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國紐約生活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


有句話很有名,印證了在紐約生活的真實感受,“一念天堂,一念地域”。紐約真的是個矛盾的地方,娓娓來美國二十多年了,一來美國就到的紐約,當飛機還盤旋在這片土地的上空時,就想自己要在這裡落地生根了。大部分時間的時間裡,一直都生活在紐約。矛盾地愛著它。

紐約是個熱鬧的大都市,去到曼哈頓,熙熙攘攘的人群,川流不息,彙集了世界上幾乎所有的人種,白的、黃的、黑的,一路走過去,擁擠著來來往往的人。而紐約又是一個可以靜下心來的城市,中央公園可能就有一個角落可以讓你坐下來,安安靜靜地喝杯咖啡,悠閒發呆一下午。

紐約是個講政治的城市,世界上各國外交家匯聚聯合國,各種大大小小的會層出不窮,而紐約又是個藝術的城市,不說那些遍地的藝術館,世界上頂級三大博物館之一的大都會博物館就坐落在紐約,就說布魯克林區裡那些怪異的藝術建築,地鐵裡精彩的街頭表演藝術家就很是吸引人。當然也不能忘記世界頂級的戲劇與音樂劇場聖地百老匯,多少世界各國的藝術家以能登上它的舞臺為榮。

紐約人的著裝,有著最美式的休閒。可能穿個大短褲,套件衛衣或T恤,蹬雙人字拖就出門了。但紐約又是世界上最時尚的幾大都市之一。每年的紐約時裝週是人們把握一季各大品牌新動向的前沿,第五大道上那些琳琅滿目的各大品牌精品店,還有幾大世界頂級時尚傳媒都是在紐約。

生活在紐約,已經習慣了它的矛盾。娓娓愛我生活的這個大紐約。


美國高娓娓

紐約市,光是這三個字已足夠讓人興奮不已。紐約是萬千小青年的尋夢之地,更是眾多遊客嚮往的旅遊勝地。下面美捷達移民為您整理了相關資料,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紐約公共交通線路發達,地鐵+公車+步行的完美組合幾乎可以帶你遊遍紐約。

如果你由於時間或預算有限,計劃的行程較短,不能進行深度遊,以下這些景點可是在你短暫的旅程中,無論如何都不能錯過的!

自由女神

美國形象的代表

老外們來中國:不到長城非好漢!

所以去美國不去看自由女神,還能說你去過紐約嗎?

乘坐4、5號線到Bowling Green站下車,或乘坐1號線到South Ferry站。自由女神像位於自由島,只能通過坐船前往。出地鐵站後跟著女神像標誌前行,很快便可以看到Statue Cruises渡輪票售賣點,渡輪的運行時間為9:30-16:15,平均30-45分鐘一班。

重要提示:逢旅遊旺季請提前預訂船票,否則你只能坐在岸邊對著女神哭了。

華爾街

華爾街—美國金融中心,全球金融業者與投資人嚮往的聖殿

瞻仰完自由女神像,你可以步行到華爾街感受感受高樓林立的金融中心,尋覓個可進入的摩天大樓,去樓頂俯瞰紐約的水泥森林。

布魯克林

結束自由女神-華爾街之遊後,可在South St/Whitehall St的交叉路口乘坐開往East Harlem/125 St方向的M15,在Pearl St/Fulton St路口下車,步行前往布魯克林大橋觀光點,欣賞這如明信片般的美景。

中央公園

順著Fulton St一直走到Nassau St便可搭乘開往Inwood/207 St的A號車,在81 St/Museum of Natural History下車後,可先去佔地7公頃、世界最大的自然史博物館——美國自然歷史博物館看看。

博物館旁邊便是大名鼎鼎的中央公園。

中央公園是一片包含了草地、雕塑和拱門的綠洲,不僅是好萊塢電影的最愛,也是紐約客們休憩、散步、慢跑的好去處。來到紐約旅行,又怎能不去中央公園,感受一番正宗紐約客的生活呢?

大都會博物館

如果你是個愛好藝術的小夥伴,大都會博物館絕對在你的”此生必去博物館“清單上。只需由中央公園沿著85th St Tranverse向東南方向走上5th Ave,3分鐘步行便可抵達大都會博物館,享受一番藝術盛宴。

感受完藝術的薰陶,你可以直接走上第五大道,開始血拼計劃。你所喜愛的品牌,或者沒有聽說過的獨立品牌,都可以在這裡看到。

如果你在紐約旅遊的過程當中迷路或找不到公車站,不用擔心,熱情好客的紐約客一定會爽快地幫助你。


美捷達美國移民

誰會不喜歡紐約呢?Frank Sinatra 在歌曲 《New York, New York》 裡這樣唱到“If I can make it there, I'd make it anywhere.”如果我能在這裡成功,我就能在任何地方成功。

幾個月前,我的大女兒在紐約找到工作並在那裡住下來。之前她在倫敦上大學畢業以後也留在倫敦工作,倫敦彬彬有禮,自省內斂,做事一板一眼,永遠保持距離,從小受英式教育長大的她完全可以應對,可她突然又要去紐約。紐約,誰能拒絕,我理解,也相信她可以很快適應。如果你可以在紐約有一份好的工作或做出一番事業,世界上的任何城市你都可以征服。當然,這個決定不是一時興起,因為她的男朋友在那裡。

這個夢想之城就這樣用她的多元、包容和活力吸引著有夢想、有抱負的年輕人來到這裡奮鬥、墮落、迷失、孤獨、成功、掙扎......

早在紐約只有五百人人口的時候,這裡就有十八種不同的語言。不同文化、生活習慣、種族信仰的人都可以在這裡找到自己的歸屬。

位於紐約市哈德遜河口附近的自由女神像的底座是一個美國移民史博物館,離自由女神像僅有300米遠的地方還有一座艾利斯島移民博物館(Ellis Island Immigration Museum)。最早從歐洲來到紐約的人都要經過艾利斯島,他們不需要護照,只要身體健康,通過背景調查,就可以移民。就這樣,紐約見證了最早的美國夢的開始,也有無數懷揣夢想的人留在了這座城市,延續著這份自由、民主。

如果你問全世界的年輕人最愛的城市,可能10個裡面會有8個說是紐約,另外2個可能是巴黎。紐約的豐富和包容永遠可以給年輕人靈感和刺激。這裡濃厚的文化、藝術、音樂氛圍,源源不斷地吸引著年輕人來到這裡追逐夢想。

去到紐約,我大多數時候會住在曼哈頓東區的一家酒店,那個酒店下面有三個酒吧,是一個叫Rosewood Studio的唱片公司開的,那裡的主題永遠都是音樂,搖滾、布魯斯、爵士、民謠······任何類型都可以在這裡找到。有很多星探會來到這裡物色下一個Super Star,表演者當然會使出渾身解數展現自己。這三個酒吧也有嚴格的“等級”之分,A酒吧裡面是初級的表演者,如果實力傑出就可以去到B酒吧演出,登頂C酒吧就有可能被公司簽約。我很開心有這樣的一個地方給年輕人展示不同風格的音樂,能夠讓他們懷抱希望朝著自己的夢想一步步靠近。如果沒有特別的安排,我會在這裡度過我的大部分時間,待三天三夜也不膩。

摩天大樓營造出的優越與超現實、永不停歇的藝術展覽和演出、高檔餐廳與街角美食、霓虹閃爍的電影院與酒吧······紐約永遠有著迷人的精緻外表,但肯定的是,和所有城市一樣,紐約也有陰暗的一面。貧富差距、高物價、髒亂的街道、擁擠不堪的交通,毒品、暴力、恐怖襲擊,還有每個城市人脆弱的神經。在紐約大部分人都有心理醫生,(美國人習慣稱心理醫生為“Shrink”,和心理醫生談完以後腦袋會變小很多),他們把這個城市帶給自己的寂寞、痛苦、悲慘和不幸統統傾吐給心理醫生,連心理醫生自己有時也會去看心理醫生。

是的,她有這些問題,美麗而又危險,讓人更加生氣的是人們愛她,恨她,但就是離不開她。還有哪一個城市可以包容這麼多的怪誕、偏見、特立獨行,還有哪一個城市可以提供給年輕人如此自由的、開放的創作空間,紐約一直排在第一位。

美國作家E.B懷特曾說,紐約有三種人,一種是土生土長的男男女女,在他們眼中,紐約從來如此。一種是通勤者,白天吞噬它,晚上吐出來。一種是移居者,生於他鄉來此尋找目標,紐約是終極的目的地。通勤者使它如潮漲潮落般生生不息,本地人給它穩定和連續性,移居者才點燃了它的激情。

真實的紐約就在每天來來往往的紐約客腳下,是他們成就了紐約。

微博搜索“40urs”


40urs

在美國紐約生活是一種什麼樣的體驗?我看了幾個人的評論都把紐約說成是天堂!我相信國內很多未去過紐約的朋友都會成為自已的夢想。這些人在評論裡所說的都是真話,估計是在中國大陸畢業後再去美國留學,學業完成後留在美國生活,這類人有學歷,懂英語能夠融入美國社會,也能找到一份比較好的工作。所以他在評論裡說有12萬人年收入超過15萬,一個超千萬人口的大都市有12萬人年收入超15萬都很正常,不過紐約有數百萬最低層的群體這些人卻隻字不提,問題就出在這裡,因為這些評論是給中國人看的,其用心你細想一下就很清楚。這幾年我都經常去紐約,我每次都住第六大道37街的一家酒店,這裡離地鐵站和中央車站都很近,出行非常方便!酒店旁邊就有兩家超市,我最喜歡的牛排和海鮮都很易買到,我每次在紐約都會住10天左右,晚飯我都會和女兒一起喝紅酒吃我的的茄汁煎牛排。紐約最差的就是治安,晚上我女兒根本不敢一個人出門,上面提到的中央公園,就算白天有些地方都很危險。紐約的基礎建設都很殘舊,布魯哈林大橋,長島大橋鏽跡斑斑,紐約的地鐵就不說了,那些夢想去美國享受天堂生活的人等你有機會去到美國再親身體驗吧。


車仔佬42104839

每一種生活體驗其實都代表了一種生活哲學,雖然每種哲學都有其個性特點,核心思想都是生活中無與倫比的快樂,與北歐的悠閒自在的文化相比,什麼是紐約的“生活哲學”呢?

穿成啥樣都沒人管你

來自北歐的“Hygge”提倡穿舒適的毛衣和羊毛襪,“Lagom”堅持色調統一、簡單中性的服裝。在紐約,你可以隨便穿上短裙,在身上塗上閃粉,或者將鬍子編成法式辮子的樣子。沒有人在乎。你想哭的時候,可以假裝在打電話,或者進了地鐵信號不好。

紐約是一個可以包容你穿任何你想穿的,做任何你想做的地方,只要那樣你更舒服。

風一樣的步伐

一般的紐約街道上,都會有很多專注的遊客——很多來自北歐國家,在街上悠閒地漫步,有些就呆呆地站在那裡,像堵塞在水坑裡的垃圾一樣停在十字路口。

而紐約人走路的方式完全不同。他們走得風馳電掣,沒有時間與路上奇怪的人有什麼眼神接觸。飛奔去A號線也是很正常的事,因為下一班25分鐘之後才來。作為一個北歐人,一旦開始嘗紐約人的走路方式,回去之後你會發現除了自己,每個人的節奏都不對。

自然與糞便齊飛

可以說紐約是一個非常“親切自然”的地方,總有些你意想不到的地方。你只看到大樓前的灌木叢嗎?實際上這是一棟藏著數百隻的老鼠的公寓樓。在街角看到了鴿子?再往前走一步,它會將直接飛到臉上,在你的肩膀上拉下糞便。

每天早上打開窗戶,你能聞到昨天晚上萬寶路香菸和窗外哈德遜河清晨的黴味。而太陽昇起,一切又變得明朗。

“睡得比狗晚,起得比雞早”

睡眠對紐約人至關重要,因為真的太珍貴了!紐約人的夜生活很豐富,去Cumming俱樂部玩到清晨4點,熬夜看《怪奇物語》直到清早聽到鄰居的鬧鐘穿過薄牆都是很正常的事。

總有人昏昏沉沉地報告工作,然後向同事抱怨他有多麼疲憊。有時為了解決這種惡性循環,他們會去諮詢專家或者大夫——有些紐約人會兩者都去,試圖理解和解決自己造成的睡眠問題(雖然是徒勞的)。

“吃得比豬差”

很多紐約人每天都在一樣的粗糧飯和廉價三明治中“尋求寧靜”。會假裝它是美味的,稱讚味道很衝的檸檬蔥味的油醋汁,以及其中又硬又粗糙的穀物。兩口吃完後,就會像吝嗇鬼埃比尼澤·斯克魯奇一樣彎腰趴在辦公桌,感受著胃裡的充實和靈魂深處的空虛。

去過紐約的人,第一印象也許就是紐約地鐵站,老舊不堪、讓人不適,對於文中“吐槽”的環境、食物,等等生活方式都有所共鳴。但是紐約也散發著自己的魅力,例如時代廣場站長長的地下通道的橫樑上寫著一首小詩:

睡過頭了

累得像狗

如果遲到

會被開除

不必煩惱

不必難受

不如回家

重頭再來

也許這才是真正的紐約生活哲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