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有句俗語:“姥姥親外甥,坷垃地趕旋風”,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

神語兮兮

常言道“男憑外家,女憑孃家”,在農村說一個人可憐,往往會說“姥姥不疼,舅舅不愛”,姥孃家裡的人都不管了,就沒人管了,可見姥孃家對外甥來說是相當重要的。“姥姥親外甥,坷垃地趕旋風”就是說的姥姥眼中的外甥。

“坷垃”在北方指的是“泥土塊”,坷垃地就是土地。見過旋風的都知道,有時候你想追上它的時候,它卻跑得很快,抓不住蹤影。但它停在那裡的時候,你卻怎麼也趕不走,泥沙樹葉全部都捲到天上。這“坷垃地”說的就是“姥孃家”,“旋風”說的就是“親外甥”。

“坷垃地趕旋風”是暗喻姥姥想見外甥的時候,卻抓不到他的影子,類似的話還有“外甥就是姥孃家的狗,吃飽喝足就要走”,或者暗喻外甥在姥姥家很自由,想拿什麼就拿什麼,類似的話有“外孫子,賊根子”。

姥姥就像母親一樣對我們的愛也是無私的,她們這些“氣話”,是希望外甥能多看望她們,在她們身邊多待會。

最後,大鄉祝天下所有的姥姥們健康長壽!

大鄉,民俗文化愛好者,用不一樣的角度解讀農村,歡迎大家評論、關注!

大鄉

這只是一句俗語,意思是外甥是狗吃了就走,姥姥親外甥白親。這種說法沒什麼意義。因為人與人之間的感情,是慢慢在生活中的點點滴滴中培養起來的。不管是奶奶還是姥姥,只要付出過,愛孩子,就會有感情。這是自然而然的事。就拿我兒子來說,小時候姥姥姥爺帶他,照顧他,他現在已結婚生子。但他親的還是姥姥,姥爺。這種親是跟姥姥,姥爺的愛和付出有關的。


韻169923652

我是個爺們,趕巧我的姥姥也對我很好,所以啊,我對這句話有我自己的想法,這句話表面的意思是:外甥是外人,對他怎麼好都不得力,而且一年到頭也看不到幾次,暗指還是自己的孫子好,不白疼。

從小家貧,爸爸開發水稻,媽媽揹著弟弟,領著我管理苗床,那年代家裡沒有鐘錶,媽媽三點就去地裡拔草,我和弟弟五點起床去學校一個人都沒有,每到寒暑假都是去姥姥家,父母是沒時間管我們的,水稻在那時候沒有封閉藥 ,有也不會用,所以永遠拔草。

我和弟弟,還有我老姨家的妹妹總在姥姥家,比她孫子待得時間長,每年寒暑假直到我們中學畢業,姥姥和姥爺都是廋廋的,姥爺偏高,姥姥個頭一般,心善,信佛,要飯的趕上也會讓吃一頓飯,今年76歲身體很好,無什麼大的疾病,老頭脾氣火爆,但對孫子輩的永遠和氣,沒事喜歡喝二兩,晚年戒了煙,老太太喜歡抽菸,偏愛手卷的,我沒事會和老頭喝二兩,有好煙會給老太太,雖然我媽也抽。

每年他們會在我家住10多天吧,我和爸爸媽媽一起生活,我也會送女兒和媽媽去姥姥家住幾天,弟弟在南方打工每年回不來都是惦記他們,電話不多,心裡永遠有,回家也是必須去看看兩位老人,至於妹妹老是喊他們去,可是他們去過一次樓房就再也不去了,太累,沒人。

我想說的不是我們孝順,就是感覺“姥姥親外甥,坷垃地趕旋風”這句話失了偏頗,人終究是知恩圖報的,更別說是親情。

歡迎 評論 交流


田俊超白

農村有句俗語:“姥姥親外甥,坷垃地趕旋風”,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

我個人覺得這句農村俗語是比較片面的,在以前舊社會農村人的思想裡,父親這邊的也就是爺爺奶奶更親,母親那邊,姥爺姥姥和舅舅次之。而一般小孩子都是在父親這邊,也就是和爺爺奶奶一起生活,所以就會覺得爺爺奶奶走的近,接觸的多,自然就覺得更親近。而姥姥姥爺那邊少,就像對沒那麼親近。其實這也不完全是這樣的,姥姥姥爺對待外孫也是同樣疼愛,也是希望外甥可以多和自己生活在一起,多看看姥姥姥爺。

那麼俗語:“姥姥親外甥,坷垃地趕旋風”,這句話的意思是什麼?

這句俗語一看就是從北方流傳出來的,因為在北方才有坷垃地的說法,南方人一般沒有聽過這個詞。坷垃地指的是泥土塊,由於北方秋冬季節非常乾旱,比較多沙塵暴、龍捲風等天氣出現,旋風就是指龍捲風,沙塵暴。泥土一旦乾燥之後就會結塊,在大風的作用下,瞬間就會被捲入風中,形成沙塵暴,泥土塊就找不到了,消失在風中。

人們用這種比喻的方式來形容,外甥在母親家那邊人當中的印象。姥姥姥爺平時對外甥好,有什麼都給外甥吃,外甥這個時候也和姥姥姥爺親近,但是等到一走,姥姥再想親近外甥卻怎麼也看不到外甥到身影。就像是泥土塊被捲入風中,怎麼也找不到。

不過我覺得現實生活中,並不是這樣的,現在的孩子沒有說就一定爺爺奶奶比姥姥姥爺更親,我覺得都差不多。或許這句話在以前舊社會還是存在一定道理的,畢竟女兒嫁出去之後,孩子也就都是在爺爺奶奶那邊生活,和姥姥的見面肯定少,所以才會有這種說法流傳吧。

更多三農資訊,敬請關注[少三番],謝謝大家。


少三番

大家好,我是農家小伍,一個地道的北方農村人。

相信很多朋友跟我一樣,農村俗語是成長曆程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直到今日,去一些農村的長輩家裡,還能聽到這些通俗易懂、朗朗上口的俗語,我小時候在姥姥家的日子比較多,姥姥的疼愛始終印在腦海裡,“姥姥親外甥”足以體現了姥姥對外甥的那份愛,農村的這句俗語“姥姥親外甥,坷垃地趕旋風”指的就是姥姥與外甥之間的情感,今天我們一起來了解一下。
我們先來了解一下這句俗語裡面的幾個詞,坷垃在我們農村也叫土旮旯,是指泥土塊,小的時候拿著一個水桶,與幾個夥伴一起到坷垃地去玩土,倘若家裡的大人不喊,永遠都不知道回家;旋風想必大家都知道,它一來,灰塵樹葉被卷的滿天都是,趕旋風就是追趕旋風的意思,結果想必大家都知道,你越趕越追不上它。


在農村說一個孩子可憐,往往都會用“姥姥不疼,舅舅不愛”這句話來形容,由此可見,姥孃家對外甥的情感有多深,而“姥姥親外甥,坷垃地趕旋風”就是指姥姥對外甥的那份疼愛,姥姥想外甥了,卻看不到她的身影,就像是追旋風一樣,往往越想見外甥卻越見不到面。從另一方面也體現了外甥在姥孃家的地位,俗話說“外甥就是狗,吃飽就要跑”足以體現這一點。


農家小伍

老姥愛親誰親誰,那是她老人家的自由,別人沒辦法干涉。

坷垃地趕旋風,旋風想在哪旋就哪旋,那也是沒辦法的事。

就以上看法,這句話的意思就是:自由旋風。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