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和縣衙的不解之緣

點擊「藍色名片」可快速關注

我和县衙的不解之缘

我和縣衙的不解之緣

內 鄉 縣 衙 宣 傳 營 銷 部

策劃/指導:王曉傑

內鄉縣衙,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國家4A級旅遊景區,底蘊深厚,國內外知名。我,博物館的館長。可這個博物館館長與內鄉縣衙聯繫起來,卻讓我無比驕傲和自豪,其中的情愫無以言表。因為,我和內鄉縣衙的情緣源於兩次的合影和兩次的邂逅。

我是一個土生土長的內鄉人,而且在離縣城較遠的夏館鎮,俗稱北山人,記得我第一次進城看縣衙是在讀小學三年級的時候,當時我10歲,由班主任帶著,全班同學都早早起床,坐上班車,全班同學歡呼著,一路歡歌來到縣城,誰知到了縣衙才知道,由於院內正在搶修,遊客暫不接待。於是,我們在大堂前合影留念,帶著遺憾但還是興致勃勃坐在大堂前的核桃樹下吃完自帶的乾糧,匆匆忙忙返回。這是我與縣衙的第一次合影。

第二次是我在南陽讀書時。星期天南陽的同學來找我玩,在家吃飯後說去縣衙看看,我就問母親要了50元,帶著同學們來到了縣衙。一看門票每人20元,算算錢不夠。同學們推辭說算了,在大堂合個影就行,於是有了與縣衙的第二次合影。

這兩次縣衙都沒有看成,當時縣衙還沒有修繕完畢。冪冪之中,我在想,可能是天意吧,以後看縣衙的機會多的是。

上班後,內鄉縣大力發展文化旅遊產業,縣衙得以全面恢復建設。縣衙班子一任接著一任幹,縣衙也已在全國有了名氣。2005年,我從鄉里調至縣衙,擔任副館長,時任館長李茗公帶領我們深挖衙門文化,提高陳展檔次,外出宣傳推介,推出演藝節目,嘗試文化與旅遊的結合。經過努力,縣衙在外的名氣越來越大,慕名而來的遊客更多了。五年之後我被調離至縣文聯當了主席。這是我第一次與縣衙邂逅,並且參與了它的發展壯大。

2012年,組織安排,我又回到縣衙當了館長,在縣委政府及業務指導單位的關心支持、在員工們的努力下,縣衙遵循著“讓文化動起來”、“讓文物活起來”的發展理念,經過開拓發展,其豐富的文化內涵和推陳出新的教育形式,迅速成為文博界一朵絢麗奇葩。縣衙已形成了文化產業園區,更是文博界的旗艦和靚麗的文化名片。這是我與縣衙第二次邂逅,而且已經整整六年了。

從年少時與縣衙合影留念到今天,已三十餘年,我和縣衙早已結下不解之緣,縣衙的一磚一瓦,一草一木都已融入我的血液中,我想說,不管以後工作會不會調離縣衙,我都會想它,念它,並真心的祝福它,因為它有我童年的夢想和成年的足跡,有我奮鬥的心血與汗水,我相信,有內鄉縣委政府的大力支持,有全體員工的努力,縣衙的明天越來越好!

(內鄉縣衙博物館館長王曉傑寫於5.18國際博物館日)

我和县衙的不解之缘

宣講聖諭

我和县衙的不解之缘

青白顯威嚴

我和县衙的不解之缘

開屏待君蒞

我和县衙的不解之缘

古衙深深

我和县衙的不解之缘

青雲道上清、慎、勤

我和县衙的不解之缘

丹桂千載滿城香

我和县衙的不解之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