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統元寶.庚戌春季雲南造

直徑:39.9mm

重量:26.5g

宣統元寶.庚戌春季雲南造

《庚戌春季雲南造(宣統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銀幣不同於普通常見的《雲南省造(宣統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銀幣。其原因主要在於加鑄了干支紀年和季節名稱。在近代中國錢幣史中,這版《庚戌春季雲南造(宣統元寶)》銀幣,雖加鑄了干支紀年“庚戌”兩字,但不足為奇。惟並列“春季”二字,是非常罕見和標新立異的。為什麼此幣有這一反常之現象呢?這或許是此版銀幣與當時所產生的背景有關。

據泉界記敘,自從《庚戌春季雲南造(宣統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銀幣在上世紀三十年代初公諸於泉界後,“春季”二字便引起了泉界研究者的極大興趣。不過,苦於無史料可查,研究不久便演變為“字謎競猜”。首先有學者推測其此版幣是“雲南省”為規避清政府頒佈的《幣制則例》而加鑄“春季”兩字。《幣制則例》頒佈於宣統二年(1910年)4月15日。也有學者說它是“雲南宣統元寶”銀幣開鑄而作的“紀念幣”,猶如古代鑄幣的“開爐錢”。但另有學者猜想此幣加鑄“春季”二字是為質量考查時,在時間上更精準而獨創此舉。

但懸案終是要有人去破解的。在2012年上海科學技術出版社第80頁登載了孫浩所著(百年銀圓)雜談一書章節。其中他(孫浩)講道:先將此版《庚戌春季雲南造(宣統元寶)》銀幣定義為“紀念幣”,然後再與值得鑄“紀念幣”的事件相聯繫。這樣經查,在宣統二年,即1910年(庚戌)的公曆3月21日(春分)農曆(二月十一日)滇越鐵路全線貫通。這是雲南省第一條跨國鐵路,也是全國第二條跨國鐵路,全長465公里。此鐵路從1903年開始動工至l910年4月1日正式通車,歷時七年之餘。從當時通車的時間看,在該年(春分)二月十一日之後,與幣面銘文‘春季’吻合。由此推論,《庚戌春季雲南造(宣統元寶-庫平七錢二分)》銀幣,應是當時為紀念此重大建設工程竣工而特意鑄造的“紀念幣”。

宣統元寶.庚戌春季雲南造

上述作為滇越鐵路通車“紀念幣”的推測,雖不是出自史料記載,但從聯想思維來推論,可用《民國十七年(貴州汽車銀幣)》的誕生背景來印證。(貴州汽車銀幣),據記載,是為貴州省省道工路竣工而鑄造的“紀念銀幣”。在當時,凡有重大工程建設竣工的,都要鑄制一定限量類“紀念幣”。

由於此幣《庚戌春季雲南造(宣統元寶-庫平七錢二分)》是清末當局為紀念此(跨國鐵路)重大工程竣工而鑄造,故鑄量極為稀少。至今,泉界都把它認為是中國錢幣史上最為重要的文物之一,因它蘊藏著極其重要的歷史和文化意義。

儘管存世極致珍稀,但庚戌春季雲南造銀幣聲名遠揚。

這是中國錢幣史上最著名的錢幣之一,與1903年奉天癸卯一兩共同位列中國最稀有的兩種錢幣。世界頂尖的收藏家如法魯克國王、伍德華、耿愛德、秦子偉、施嘉幹、古德曼、劉改造及張秀青都未曾擁有過它,中外眾多重要博物館也未能收藏這枚錢幣。

它又是唯一幣銘有季節的中國錢幣,其發行之謎至今未解。唯一一枚被公認的真品首次出現是在2002年4月的拍賣會上,不鳴則已一鳴驚人,以人民幣108.9萬元的成交價格一舉成為首枚價格超過百萬元的中國錢幣。2017年11月它再次出現在拍賣會上,以人民幣380萬元的高價成交,續寫傳奇。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