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懂財務報表?

土鱉讀史

非請自來。

“看懂”如何理解?零基礎嗎?還是想透過報表分析企業經營狀況?基本不可能單憑三言兩語“看懂”財務報表。對此,有以下建議:

如果零基礎,沒有任何財務知識,建議選擇天朗氣清的週末,獨自一人逛書店買些財務會計的書籍(注意要買最新版的)。翻開書本,從會計科目開始學習,儘量弄清楚每個科目的含義,學習完財務報表編制,基本就能“看懂”財務報表。

如果想通過分析財務報表瞭解企業經營狀況,可以閱讀類似會計報表分析的報刑、書籍。經過認真研讀,基本能理解、掌握財務報表分析能力。

只有通過系統的學習才能對財務報表體系有更充分的認識,進而解讀企業財務狀況、經營成果。


艾特迷

如何看懂財務報表?

對於會計、審計專業人士自然不成問題。

非財務專業人士,如總裁、總經理等企業的高級管理人員,有沒有更好的方法?

沒有財務基礎也能看懂財務報表,可能更有意義!

大家說是不是?

認同我的觀點,來個贊吧。

作為財經業內的資深人士:

我已經在頭條問答上回答了很多關於財務報表的問題,有興趣的,可以直接去讀一讀:

1、四大會計財務報表的勾稽關係是什麼?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542007402886070541/

2、怎樣才能看懂上市公司財務報表?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398072873335914754/

3、如何看出財務報表是否做了假賬?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494760790338306317/

4、怎麼看投資的公司的財務報表?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429539662146044161/

5、如何判斷財務報表的質量?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429539662146044161/

6、如何從企業財務報表中分析企業競爭優勢?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479014400823918861/

7、如何從財務報表挖掘企業隱藏的商業邏輯?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522971237671502083/

8、求財務報表分析?

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490184884563214605/

9、如何撰寫一份完美的財務報告?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420540669583950082/

10、資產負債表的應收賬款根據什麼數據填寫?

https://www.wukong.com/question/6486483337761259789/

真巧,回答了10個財務報表方面的問題,十全十美!

財神刀,學富五車啊!

言歸正傳,沒有財務基礎如何看懂財務報表?

一、通俗理解會計科目

1.1、如主營業務收入=做了多少生意

1.2、主營業務成本=用了多少本錢

1.3、稅金及附加=應交多少稅(注意:不是已經交了而是應該交多少)

1.4、管理費用=用了多少管理辦公人員及費用

1.4、銷售費用=打市場、攻客戶用了多少錢

1.5、財務費用=借錢、存錢有多少利息、用了多少手續費。

1.6、投資收益=主業以外,理財-就是買金融產品,投資就是投新項目,這些有沒有賺錢。

1.7、補貼收入=國家有沒有給錢

1.8、營業外收入=天上有沒有掉餡餅,如盤盈

1.9、所得稅=企業賺的錢,交給國家多少

1.10、淨利潤=企業最後剩下多少自己可以支配的。

這樣,你還覺得財務報表難懂嗎?

不難懂了吧!

記住,用自己的語言來理解會計科目就變被動為主動了,什麼都好理解了。

二、用邏輯把會計科目穿起來

用什麼邏輯把會計科目穿起來的那?

用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的邏輯來串聯就沒錯了。

2.1、實收資本=投了公司多少本錢。

2.2、這些本錢是怎麼用的?

買場地、建廠房、買設備、買材料、費用開銷、剩下多少現金。於是、存貨、固定資產、在建工程、無形資產、現金等科目就出來了。

2.3、怎麼會比本錢還多哪?

於是,公司欠別人多少錢,別人欠公司多少錢,因為什麼錢的,用什麼方式欠的,就誕生了應收應付、其他應收其他應付、票據等等科目金額。

2.4、這些錢,做了一段生意,效果怎麼樣?

你就明白了上期未分配利潤、本期未分配利潤,讓你明明白白。

2.5、賺了錢怎麼分?

盈餘公積、未分配利潤、全在這裡了。

2.6、資本公積啥東東啊?

別人捐給你的、別人後續投資給公司,價格怎麼也比創業開始的價錢要高一點,不然這些年不是白做了!

當你用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的邏輯,就可以吧一家公司從投錢開始,怎麼花錢,有沒有賺錢,怎麼分錢的發展歷史,就一清二楚了,是不是?!

天下沒有免費的午餐,是真理!

在理解財務報表上,同樣也是真理!

三、企業有利潤,錢在哪裡?沒利潤,企業怎麼活?

理解了企業生意做得怎樣,發展過程如何?

但實際哪?是不是這樣啊?

看經營性現金流、投資現金流、融資現金流。

是流入還是流出?

是掙來的錢,是投資理財的錢,還是借來的錢。

你通過三個現金流的結果就可以驗證,你理解的財務報表是不是與結果相一致。

如果一致你理解的就沒錯,如果不一致,說明那個地方還不對,再反過頭來,仔細研究下。

這樣,沒有財務基礎,也能看都財務報表,你說靠譜嗎?

絕對靠譜!


財神刀

企業財務報表

1.經營活動(比如去採購原材料、生產產品、銷售產品等)

2.投資活動(比如開發新產品、參股其他公司等)

3.融資活動(比如經營和投資過程中公司如果缺錢的話可能會去銀行貸款,或找人投錢)

【資產負債表】

現在先說第一張報表:資產負債表

資產負債表分左右兩部分,左邊是資產,右邊是負債和股東權益。

別問,我們一個一個來了解。左邊的”資產“,其實就是你的“權利”。

【貨幣資金】這貨....簡而言之就是錢,不管是手裡的錢還是存在銀行的錢。

【應收賬款】把東西賣出去的時候,客戶說不能馬上付款,但你為了不失去這個客戶,你不得不同意客戶過幾個月再還款,這就產生了你一個收款的“權利”,是不是很容易理解。

應收賬款越多,大概能看出企業存在的競爭越大,因為你和競爭對手競爭,客戶屬於優勢的一方,如果你不允許客戶欠錢,那麼就GG了,客戶就去找其他競爭對手買了。因此為了挽留所以客戶你不得不允許他欠你的錢。

【其他應收款】打個簡單的比方,你的好基友資金臨時週轉不開,向你借了五千萬,半年後再還,這種臨時週轉的資金並沒有產生回報,這就是其他應收款;其實現實中還有一個更普遍的現象:好比小萬出差借備用金,這對公司來說就是其他應收款。

【預付賬款】比如買東西的時候供應商可以向你要一筆訂金,這就給你帶來了一個你收貨的“權利”,所以這也是你的資產。

【存貨】只要記住三個→原材料(生產產品所需的材料)、產成品(已經完工的產品)、在產品(正在生產的產品)。

【待攤費用】這個其實理解起來不難。比如公司花了10萬買了一批辦公用品,準備用一年的時間,那這算是資產還是費用呢?我們先來看下資產和費用的區別:資產和費用都是需要花一筆錢出去,如果花完換來了對未來有用的東西,這就是資產,如果花完了就沒有了這就是費用。

所以所謂待攤費用就是資產,但是這資產有一個特點,最開始確實是一批資產,但後來隨著使用的時間推移,逐漸了變成了費用,所以它叫待攤費用。簡而言之,今天的資產其實就是未來的費用,它們只是一個時間概念上的不同。就像上文提到的公司花了10萬買了一批辦公用品,準備用一年的時間;再比如,公司花了一筆100萬的錢做一年的廣告,這也是待攤費用。

以上6個項目,我們叫它們流動資產。

那流動資產和非流動資產又有什麼不同呢:拿兩個項目舉栗子~

比如流動資產的原材料和非流動資產裡的固定資產(也就是產房設備等)。原材料是用來生產產品,最終是用來賣錢的,而設備不一樣,設備雖然也投入到生產過程中,把自己變化成產品一部分的價值,但是這個設備在變成現金的過程中需要很多的循環。所以,我們叫一次流動就變成現金的,叫流動資產;需要若干個循環的,就叫它非流動資產。

非流動資產

【固定資產】公司的設備產房、汽車、電腦等。那公司廁所的水桶是不是固定資產呢?

因為它太便宜了!價值不夠高啊,固定資產不僅要滿足使用時間長,而且價值要高。

(插播:固定資產在使用過程中就慢慢損耗了,這個損耗的多少就叫折舊,折舊就是損耗的費用和成本。)

【長期投資】比如參股其他公司持有股權、組建一個子公司持有子公司的股權,或者買國債,只要這些東西都是長期持有的,我們就叫它們長期投資。

好,說完左邊的資產,我們來看右邊→_→的負債和股東權益。

負債:既然資產是權利,那麼負債就是責任。

【短期貸款】一年之內償還的錢。

【應付賬款】對於你的公司來說是應收賬款,那麼對於對方公司來說就是應付賬款。

【預收賬款】對於你的公司來說是預付賬款,那麼對於對方公司來說就是預收賬款,對方公司預收了這筆賬款,但他還欠你一批貨物呢,所以對他來說這就是“責任”,也就是負債。

【其他負債】比如欠員工的工資,因為大部分的企業都會在下個月付上個月的工資(應付工資);比如欠稅務局的錢,下個月交上個月的稅金(應交稅金)。

以上就是短期負債,接下來是長期負債

【長期借款】一年以後償還的錢。

【應付債券】大部分的中國企業中這一項是零,因為只有發行企業債券的公司才不會是零,然而中國可以發行企業債券的公司還是比較少的。

【長期應付款】它和一種交易有關係:租賃。在會計上租賃分為兩種類別,一種是經營性租賃;一種是融資性租賃(期限較長,金額較大),相當於分期付款這個資產,所以被認為是負債。

股東權益

【股本】我們在註冊成立公司的時候必須有一筆錢放進來,這就是註冊資金,在中國,股本=註冊資本。如果股東投進來的錢比註冊資本多,那我們就把它計入資本公積。股本和資本公積都是從公司外面拿進來的。

【盈餘公積】法律規定不讓分配的利潤。中國法律規定:公司需留存至少10%的利潤作為盈餘公積。

【未分配利潤】除去盈餘公積,剩下賺的錢,股東可以進行分配,如果股東想拿出一部分錢繼續留在公司裡,就叫做未分配利潤。

*所以,資產負債表的左邊說的是你的錢拿去做什麼了,錢用到哪裡去了,右邊告訴我們你的錢是從哪兒來的,你進來的錢跟你用掉的錢這兩個數字必須相等。

所以左邊的資產和右邊的負債和股東權益是相等的,即資產=負債+股東權益,這是資產負債表上最基礎的一個邏輯關係,叫會計恆等式。

【利潤表】

利潤表告訴你公司有沒有賺到錢,以及未來賺錢的能力。

【營業收入】賣掉一個東西就獲得了一筆收入就叫營業收入,而賣掉東西的同時我就失去了這個東西,這就是營業成本。

【毛利】營業收入-營業成本。

【營業稅金及附加】這個很簡單,只要公司有了業務,不管賺沒賺到錢,反正都要交。

要交的稅有營業稅、增值稅、所得稅。營業稅金及附加里的稅指的是營業稅。

【這裡插播一條廣告:增值稅和營業稅有什麼區別?】

比如去全聚德吃飯,全聚德開店要交營業稅,在我結賬的時候全聚德肯定不會跟你說你還要交稅,這個稅其實已經包含在飯菜的價格裡了。

而增值稅呢,是消費者要交的稅,國家規定的稅率是17%。比如你去買手機要10000元,你就需要付出11700,這是你要承擔的成本。增值稅的主體並不是企業,所以不用計入營業稅金及附加里面。那企業到稅務局交增值稅是什麼情況呢???!!!

放心,

只是在幫消費者交罷了。

所以增值稅不算在這裡。這筆錢雖然交到企業手裡,但是註定要交給稅務局的,所以這筆錢其實應該叫“負債“,體現在資產負債表裡的應交稅金裡。

【所得稅】所謂所得所得,就是隻有我們賺到了錢才要去交的稅。

【營業費用】跟銷售環節相關的都叫營業費用,比如廣告費、運費、倉儲費,銷售部門為了促銷所支出的費用、銷售人員的工資、銷售人員的各種開支、銷售部門的門店的租金、購買門店的折舊。(營業費用和銷售費用本質上是一樣的)

【管理費用】跟管理有關的一切費用,管理人員的工資、行政開支、辦公樓的折舊等。那工人的工資算在哪呢?

這個當然屬於生產成本,而生存車間的折舊也屬於生產成本。懂了吧,其實和費用發生的地點有點關係。

【財務費用】就是利息。企業存款的利息收入直接從財務費用中扣除。正常情況下財務費用都是正數,但在特殊的情況是財務費用有可能是負的,比如公司籌集了大量資金來不及用掉,放在賬上能獲得利息收入,而這些錢是通過股權融資(別人投資的)獲得的所以沒有太多負債,所以導致公司沒有太多的利息支出,這時候就很可能出現財務費用是負數,也就是雖然是費用的項目,但事實上它是增加利潤的。

我們稱為以上為三項費用。

【營業外收入】比如公司盤點庫存,突然發現倉庫裡的庫存比賬上的多,這叫存貨盤盈,盤盈的這部分就叫營業外收入。(意外之財)

又比如公司把固定資產賣掉,獲得的錢也是營業外收入,公司獲得的額外賠償、獎勵也是營業外收入。

【營業外支出】同樣的,存貨盤虧、產生的額外損失和費用就是營業外支出了。

那營業外的收入和支出有什麼特點?它們都和經營活動沒有關係,都是偶然因素造成的。

各項收入、成本、費用、稅金等加減後,就是利潤總額了。

然後扣除所得稅,企業的所得稅是25%。

利潤總額-所得稅=淨利潤

所以報表的最後就是淨利潤。

【現金流量表】

現金流量表雖然很長很雜,但其實它是最簡單的一張報表,即是記流水賬,現金的流入和流出。你這麼機智可能不需要學任何會計知識都可以記流水賬。那現金流量表和我們記的流水賬有什麼區別呢?

唯一的區別就是,在現金流量表上我們是按照企業所發生的三種類型的經濟活動,對現金流進行了分類:即經營、投資、融資。雖然企業活動成千上萬,但終究歸於這三種活動。

比如:

銷售產品→經營活動→現金流入

採購原材料、付工人工資→經營活動→現金流出

購置固定資產、參股其他公司→投資活動→現金流出

賣掉產房設備、賣掉股權→投資活動→現金流入

銀行貸款→融資活動→現金流入

因此,整個現金流量表就是在告訴我們,現金流入跟流出在經營、投資、融資裡面的分佈情況,現金增減變化是怎麼發生,簡而言之就是現金的來龍去脈。

一個公司的融資活動現金流、投資活動現金流、經營活動現金流最後加起來的現金淨流量其實和資產負債表上的貨幣資金是一樣的,所以現金流量表給我們解釋了貨幣資金是如何產生的。

三張報表的邏輯關係

首先我們的利潤表上會有三要素:收入、成本費用和利潤,它表現了這個企業的經營活動的情況。

我們的資產負債表同樣有三個要素:資產、負債和股東權益,它主要在描述這個企業的投資活動、融資活動。

大家知道,一個企業就做三件事:經營 投資 融資。

兩張報表,經營、投資、融資全概括了,應該說已經完整地描述了一個企業的經營、投資和融資這三項經濟活動。按理說我們不需要再多一張報表了,但事實絕非如此。

事實上我們還多了一張表,這張表叫現金流量表,而且在現金流量表上,我們把所有的經營、投資、融資活動又重新描述了一遍,這種重複是不是多餘的呢?

當然不是,它只是換了一個視角再來看這三件事,這個視角就是一個“風險”的角度。

所以三張報表實際上是兩個維度,第一個維度是現金流量表這個維度,就是這個企業能不能生存下去,沒有現金流肯定運營不下去,也就是風險的視角。另一個維度是由資產負債表和利潤表構成的,這個維度在說這個企業如果能夠活下去的話它會是什麼樣子的,它將有多少收益,也可以說這是一個收益的視角。

瞭解一個企業,我們既需要知道這個企業能不能活下去,也需要知道如果它能夠活下去,它的未來將會怎樣,所以這兩個維度缺一不可。而在每個維度之下,我們都需要了解經營、投資、融資的情況,這就是為什麼我們需要三張報表,而且不需要更多報表了。

三張,就三張,它們有機地構成了一個整體,它們完整地不多也不少地描述了這個公司的所有的經濟活動。


炮哥砍山

我是財務開水洗頭,歡迎訂閱相關財務知識。


結構比率分析

資產負債表最常用的方法便是"資產負債率"“產權比率“”及"權益乘數",最主要的目地是知曉企業各項目的構成

週轉速度分析

企業經營時會出現收益利潤較好但資佔用較多的情況,此時應使用"應收賬款週轉率""資產週轉率"及"流動比率"分析

經營效率分析

企業經營好壞一方面要考慮利潤,另一方面應考慮"投資效率",即投入與產出是否成比例。



資產負債表除了相關財務比率外,還可以通過直接分析會計科目來確定是否有假賬、錯賬等影響了相關比率。 包括”應收應付科目“”預收預付科目“”其他應收、其他應付科目“等相關會計科目


資深財務開水洗頭

拿到一份企業財務報表(資產負債表、利潤表、現金流量表以及股東權益變化表)後,怎麼樣在短時間抓住財務要點?我們來聊一聊。

財務報表中最重要部分的《資產負債表》

如下圖所示,《資產負債表》結構框架展示了“錢從哪裡來,錢到哪裡去”主題。負債表左邊表示“錢到哪裡去”,右邊表示“錢從哪裡來”。

錢從哪裡來?

“錢從哪裡來?”的由股東權益和債務組成,《資產負債表》最後一行顯示“負債和所有者權益”,便知道企業有多少家當,有多少錢是自己的,有多少錢是借來的。

對於企業借來的錢,我們需要通過幾個問題深挖企業借錢的原因以及迫切程度,企業為什麼借錢? 向誰借錢?借多久?利息多少?企業現金能不能償還中息負債?如果企業有大量現金為什麼還要借錢等等

錢到哪裡去?

研究企業的錢的去出,不外乎研究資產項目,關注點主要有總資產、非主業資產、貨幣資金、應收總賬款、生產資產。

對於資產項目,我喜歡計算這幾個比例(應收總賬款÷總資產、非主業資產÷總資產、貨幣資金÷有息負債以及生成資產÷總資產)然後同自身歷史數據以及同行業進行對比,這樣分析析企業在行業地位、非主業佔比、債務狀況以及企業資產輕重等問題。

例如:通過“生成資產÷總資產”分析資產輕重問題,可以瞭解企業資產結構、企業的戰略、資產有沒有變輕,變輕的目的,與行業領頭企業這項數據的比較,為什麼比他們重或者輕等等?

再例如:通過應收賬款和應付賬款瞭解企業在上下游競地位。比如應收賬款很少,應付賬款很多,表明企業在供應商和銷售商的上下游關係中處於強勢地位,例如格力電器,在上下游企業中地位很強,應付賬款多,相當於供應商提供一筆無息的貸款。

企業的收入展示--《利潤表》

《利潤表》是淨利潤產生的過程,其分成兩步,首先從營業收入到營業利潤,然後從營業利潤到淨利潤的。這也財務報表閱讀小白拿到財務報表後,優先閱讀《利潤表》的原因,因此他看到每股收益,而股價=市盈率*每股收益。

但是《淨利潤表》看似明瞭,實際充滿難點。例如,在權責制下,怎麼確定收入和費用?利潤表的淨利潤是不是企業真正拿到手上的錢?

舉一例:甲企業生產一商品,花50買原材料,產生30元的製造費用,40元其他費用,然後乙公司打一張200元欠條拉走了產品,甲公司在財務報表上認真記錄80元營業利潤,並按照25%繳納20元所得稅給稅務局,然後企業在利潤表上記錄60元淨利潤,實際上企業沒收到一份錢,還交20元的稅。因此我們在看利潤表時候,要分析企業淨利潤的含金量,這也是投資高手更加註重《資產負債表》分析的原因。

拿到《利潤表》後,分析企業毛利、毛利率、營業利潤以及利潤率、淨利潤以及利潤率。然後比較其歷史數據以及與同行業競爭對手對比分析銷管財費用的,是不是有降低的可能,對於稅費部分,結合《資產負債表》反推導企業利潤的真實性,因為交稅是實實在在的。《利潤表》和《資產負債表》分析企業的淨資產收益率等等。

企業現金流量變化展示---《現金流量表》

《現金流量表》是對《資產負債表》中現金以及等價物在財務報表期間變化展開介紹,反映企業現金流入流出過程,收多少現金,付多少現金,還餘下多少現金

它集中在三個方面:經營現金流、投資現金流和籌資現金流

我更關注經營現金流,如果經營現金都為負者,說明企業不盈利,全靠籌資或者投資,穩健投資者很難接受這類企業更喜歡經營現金流淨額為正,投資和籌資現金流淨額都為負者,這類企業是一隻下金蛋老母雞。《現金流量表》結合《利潤表》進行對比性分析,比如現金流淨額是不是大於等於淨利潤,如果永小於淨利潤,我們謹慎對待這種企業等等。


對於股東權益變動表,這是新增的報表,略微瀏覽一下就可以。

關於財務報表分析,以上只是淺嘗輒止,很難全面講解,想更多瞭解,買一本財務表分析書啃一啃,下幾家企業的財務報表,感受感受。



足鈀看財報

財務報表主要指資產負債表和損益表。資產負債表左邊是資產類,包括現金、存款、材料、應收帳款、商品、固定資產。右邊是負債類和損益類包括應付款、應付工資、應交稅金、其他應付款、實收資本、本年利潤。損益表主要看本月或本年的利潤,主營收入減主營成本減主營稅金及附加減期間費用等於利潤總額,利潤總額減所得稅等於淨利潤


美博士D

樓主可以看看我的文章。

財務小白都可以懂的呦~

👍😋😋😋👍😊😊😊👍

👍👍👍👍👍👍👍👍👍👍👍👍👍👍👍


派可數據財務分析

十年來伊利的總資產使用效率有所下降,營收的增長因此有些折扣;而在營運資產的管理上,伊利享有很高的優勢地位,長期享有具有很高的效率; 十年來其資產佈局有所改善,資產質量高。


分享到:


相關文章: