,含胸拔背,但此處的含,並非一味縮正面圓背面,自然而然的立著,但又不是過分的挺胸。以上我是從我練功的角度來說的,並不是很準確。

另外,對內功經的理解,對我來說有些困難,一般過很長時間,對其中的幾個短句,我能有一定的體認,如此已經幾年了,要單純說經文,對我來說背誦是沒問題的。據我的體會來說,理論和實踐基本上是對應的,實踐到了那一步,自然而然的對其中的某些詞句就體會到了,對於一些其他的拳譜我也是如此認識的。

比如太極拳的行氣如九曲珠,無使有斷續,無使有凸凹。。。等等

小新胡:花一個,謝謝

我想這句話關鍵在閉字,閉字有含的意思

關於佔樁的討論,一家之言,拋磚引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